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对联
⑴ 名家、经典对联……最好是有关高一语文课文内容的(不要那种趣味性太强的)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纪念辛弃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臧克家纪李清照
⑵ 对高一的与课文有关的对联
1、上:易水送别悲风起
下:河梁永诀寒波生(李陵苏武典故)
2、上:
荆轲刺秦王不畏强暴真勇毅
下:曹沫劫齐桓敢冒不韪是英雄
3、上:烛之武退秦师一席雄辩重九鼎
下:臧伯喜谏观渔千古仁心为万民
4、上:刘邦脸厚心黑身无长计却称帝
下:霸王义重情深力拔泰山反败亡
⑶ 高一语文 对对联 第十七题
《祝福》祥林嫂 勤比牛马苦似黄连有心问灵魂,生如草芥死若浮尘无人怜生死。
《素芭》素芭 勤劳善良一片深情于生活有爱,悲苦凄寒满腔遗恨对社会无言。
《老人与海》桑地亚哥孤独无助躯体可许打倒,坚毅不屈灵魂难被毁灭。
《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 不管阴晴,雨靴雨伞是必备之物;无论公私,闲言闲语乃定报之言。
【解析】
试题分析:考生要掌握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此外考生还要熟悉教材的内容。了解四部小说的人物形象或命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⑷ 高一语文必修一,对联
上联:高一语文必修一
下联:初二颜色指定二
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第一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校景致和办学历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考试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答案,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答案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⑹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⑺ 高中语文课文对联
高中语文课文对联
用对联来概括高中语文课文内容
1.《药》
众人皆为闲看客; 何药能救病乾坤。
2.《项链》
错借项链喜得风光一晚; 枉做仆役痛失青春十年。
3.《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上城,三番境遇人啼笑,折射社会新态;
漏斗户回乡,一夜风光众歆羡,凸现农村旧俗。
4.《守财奴》
葛朗台悖逆情理竟无愧,可恶可恨; 守财奴贪婪钱财终不悔,亦悲亦怜。
5.《林黛玉进贾府》
伤流景,红楼深深深几许,深情始自宝黛初逢日;
笑繁华,朱门重重重千道,重恨结于金玉终殒时。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恶计不成再生毒计,终丧人手。 林教头,大难刚过又遭劫难,逼走梁山;
7.《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刚愎自用; 孔明保军心,铁面无私。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昔日两情相悦,多少山盟海誓; 今朝二意难决,几许遗恨薄情。
9.《雷雨》(节选)
庭院深,锁住几代悲欢离合; 雷雨响,了却两家恩怨情仇。
10.《茶馆》(节选)
一茶馆囊括世间百态; 众人物尽显社会风情。
11.《罗密欧与朱丽叶》
经典戏剧演绎旷世爱情芬芳百代; 杰出歌谣唱咏朱罗绝恋灿烂千秋。
12.《三块钱国币》
三块国币折射炎凉事态; 一只花瓶彰显冷暖人情。
13.《窦娥冤》
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妇三桩灵誓; 世上冤,冤冤难比窦娥千古奇冤;
14.《长亭送别》
