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学语文语病

小学语文语病

发布时间: 2021-07-25 18:19:22

A. 小学语文病句的诊断和修改方法有哪些

1.辨析病句的常用方法

(1)对于“语序不当”,要明确准确表情达意的规律,掌握规律,才能有识别病句的标准。如“并列短语”: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多项定语排序”: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多项状语排序”:时间+处所+介词结构+情态副词+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后;不同主语时,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前;“频率类的副词”需放到介词短语前面。

(2)对于“搭配不当”,运用语法手段,采用“压缩法”,即主干枝叶梳理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没有问题,再看枝叶和主干搭配是否得当。要学会搜索一些显性或隐性的标志,搜索否定语(切忌.禁忌.避免.禁止.防止.以防.无时无刻不).双面词(是否.能否.高低.快慢.大小.轻重.好坏.正反.里外).成双成对的关联词等,看他们照应得是否得当。

(3)对于“成分残缺或赘余”,运用语法手段,同样采用“压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主.谓.宾有无残缺;如果没有问题,再看有无残缺枝叶或介词残缺,导致语意不明的情况。

(4)对于“结构混乱”,主要采取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来看结构是否混乱,即先找出句子主语.谓语和宾语,再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一一匹配.顺当,表意是否一致.明确。

(5)对于“表意不明”,可采用语感审读法进行识别,即反复审读,看表达的意思是否明白.顺畅,按习惯的说法是否别扭;对感到句意模糊或句意不确定的词语.句子要多审读几遍,最好用主干枝叶梳理法,进行成分的分析。

(6)对于“不合逻辑”,可采用语感审读法进行识别,即反复审读,看按习惯的说法是否别扭;采用分段语意分析法,对相对应的词语.成分进行比较,看他们关系是否顺当;搜索一些显性或隐性的标志,搜索并列词语或短语.否定词.双面词,搜索数量短语.被动词.关联词语.时态词语等,看它们的运用是否合乎逻辑。

2.修改病句的基本思路、原则及判别病句的方法

(1)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

查找病因,应先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作分析,而后进行修改。

(2)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句子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②理出枝叶。如果句子主干没有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看句子是否符合逻辑事理。

④理清关系。看复句内各分句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3)修改病句的原则。

在辨识病句的基础上,先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楚要从哪些或哪个方面检查;其次按要求检查句子内部是否有语病;还要将前后句子连起来检查,看表述的主体是否一致,上下句是否照应,衔接是否紧密,有无重复.矛盾的地方。

B. 小学语文病句

听取和采纳的位置要呼唤一下
因为要先听取之后才能采纳

C. 小学语文搭配不当的病句

小学语文当中通常会有一些句子更改顺序,或者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调换,这个时候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再把搭配不当的词语分开修改。

D. 小学语文的病句类型

常见的六大病句类型是: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E. 小学语文语病类型

小学语文语病类型很多,比如:用词不当、前后矛盾、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词序颠倒丶重复累赘、不合逻辑事理、指代不明、概念不清等。

