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A.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精品2套】
八年级期中数学试题
(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
一、精心选一选,把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 )4平方根是
A、2 B、±2 C、 D、±
2、( )下列写法错误的是
A、 B、
C、 D、 =-4
3、( )计算 - 的结果是
A、3 B、7 C、-3 D、7
4、( )分解因式x3-x的结果是
A、x(x2-1) B、x(x-1)2 C、x(x+1)2 D、x(x+1)(x-1)
5、( )计算x 的结果是
A、x B、 C、 D、
6、(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A、分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
7、( )在实数 ,0, , ,0.1010010001…, , 中无理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 )我们知道 是一个无理数,那么 - 1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A、1与2 B、2与3 C、3与4 D、4与5
9、( )(2 + x)(x-2)的结果是
A、2 - x2 B、2+x2 C、4 + x2 D、x2-4
10、( )如果 中不含x的项,则m、n满足
11、( )计算 的结果为
A、 B、 C、 D、
12、( )如图1所示:求黑色部分(长方形)的面积为
A、24 B、30 C、48 D、18
13、(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下列各组数,则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 B、6,8,10; C、5,12,13; D、5,6,8;
二、认真填一填,把答案写在横线上,相信你能填对!(每小题2分,共26分)
14、计算: ____ .
15、若a、b、c是△ABC的三边,且a = 3cm,b = 4 cm,c=5cm ,则△ABC最大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
16、多项式 的公因式是 .
17、若(x-1)(x+1)= x2 +px-1,则p
的值是______.
18、如图2,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3米,
一只小鸟 从 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19、计算(1 + x)(x-1)(x +1)的结果是 .
20、用简便方法计算2008 -4016×2007+2007 的结果是 ____ _.
21、已知x2+x-1 = 0,则代数式x3+2x2 +2008的值为 .
22、如图3,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
倒下,倒下后的树顶与树根的距离为4米,这棵大树在折断
前的高度为________ 米 。
23、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 和a-2,这个正数是 图3
24、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25、如图4,为了测量一湖泊的宽度,小明在点A,B,C分别设桩,使 ,
并量得AC = 52 ,BC = 48 ,请你算出湖泊的宽度应为_________米。
26、 _____________ . 图4
三、细心计算、化简、或求解,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写好步骤,按步给分。
注意:(27题6分;28题至33题, 每小题3分,计18分;34小题4分;35题至38题, 每小题5分,计20分,共48分)
27、因式分解:
① ② x2(x-y)-(x-y) ④ 3a - 6a + 3
28、计算: 29、计算:x3.(2x3)2÷
30、化简(x2- x) 3 +( 3x4- 2x3 )÷( - x ) 31、计算:
32、计算:(x-1)(x-3)-(x-1)2 33、解方程:
34、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
35、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求△ABC的周长 (结果用根号表示)。
36、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上草皮,经测量∠A=60°,AB=AD=8m,CD=10m,BC=6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1.73)
37、如图,在笔直的某公路上有A、B两点相距50km,C、D为两村庄,DA⊥AB于点A,CB⊥AB于点B,已知DA=30km,CB=20km,现在要在公路的AB段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收购站E的距离相等,则收购站E应建在离A点多远处?
38、 如图,居民楼与马路是平行的,相距9m,在距离载重汽车41m处就可受到噪声影响,试求在马路上以4m/s速度行驶的载重汽车,给一楼的居民带来多长时间的噪音影响?若时间超过25秒,则此路禁止该车通行,你认为载重汽车可以在这条路上通行吗?(本题6分)
看看上面已做的题有没有错的、漏的,别留下什么遗憾哦!若有时间,又有余力可完成下面的——附加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如图,四边形 中, , , ,且 。
试求:(1) 的度数;
(2)四边形 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2、有一天张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 5 一 3 = 8×2, 9 -7 = 8×4,15 -3 = 8×27,
王华接着又写了两个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11 5 = 8×12,15 -7 = 8×22,……
(1)请你再写出两个(不同于上面算式)具有上述规律的算式;
(2)用文字写出反映上述算式的规律;
(3 )试说明这个规律的是正确的。
B. 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耐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如图,在△ABC与△DEF中,已有条件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不能使全等成立的一组条件是( ▲ )
A.∠B=∠E,BC=EF
B.BC=EF,AC=DF
C.∠A=∠D,∠B=∠E
D.∠A=∠D,BC=EF
3.在3.14,,,0.323232…,,这五个数中,无理数有( ▲ ).
A.2个 B. 3个 C.4个 D.5个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 B.
