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知识点
Ⅰ 初二语文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知识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表达效果。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
插叙及其作用
第二单元
知识点:
掌握小说的三要素。
懂得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理解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
现代诗歌的节奏和朗读技巧
诗歌中意象的表达作用
第三单元
知识点:
倒装句、省略句句式特点及翻译要点
重点实词和虚词比、已馁、固、说、使、焉、累、曳、牺牲、狱、从、故、鄙、专、遍、加、孚、虽、属、鼓、再、靡、间、服、私、美、蔽
诸子百家文学常识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单元
知识点: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
落实方法及配套练习:
1、 运用学案,使学生充分预习,比如在《枣核》的教学中,在上课之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查资料,了解作者萧乾
词语积累,查字典,给下列词语注音
蹊跷( )( ) 嫣( )红
倘若( ) 山坳( )
掀( )启 镶嵌( )
劈( )头 潜艇( )
厂甸( ) 玛瑙( )( )
国籍( ) 殷( )切
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从文中用“ ”划出友人思乡的心理活动,
用“ ”划出友人思乡的行动。
2、 在课堂教学中,更是注重阅读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3、 每节课后都有相应的思考题,练笔作业,以使学生能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动笔能力。
Ⅱ 初二语文应该掌握那些知识点
初 二 语 文(第41周)
主讲教师:丁晓梅
主审教师:姜必然
一、二、三单元
【复习重点】
1、第一单元:把握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第二单元: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第三单元:注意说明的顺序
4、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练习】
1、《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 )的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 )。
2、从《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可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
3、《蜘蛛》:蜘蛛的生态特征是(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
4、《向沙漠进军》中说明了针对沙漠( )的特点,可采用( )、( )、( )等抵御的方法,但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 )。
5、《看云识天气》第一节,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云( )的特点。下文在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6、《死海不死》中开头部分运用了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死海( )的表象特征;然后主要运用( )说明方法,说明死海( )的本质特征。
7、《食物从何处来》采用( )顺序说明了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一种是( ),一种是( )。食物的特征是( )。
8、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
D、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 )
C、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 )
D、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
9、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举例子)
B、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打比方)
C、实际上,人类正是在与这两种挑战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下定义)
D、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时代。(列数字)
10、下面关于说明文知识的说法有误的打“╳”,对的打“√”。
①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 )
②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七种。( )
③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只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 ( )
④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 )
⑤说明文中只能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不能用记叙、描写。 ( )
⑥说明文中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
第四单元——传记类文章
【复习重点】
1、体会文章取材精当的特点。
2、体会语言平实的特点。
3、了解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
4、汲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
【练习】
一、填空
1、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其中有 ,如《 》,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有 ,如《 》,以第三人称来介绍评价哥白尼的生平和贡献;有 ,如《 》,以第三人称来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有 ,如《 》,真实而又生动地刻画了梵高的人物形象;有 ,如《 》,以第三人称介绍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
2、人物评传在写法上(表达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 ,二者的关系是
。《哥白尼》一文中第1、2节主要是 ,第3、4节是以 为主,5、6两节是 。
3、传记类文章有很多种,如:①自传 ②人物评传 ③文学传记 ④回忆性散文,下列对以上体裁的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
B、人物评传在叙述传主经历时,还对人物的思想、成就进行评议,具有很深的学术性。
C、文学传记相当于小说,可以置真实事实于不顾,进行大量的虚构。
D、回忆性散文(回忆录)必须是叙述者讲述的是自己和传主亲历、亲见、亲密接触的事实。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单元五篇课文,除《鲁迅自传》外,其他均为他传。
B、《哥白尼》是人物评传。
c、《梵•高传》是一本传记文学作品,但也属于人物评传。
D、《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不是传记文学作品。
二、阅读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因为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他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他首先告诉人们不要停止在事物的外表,而要依靠人类的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事物的本质。譬如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就不能让直觉支配,以为太阳等恒星都在绕地球转动,而不去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太阳系内全部行星的运行。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判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因此,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统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不管这些思想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处在多么神圣的地位,哥白尼还是从事实出发,证明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按照同一规律运行,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奠定了基础。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这样评论过哥白尼的贡献:“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种创见,没有任何一种友明,可以和它相比。在哥伦布证实地是球形以后不久,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也被剥夺了。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来过。因为地球如果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诗的歌颂,宗教的故事呢?”
1.这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第二段是如何分析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的?
4第二段引用歌德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5.第一段中“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怎样认识世界”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是什么?
6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阐述的内容是围绕哪一点进行的?
7.所选两段之间的关系怎样?它们可颠倒顺序吗?
