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绘画
画画尤其是素描,对于数学几何还是很有帮助的。如石膏几何形体是学习素描的必修课。
❷ 美术与数学的关系
怎么说呢,我是学数学专业的,以前也练过一段时间的素描。我不敢说有什么成就,但至少专业不曾忘,美术方面也能涂涂画画,欣赏那些杰出的作品。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只存在相对矛盾,不存在绝对矛盾。
先说说相对矛盾的地方。
数学讲究的是一个逻辑性,它是需要严谨 细致的,可以说十分枯燥。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能画出不同的感觉,但是同样一道题只可能算出一种正确答案。在人的小时候,也就是培养人生观世界观的时候,学习数学肯定会对人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是希望通过学习了解数学来使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周密,但是不可避免的会让我们思维产生一些定式。
我们都知道画画,也就是艺术是需要灵感的。它无迹可寻,或者说,你寻迹而得的终究只是个形似的东西。艺术说到底,就是反映人内心,让人把内心寄托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段,它更多的是需要一颗敏锐甚至敏感的心。这里我所说的心,其实也就是所谓的逻辑思维。
对于青少年,学习数学,第一反应就是背背公式,然后套用公式计算。这样一种数学的教学手段、培养方法诉求的是约束人的思维,使他们能够追寻前人已经验证的理性之路走下去。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同时也扼杀了人作为其本身所追求的思想、所拥有的灵性。我们都知道<十万个为什么>基本上小孩都喜欢看(至少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入迷,甚至不少东西印象深刻随时问随时都能答上来),但是很少有成年人会回过头去看它。归根到底,是我们在应试的道路上约束了自己,我们有太多别人提出的问题需要回答,以至于猛然回首,自己都不知道到如何再提出问题,如何再寻求思想的闪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理性(至少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要约束人的思维按照条条框框去走的,而艺术则是告诉人们发散思维表现出每个人思维不同之处。它们之间是相对矛盾的。 但是我始终认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矛盾。相反,到了一定程度,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
理性到了极端,就会扼杀人性。而解放天性到了极端,那就是如同晋朝那样向往老庄所描述的逍遥,行无礼、据无止,便是竹林七贤那般的狂士。
数学正是理性最正统的继承人,而艺术则代表了人性的外在寄托。
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或者说应试教育范围内接触的数学,只要求记住前人验证好的公式定理,学会如何使用它们罢了。说到底,这只能算刚摸到数学的门槛。数学是人们总结大自然规律,然后将之归纳成公理,再由公理出发,各抒己见,推得无数定理公式。这些就如同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再给出答案。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这点的,原因也很简单,这需要天赋。什么是天赋?就是要有那么灵光一闪的瞬间。数学中同样的一个定义、一个公理,可以由不同的人推出不同的定理,这正如艺术所展现那样,充分反应出了每个人内心独特的地方。
同样的道理,艺术是表达内心想法的一个手段,但是反应出来的内心却不是艺术可以控制的。一个苍白的,内心浅薄,毫无教养的人,画功再好,也只能是神似——因为他的内心没有东西可以展示给别人看。我们所尊崇的大师,他们通过各自的作品,展现出的是内心 对善、对恶、对美、对丑 对他们眼中的世界的描述。没有理性,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人又如何分辨这些呢。
杜甫写得诗不一定比李白好,甚至我个人觉得杜甫的灵气根本比不上李白。但是杜甫是诗圣,李白却不是。这不正是因为杜甫通过诗作更多的反应出的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反映出的都是他通过理性分析,逻辑判断得到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之相比,李白的 那些青莲白鹤琼瑶仙子、那些灵气解放到了极致却只显得苍白无奈的华丽辞藻 又能算的上什么呢?
