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1、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宝宝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体温降到正常范围内。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2、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 3、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只需在宝宝额头贴上一片,想加快降温速度还可以同时在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左右股动脉处也贴上; 4、用冰水袋敷在头部,要垫层毛巾,温度不要太低,同时要防止冻伤,对于久烧不退、高烧不下等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记得多喝白开水,但发烧超过38.5度以上,发烧时间过长,建议还是去医院就诊。
❷ 宝宝发烧时,用物理降温方法是用用冷毛巾敷额头还是热毛巾
发烧,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则需要喝退烧药(如美林),如果没有超过,则可以使用以下物理性的退烧方法: 1.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 1,或75%酒精兑水1/ 2,也可用白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宝宝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手脚冰凉,则表示宝宝体温有可能会快速上升,需要给将宝宝手脚捂热;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❸ 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法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十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具体做法 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