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A.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44分)
1.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正飞速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请写出一句祝福临港的话。(3分)
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祈qǐ祷 斑斓 气冲斗dòu牛 锋芒毕露
B.污秽huì 脑髓suí 一拍既合 来势汹汹
C.嫉jì妒 澎湃pài 鞠躬尽瘁 人迹罕至
D.骊lí歌 屏障 炽chì痛 杂乱无章
3.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4分)
A.人声鼎沸 万丈狂澜 芳草萋萋 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 亦复如事 绝壁断崖 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潜心惯注 一反既往
A
B
C
D
D.丛山迭岭 义愤填膺 一泻万里 博学多识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无从:没有办法。
B.骊歌:告别的歌。 炽痛:热烈而深切。
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
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5.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
(1)山际见来烟,___ _________ 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___ 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 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故园东望路漫漫,_ 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_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7)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
___ ___ _,___ ________ __。
(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
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分)
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4分)
(10)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
【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
【近之黄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6. 文言实词积累。(解释加点的字)(12分)
①当户织() ②市鞍马()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④对镜帖花黄()⑤万里赴戎机()⑥关山度若飞()
⑦朔气传金柝()⑧出郭相扶将()⑨双兔傍地走()
⑩雄兔脚扑朔()11东市买骏马()12旦辞爷娘云()
二、阅读理解。
(一)古文阅读(1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 (2) 泯然众人矣 ( )
(3)尝主编《资治通鉴》( ) (4)俟能讽诵乃已( )
8.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邑人奇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 或以钱币乞之 D. 卒之为众人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11.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3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⑸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⑹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⑺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⑻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⑻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12.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3.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2分)
14.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3分)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1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
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
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16.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 、写作。(50分)
请以“难忘那段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44分)
1.略。2.D 3.A 曲B 是C贯D叠4.C 5.(1)竹中窥落日(2)此夜曲中闻折柳(3)弹琴复长啸(4)影入平羌江水流(5)双袖龙钟泪不干(6)当窗理云鬓(7)一切都是瞬息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8)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5分)①高尔基 (1分) ②略(人物1分,主要相关情节1分,性格特点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10)(1分)略 (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2分))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6.①对着②买③只④通“贴”⑤战争⑥过⑦北方⑧外城⑨并排⑩动弹⑾集市⑿早晨
二、阅读(26分)
(一)(13分)
7.(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 (2)消失 (3)曾经 (4)停止8.(2分)B
9.(2分)(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能终身不忘。(划线处全写出1分,句子通顺1分)10.(2分)余/ 闻 之 也/ 久11.(3分)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1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1分)。
【参考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已经背诵完了而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闭门苦读,等到能够熟练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这样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生不忘。”等到长大后,读遍古籍,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马背上,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二)(13分)12.(2分)例:在丢失中长大 (要求:符合文意;必须出现“丢失”)