往深处说,艺术与数学是唯心与唯物的关系。至少在应试教育阶段,想要“文武双修”是不太现实的。但是随着人生成长,学问做深下去,两者却又缺一不可。就好像高中会分文理科,但是现实生活中,难道地理 历史 政治(其实就是粗浅的心理学和经济知识)就不需要了么?同样的,一个学文的人,如果想要文章有条理,做事严谨细致,也少不得一颗理性的心。
单单看我国,“文武双修”至大成的人就不少了。当然,最可行的方法还是先专精其中一门,等到学问做深了,自然而然会去研究另外一门的。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想要同时学习还要学好,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学数学的不懂美术,那是因为应试教育阶段不重视;学美术的数学差,那是因为他们文化分要求低,,其实也就是不重视。日积月累,自然觉得两者间犹如天堑鸿沟。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希望我说的能对您有帮助~
❸ 画画有利于学数学吗
答:学习任何知识,对学数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帮助;至少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你版知道动脑筋来解决问权题;头脑不用,永远都不会灵活;很多学习都有一定的逻辑规律。通过掌握学习的逻辑规律,肯定对学习数学有帮助。
学习的关键,是“学而时习之”,只学不习,等于白学;学而多习,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对你学习其它知识有触类旁通之效。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做题,练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是习出来的。人的大脑相差无几,只是用在哪里,只要用心学习,都能成为高手。所谓天赋,就是这个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他的所有精力都用在这方面,所以,他在这方面想的问题,你我都不及他。但是,你问他你所想的问题时,他也可能答不上来。这就是他用心的方面和你用心的方面不同,而不是他比你聪明。这就是人们在学习方面有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如同《三字经》所言“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只要学习知识,多学总比少学要好,但一定要有练习的时间。供你参考。
❹ 美术和数学有多大关系
美术和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数学的空间几何学的好,对你的美术有帮助;同样美术学的好,空间想象能力好,对数学的帮助也很大. 还有数学里的"黄金分割",我想你一定知道吧!在许多著名的画家的作品里都体现着"黄金分割"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总而言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❺ 喜欢绘画但画的一般和数学的女生适合什么专业
做平面设计怎么样~喜欢绘画的女生学设计专业最好了
建筑设计需要很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所以我建议你选择更适合的设计专业啦
不擅长设计,选择动漫的绘画也可以?~因为可以用电脑绘画,更容易上手吧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热爱的就好了
有动力去学习的话,什么专业都不困难的~
❻ 数学与美术的关联
美术中蕴藏着数学。绘画艺术中三维现实世界在二维平面上的真实再现,需要依据几何学中的透视理论,因此,艺术家们对透视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几何原理应用于绘画的数学透视法。同时,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的特征的思考,成为射影几何的出发点。以分形几何学为理论基础的计算机图形学为艺术家的创作和想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它创作出的作品是一些形态逼真、充满魅力的分形图形,如分形山脉、分形海岸线、分形云彩、分形湖泊、分形树林,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❼ 数学和艺术的关系论文
摘 要: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美是与数学分不开的。研究数学的艺术价值有利于促进数学的认识与传播,有利于提升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中国论文网 /1/view-5192636.htm
关键词:数学 艺术 价值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的艺术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数学与艺术之间似乎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而,数学与艺术都是美丽的,并有内在联系。因为几乎人类的一切学科领域都或多或少用到数学,艺术也不例外。其实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其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而数学所展现的和谐美与简洁美影响了很多艺术流派。
一、数学与绘画
在欧洲艺术创作领域公认有两次最大的创新,一次是文艺复兴,另一次是本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两次大的变革都与几何学的变革有关。前者与三维透视几何有关,后者与N维几何和非欧几何有关。
每一时代的主流绘画艺术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深层数学结构――几何学,在达芬奇那里是讲求透视关系的射影几何学;在毕加索那里是非欧几何学;在后现代主义、纯粹主义那里也许是现在说的分形几何学。其实,对于数学关系在艺术品中的重要性,向来就被一些美学家和艺术家所肯定。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美在和谐”的观点,这其中“和谐”里很重要的一种数学关系,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称为“最美妙的东西”,从而他们认为只要恰到好处地调整好数量比例关系,建筑、雕塑、书法甚至音乐、舞蹈等就能产生最美最和谐的艺术效果。通过我们的视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完美。如作品米洛斯的阿芙洛底德、雅典卫城等无不蕴含丰富而又协调的数学比例关系。
最让人感到美与和谐的比例就是黄金分割比――0.618。很多让人们感到很美的东西,比如海螺,其中都有不少奥妙,它的螺纹是遵循黄金分割的!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几个简单的几何体,可是却让我们为之着迷,这是因为它也运用了黄金分割等数学上的手法。
把黄金分割比应用于绘画中的例子很多,其中最有名且最先开始的可能就是著名的艺术家达�9�9芬奇了。他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因为他首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他潜心研究人体结构,他发现了隐藏在人体中的数字与比例,并将这些应用于他的艺术作品中,使得他画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百看不腻。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他的最有名的几幅画,《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你肯定会惊喜的发现里面蕴藏了太多的黄金分割了!
