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它们变了吗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的干扰,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2.喜欢参加操作活动,知道将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 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集体探索活动,教师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感知数量。这个过程教师的整体概念较清楚,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较好。教师接着出示点子和图形数量,让幼儿观察谁多谁少,教师把重点放在“添1”上,有的幼儿说到“去1”时,教师没有及时强调,予以引导。 幼儿对“添1”的方法已经掌握以后,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思考怎么变成一样多,这个时候,就引入“添1”“去1”两种方法。教师重复使用“6个圆形去掉一个是5个,5个圆形和5个三角形一样多。”或“5个三角形添上一个是6个,6个三角形和6个圆形一样多。”并且教师还在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方法能变成一样多。 这个过程教师用了七分钟。出示实物卡片,点子卡片,图形卡片三种类型卡片,幼儿的认知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幼儿的能也逐步增强,刚开始,变成一样多的方法是“添1”,等到幼儿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已经掌握这个方法的时候,教师集体教授另一种方法——“去1”。幼儿掌握着两种方法以后,进入到活动的下一个部分。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幼儿分组活动。活动时间十六分钟,幼儿先要数一数自己手上卡片有几个,想一想,怎么把它们变成一样多,做好后说一说,几个x和几个x一样多。教师强调做完以后要说出“几个和几个一样多”。增强幼儿的记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个数学活动就有了多个领域的练习。 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评价活动,用了十分钟,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时用的是投影仪,展示的不清楚也不是很方便。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和幼儿一起检查作业。
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数数有几个
活动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活动准备:玩具若干套,水果玩具若干套,蔬菜玩具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数数玩具有多少。 1、玩具分一分。 教师出示一篓混在一起的玩具。教师:小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了,可它们都跑到一起去了!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玩具按种类分开摆放。 2、玩具有多少。 教师:每种玩具有多少呢?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呢?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玩具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绍活动——这儿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幼儿将每一篓里的小玩具、小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每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X个点子表示。 (三)送玩具们回家。 1、教师:现在我们送玩具、水果和蔬菜回家吧! 2、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时让小朋友玩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巩固练习对数的多少及分类的能力。
3. 求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做饼干》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编号》 ·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高矮》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一一对应》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四等分》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是多少》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我们的好朋友—数字》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参观医院》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表情娃娃》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飞行员》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动物宝宝去春游》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小东西》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1和许多》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参观小老鼠新家》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有趣的夹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课教案《小瓢虫找树叶》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蚂蚁过生日》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数》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动物瓶》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按两种特征分类》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按规律排序》 ·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魔幻的数字7》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蚂蚁搬豆》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漫游魔术王国》 ·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教案《8以内数的守恒》 ·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的加法》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上半学期???,可是每个幼儿园都有不一样的教材耶…… 给你个网站吧、中国儿童教育网。http://www.cnfirst.net/et/yeyzbsxja/index.html 里面找符合你学校的哦……
5.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够不够》教案与反思
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专情景,激属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深浅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 学 准 备: 实物若干。图片、天平秤教 学 重 点: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 学 步 骤: 一、创设情境师:星期天,动物乐园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1)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你还知道谁轻谁重呢?课件出示几种动物比轻重? (2)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 (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幼儿操作,掂一掂。(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以及其它你感兴趣的物体的轻重)(4)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3、称一称,比一比 (1)教师示范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和梨的图画。问: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天平秤的指针会偏向重的那边呢,可见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 (2)幼儿操作,秤物体,比轻重。(现在你们可以自己来称一称,比一比轻重。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9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 念,本活动围绕去公园郊游的形式展开, 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9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9。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19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9。 2、理解19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2、数量为78910的动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 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二、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9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 河里有几只鸭子?有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9并理解19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9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9)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9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9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 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字19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9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9以内的数。 三、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 1)要求:教师出示范图,请幼儿根据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使圆点的总数和数字相等。 2)个别讲评:观察幼儿的作业情况,出示错误的进行视频讲评。 评析:幼儿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巩固了对10的数物匹配,同时活动中孩子的自我检查和同伴检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游戏:数糖果。巩固感知19以内的数量,拓展幼儿思维。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我也有奖品送给你们呢!奖每个小朋友19粒糖,请你想一想,如果不满怎么办?如果多了又怎么办呢? 完成后请给后面的老师检查,分享糖果。 评析:分糖游戏达到活动的高潮,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再次让孩子在操作中寻找让数物对应(相等)的办法,或添或去,给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空间。
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每样有多少
中班数学:每样有多少 活动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安排,幼儿在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各种形状标记后,就应该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在组织活动时我以“到外星球作客”贯穿整个活动,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请幼儿说出宇宙大门的密码打开大门,帮助幼儿复习平面图形的名称,接着在集体活动中通过“熊猫”和“外星人”教幼儿学习按特征分类,并以“花蝴蝶”、“小松鼠”、“小白兔”的出现进行巩固,然后带幼儿参观展览馆,让幼儿实际操作材料,进一步掌握新知识,最后进行作业讲评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用数字表示分类结果。 2、学会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事先设置好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幼儿作业图、数字卡片、浆糊。 3、幼儿事先了解星球的有关常识。 活动重点: 掌握按图形特征分类并用数字表示分类结果的方法。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重叠中的图形,使幼儿看出每一个图形。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打开多媒体课件,出现外星人,激发幼儿兴趣: 外:“小朋友你们好!我来自宇宙中的另一个星球。今天,我是特地来邀请你们到我们的星球上去参观的。但是,到我们的星球上去要经过一扇宇宙大门,聪明的小朋友只要说出了大门的密码,大门就会马上打开。”(电脑上出示带有平面图形的宇宙大门) 师:“好,你们一起说说看(△、○、 、 )看!宇宙大门打开了!” 外:“小朋友可真聪明!好,请进!” 2、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用数字表示分类结果: 外:“这就是我们的星球,我代表我们星球的全体成员欢迎小朋友们来作客。下面还是让我来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我们的星球吧!”(打开多媒体课件,出现带有各种动、植物及人物的画面) 外:“我们的星球和你们住的地球一样,也有许多人、动物、植物住在这里。瞧!这是我们星球的宝贝——熊猫,听说你们的地球上也有熊猫啊!?”(但我们的熊猫和你们的不一样) 师:“对,你们的这个熊猫和我们地球上的熊猫不一样,你们的熊猫是由图形组成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熊猫身上有哪几种图形?” (○、△)“熊猫身上什么地方是○,什么地方是△?” (引导幼儿说出:头、耳朵、眼睛、身子是○,嘴巴和四条腿是△)“请小朋友数数看,熊猫身上一共有几个○,几个△?” (幼儿单独数数,教师指着,6个○,5个△) 外:“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的熊猫身上一共有6个○,5个△。” 师:“咦!小熊猫怎么不见了!” (小熊猫一定是躲起来了) 外:“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在我们的星球上找东西呀,不要到处去找,只要说出他们身上有几个○,几个△,它就会出来啦!” 师:“小朋友们看,(出示标记图)这是一个图形标记图,上面有○标记、△标记。哪个小朋友记得,刚才我们数过,熊猫身上有几个○,几个△?” (幼儿回答错误,熊猫不出现;回答正确,熊猫再次出现)“×××说对了,小熊猫又出来了。现在我们只要一看这个图形标记就知道了:熊猫身上有6个○,5个△。” 外:“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也看看,我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 )它们分别有几个呢?” (7个○、2个□、8个 、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