十里长亭夕阳中,纷飞多少离人泪; 四周山色残照里,凄迷几许羁旅情。
15.《闺塾》
临川一梦,牡丹亭下几许缠绵随风去; 春香二闹,闺塾堂内数枝红杏迎春来。
16.《哀江南》
冷冷清清荒荒凉凉处处皆金陵萧条景; 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句句乃渔樵亡国情。
17.《陈情表》
诉苦诉悲至性言,何表可比陈情表; 涵忠涵孝赤诚心,谁君能及李密君。
18.《祭十二郎文》
情深深,可叹叔侄深情感天地; 意浓浓,只恨老少浓意隔阴阳。
19.《愚溪诗序》
以溪喻心中事,无限感慨随文现; 借景述世间理,一番慧语伴墨来。
20.《赤壁赋》
诗人悟透世间情事; 东坡话尽人生哲理。
21.《逍遥游》
万物有凭有侍有待均难自在; 圣人无己无功无名乃真逍遥。
22.《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台隍内外,谁比子安才华横溢赋诗序;
人杰地灵雄州上下,自喻贾谊时运不济写悲歌。
23.《柳毅传》
红颜命舛,龙女遭厌薄,悲望长天茫茫,梦也渺渺;
书生意重,柳毅受诚托,喜看碧海滔滔,情亦长长。
24.《促织》
成家喜怒哀乐皆因促织得失起; 黎庶悲欢离合全由君王爱好生。
高中语文课文对联
高中第一册 《荷塘月色》
塘上明月塘中叶 桥下流水桥边家 弯弯杨柳照倩影 清清流水出波痕 月下荷塘美景 江上孤灯良晨 朱自清荷塘赏月色 翦伯赞内蒙访古城
《拿来主义》 拿鱼翅用脑髓 送古画卖活人
《鸿门宴》 醉翁酌酒情归百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项羽争天下 梁王孟子论国家 (金庸古龙话江湖)
《兰亭集序》(正文对联很多)
书法集锦
曦之兰亭序 (白石铁线篆 鲁公祭侄稿) 陆机平复帖 (索靖出师颂 徽宗瘦金书)
觞里酒手里琴人醉律残几帘梦 水中月镜中花月缺花落一场空
《归去来兮辞》 陶潜五亩宅 刘征万重山
《劝学》
山垒之于石而高于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卧薪尝胆 项羽破秦破釜沉舟
《季氏将伐颛臾》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全是才子 乌江岷江沱江湘江皆入长江
第二册
《为了忘却的记念》
延口残喘艰于呼吸,不如忘却 浴血奋战忧及兴亡,万古流芳
《咬文嚼字》 耗子钻书箱,咬文嚼字 苏比进监狱,赚吃省穿
《滕王阁序》 全文几为偶 无句不成联 落霞含笑映秋水 孤鹜展翅越长天
《师说》 孤雁栖别无他途 三人行必有我师
《阿房赋》
豪华宫殿两种命,速朽与不朽 平凡人生一条道,慢品再细品
《六国论》 日削月割薪尽火灭 蚕食鲸吞兔死狗烹 两宋败亡源于忍辱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弱旅取守御,懦夫众,良臣寡 强者行攻伐,伟人少,暴君多
《游褒禅山记》 立志力足不懈相以物 怨天虑竭中道祈于福 王安石游山谈感想 归有光植树寄相思
《伶官传序》 报父仇爱伶人真汉子 唱艳歌弃忠臣假英雄
《石钟山记》
郦元简李勃陋东坡讲道理 唐僧痴八戒呆承恩著文章 (白鹭呆鲤鱼笨山人洒丹青) (对虾鲜萝卜嫩白石卖菜蔬)
《项脊轩志》
明月半墙风移影动姗姗可爱 亲族一院篱隔砖砌岌岌乎危 轩中读书感悟人生百味 世上行事涵咏理趣千般
《登泰山记》 上承唐宋下启桐城派 前空天姥后绝幽州台 穷形尽相因考据 行云流水求浑圆 《病梅馆记》 夭梅病梅杀人无影 济弱扶弱涕泣有声 梅开不为招蝶至 花香自然引蜂来
第三册
《沁园春 长沙》 层林尽染鱼翔浅底 万山红遍鹰击长空 四面湖山收眼底 万家忧乐上心头 《中国现代诗四首》
波光艳影心荡漾 水池里窜入一片枯叶 榆阴青荇水招摇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孔雀东南飞》
凤凰西北游 梁祝化蝶翩翩舞 孔雀东南飞 焦刘幻鸟款款飞
《梦游天姥吟留别》 半壁见海日 云青青兮欲雨 空中闻天鸡 水澹澹兮生烟
一夜飞度镜湖月 半生泅游釜溪河 得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琵琶行》
银瓶乍破水浆迸 祝贺朝廷金榜客 铁骑突出刀枪鸣 同情天涯沦落人
《故都的秋》 南国夏潮湿郁闷 故都秋清静悲凉 郁达夫写景状物弃俗套 钱钟书谈古论今运匠心 《我的空中楼阁》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痣一点 心若春水细语仿佛春池浪几层
