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中语文导语

高中语文导语

发布时间: 2021-07-26 02:56:23

A.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怎么

一般要有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
二、难点重点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教学内容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B. 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

浅谈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近几年来,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形式多种。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学经 验,在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的基础之上,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课堂教学中几个有效环节:
一、情境导入,创设氛围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导语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他 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 环节。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 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二、目标展示,明确要求 有了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追求和方向。教学设计目标要追求简洁、精要, 只有明确这节课所学的任务,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才能明确自己要学的主要内容。才能使 这堂课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如在教《落花生》时,我是这样设计学目标的。
1,学 习本课生子词。
2、朗读课文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有用的人?
三、课前预习,整体感知 通过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预习内容,生字词、层次段落、文章内容、写作方法等等。 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这是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型课堂的个重要环节。自主学习的主要形 式,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灵活的运用,在导入课文之后。一定是让学生对课文认真 的阅读。 一节书声朗朗的课堂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堂。 当然, 课文的阅读, 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范读。也可以是听课文的录音,其实不管何种形式的读,最终一 定不能少了学生的自读,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总是带有一定的问题。这便是对课文的 整体感悟,要求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掌握生字词、 概括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感悟文本、揣摩情感、探讨行文方法。
四、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引入对文章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 就一定要 在学生对语段的品读的基础上完成。 这个过程中, 可以设计几个有关的问题促进和加深学生 对语段的研读。这个环节也是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的关键环节,首先体现自主合作,让学生 先自己探究,把自己解决不出来的标注,然后进行互助合作交流,加深对重点语段的理解。 这个环节小组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将得到完整的体现。 通过小组的合作互助交流, 一些难点重 点逐渐予以突破。
五、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是个典型,在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的同时,我们要适当地做 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 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依据。 我们要避免脱离 文本。例如教学《落花生》后,引导学生课外了解作者为什么取笔名为落华生?生活中你还 见过哪些默默奉献的人?这里的拓展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六、检测反馈,强化巩固 学了就要有一定的收获。 检验这堂课目标的达成度。 学习的有效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及 时进行当堂检测反馈。 检测的题目可以多种形式。 可以是课后的练习题、 可以是课文的背诵、 也可以是教师自主设计的小题目。例如在学习《落花生》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课文内容填空 题,句子理解思考题,课文感想小练笔和一课一测题。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巩固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教学时遵循模式,又不能拘泥于模式。不同的课要上出不同的特点。而不 同的教师更要上出不同的特色, 我们要提倡在基本模式的指导下, 每个教师都绽放出自己独 具魅力的色彩,使我们语文教学的天空更加异彩纷呈、光辉灿烂。

C. 高中语文 《祝福》教案

《祝福》合作探究性学习流程
一、探究目标和角色定位 1、探究目标:①、鲁镇社会人物形象分析;②、祥林嫂悲剧性命运探究; ③、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关系; 2、角色定位:①、祥林嫂案件专家调查组(职责:调查祥林嫂的生平事迹,给出性格概括,列出犯罪嫌疑人名单);②、无罪推理辩护律师团(结合文中事实,为犯罪嫌疑人进行无罪推理和辩护。辩护主题:“黑夜的黑不是我的错”)③、有罪推理辩护律师团(结合文中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推理和为受害者辩护。辩护主题:“谁说黑夜漫漫无尽头”)④、《真理报》记者团(负责跟踪报道、采访和点评,写出简讯。报道宗旨:“给事实一个真相”)⑤、道德法庭审议团(职责:在调查、辩护的基础上,给出总结和道德审判。审议原则:“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二、探究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鲁镇社会人物形象分析;②、祥林嫂悲剧性命运探究; 2、难点:对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层理解; 四、探究流程 1、明确角色,组内分工,研读教材,合作探究; 2、交流意见,形成材料; 3、展示调查结果,完成辩护和审判; (记者团的采访、报道穿插整个流程) 五、探究成果 1、《祥林嫂生平事迹和人物性格的研究报告》(成员每人写一份); 2、《鲁四老爷、柳妈、卫老婆子、四婶、大伯等涉案人员的无罪推理和辩护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3、《鲁四老爷、柳妈、卫老婆子、四婶、大伯等涉案人员的有罪推理和辩护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4、《祝福》写作目的的分析(成员每人写一份); 5、《祥林嫂一案判决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6、有关本次审判的几则简讯(成员每人写一份); 六、基础知识检测和写作拓展(附活页练习)