13.(2分)作者知道,人们总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这个小姑娘将来能自己体会到这些道理。(意近即可)。14.(3分)医生不仅医治好了我的骨裂(1分),而且以富有哲理的劝告(1分)使我明白了不能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
15.(3分)A 16.(3分)语句含义理解正确(每一次丢失,都会令人伤心,但也会使人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逐渐变得成熟。意近即可。)(1分)所写生活体验能体现对语句含义的正确理解(2分)
B.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脑髓( ) 哺( )育 炽( )热 鲜( )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2 王维的《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劝告人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分)
4 《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被后人常用,这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2分)
A.甜腻 娴熟 尽态及妍
B.沟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丽 相得益彰
D.机杼 谰言 九屈连环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7.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9.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鸭》 都德 丹麦 童话作家
10.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壮士百战死,将军十年归。 D.秋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12.下面文段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句子是( )(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3.请你仿照小欣给“业勤”的赠言,根据下面两位同学名字的特点,各写一句既得体又有意义的赠言。(4分)
业勤:业精于勤,荒于嬉。
方英:
志成:
二.阅读(共60分)
(一)(26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在心理,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习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国的 。(3分)
15、“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B、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讲解过
C、今天讲得容易
D、“我”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16、“这可怜的人”指的是( )(2分)
A、韩麦尔先生 B、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们 D、韩麦尔先生,我们
17、“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用了哪个动词?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分)
A、表注释 B、表补充说明
C、表转折 D、表停顿
20、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记住了自己的语言,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
B、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只有记住自己的语言,人民才不会甘心做亡国奴,国家才有希望。
C、这句话表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深挚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亡的痛苦心情。
D、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21、文中两处出现了“好像”一词,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处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标志,都是比喻词
B、前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后者不是
C、后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前者不是
D、A、B、C三项都不对。
2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找出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拟 B、比喻 比拟 反复
C、比喻 排比 反复 D、排比 反复 比拟
2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答: 。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分)
答:
25.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态度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工作态度?(2分)
答:
28.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凭兴趣去工作学习成吗?(4分)
答:
29.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4分)
答:
30.简要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3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2)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译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必须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③内容上写人与人之间的优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挚、感人;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C.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初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其中1-6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7-9小题为“文言文阅读与探究”;第10-19小题为“现代文阅读与探究”;第20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0分】
(一)汉字书写和解释词语【本题满分4分】
1. 将下列两个词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
3.请默写唐朝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6道小题。)根据原文填空:
①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③《木兰诗》中概述战斗悲壮激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⑥《春夜洛城闻笛》中,表明李白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⑧《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6分】
5. 请用一句话(不超过15字)概括下列文段的内容。
