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二年数学

二年数学

发布时间: 2021-07-20 11:10:10

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⑵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知识

唐诗中的“数字”
用数字点睛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燕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齐己的五言律诗《早梅》。齐己曾就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齐己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这首诗的立意在于“早”:一场大雪过后,万物被积雪所盖,唯见一枝坚毅的梅花蓓蕾初放。

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数学与其他科学分支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智力积累.其主要内容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可以从数学的起源得到印证.
古代非洲的尼罗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以及东亚的黄河和长江,是数学的发源地.这些地区的先民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从控制洪水和灌溉,测量田地的面积、计算仓库的容积、推算适合农业生产的历法以及相关的财富计算、产品交换等等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有关的数学知识.

⑶ 小学二年级数学

1、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2、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3、关于写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对于做错的题目上,引导学生形成错题分析法,而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由于不正确的阅读导致的解题错误,从而形成“我要正确阅读”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⑷ 怎样教好小学二年级的数学

打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⑸ 二年级数学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⑹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

答:7只或8只。
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
请点右上角“采纳答案”。

⑺ 二年级数学

可以用排除法
第一个,小鸟的眼睛没有朝着小女孩方向看,所以小女孩方向也不会看到小鸟对着她看,如果是第一个就是对视状态了,显然不对
第二个透视方法,可以看出小鸟的眼睛是向外的,头顶上的毛呈相反方向,正确,视觉方向上也是对的
第三个,第三个的视角是和我们看这只鸟的视角一样,显然不是小女孩的视角,所以不正确

热点内容
老师的错误 发布:2025-09-08 08:33:36 浏览:565
辽宁省数学竞赛 发布:2025-09-08 07:25:58 浏览:926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发布:2025-09-08 04:19:40 浏览:216
五年级下册语文新领程答案 发布:2025-09-08 03:00:34 浏览:79
教师工作履历 发布:2025-09-08 02:15:07 浏览:196
江西教育电视 发布:2025-09-08 00:01:06 浏览:628
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9-07 18:47:23 浏览:267
五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 发布:2025-09-07 18:46:48 浏览:842
部编本历史 发布:2025-09-07 18:38:05 浏览:816
师德师风专项检查方案 发布:2025-09-07 18:17:37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