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细分英语

细分英语

发布时间: 2021-07-26 04:43:35

英语专业细分的区别与联系

商务英语,因为实用

Ⅱ 关于英语专业细分的问题,求助!!!

本人就是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的,和你学校差不多,
如果单纯从你将来的打算出发,当然是翻译方向更好,尤其是口译方向。笔译方向不推荐,因为如果将来一旦你找工作不如意,就很可能进翻译公司当笔译,那是非常非常累的,整天盯着电脑,靠翻译的页数赚钱。口译方向就比较广了,英语人能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文就是敲门砖。当然了,如果真的选择口译方向,最好能拿到高级口译证书。
商英方向嘛,如果你以后想进外企,可以考虑。但是你要知道,一般去外企的员工英语也不错,而且人家通常专业就是经济方面的,所以你没有专业方面 的优势,很难有大的发展。
英语师范吧,如果你有当老师的打算,师范是首选,毕业直接拿教师证,不用自考。当然了,师范的话你还可以自学口译笔译,到时候自己考个翻译证,含金量也是一样的。但是翻译专业就不能免试拿教师证了哦~个人觉得师范比较有灵活性。
各种方向都罗列了,你自己好好考虑下吧~

Ⅲ 细分量翻译成英语单词是

细分[简明汉英词典] fractionize subdivision subsection 细分[[名词委审定]汉英计算机名词(第二版)] refinement 细分[[名词委审定]汉英数学名词] subdivision 细分[汉英法学大词典] sectionalize; subdivide ; sectionalization; subdivision 细分[汉英航海大词典] subdivision 细分[汉英经贸大词典] detailed final sorting ;subdivision 细分[现代商务汉英大词典] subdivision 细分[汉英512专利大词典] subdividing

Ⅳ 关于英语专业细分的问题

当然是要按你自己喜欢的方向选啊,语言学和文学一般都是做研究方向的,语言学包括了翻译和教育类的吧,商务英语就是国际贸易和平常在商务中要用到的一些专业术语,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旅游英语肯定就是往旅游方向发展的,比如导游啊,旅行社等等,文学英语是对英文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觉得文学英语的话,除非你对这些作品比较感兴趣,英语基础比较扎实,不然的话学得会比较吃力,而且也会觉得枯燥些。选的时候主要要考虑到以后你想做什么工作,当然兴趣还是第一位的,还要考虑自身的水平,如果基础好的,不妨可以选些难度高点的,语言或者文学,如果只是想混混过去的,商务英语相对简单些。

Ⅳ 大学英语专业的细分情况 具体有哪些

英语专业一般分为四个大方向,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社会与文化,实用英语。
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有的学校把翻译也划在这个类别,不过有的把翻译划到了语言文学里。这是英语专业的一个大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研究这个东西,新近的学科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教学法也属于这个大类的应用语言学的内容,研究二语习得的。 语言文学主要学习的的文学方面的东西。 社会与文化主要是研究英美社会现象与文化渊源。 实用英语包括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等等。

Ⅵ 细分市场的英语解释

Market segmentation is the marketing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based on the needs and desires of consumers to purchase and purchasing habits in areas such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ct to market as a whole is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consumer markets group classification process.

Ⅶ 英文“ 产品细分 ”怎么

你好!
产品细分
Proct segmentation

Ⅷ 英语细分的话 可以分为 哪几种

英语(English)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由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根据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可能是世界上第三大或第四大语言(1999年统计为380,000,000人),但它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语书写的,50%以上的报纸杂志是英语的。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准国际语言。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与英语最接近的无疑是弗里西语,这种语言现在仍然在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中使用,大约有50万个使用者。一些人认为低地苏格兰语是与英语接近的一个独立语言,而一些人则认为它是英语的一个方言。苏格兰语、荷兰东部和德国北部的低地撒克逊语与英语也很接近。其他相关的语言包括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德语。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国,带来大量法语词汇,很大程度地丰富了英语词汇。

早期日耳曼人西支部落(盎格鲁族、撒克逊族、朱特族和弗里西族)移民到英格兰,英语就是从他们的语言中变化继承下来。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颠群岛国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请“盎格鲁亲戚们”来帮助他对抗皮克特人,于是他赐予盎格鲁族东南部的领土作为回报。随后他又进一步寻求支援,撒克逊族、盎格鲁族与朱特族人便纷纷前来。《编年史》记载,最终这些“移民”建立了七个王国: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

日尔曼人入侵后,统治了当地的凯尔特语民族,本地语言主要于苏格兰、威尔士、康瓦耳与爱尔兰岛存活了下来。这些入侵者的语言逐渐形成了“古英语”,与近代弗里西语极为相像。English(英格兰人、英语)、England(英格兰)和East Anglia(东盎格利亚)这三个词是分别从描绘盎格鲁族的词汇发展而来:Englisc、 Angelcynn、Englaland。

