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中考数学吧

中考数学吧

发布时间: 2021-07-24 19:58:16

A. 中考数学用书

中考大概分基础题拓展题提升题数学想拿满分

基础题必须拿满做细心认真放低级错误部分题目占多分值且主要送分题能丢

拓展题主要基础上稍加难度要认真仔细地读题般等向上学生都能拿分数

提升题能否获得高分关键需要自己平时多做题目孰能生巧

<新课标中考复习用书:数学>这个可以,在普通书店都能买到,我当初用的就是这个

我今年高二了

B. 中考数学时间分配

中考数学考题共27道,选择题15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7道,30分钟做完前22道,23一25道30分钟,26题12分钟,27题30分钟,最后18分钟检查。

此外,要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主要是让考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等。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可以看题。

(2)中考数学吧扩展阅读: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1、进入考试先审题

考试开始后,很多学生喜欢奋笔疾书;但切记: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误读了这个题目。在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单纯地写那些步骤并不占用时间。

2、节约时间的关键是一次做对

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简单的题目,就一味地求快,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看不上前边小题的分数,觉得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这是严重的误区。

3、做题顺序:由易到难

一般大型考试是有一个铺垫的,如前边的题目,往往入手比较简单,越往后越难,这样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发挥。后期为了避免同样的情况再出现,国家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学生进入状态,再去加大难度。

C. 中考数学难吗

其实你可以看他们高考数学怎么样,如果他们很难的话,那么中考数学难的概率会比较大一点,但是我难人难,人易我易。会做的题不丢分,不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卷子要尽量的答满。主要是心态好。
在这先预祝你中考顺利,考出满意的成绩!!

D. 中考数学考到九十分左右难不难要学到什么程度

中考数学是7:2:1的,百分之七十的题是容易得分的,百分之二十的题是稍微难一些,但努力思考也是可以做出来的,剩下百分之十的题是难的,让人怎么思考都不会,只要前面的都过关,数学上100

E. 中考数学要想考到110分以上,会有多难

中考基础是关键,选择题不能错,填空最后一道比较难但也要争取,实在不行就跳过,最重要的是最后两道大题,一般都是一个几何一个函数。函数最后一问一般选择的是放弃,但如果有蹭分的可能一定不要放过,哪怕摆上点公式都行。几何的大部分都是以园为中心,这道题往往有难度,但也是要上110比过的一关,平时多做练习,到时候也多花点时间在那道题上,一定要拿满分,这样上110机会大增。我中考前几个月都没怎么看过数学,就是一些小技巧轻松得了110,加油吧!!

F. 中考数学怎么快速提高啊!

定位要明确:中考数学拉分是最厉害的。你要明确你是靠数学带分的,还是减小与别回人的差距答的。

前者:快,准,巧。
速度要快,才有时间思考后面的差距题。准,基础分和中档分基本拿满分,才能挑战高分。巧,就是多总结选择、填空、大题的压轴题,注意各种思路和方法的应用。

后者:准,实,清。
准,就是基础和中档题少丢分。实,就是基础扎实,这样考试只能踏实,才能稳下来,做好自己能做好的题目,不要管别人。中档以下的题目都做好,150分至少110多,130分的至少100,这样的成绩就不太拖后腿了。清,就是相信自己,心中有数。难题做不了的,平时作业适当控制时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其它有提升空间的学科上。考试最后看的是总分,田忌赛马,也是一种策略。自己要安排好最后的时间和复习重难点。

G. 中考数学难不难

中考数学会者不难。
在做题的时候要多想想在考试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内如果有的话容就要小心了,因为有的题都差不多,但是陷阱很多,这样的题最容易出错,不过只要细心就好了,因为大部分题老师在考前都讲过,只是题目变了变,做题的思路和方法还是一样的。

H. 中考数学难吗

不难,我今年抄刚刚考完中考。告诉袭你几个绝招把!在做题的时候要多想想在考试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如果有的话就要小心了,因为有的题都差不多,但是陷阱很多,这样的题最容易出错,不过只要细心就好了,因为大部分题老师在考前都讲过,只是题目变了变,做题的思路和方法还是一样的,其实中考只是在考验你的细心,因为我们都具备了应战中考的能力,在中考中要静下心来,放松,多方面的想问题,相信我,一定不难,加油!!

I. 中考数学怎么复习 我完全不会啊 基础很差

亲,加油哦复!
中考知识点分制八个板块,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认识、圆、图形变换、概率与统计还有拓展性专题。
一个版块的看吧, 别太急着提高成绩,现在什么模拟考试成绩都是水,只有中考成绩才有用,把目光放到这上面去。这些内容都不是很多(时间安排看个人,但是这八个专题只能花八到九周),不要追求太难的东西,只是基础部分时间完全够,现在专题训练,找不同的资料,做一到两份的样子,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再多一些。最后中考前三周左右做模拟训练和真题。
资料无关紧要,什么都可以,只要不太难的(黄冈海淀什么的直接不要哈),任何一份资料都有它的价值,认真做就行,反正都只是熟悉知识点。

J. 中考数学很难呀

初中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的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
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
三、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学校领导或专家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其次,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往往会一无所获,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正确分析问题原因,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提高越快。
最后,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做到事半功倍。最后冲刺阶段,很多考生依然在题海中挣扎,费时耗神,得不偿失。采取科学的对策,对症下药、重在查漏补缺。

热点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5 03:51:39 浏览:894
监禁姐妹教师西瓜 发布:2025-08-25 03:19:29 浏览:790
李德印老师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859
硝酸钙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4 20:54:14 浏览:595
四平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24 19:15:36 浏览:290
学习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24 19:05:49 浏览:260
校园产业 发布:2025-08-24 18:45:21 浏览:321
西华大学古城教学区 发布:2025-08-24 16:57:57 浏览:439
2017四川文科数学高考 发布:2025-08-24 15:30:36 浏览:210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布:2025-08-24 14:28:36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