8选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选段起始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是。
9从朗读的角度上看下列句子的重音应在何处,请加点予以表示。
①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②哥白尼学说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
10.举例说明选文语言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一周一练答案】
填空:3、C 4、C 阅读:l.评论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2意义主要有两点:①告诉人们,科学研究要在实践基础上深人分析事物的本质(2)启示人们,要 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和批判不符合实际的权威学说。 3是从推翻天动说实际是粉碎了上帝造人的传统宇宙观和为唯物主义科学宇宙观奠定 了基础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4.引用歌德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 5.两句话之间是解说关系。是第二句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一所谓“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 时代”的意思,也就是说哥白尼‘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 6中心句:哥白尼的学说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 极深刻的。本段阐述的内容是围绕对人类思想‘根深刻”的影响进行的。 7.选段之间是递进关系。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哥白尼学说的影响首先是在科学界的影响,然后才对人类的思想产生影响,另外这也是从个别到一 般的关系,所以不能颠倒。 8.议论;承上启下 9.①重者应在“开辟……新时代”②重音应在“粉碎……荒谬……” 10.选文的语言平实简明而又条理性层次感很强。如第一段,阐述哥白尼学说对科学史的意义 时,首先点明它“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然后解说,进而从两方面阐述,用‘下要…… 而要”“不应该……而应该”这些句式,都文章的层次感和条理性行以增强。
第五单元见期中复习。
第六单复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辍耕之垄上
2、 苟富贵,无相忘
3、若为佣耕
4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5、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6、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7、失期,法皆斩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0、今或闻无罪
11、楚人怜之
1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13、吴广以为然
14、此教我先威众耳
1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腹中。
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
17、尉果笞广,尉剑挺
1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21、并杀两尉
2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3、与皆来会计事
24、将军身披坚执锐
25、皆刑其长吏
26、一食或尽粟一石
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8、策之不以其道
29、执策而临之
3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1、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32、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3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5、即棹小舟入湖
36、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37、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3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9、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 翻释下列句子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5、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9、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10、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1、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2、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三、 划出下列朗读节奏
1、辍耕/之垄上 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6、6将军/身/被坚执锐
7、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8、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文学常识、默写
1 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小说家.
2 鲁迅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和_________.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__。.
3 这学期我们学习的竺可桢的两篇文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梵高是____(国籍)画家,《梵高传》的作者是____国的传记文学家__________
5.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_______下至_______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作者是_____.
___朝_____家 _____家.世家主要记______之事.
6.文中表现陈涉、吴广对起义充满信心和对封建统治者充满反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这句话相呼应的另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分析形势如是说,文章体现这个“苦”字最集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涉、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是“从民欲也。”找出陈涉分析中表现“民欲”的具体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9.“说”和“序”都是_____性文体,“说”的特点是_________.“序”的特点是_________.
10.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1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
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
___;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3.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14.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1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16.“山坡羊•潼关怀古”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别云间》表明诗人抗清到底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明诗人报国无悔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景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清幽景致的二句名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连线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袁宏道 元朝
《雁门太守行》 张养浩 元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唐朝
《西湖游记二则》 吴均 唐朝
《山坡羊•潼关怀古》 韩 愈 明朝
《与朱元思书》 李 贺 南北朝
答案见书。
Ⅲ 八年级语文学习重点是哪些
说明文知识
文言文积累
小说文体知识
等等
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新闻两则》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习要点: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把握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品味本课的语言。 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要点:1)掌握消息的结构。 2)把我消息报道的三个特点。 3)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课《芦花荡》 学习要点:1)了解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旨。 2)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老英雄的爱国精神,培养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感。本课用时文体一课时(2个小时)第三课《蜡烛》学习要点: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把握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要点:1)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 2)领悟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记住祖国的屈辱史,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要点:1)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贵,增强维护和平的信心。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六课《综合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学习要点:1)培养对资料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长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单元 第七课《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1)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探究文章锤炼语言的方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尊敬、感激、怀念之情。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八课《背影》学习要点: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2)采用多角度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3)体味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九课《台阶》学习要点:1)积累本文重要生字词;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探究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2)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写法: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及意义。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课《老王》学习要点: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2)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风格;探究文章的写法。3)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一课《信客》学习要点: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文章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2)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特点,理解思想内容。3)树立诚信为本做人理念。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二课《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学习要点:1)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培养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提高自己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三单元 第十三棵《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1)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作贡献。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四课《桥之美》学习要点: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通过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具有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3)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五课《苏州园林》学习要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开说明的方法。 2)学习本文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六课《故宫博物院》学习要点: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族自豪感。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七课《说“屏”》学习要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屏”的知识,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感受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增强语感。 3)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方面的知识。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八课《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学习要点:1)培养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比较全面的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四单元 第十九课《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要点:1)学习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培养和提高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3)激发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十课《奇妙的克隆》学习要点:1)了解克隆的相关知识。 2)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4)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