公元九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大规模侵入英国北部。九世纪末,入侵者几乎占领了整个英国的东半部。斯堪的纳维亚人说的是北日尔曼语。北日尔曼语和西日尔曼语的差别不是很悬殊。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的结果使大量斯堪的纳维亚语(以古诺斯语 Old Norse 为代表)的词汇进入了古英语的词汇。古诺斯语和古英语有很多同义词汇,结果古诺斯语词在英语词汇里往往取古英语词而代之。

1066年诺曼征服后三百年内,英格兰的国王只讲法语。因此一大批法语词汇进入了古英语,古英语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变化,形成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推移将中古英语变形为近代英语。古英语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贝奥武夫》,中古英语则是《坎特伯里故事集》。

近代英语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期开始繁荣,一些学者将之分为早期近代英语与后期近代英语,分界线为1800年左右。随着不列颠对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和殖民,当地语言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的发展。

[编辑] 方言
由于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地区性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已经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而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语。美国在18世纪建国之后,本土语言仍以英国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在美国的英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大增,就有学者写出专著,自称为“美国语”。现在通称为“美国英语”。在四五十年前,这个术语通常被理解为美国人特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纯洁主义”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的英语,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英语”一词的概念逐渐变了,只指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界也终于承认美国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国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语法。其他像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和词汇上的特点。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音上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别,拼写的差别则不是很大。在词汇方面,美国英语曾长期以英国英语为规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美国英语已反过来对英国英语产生影响,并且正在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上,这两种英语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学术、科技文章方面,两国作者使用的是一种中性的共同文体。

以下为常见以英语为基础的方言:

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加拿大英语
澳大利亚英语
新西兰英语
加勒比英语
爱尔兰英语
印度英语
牙买加英语
利比亚英语
苏格兰英语
汤加英语
南非英语
新加坡英语
马来西亚英语
香港英语
台湾英语

[编辑]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是被英语国家人民普遍应用的口头交流的语言形式。英语口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常以书面形式记叙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与口语相对,书面英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

[编辑] 地理分布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和美国。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 3亿。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是主要的语言,这些国家包括巴西(连同葡萄牙语)、加拿大(连同法语)、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及格瑞那丁(连同法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他非洲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本族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亿。
英语是下列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不是本地语言:斐济、加纳、冈比亚、香港、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约3~5亿。
另外,英语在欧洲及日本是最普遍作为外语来学习的语言(32.6%),接着是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
基本英语是为了国际交流使用的简化了的英语。它通常被一些飞机厂商和其他国际商业用作写手册和交流。远东的一些学校把它作为基础英语来教授
英语语法基于日耳曼语源,虽然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学者试图把拉丁语的语法应用于英语,但是并不成功。英语与其他所有的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没有那么复杂的曲折变化,也失去了几乎所有阴阳性变化,基本上,英语除了人称代词以外,已失去了性和格的分别了,它更强调词语间相对固定的顺序,也就是说英语正朝向分析语的方向发展。[原创研究?]英语中仍然保留的曲折变化有:

所有格:He is Fred's best friend. -'s
动词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Alfredo works. -s
过去时:Fred worked. -ed ,但亦有 irregular verb.
现在分词/进行时态:Fred is working. -ing (如果动词的结构为 -cvc,则需要 -cvccing,如 running)
过去分词:The car was stolen. -en;Fred has talked to the police. -ed,但亦有 irregular verb.
动名词:Working is good for the soul. -ing
复数:Fred has two blue eyes. -s (如果动词的尾字是 s 或 h,则需要 -ses 或 -hes,如 dishes)
比较级:Fred is smarter than Rick. -er
最高级:Fred has the fastest car. -est
英语的基本语序为SVO,且基本上不能任意变换语序,除了在少数诗词以外,另一方面,有时英语会使用OSV的语序

[编辑] 词汇
几乎所有的日耳曼语源字汇(包括一切基本字汇,如代词、连词等)都相对来说更短、更非正式。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代表更加优雅或更能显示专业造诣。但是,过多运用拉丁语源字汇,则会被认为矫饰或刻意卖弄。乔治·奥威尔的文章《政治与英语》对此作了透彻的描写。

英语使用者在选择单词时,通常可以从日耳曼语源和拉丁语源的近义字汇中挑选:如“sight”和“vision”、“freedom”和“liberty”。这些近义词之间都有微妙的差异,使用者能够自由选择组合表达不同的观点。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所用到的词汇一般是日耳曼语源。大多数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用在更加正式的讲话和文章中,比如法庭发言或者编写网络全书。

英语以它巨大的词汇量而著称,很容易引入专业术语和输入新词到日常使用中。另外,俚语也为旧词换上了新的含义。这种灵活性非常明显,通常需要区分正确正式的用法和日常一般用法;英美的初等教育教师一般会提醒学生那些日常广泛使用但在正式场合中并不正确的字汇。请参看:社会语言学。

[编辑] 词汇量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要判断哪些能够算作英语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英语词汇。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一些古词和方言单词能否算作英语也无法判断。

