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动点数学题

动点数学题

发布时间: 2021-07-24 21:29:39

① 动点的数学

已知在三角形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且AB=AD,点F是AD上的动点.BF的延长线交AC于E
当点F在AD上移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DE与BC互相垂直?(过程)

参考答案:
当角EBD=角C时

因为: D是BC的中点(已知)
所以: BD=DC(中点定义)
因为: 角EBD=角C(已知)
所以: EB=EC(等角对等边)
在三角形EBD和三角形EDC中
{BD=DC
{角EBD=角ECD
{EB=EC
所以: 三角形EBD全等于三角形EDC(SAS)
所以: 角EDB等于角EDC
又因为:角EDB+角EDC=180度(垂直定义)
所以: 角EDB=角EDC=90度
即:ED垂直BC

-------------------------------------------

在△ABC中,角B=90,AB=5,BC=7.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s的速度移动.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等于5? (3)在(1)中△PQB的面积能否等于7?说明理由

解,设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则有,AP=x,PB=5-x,BQ=2x,QC=7-2x,角B=90,所以1/2*(5-x)*2x=4 解得x=1或4
(2)x秒后PQ的长等于5。AP=x,PB=5-x,BQ=2x,QC=7-2x,角B=90,所以(5-x)^2+4X^2=5解得x=2
(3)要1/2*(5-x)*2x=7得 x^2-5x+7=0 因为b^2-4ac=-3<0 所以方程无实解 所以不能

② 动点题 数学

1,过点B画CD垂线段,画EN\\BF等于4,连接NM
因为EM\\BF且等于
所以四边形ENMB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角C=60
所以角FBC=30 角EBF=60
因为EB\\NM
所以角NMF=60
在直角三角形中,可求BF=40.5根号3 那MF=40.5根号3-4
所以根据三角函数可求NM 又MN=EB
所以T=EB除以根号3

2,因为0s<t≤3s 所以O1在AD上运动 O2在AB上运动
(6*根号3-T*根号3)平方+T平方=36
T=3

③ 动点数学问题

(1)、(2)题应该很容易吧,(1)12cm(2)6

最后一题应该是两边平方,PM²=(AP+BM)²,即PD²+DM²=(AP+BM)²,用已知量分情况列方程解

1.如图,当M在线段BC上时,AP=t,PD=12-t,DM=5-t,BM=10-t

所以(12-t)²+(5-2t)²=(10-2t+t)²,化简得4t²-24t+69=0,最后记得验根哦。建议练习不用刻意求解,浪费时间,知道怎么解就可以了

2.如图,当M在延长线上,(12-t)²+(2t-5)²=(t+2t-10)²,化简得4t²-16t-69=0,同上

如何做好数学动点题

理论地说,动点题是一种几何函数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动点本身在改变位置的回时候就是一个自变答量,而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量的改变——因变量的改变。
所以做这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谁才是真正的动点,找准那些是定点(也即函数中的常量)然后根据动点建立函数关系,直达目标。
这么说很抽象,举个例子加以分析
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斜边,AC=4,D是直线BC上的动点,
1、如果设CD为x,可以由勾股定理得出AD=根号(16+x^2)其中AC是常量,CD是自变量,那么AD就是因变量
2、如果设∠DAC=a,则AD=4/cosa,这当中∠DAC是自变量,AD是因变量
例子很简单,主要是体会其中的思想:发现常量,锁定变量,建立方程

⑤ 关于动点的数学题.

解:(1)∵BD⊥CD且∠C=60°且CD=3cm
∴BC=6cm
∵AB=CD
∴ABCD是等腰梯形
∴∠ABD=60°-30°=30°
∵∠ADB=120°-90°=30°
∴△ABD是等腰△
∵AB=3cm
∴AD=3cm

(2)S=S(梯形ABCD)-S(△PCQ)
∵梯形ABCD的高为√(3^2-1.5^2)=(3)=(3√3)/2
∴S(ABCD)=[(3+6)*(3√3)/2]/2=(27√3)/4
∵PC=6-2t
△PCQ的高为(√3)t/2
∴S(△PCQ)=(6-2t)*[(√3)t/2]*0.5=-[(√3)t^2/2]+[(3√3)t/2]
∴S=S(梯形ABCD)-S(△PCQ)=[(√3)t^2/2]-[(3√3)t/2]+(27√3)/4(0<t<3)

(3)若线段PQ把梯形ABCD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5,则S(△PCQ)=[(27√3)/4]/6=(9√3)/8
∴S(△PCQ)=-[(√3)t^2/2]+[(3√3)t/2]=(9√3)/8
解得t=3/2∈(0,3)
∴存在t使线段PQ把梯形ABCD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5,此时t=3/2

⑥ 数学动点题目

|MF1|-|MF2|=4,
所以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4为实轴的双曲线的右支。
c=√13,a=2,
b^2=c62-a^2=9,
所以所求方程是x^2/4-y^2/9=1(x>0).

⑦ 数学题,动点

如图,抛物线Y=x^2+4x与x轴分别相交于点B、O,它的顶点为A,连接AB,把AB所的直线沿y轴向上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l,设P是直线l上一动点.
①求点A的坐标;
②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中, 有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请分别直接写出这些特殊四边形的顶点P的坐标;
③设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x,当4+6√2<S<6+8√2时,求x的取值范围.

解答及图,请看:

http://..com/question/88142079.html

⑧ 数学动点题 怎么做

要提高的话,动点需要很强的想象力,结合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图像经验。
把所有动点想象成一个函数,那么所有的动点组成一个图像或轨迹。这个动点的函数中的变量受题目的条件所限制, 找到所有变量的限制方法,函数值就确定了,你就能够从动点的函数中把你需要的那个点确定下来了/。

不是太清楚 好像是有很多种动点题的,找到那个点的活动规律很重要,多画图 平时做题 即使会做 也多画画图,这样对曲线图像才熟悉

⑨ 关于动点的数学题

你好:

(1)当t=4时,
点B与点Q重合,点D与点P重合,重合部分为△BCD.
证明如下:如答案图(a)所示,
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D作DE⊥BC于点E,
则AG∥DE且AG=DE.
所以四边形ACED为矩形,
从而AD=GE.
在梯形AB-CD中,
因为AB=AD=DC=2 cm,BC=4 cm,
所以CE=BC=1cm.
所以在Rt△CDE中,
DE=根号3cm.
在等腰△PQR中,过点P作PH⊥QR于点H
因为∠QPR=120°,QR=6cm,
所以∠PQR=30°.
在Rt△PQH中,
因为,tan30度=PH/QH
所以PH=QHtan30°=cm.
所以DE=PH.
即点P在直线AD上.
因为EC+CH=1+3=4=DP,
所以当t=4时,
点D与点P重合,
所以PH=Qtan30度=3乘以根号3/3=2根号3

非常欣赏你的勤学好问精神,祝你成功!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热点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5 03:51:39 浏览:894
监禁姐妹教师西瓜 发布:2025-08-25 03:19:29 浏览:790
李德印老师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859
硝酸钙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4 20:54:14 浏览:595
四平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24 19:15:36 浏览:290
学习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24 19:05:49 浏览:260
校园产业 发布:2025-08-24 18:45:21 浏览:321
西华大学古城教学区 发布:2025-08-24 16:57:57 浏览:439
2017四川文科数学高考 发布:2025-08-24 15:30:36 浏览:210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布:2025-08-24 14:28:36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