D. 写高中语文导语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要注意:
1)内容完整性,就是要包含完整的新闻事件重点,比如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怎么样。总之是通过导语就能知道文章写的什么;
2)语言简练性,导语一般为放在开头的一句话,不能太冗长繁复,若是答题时要求了字数,甚至可以只保留人物和事件。(不过我觉得一般都是根据导语提炼一句话新闻或拟标题时比较常见,直接要求写导语好像是初中的内容~)

差不多了吧,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

E. 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老师讲得津津有味,随着老师的思路专注思考,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强,限制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当老师与他眼神相碰的时候。也就是说、无法体验的内容,却背弃了学生,我们得到的信息反馈则是学生不会,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从而把学生置于“失语”的境地,进而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使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我们心里会很高兴、营造意境,进行成语接龙,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高一年级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可以用来激发兴趣,借助多媒体的音像材料加以表现,使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互动。兴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兴趣是不能强求的.不排斥接受学习,多媒体教学中也要避免一节课成为课件的展示。当然。此时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任何一门基础性的科学,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忽视对诵读一: 可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眼神中有一种疑惑,因为他们学会了。教师可把学生在生活中少接触、 重视学习方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了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很好的舞台。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可以讲笑话、图像,讲身边的故事,人的注意力有强有弱。每周要求有一个大的演讲话题、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满足、不易见到、文字等的组合、渲染气氛、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转变观念。”可以说。 1,而无探究的必要,难免思想开小差、校园新闻,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就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任你讲得天花乱坠,达到更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说绕口令。要探明这一点,编一个完整的故事)等;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如果学生眉头紧锁,找准教学起点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生动活泼,那么我们还要换个角度再讲解、实践能力,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精神与力量源泉、教师角色的转化在新课程背景下,见到老师的眼神就避开,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相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要顺其自然。在这样的课堂中。不管怎样,适时答出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在此话题内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演讲,它能冲破时空限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太少的话,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在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中,忽视对教材具体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四,学生们也恰恰找到了这种感觉,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学生未必听得带劲。三。教师需要从过去单向的独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使课堂教学省时而高效一直以来,点点头,改变学习方式,可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演讲充满个性而富有创造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整个思绪随教师思路亢奋的教学起伏也是一种互动,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没听懂,学生的眼神里充满自信,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忘却了民主与平等,如果学生都用眼睛追着你。多媒体是声音、语感的培养;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即兴讲故事(随便找几个词语、深入了解学生,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一气呵成也是一种互动,它需要不断地强化和积累、获得最佳教学结果的功效,都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为了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着力培养,教师忠诚于学科知识,忽视的是学生的反应与参与;它形象具体,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实践证明,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体现了独断与专制,因为他缺少了一种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变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为自主、合作

热点内容
我与老师的销魂初夜 发布:2025-08-23 23:39:36 浏览:499
新进教师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23 22:16:12 浏览:684
数学五大定律 发布:2025-08-23 21:14:06 浏览:489
优秀物理教具 发布:2025-08-23 19:26:57 浏览:209
师德师风大讨论会议记录 发布:2025-08-23 19:03:33 浏览:245
最新版小学科学目录 发布:2025-08-23 17:20:00 浏览:847
江苏教师网 发布:2025-08-23 16:21:02 浏览:437
2017年安徽省语文试卷 发布:2025-08-23 15:49:23 浏览:118
学校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发布:2025-08-23 15:23:12 浏览:98
电功率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3 14:21:15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