C. D.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150px和75px,那么它的周长是(▲)
A.225pxB.12 cmC.12 cm或15 cmD.15 cm
6.线段MN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线段M ′N ′与
MN关于y轴对称,则点M的对应点M ′的坐标为( ▲ )
A.(4,2)
B.(-4,2)
C.(-4,-2)
D.(4,-2)
7.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
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 ,P2,连接P1P2,
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6,则△PMN
的周长为(▲)
A.4 B.5 C.6D.7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D→C→B→A,设P点经过的路线为x,以点A、P、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
9.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
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千米,
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单位:千米),甲出发
后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甲、乙前进的
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
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 B.乙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C.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 D.甲比乙晚到B地3小时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2),点Q在y轴上,△PQO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Q共有( ▲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二、细心选一选:(每题2分,共16分)
11.小明从镜子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影像如图 ,
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_.
12.如图,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则此函数图像的解析式为 ▲ .
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14.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为和,则x= ▲ .
15.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若输入数为3,则输出数是_▲__.
16.已知,且-,则x≈ ▲
17.如图,△ACB中,∠C=90°,AD平分∠BAC,
BC=10,BD=6,AB=12,则S△ABD= ▲ .
18.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
为AB、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且总使AD=BE,
AE与CD交于点F,AG⊥CD于点G,
则 ▲ .
三、认真算一算,可要细心哦!
(第19题每小题4分,第20题题6分,共18分)
19.计算题: (1)
(2) 求的值:① ②
20.若、为实数,且,求a+b的立方根.
四、想一想,做一做,相信你定能成功!不过要注意时间啊!(本大题共46分)
21.(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3)、B(3,1)、C(-2,-2)。
(1)请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并直接写出D、E、F的坐标。
(2)求四边形ABED的面积。
22.(本小题满分5分)
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
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ED?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ED成立,并给出证明.
供选择的三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
①AB=ED;②BC=EF;③∠ACB=∠DFE.
23.(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已知 △ABC为等边三角形,
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平分∠ACD,
CE=BD,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
24.(本小题满分8分)
在△ABC中,AB=CB,∠ABC=90º,
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
(1)求证:Rt△ABE≌Rt△CBF;
(2)若∠CAE=30º,求∠ACF度数.
25.(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ABC的角平分线AP与边BC的垂直
平分线PM相交于点P,作PK⊥AB,PL⊥AC,
垂足分别是K、L,求证:BK=CL
26.(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100px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25px/s,
(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C.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 BC,垂足为D,AN是△ABC外角 CAM的平分线,CE AN,垂足为E,连接内DE交AC于F(9分)容
(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2)求证:DF‖AB,DF= AB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简述你的理由。
D.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版本不一样,题目也不一样,你得说明版本。当然我是没有,只是提醒你说清楚,比如人教版,苏教版等等
E. 初二上数学期中试题
一次函数测试卷
一、填空:(30分)
1、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4,设它的一边长为x,那么它的面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常量,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2、计划花500元购买篮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是因变量.
3、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函数y=15-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4、以下函数:①y=2x2+x+1 ②y=2πr ③y= ④y=( -1)x
⑤y=-(a+x)(a是常数)是一次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
5、直线y=3-9x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
6、若直线y=kx+b平行直线y=3x+4,且过点(1,-2),则k= .
7、已知一次函数y =(m + 4)x + m + 2(m为整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 ;
8、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A(0,2),B(-1,0)若将该图象沿着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9、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有下列关系:
x 0 1 2 3 4 5 6 7 8
y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那么弹簧的总长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二、选择(30分)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① y = – x – 1;② y = x + 1;③ y = – x +1;④y = – 2(x + 1)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点(– 1,0)的是①和③ B、交点在y轴上的是②和④
C、相互平行的是①和③ D、关于x轴对称的是②和③
2、已知函数y= ,当x=a时的函数值为1,则a的值为( )
A.3 B.-1 C.-3 D.1
3、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P(3,-1),则k的值为( )
A.3 B.-3 C. D.-
4、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原点的为( )
A.y=5x+1 B.y=-5x-1 C.y=- D.y=
5、点A(– 5,y1)和B(– 2,y2)都在直线y = – 12 x上,则y1与y2的关系是( )
A、y1≤y2 B、y1=y2 C、y1<y2 D、y1>y2
6、函数y = k(x – k)(k<0=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要从y= x的图像得到直线y= ,就要把直线y= x( )
(A)向上平移 个单位 (B)向下平移 个单位
(C)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向下平移2个单位
8、一水池蓄水20 m3,打开阀门后每小时流出5 m3,放水后池内剩下的水的立方数Q (m3)与放水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表示为( )
9、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0.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发去散步,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s(米)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
继续向前走了一会,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
才开始返回.
