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轮复习
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就要从大量做题过渡到回归基本知识点,开始过课本,将书上的小结及习题仔细看,因为很多高考题的答题的某一文是经其改编的,基本大同小异。
对于最后两道大题,大多是解析几何与函数相结合,或函数与数列相结合,通常难度比较大,是属于难题,也是专门为了拔高层次而设。如果你的学习一般,我建议最好是尽量将前四道认真完成保证质量,最后两道将每个已知条件翻译出来,尽量多拿步骤分,通常是三问,能做出一问或两问就算不拉分,甚至是提分了。如果学习很好,那就尽量把自己毁的全反映到卷纸上,注意书写的步骤,不要丢掉无用分,还有,不论做得是否正确尽量按着自己的想法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因为判卷很多老师习惯先看结果,有结果了,才愿意多看看步骤。
❷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怎么做
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2005年春季高考、2007年秋季高考、2010年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❸ 浅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是攻克重点难点的主要阶段,能快速拉开分数差距,考生应该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科学安排复习,提高效率呢?总的来说:研究考纲,把准方向;重视课本,强调基础;突破难点,关注热点。下面谈谈二轮复习中几个常见的问题。
问题1:有的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学得很辛苦,拿模拟试卷一考却不见分数,这是为什么?
在一轮复习中,复习重在基础知识的回顾,目的是让知识结构中不存在盲区。采用的复习方法是“以课本为本”。在一轮复习结束后,知识点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还是孤立的,没有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联系在一起。另外,由于知识点多、杂,难以让我们的学生一下子记住和掌握,更不用说灵活地运用。而我们的模拟考试往往是接近于“实战”,重在考察学生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的关联性,以及基本的方法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还特意将一轮模拟考试的难度稍微提高一点,目的是让大家有紧迫感,因此,在一模考试中见不到分数是很正常的,分数的提高主要是在二轮复习中。
问题2:二轮复习的难度大于一轮复习,我基础不好,跟不上,该怎么办?
有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在一轮复习中还勉强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到了二轮复习中感觉很吃力,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每天的作业中都有很多不会做的题目。
对这部分的学生,你们所要做的是两个字“坚持”!所谓“黎明前的黑暗”就在此,保持好一轮复习中的那种状态。在学习上注重“储备学习”(所谓储备学习就是在老师上课前的内容自己先自学一遍,让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你们在二轮复习中要特别的注重自主超前学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前发现在每天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重视对题目的总结和归纳,不能就题论题,尽量做到“做一题通类似”。课后对于你来说相当重要,你要花大量时间在研究老师上课所讲的例题上,仔细揣摩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题技巧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遇到自己不能搞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地问老师,做到“不留问题过夜”,这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
问题3:一轮复习过的知识点在二轮复习中记不得或者想不到运用,这该怎么办?
在一轮复习结束时,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拿到题目居然不知道从哪下手这种感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注重将知识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知识点在你们的大脑中还是孤立的,不能够“串”起来,因此有时候会“掉线”。克服这种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快速阅读,把书读薄。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记得所有的知识点(前提是你一轮复习的很塌实),然后再通过解答题来验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大约通过30-50道解答题的研究,你就会越来越知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因此对你来说,“快看点、慢研题”是你成功的法宝。
问题4:“一做就错”该怎么解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种:一、审题不仔细。二、坠落陷阱。三、计算错误。四、粗心大意。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学生看到类似的题目就兴奋,不能够冷静下来审题,其实在二轮复习中,我们会见到很多的类似题,他们表面是相同的,但实质却不见得一样,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说不定就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要做好错题整体和总结工作,力争做到“相同的错只犯一次”。
问题5:“不讲不懂,一讲就懂”是怎么回事?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见识短浅”,学生在一轮复习结束后,对于真正的高考题接触的还是比较少的,真正的高考题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大部分题目不是考一两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通常情况下会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是学生一轮复习中复习到了,就单个知识点来讲,大部分学生都认识,但综合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被看穿了。因此,我们在二轮复习中要注重拆题,就像拆机器一样,将综合题拆分成几部分来研究,最后再看他是如何组装的,经过反复的拆、卸,相信大家会有所体会,“不讲不懂,一讲就懂”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的。
问题6:选择、填空题的得分率为什么总是难以提高?
平时加强选择、填空题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如特殊法、数形结合法、极限法等。另外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
以上是高三学生在二轮复习中常见的的六问题。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距离成功越近。因此,希望高三学子能够正视问题的客观存在,主动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相信你自己的实力!
❹ 数学二轮复习如何快速提分
数学重要的是方法,还有那些公式的运用,如果计算题这类的你不会解,但你知道公式,写出公式可以获得一定的分值,很多时候有的人说要多解题,其实不然,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能够举一反三,数学很多都是一样的解题思路,注意总结和归纳。还有计算细心一点,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