北京成年人的肥胖率居全国第一,而儿童中的胖墩也不少。首都儿科研究所昨天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的初步分析显示,目前北京市6到18岁的儿童中,平均肥胖率为10.9%,城区中小学生分别为13.3%和14.2%。肥胖不仅正在成为北京儿童最主要的流行病,也使北京地区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程度比国内其它地区更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北京儿童肥胖率比全国大城市的水平约高出一倍。
6.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着“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
病人说:
二. 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50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第7-9小题。【本题满分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③父利其然也。( )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⑤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⑥世隶耕( )
2. 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③泯然众人矣。
④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 简答
方仲永少时聪颖,后“泯然众人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2分);《孙权劝学》中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是谁?_________(1分),说出这人成功的两条原因(各1分):
①
②
请翻译这个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成10-15小题【本题满分19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两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0.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hè jiǒng
①( )然而出 ②( )乎不同 ③校补( ) ④澎湃( )
11. 读了这段文字,作为学者闻一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2. 你认为“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中“深刻印象”是指什么?(3分)
13.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14.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15.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结合选文简要谈谈此句的含义。(4分)
(三)阅读《幸福大道145号》,完成16-19小题。【本题满分14分】
幸福大道145号
(1)科比10岁生日的那个晚上,母亲沙茜尔把他叫到跟前说:“恭喜你,从今天起你就是堂堂男子汉了!”科比听了母亲的话高兴得手舞足蹈,他无比骄傲地抡起小小的拳头回答:“我是家中的男子汉,从明天起我就要好好照顾妹妹们!”
(2)沙茜尔禁不住将儿子搂在怀里含泪道:“因为你已经是男子汉了,所以我不得不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你。”原来科比的父亲所在的银行突然倒闭,这个六口之家也就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为了生存,科比的父亲将远赴得克萨斯州艰苦创业,加上路途遥远,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回家。听完母亲的话语,科比湛蓝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他舍不得父亲离开:父亲博学多才,是他的良师益友;更重要的是,是父亲教他踢球,并把他培养成了同龄人中最棒的足球小明星。尽管舍不得,但在一个星期之后,父亲还是拿着简陋的行装出发了。科比追在车后问父亲在得克萨斯州的地址和邮编,父亲愣了一下,车里的司机探出头来微笑着说:“小伙子,那个地方叫XX镇幸福大道145号。”科比飞快地跑回房间,在一个天蓝的信封上写下:“得克萨斯州XX镇幸福大道145号克里奇爸爸(收)。”他决定晚上就写信给父亲,这样当父亲长途跋涉到达幸福大道145号的时候,他的遥远问候说不定还可以帮父亲洗去旅途的劳顿。
(3)一个月后,科比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信里还夹着5朵兰帽花,科比兴高采烈地把花朵分给母亲和妹妹们,然后在客厅里大声读起父亲的来信:“平坦而干净的得克萨斯州,到处盛开着插在你们母亲帽子上的兰帽花……”父亲的信不长,但无论如何,科比和妹妹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知道爸爸所在的幸福大道145号一定是一个好地方。
(4)科比和父亲每个星期通一次信,父亲每次的来信都不长,只是简单介绍他的工作进展和得克萨斯的风景,但是科比每次都会写满三大页,把周围的每一件事情告诉父亲,包括最小的妹妹会叫爸爸了;妈妈不小心摔碎了工艺品厂的一只陶瓷杯;或者哪个女生给自己写情书了……通信3个月后,科比向妈妈请示:“我可不可以给爸爸打电话,就听一下他的声音。”妈妈把儿子搂在怀里说:“爸爸的工作很忙,何况我们也要节约每一分钱是不是?”科比懂事地点了点头,从此再也不提打电话的事了。
(5)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作为家中最大的“男人”,科比时时以行动证明他会替父亲好好照顾这个家。而年幼的妹妹们常常把家里捣的一团糟,妈妈也会忍不住对孩子们发脾气,每到这个时候,科比就把妹妹哄到一起,仔细地把爸爸的信读给她们听,刚开始,这个办法还奏效,但听来听去都是这几句话,妹妹也不感兴趣了。科比就凭着自己对幸福大道145号的丰富描述,也成了孩子们想念父亲以及美丽的得克萨斯的最温暖时刻。
(6)妹妹琳达4岁生日那天早上,她问科比,为什么父亲没有寄来礼物,她一直都想要一张描绘幸福大道的明星片。于是,科比在下午的美术课上自制了一张卡片:一大片美丽奇特的兰帽花中,有一条曲折的大理石小径通往一栋漂亮的别墅,别墅上写着“幸福大道145号”。但一张手绘的画根本满足不了妹妹的好奇心,她甚至评价卡片的花一点都不像兰帽花。
(7)这给了科比不小的打击,他决定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找父亲。9月,13岁的科比参加班级活动,到得克萨斯州附近的非默林中学联欢。非默林中学安排的活动十分丰富,但科比却心不在焉。他想,这里离父亲不远了,他很想去看看他,更想看看父亲经常提到的幸福大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第二天中午,科比悄悄去火车站买了到得克萨斯的票,虽然很多人看了科比手中的地址都说那个地方很偏远。下了火车,科比好不容易搭上了一辆去父亲那儿的顺风车,他不禁有些激动。
(8)下车后,科比经过了轰隆的工厂、矮小的小学,终于看见了路旁的兰帽花正在纷纷扬扬地飘落。在一堵高高的墙上,科比看到了他要找的地方——地址和邮编都正确,但这里写着“忏悔大道145号”。科比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蹲在地上伤心地痛哭,不过擦干眼泪后的他不再找爸爸了。
(9)心情沉重的科比一回到家,就发现了父亲的信。两天后,他给父亲回信,细细讲述了几个妹妹的成长趣事以及自己得到的奖状,对于自己的“冒险”却只字不提。信上的地址依旧是“幸福大道145号”。
(10)又过了一年,科比的父亲终于回家了。46岁的他显然消瘦了许多,他依旧背着4年前出门时的包。3个妹妹对这个憔悴贫穷的男人显然很陌生,科比拉着她们朝父亲走去,这个14岁的男孩已经比父亲还要高,当他带领妹妹们说出:“我们欢迎从幸福大道145号归来的客人”时,父亲和母亲都流出了眼泪!
(11)多年后,在州法院工作的科比给得克萨斯西北部的得克萨斯州监狱的监狱长写了一封信,请求把“忏悔大道145号”改为“幸福大道145号”。他说,没有任何一座监狱能锁住亲人之间的爱。并且,如果能够因此保持一个父亲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最后,他还说道,幸福大道145号也正是他们一家人最幸福、最温暖的暗语……
(选自《读者》2005第2期)
16. 多年后,为什么科比请求将“忏悔大道145号”改为“幸福大道145号”?(3分)
17. 第(7)段结尾划线句写道:“他不禁有些激动”,其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3分)