空中楼阁贮理想 沟里蚊蝇衍子孙
空中花园园中春色满园 亭台楼阁阁里秋景溢阁
《陈情表》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意切切 比翼齐飞琴瑟和鸣 孔明出师心殷殷
《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苍生于南北,忧春荒之三餐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之为声,目之成色,造物无尽藏
峰尖雪莲崖隙灵芝,手之变味,足之幻形,人类有限资
第四册 《祝福》
高低贵贱似乎没坏人 男女老少原来皆凶手 祝福祝大家幸福 烧香烧一屋清香
《装在套子里的人》
雨伞雨衣车篷床帐皆套子 风言风语杯弓蛇影无缘由
别里可夫要结婚分明有鬼 柯瓦连科去骑车的确无妨
《荷花淀》
诗意荷花无血腥暗藏刀光剑影 深夜情话有真意羞吐蜜语甜言
出来吧你们五个女人 回去了大家一队民兵
《药》
明暗两条线华夏两家无恩怨 是非一块碑匹夫一个有盈亏
中药西方不对症 古圣今贤要爱民
《项链》 找对路进对屋是福 投错胎嫁错人倒霉
《守财奴》 项链洗白富贵梦 雪茄熏黑守财奴
《林黛玉进贾府》
座上珠玑昭日月 面若中秋之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色如春晓之花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天下无能第一 一双若喜勿喜含情目
古今不肖无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态生两靥之愁泪光点点 娇袭一身之病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 心较比干多一窍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病如西子胜三分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丹唇未启笑先闻 两弯柳叶吊梢眉
文天祥出真州时时在意 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
《雷雨》
雷声阵阵雨踏芭蕉洗尽一屋污秽 史书叠叠字刻魑魅揭穿五彩画皮
《茶馆》
老舍坐茶馆侃前清遗老 存勖出洛阳逞后唐余威 观棋不语真君子 喝茶高论歪名流
《窦娥冤》
窦娥冤情飘飞雪 地也不分好歹何为地
望帝春心啼杜鹃 天也错勘贤愚枉做天
《促织》
天子偶用一物件件夺人命 百姓日食五谷粒粒填肚皮
第五册 《阿Q正传》
假阿Q真国民精神胜利法 老前辈小青年少年童子功
《蜀道难》 银河近近乎印水面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只怕余痛又梦回 而今才俊数银元
《杜甫律诗五首》
一去紫台连朔漠 星垂平野阔
独留青冢向黄昏 月涌大江流
《齐桓晋文之事》 以羊易牛仁术也 移花接木骗招乎
《庄暴见孟子》
齐宣王喜欢通俗音乐 汉高祖讨厌严肃文章
少乐乐众乐乐孰乐 你说说我说说都说
第六册 《宋词两首》 雨霖铃里白马西北回 琵琶声中孔雀东南飞 朝朝暮暮年年月月佳期如梦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晚风生愁
《报任安书》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木诚无三生栋梁猪圈 人固有一死鸿毛泰山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马谡孟文子拳头招难 唐雎毛遂蔺相如口水退兵
卧薪尝胆君臣乐 负荆请罪将相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义自杀与杀人都叫犯罪 依法求生和生民全是积德
古时看门干瘦老头兴许为隐士 今者坐堂肥硕小伙大多是草包
⑻ 高中语文 请教简单的 对联
才给5分啊……还要对3个~你也够抠门儿的……
我对第3个吧~给不给看你了……
通德晓义 八面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