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语文荟萃

语文荟萃

发布时间: 2021-07-21 23:47:56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答案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1.记叙是作者把外界的事物客观世界的表述出来,这种表述有两种方式:一是空间顺序,是空间的,一是时间顺序,是时间的.
2《风景叹》属于以空间为顺序的记叙文,《包身工》属于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文。

❷ 诗歌大荟萃(语文好的同学请进来探讨)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宋. 陆游

2.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画眉鸟》宋. 欧阳修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 李商隐

4.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宵》宋. 苏轼

5.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娥。
--《急乐世》唐. 白居易

6.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唐. 白居易

7.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听刘尊师弹琴》唐. 曹邺

8.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浪淘沙》唐. 白居易

9.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寻雍尊师隐居》唐. 李白

10.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❸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诗经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国风·魏风 表现手法

2四言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
7司马相如
8《史记》
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
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 王实甫 白仁朴
23《三国演义》
24《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金瓶梅》
25《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26蒲松龄 《聊斋志异》
27《儒林外史》 《红楼梦》
28鲁迅 《狂人日记》
29胡适 《尝试集》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1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国风 离骚
35《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礼、乐、射、御、书、数
38《论语》
39《孟子·劝学》
40蒲松龄 《 使至塞上》

❹ 初中语文全方位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荟萃(人)答案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 ) 乃四顾胆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 巨 伯 远 看 友 人 疾 值 胡 贼 攻 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
C.愿王察之:观察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
2.翻译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边远的地方)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依仗、凭借)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感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
A、天下事有难易乎?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请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与文段中加点的“且”、“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句子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对的—个成语。( )
(A)画饼充饥 (B)画地为牢 (C)画虎类犬 (D)画龙点睛
(六)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选出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我也没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B.我也没有其他手段,只有手熟罢了。
C.我也不说别的,只有手熟练。
D.我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2.这段方框中最恰当的标点是哪一种?为什么?选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
A.句号。因为一句话已经说完了,要稍作停顿。
B.问号。因为这是一疑问句,句中含有疑问词“安” (怎么)。
C.逗号。因为一句话尚未说完。
D.感叹号。因为它深刻地表现陈尧咨盛气凌人,怒不可遏的骄傲态度。
3.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从根本上说,是由陈尧咨的什么心理引起来的?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自矜 B.自卑 C.谦虚 D.嫉妒
4.陈尧咨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根据文段内容,填写下表(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矜 ______ _______
5.“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佩服卖油翁的高超技艺,表示虚心向他学习。
B.始终不信服卖油翁“惟手熟”的说法。
C.争强好胜,不愿当面接受。
D.打心里感谢卖油翁的有益教诲。
6.《卖油翁》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
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竞斗而讼于社伯”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朝而往,暮而归。
4.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之甚!身⑦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中济:渡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古代以八尺为寻,两寻为常。④侣:同伴。⑤怠:懒惰,松懈。此为疲倦无力。⑥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⑦身:自身,自己。
1、解释加点的字。
永之氓咸善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是以后 何不去之 益怠
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
A水暴甚 暴病身亡 B 绝湘水 夜久,语声绝
C汝善游最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D身且死 立岸上呼且号曰
3、翻译句子:
①汝愚之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慢 看 2、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
(二)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我现在是活不成了,你快离开吧!3、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三)1、C 2、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3、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4、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四)1、主观努力或立志 2、到过南海这件事或“之”3、D(难道) 4、第一次表探询的语气,第二次轻蔑的语气或第一句表疑问,第二句表不屑一顾) 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认为应雇船去南海(或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成行)
6、D 7、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五)1、年且九十 亡以应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她添(画)上脚呢?3、D
(六)1、A 2、D 3、A 4、忿 笑 5、C 6、熟能生巧
(七)1、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2、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3、C 4、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八)1、都 他的 你 因此 抛弃 更加2、A C 3、①你太愚蠢了。②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后了?4、讽刺了那些贪而无厌、爱财如命的人。