F.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哪些

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及例句 修改病句一――――用词不当 例句: ①同学们热心欢迎老师. ②小明十分爱护时间. ③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坚定. ①张林同学提的建议很正确,大家都附和他. ②他很顽强,不肯虚心地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③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的优点和缺点. 练习: 把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_”划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我们祝颂李林评上了“三好”学生.( ) (2)小玲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 ) (3)他热烈地和我打招呼,并握了握我的手.( ) (4)奇奇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 ) (5)学校的操场又扩张了不少.( ) (6)我只是把养花作为生活的一种情趣.( ) (7)经过努力,我终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就.( ) (8)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 (9)战士们在前沿阵地上隐藏起来.( ) (10)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 修改病句二-----句子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应包括主、谓两个部分,把“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说清楚. 有时,缺少主语.如: ①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明白了学习的意义. ③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对我教育很大. 有时,缺少谓语.如: ①我们要远大的革命理想. ②公共汽车将在我家门前的会路上. ③我们要为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有时,缺少宾语.如: ①我送给小丽同学. ②我最尊敬的人是. 练习:读下面的句子,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 1.爸爸在灯光下. 2.透过玻璃照在桌子上,屋里显得暖烘烘的. 3.你仔细看爬山虎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图画. 4.我们要讲究卫生. 5.茅屋里传出的钢琴声. 6.要对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7.小舟迅速地离开码头,像离弦的箭驶向湖心. 8.解放军叔叔打开了. 9.孔繁森救助了好多藏族孤儿. 10.美丽的玄武湖公园. 11.敬爱的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 12.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13.我们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 修改病句三-----词序不当 例句: ①李勇被同学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②这是晴朝的一个夜晚. ①五月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②说实在的.他并不唱得好. ③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大家. ④我们讨论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⑤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⑥这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练习:把下列句子中词序排列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语文对我特别有兴趣. 2.奔驰着路上的小轿车. 3.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他握住了老工人紧紧的手. 5.我国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各种矿物. 6.主席台上坐着头发花白的一位老工人. 7.距离考试已经时间不多了,我们要赶紧复习. 8.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9.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10.老师表扬了助人为乐李小明的精神. 修改病句四-----重复罗嗦 例句: ①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②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③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国庆联欢活动. 练习: 改正下面句子中重复罗嗦的地方. 1.老奶奶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2.我们目不转睛地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听老师讲课. 3.学校是一座漂亮的风景优美的大公园. 4.公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5.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水. 6.小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对答如流. 7.今天下午天气晴朗,没想到午后下起了大雨,真出乎我的预料. 8.小麦成熟了,田野里颜色一片金黄. 9.我有一条很红的鲜艳的红领巾. 10.看了小品《如此包装》,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笑了起来. 修改病句五-----前后矛盾 例句: ①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刚同学没有来. ②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①我已经将要小学毕业了. ②我断定他大概是陆丽的哥哥. ③同学们整齐地排队挤进了电影院. 练习:把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2.早晨,太阳的余辉洒满了校园. 3.我正写着作业,孙林来找我玩. 4.我各门功课都好,就是音乐不好. 5.这次考试全班几乎没有不及格的. 6.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沸腾起来了. 7.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一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8.我勇敢地冲下了山坡,心里不免有点儿害怕. 9.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 10.你的办法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修改病句六-----概念混乱 例句: ①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②公园里的松柏、桃花等树木枝繁叶茂. ③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④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概念混乱不清的地方改过来. 1.《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等报刊我都爱看. 2.今天,妈妈买了许多蔬菜:青菜、萝卜、鱼…… 3.上海东方明珠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著名的古迹. 4.李明的爸爸会说三四国外语,尤其汉语说得特别好. 5.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6.他的家乡是江苏南京人. 7.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8.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粮食、药品、大米和衣服. 9.学校的操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器械,什么单杠、双杠、爬杆、沙坑和篮球场等. 10.在动物园里,我们看到了猴子、大象、老虎、狮子、东北虎和北极熊等许多有趣的动物. 修改病句七-----搭配不当 一是主谓搭配不当.如: ①老师叫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六实行了. ②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地提高和改善. 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如: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 ②在欢送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歌曲,表演了舞蹈. ③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④同学们逐步端正了态度和目的. 三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 ①刘老师虽然年过六旬,而且身体很健壮. ②为了提高大家的文学欣赏能力,所以举办了这个诗歌朗诵会 练习:把下面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爸爸的口令,准时带回了家. 2.两山之间的小路缓缓地流淌着. 3.妈妈冲了一杯茶,真好吃啊! 4.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5.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6.在考试时,我一丝不苟地答卷和交卷. 7.今天扫地后,我们把桌椅排得干干净净. 8.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9.因为他进步很大,却老师表扬了他. 10.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综合练习 修改下面的病句,注意用好修改符号,并要想一想是属于哪-类错误. (1)大街两旁摆满了人. (2)李老师真好,见到我们总是嘻嘻哈哈的. (3)西湖的风景优美,景色秀丽. (4)张雁和李纹约好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5)运动员以坚定的毅力,跑完了全程. (6)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7)我们只要独立思考,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8)李刚不关怀集体的事情. (9)我喜欢画画,尤其是人像. (10)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11)我们不但经常锻炼身体,而且增强了体质. (12)小丽在上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学校走去. (13)我的妈妈非常关心. (14)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民警保持秩序. (15)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G.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H.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

1、叙利奥第一次挨父亲骂,心情很沉重
2、长大以后,童年时的游戏往往就会成为最美好的过去。
3、黄昏的时候,海军军营里起床的号声吹起。
4、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图书室新购了儿童读物一批,希望大家踊跃借阅。另外,每周星期三下午,我们还将开展图书交流,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书拿来,互相交换,以增长同学们的阅读量。(5处错)
5、学了《乌塔》一课,使我感触非常多。我从未单独外出旅游过,即使和爸妈一起出去,我也从来没有操过心。和乌塔一比,我感觉很羞愧,我决心以后,将乌塔当作学习对象,先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7处错)
我在原句上改了!

热点内容
怎么做分录 发布:2025-08-24 08:33:23 浏览:40
什么是吊死 发布:2025-08-24 06:34:52 浏览:293
化学原料桶 发布:2025-08-24 05:27:35 浏览:855
央视地理节目 发布:2025-08-24 04:57:57 浏览:514
初一历史课本下册 发布:2025-08-24 02:19:47 浏览:810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发布:2025-08-24 01:24:14 浏览:500
我与老师的销魂初夜 发布:2025-08-23 23:39:36 浏览:499
新进教师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23 22:16:12 浏览:684
数学五大定律 发布:2025-08-23 21:14:06 浏览:489
优秀物理教具 发布:2025-08-23 19:26:57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