18. 科比10岁生日的时候,他无比骄傲的抡起小小的拳头回答:“我是家中的男子汉,从明天起我就要好好照顾妹妹们!”请试着从五个方面来总结科比是如何实现这一诺言的?(5分)
19. 读了本文,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3分)
D.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下册编版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这个我没有这个期中考试啊,试卷啊,再说今年级下册的每个版本的都不一样,嗯可以在软件上搜索一下它的其中之一。
E.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网络首页 | 网络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网络 文库 帮助 | 设置
网络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课间十分钟作文 浏览次数:809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2-11 21:24 | 提问者:流星流星菲菲
最佳答案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声又响了,尽管它有点单调,可在我们小学生听来,它就像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老师一听到它,就下课让我们休息或做游戏。这时,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尽情游戏。哦,我们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我和同学常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老鹰捉小鸡”刺激好玩,“摸人游戏”紧张有趣,“悠悠球”花样新颖,“一二三木头人”锻炼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踢毽子”、“跳橡皮筋”、“打乒乓球”等更是锻炼了我们的体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今天一下课,同学们就拿起吹泡泡的工具玩起来。你看,有的同学歪着头吹,有的同学仰着脸吹,有的跳着笑着追泡泡……那吹出来的肥皂泡泡有的像五彩缤纷的气球往上飘呀飘,有的像身穿彩衣的顽童在空中追逐嬉戏,有的三四个贴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儿,有的成群结队像空降兵在缓缓飘落……我用吹管蘸了些肥皂水轻轻地吹起来,一下子,管口冒出了一个小彩球,它越来越大,在管口边上转起圈圈,不一会儿,成了一个“大宝葫芦”,可有意思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大宝葫芦”放在桌上,再吹了两个小泡泡在它身上,嗬,一只可爱的“米老鼠”“诞生”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忍不住得意地笑了。
“猫咬老鼠喽,快跑啊!”我顺声一看,只见晓妤同学的桌上蹲着一只“猫”,它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的“米老鼠”呢!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这关键时刻,只听轻轻一响,这是泡泡破裂的声音!哎,我的“米老鼠”招架不住,“丧生”了。“哎哟,真没出息!”我在心里暗暗怪“米老鼠”。看着晓妤那得意劲,我可不甘示弱,笑嘻嘻地说:“哼!你会吹”猫”,我就不会吹”老虎”啊,咬死你!”我把蘸了肥皂水的吹管往嘴里一塞,瞪着眼睛,鼓起腮帮子,使劲地吹。眼看“老虎”身子越来越大,我可高兴了,“看谁吹的泡泡厉害!”我刚想着,只听“砰”的一声闷响,“老虎”身子爆炸了,真是好事多磨呀!围观的同学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叹息:“哎呀!真可惜!”“怎么破了呀?”“别急,小心吹。”……我也暗暗安慰自
己:“没事,再吹。”我又小心翼翼地吹了起来……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声却不知趣地在这时响了起来,我连忙收起吹泡泡的工具,对晓妤说:“第二节下课再来玩,我一定咬死你的”猫”!”“哈哈哈,奉陪到底!”我们相视一笑,各自回到座位上坐好,精神饱满地准备上第二节课。
啊,十分钟虽然短暂,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乐趣。它让同学们的身心变得愉悦,让紧张的学习变得轻松,让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i贴吧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豆瓣
MSN
对我有帮助
203回答时间:2010-11-21 16:16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爱you永不放弃 | 四级采纳率:10%
擅长领域: 动漫 华人明星 星座/运势 恋爱 校园生活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了
相关内容
2011-1-25 课间十分钟作文500 今天要!是小镜头的 2010-10-16 课间十分钟作文 228 2010-9-16 课间十分钟作文500 166 2009-4-16 课间十分钟作文(片段) 932 2010-11-7 课间十分钟 作文 结尾 32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课间十分钟 作文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5谁有《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 第二版 胡寿松 课后答案 谢啦!!!1回答5玲玲家有一张桌面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方桌,要想买一块能够完全覆盖桌面...1回答10初二下学期物理主要学一些什么?0回答关于山的作文。(最好是短点的,几分钟传过来!)1回答15急一篇500字的幸福是什么作文0回答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0回答谁能帮我写一篇校园作文0回答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轨道上绕...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1条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都向操场涌去。楼道里熙熙攘攘,走廊里挤得不得了,有几个高个子的男生高声嚷嚷:快,一会儿地方就没了!
我从教学楼的南门出来的较晚,只见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耍,大家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一个个都像欢快的精灵,操场像天堂一样美好。我前方是打沙包的专用场地,你看,那边的沙包飞了起来,这边的沙包早已落下了。好多同学都把手高高举起,想来个“定球”,可是反倒被打中了。左右两边的彩砖早已被我们女生占领了,在这里跳皮筋,你看,这边的同学在跳着“马莲花”,那边的跳着“董存瑞”。国旗杆下有几个女生,不知他们谈论些什么,不过看得出来她们显得特别高兴。正前方有一排体育器械,是最受欢迎的地方,滑梯上真是人满为患呀,那滑梯好似都坚持不住了。跷跷板早已被两位女同学占领了,她俩玩得不分上下。秋千也没能“幸免于难”,已经被占得满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秋千的,飞来荡去,这秋千可太太受女生欢迎了。
我呢,在和本班同学跳皮筋,我在一头抻皮筋呢!只见我的这位同学上下跳跃,那真是身轻如燕呀!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全心地为她加油,更重要的是及时抓住她的错误,抓到错误,我们就可以跳了。等待,等待,等待,好,她踩筋了,太棒了!这回轮到我们跳了,我们跳“十四朵”。
这时我抬头一看,只见打沙包的人变多了,比赛的同学更多了,啊,中间的同学好可怜啊,在里面噼噼啪啪地挨打呀。篮球场上,大家聚在了一起,围着拿着篮球的那个人,等着他往外传球。跷跷板上有很多人都来帮忙,大家用尽了全身的力量。秋千上好像换了几个人,她们笑得异常开心。滑梯下面的队伍乱哄哄,都围住了整个滑梯。
“叮铃铃”的铃声结束了我们欢乐的课间十分钟。大家带着欢乐和失望走向教学楼,期待着下一个课间十分钟。作文博客芬河作文讲习所 回答者: 134950596 | 一级 | 2010-12-3 21:3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