二、数学与音乐
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数学与音乐之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一个音乐家的表演水平得到评判以前,首先要确认一个起码的前提:他的音是准的,仅仅是音准并不能使他成为一个音乐家。就象是对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只能评判说他没有说瞎话,也是不得要领的。
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两种最伟大的产品。它们全然是人造的两个金碧辉煌、自己自足的世界,前者仅用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后者仅用了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就造出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
《春江花月夜》和肖邦小月曲的旋律也是不存在与自然界中的,在大自然中,你绝不会听到类似于人造的、另人着迷的音乐,因为它是你的心声,在数学里,n维空间、无限空间等人造的世界,甚至是“2”、“直线”、“平面”也都是人类精神最抽象的产物。并且,肖邦很注意乐谱的数学规则、形式和结构,有位研究肖邦的专家称肖邦的乐谱“具有乐谱语言的数学特征”。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提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指音乐,“数”就是指数学,这样,孔子就已经把音乐和数学并列在一起了。
1952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聂耳、冼星海作品研讨会上,武汉音乐学院院长曾宣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论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该文整个建立在数学基础上,从而提出了一种突破传统式结构理论的观点,论文的新颖不仅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思考,都认为数学和音乐之间可能有一种深奥的内在联系。
三、数学与文学
文学和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道上跑的车,但是其实数学和文学有着奇妙的同一性。文学是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而数学则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文学是“以美启真”,而数学则是“以真启美”,虽然方向不同,实质则为统一,主要表现在符号上的统一。
数学入诗,使人情趣盎然。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人邵康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自然朴实的乡村景象,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然而它却有一半是用数字写出的,诗意的美隐含在数的和谐之中。下面分别是一至十起头的唐诗名家诗句,颇有韵味: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两臣开济老臣心(杜甫),
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四座无言星欲稀(李顺),
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六年西顾空吟哦(韩愈),
七月七日长生殿(白居易),八骏日行八万里(李商隐),
九重谁省谏书函(李商隐),十鼓只载数骆驼(韩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十分深厚。古圣和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曲、赋、传奇、小说、散文中,名句佳作如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间往往嵌着数。诗文中的数字又似点睛之笔,犹如夜空的星辰熠熠闪光。
四、结束语
张继平教授说:美,是人性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一大动力。艺术是美的表达方式,数学是美的语言,数学追求美,也创造美。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使美更加简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的气息,同时也着弥漫数学的魅力。也许,曾经我们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改变我们过去的观点。数学是一门艺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
❽ 怎样有效的将小学数学与美术结合起来
这个课题挺有难度的哦.
我只想提点建议,数学中有许多几何图形,这些既直观又很美,比如平行四边形和圆,椭圆,扇形等等,有这些图形组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此外,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的使用,数学的对称美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数学的数字本身就包含有很多美感, 比如奇数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