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 2020-11-22 23:33:38

①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苏教版答案

分了很多版本,有苏教版人教版,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会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零五网

很简单,我也不知道。

③ 小学生五年级下册数学必备公式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没有什么太多的公式,只有在圆这一章节有2个公式,分别是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圆的周长=π×直径或者π×半径×2

④ 小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54/sort0889/down-6208.html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期末试卷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54/sort0889/down-5897.html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49/sort0820/down-15511.html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期末水平测试卷(附答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49/sort0820/down-15509.html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49/sort0820/down-15393.html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复习资料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49/sort0820/down-6393.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

⑤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等式种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7.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8.某个数和某个数的同一个倍数叫公倍数,最小的公倍数叫最小公倍数。
9.某个数和某个数的同一个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叫最大公因数。
其它书上都有。
本学期学的最多的是分数,期末考试肯定考的比较多的是分数,还有,注意下,可能会考到立方米的什么,我告诉你,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米。
全是书上的概念

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和知识重点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详见课本31页内容)

数字与信息

1、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2、身份证编码规则:1-6位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7-14位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15-17位为顺序码,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18位为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得出来的,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热点内容
会计继续教育网站 发布:2025-09-23 23:53:29 浏览:908
校园歌手大赛唱什么歌 发布:2025-09-23 22:15:47 浏览:823
背影教学案例 发布:2025-09-23 16:34:34 浏览:273
2013考研数学二答案 发布:2025-09-23 15:38:27 浏览:706
奢诗生物 发布:2025-09-23 14:06:38 浏览:960
2年级语文书上册 发布:2025-09-23 10:43:15 浏览:377
教学战歌 发布:2025-09-23 10:39:47 浏览:770
关于老师的儿歌 发布:2025-09-23 08:46:43 浏览:228
吉林意达生物有限公司 发布:2025-09-23 08:20:31 浏览:609
放松功教学 发布:2025-09-23 08:20:02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