❺ 六年级下册语文《名牌荟萃》课后题

第一题,课文依次介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第二题, 课文中介绍王羲之的书体“潇洒清秀”;欧阳询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柳公权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第三题,现在我们看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纵观整个作品,气势连贯,取法自然,用笔自由而不失法度,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潇洒清秀的书体,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古往今来,《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

❻ 名碑荟萃(六下语文书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说明文,文中运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方法来写的。

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我国南北朝的时候,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很快在南方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仔细观摩学习。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成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他年轻时考中科举。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想大书法家张旭学习。张旭见他有志学书,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方法传授给他。在张旭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颜体的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颜真卿之后,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就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艺术大师们留下的杰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❼ 语文写作荟萃,进QQ,对写作绝对有帮助

熄灭了最后的灯火,送走了最后的旅人,消磨了最后的时光。当人生之船在激流勇进中险然地前进,当是非成败在转瞬间即逝,当历史长河在玄鸦社鼓中潺潺流动。午夜时分,我们斟起甘甜的美酒,看遍花开花落,观遍云卷云舒,我们心如止水,清明澄澈。
花在寂寞中悄然开放,在赞扬和荣誉中绽放光彩,却在鄙夷和嘲笑中落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开花落,我们始终认为这绝不是定数,荣则花开,难隐其咎,终会花落,辱虽花落,但意远悠长,终会护花再开,反反复复。
荣辱互换,我们记得。
我们记得周公,他在无比荣耀中成为了周王朝的辅政大臣,权侵四野,万民归附,然而,荣誉转瞬即逝,他从一个辅政大臣沦为了阶下囚,拘禁在牢狱之中。这对一个曾经满朝辉煌的老臣来说是多么的屈辱,我们相信,他是一心为民,一心为江山社稷为子孙后代,但是落得如此结局,却是如此的可悲可叹。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的他,他不畏屈辱所困,不为是非而愤,他“拘而演《周易》”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赤子之心可昭日月。他难道不是化辱为荣吗?
我们记得司马迁,他曾是司马谈最为骄傲的儿子,曾是汉武帝极为欣赏的才子,他的地位虽然不高,但由于才气,他获得了一般文人所无法享受到的尊敬与仰慕,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厚重的荣誉。然而,不幸来临了,他因祸遭遇了“九耻之最辱”的严酷的刑罚,“刑不上大夫”这句古训他已烂竹于胸,但是,面对耻辱他没有消沉,为究天人之际,他苦心孤诣,为通古今之变,他跋山涉水,《史记》终于完成了,他把一生的耻辱寄托在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奇书中。他成功的把耻辱变成了光荣,被世人永远传颂。
同他们相比,我们还记得一些人,他们似乎并不被我们所喜欢。
我们记得汪精卫,他作为一个军阀代表,被扣上了“政治家”的帽子,面对荣誉,他却卖国求荣,把荣誉变成了耻辱,遗臭万年。我们记得刘青山,张子善,他们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将军,面对荣誉,他们却贪污受贿,把荣誉抹上了黑色,最终处决。
花开花落,我们记得,我们要化辱为荣,争取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说你受尽嘲笑,你可以化这些嘲笑为赞扬。不要说你受尽讥讽,你可以化这些为欣赏。人生没有不变的河流,荣辱也是如此,今日花开,兴许明日花落,今日花落,兴许明日花开。保持自我,坚定信念,相信你的生命之花会常开不败!

❽ "语文荟萃在手抄报里“用什么颜色

用蓝色好!蓝色代表海洋,语文像海洋一样广阔啊!

热点内容
长垣的历史 发布:2025-09-05 09:23:04 浏览:862
小学班主任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05 08:30:29 浏览:964
吉大无机化学 发布:2025-09-05 05:25:27 浏览:997
老师伪君子 发布:2025-09-04 21:39:35 浏览:297
物理泵业 发布:2025-09-04 19:04:07 浏览:415
杭州塔夫教育 发布:2025-09-04 18:49:27 浏览:818
数学补习高二 发布:2025-09-04 15:01:37 浏览:405
招贴的历史 发布:2025-09-04 15:01:32 浏览:418
怎么样c 发布:2025-09-04 13:29:55 浏览:472
中学生谈话记录 发布:2025-09-04 12:38:00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