三、解答题: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点(-2,3)和(1,-3)
① 求k与b的值;②判定(-1,1)是否在此直线上?
2.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平行于 ,且过点(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
3、某市出租车5㎞内起步价为8元,以后每增加1㎞加价1元,请写出乘坐出租车路程x㎞与收费y元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图象,小明乘了10㎞付了多少钱,如果小亮付了15元钱乘了几千米?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与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在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2个锐角.
D.有公共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若三角形三边长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此三角形中最长的边是( )
A.7 B.6 C.5 D.4
3. 因式分解为( )
A. B.
C. D.
4.a、b是(a≠b)的有理数,且 、 则 的值( )
A. B.1 C.2 D.4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45°,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已知: 则x应满足( )
A.x<2 B.x≤0 C.x>2 D.x≥0且x≠2
7.如图已知:△ABC中AB=AC,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BEC的周长是14cm,且BC=5cm,则AB的长为( )
A.14cm B.9cm C.19cm D.11cm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9.已知 . . .则 的值是( )
A.15 B.7 C.-39 D.47
10.现有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1)有一角是100°的等腰三角形全等
(2)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
(3)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在△ABC中,若∠A-∠B=90°,那么△ABC是钝角三角形
A.(1)(2) B.(2)(3) C.(3)(4) D.(1)(4)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已知 则 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因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__________________时分式 值为零.
4.若 ,那么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a、b满足 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比底角的外角小30°,则这个三角形各内角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在△ABC中,AD⊥BC于D,∠B=30°,∠C=45°,CD=1则AB=____________
9.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且BD⊥AC于D,DE‖BC与AB相交于E.AB=5cm、AC=2cm,则△ADE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ABC中,∠C=117°,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D分∠CAB为两部分.∠CAD∶∠DAB=3∶2,则∠B=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分解 (5分)
2.计算 (5分)
3.化简再求值 其中x=-2(5分)
4.解方程 (5分)
5.为了缓解交通堵塞现象,决定修一条从市中心到飞机场的轻轨铁路.为了使工程提前3个月完成,需将原计划的工作效率提高12%,问原计划此工程需要多少个月?(6分)
四、证明计算及作图(共4小题)
1.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120°,DF垂直平分AB交AB于F交BC于D,求证: (5分)
2.如图C为AB上一点,且△AMC、△CNB为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6分)
3.求作一点P,使PC=PD且使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5分)
4.如图点E、F在线段BD上,AB=CD,∠B=∠D,BF=DE.(8分)
求证(1)AE=CF
(2)AE‖CF
(3)∠AFE=∠CEF
参考答案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1.D 2.C 3.D 4.B 5.D 6.B 7.B 8.C 9.B 10.C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2 2. 3.1 4.5 5.
6.7 7.80° 50° 50° 8.2 9.7cm 10.18°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解:
2.解:
.
3.解:
当 时
原式的值 .
4.解:
.
检验:x=4是原方程之根.
5.设原计划此工程需要x月
检验 是原方程的根.
答:原计划28个月完成.
四、证明计算及作图(共4小题)
1.证:连AD.
∵ ∠A=120°
AB=AC
∴ ∠B=∠C=30°
∵ FD⊥平分AB.
∴ BD=AD
∠B=∠1=30°
∠DAC=90°
∵ 在Rt△ADC中
∠C=30°
∴
即
2.证:∵ C点在AB上
A、B、C在一直线上.
∠1+∠3+∠2=180°
∵ △AMC和△CNB为等边三角形
∴ ∠1=∠2=60°
即∠3=60°
AC=MC,
CN=CB
在△MCB和△ACN中
∵
∴ △MCB≌△ACN(SAS)
∴ AN=MB.
3.
4.证① 在△ABF和△DCE中
∵
∴ △ABF≌△DCE(SAS)
∴ AF=CE,∠1=∠2
∵ B、F、E、D在一直线上
∴ ∠3=∠4(同角的补角相等)
即∠AFE=∠CEF
② 在△AFE和△CEF中
∵
∴ △AFE≌△CEF(SAS)
∴ AE=CF ∠5=∠6
∵ ∠5=∠6
∴ AE‖CF.
③ ∵ ∠3=∠4
即∠AFE=∠CEF.
4、北京某厂和上海某厂同时制成电子计算机若干台,北京厂可支援外地10台,上海厂可支援外地4台,现在决定给重庆8台,汉口6台。如果从北京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台、800元/台,从上海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台、500元/台。求:
(1)写出总运输费用与北京运往重庆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
(2)若总运费为8400元,上海运往汉口应是多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