《牛津英语字典》(第二版)收录了超过五十万个条目,标准比较宽松:“包括文学与日常对话中的标准词汇,无论当代、废弃或古语,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词汇和大量方言、俚语。”(《牛津英语字典》补遗,1933年)

自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不少与这范畴相关的词语进入大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与电信科技相关的新词,有不少都是透过词缀的组合来构成新词。举个例子:“wiki”本身是夏威夷语,但由于维基网络的普及,创建了“wikify”(wiki + -fy,维基化的意思);然后又从wikify创建了“wikification”(维基化的过程或行动)。另外,在数据库中使用的一个新创词语“serializability”,意思是“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的可行性”,本身亦是源自另一个新创建词“serialize”(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源自“serial”,即串流)。

[编辑] 词源

英语词汇组成参见:英语借词
英语借词的词源很广泛。由于曾受到法语的影响,英语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分为日耳曼词源(大部分来自古英语),与拉丁语源(由拉丁语而来,大部分来自诺曼法语,有一些也直接从拉丁语借来)。

1973年,Thomas Finkenstaedt与Dieter Wolff出版《Ordered Profusion》,书中发表报告,对旧版《简明牛津字典》(第三版)中约八万个单词进行了电脑化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英语单词来源如下:

法语,包括古法语和早期盎格鲁法语:28.3%
拉丁语:包括现代科技拉丁词汇:28.24%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古挪威语和荷兰语:25%
希腊语:5.32%
不详:4.03%
来自专有名词:3.28%
其他语言:小于1%
OK

[编辑] 文字
英语的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单词的拼写系统或正确拼写法是依据历史传统而继承下来,并不严格按照发音规律。因此,英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之间经常有很大差异,单词拼法也是所有字母语言中最难掌握的拼写之一。

英语字母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编辑] 标音符号
英语中有一些单词需要标记上各种标音符号来提示发音,这些单词绝大部分都是从外语输入进来。例如 à la carte, café, coöperate, élite, façade, naïve, résumé 等。

英语标音符号
À Æ Ç É È Ë Ê Ï Ñ Ö Ô Œ
à æ ç é è ë ê ï ñ ö ô œ

标音符号在诗歌或剧本中有时也会用到,能够将平常不发音的音节标记为发音,来达到戏剧化的效果或者保持诗歌的韵律。在古代或仿古作品中很常见,如“-ed”的后缀经常标记开音符,使其发音,例:cursèd。

在某些古文中(特别是英式英语),连字现象很普遍,如 archæology, œsophagus 和 encyclopædia 等。这些词都为拉丁或希腊词源。

随着时间推移和 ASCII 的盛行,越来越少的英语使用者选择标记,或已经忘记这些词是法语词源,即使在极为正式的书写当中也不加,甚至有时候标记符号还会被认为是在装腔作势;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正确的拼写应该保留符号,尤其是缺少符号后发音就会出现很大差异时更应该如此。有一些词明显不遵循英语的形态音位法,在这类词中一般会保留标音符号。比如 café 这个词,如果把e上的闭音符去掉,按照英语发音规则,e就会不发音。又比如 résumé 是摘要的意思,有3个音节, resume 是继续的意思,有2个音节,它们在英语词典中始终分开两条排列。

有时也需要用到分音符号,但这些符号也经常省略或用连字符号代替,如 coöperate(或co-operate)、daïs、naïve、noël、reëlect(或re-elect)等。

有一些单词如 rôle 和 hôtel 最初传到英语中时是要加标音符号的,最开始时这些词法国风情很浓,一些人甚至批评,本来英语中有对等的单词却偏要使用外国字汇。还有一些词如 élite(精英)的标音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但《时代周刊》等报刊杂志仍然在使用。

Ⅸ 细分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能怎么分

翻译技巧中的切分与合并 一、 切分 英语中长句较多, 句中修饰语多且长,使句子结构复杂,所以英译汉时,不能照样克隆复制,而是得根据汉语语法的特点,灵活处理。切分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指把英语中的长句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它常包括单词分译、短语分译和句子分译等三种情况。 (一) 单词分译 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句或者句子。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由于一些单词在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翻译腔十足,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分译。例如: (1)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m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 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计划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2) Then and there he named the startled General lying wounded on his cot the new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Airforce… 他就在当时当地任命这位躺在榻上治伤的将军为空军总司令,使这位将军吃了一惊。 (3)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foxhol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 我离开那个猫儿洞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象出膛的子弹一样。 (4) Yet it is painfully apparent that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would never think of themselves as law-breakers, let alone criminals, are taking increasing liberties with the legal code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otect and nourish their society. 显然,数百万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违法,更不用说犯罪了,而就是他们正在越来越肆意歪曲旨在保护和培育这个社会的法律条文,这真令人痛心。 (原文中painfully apparent如照字面译成"痛心地明显的",不合汉语表达习惯,将painfully单译成句,既突出了重点,表明作者对这一现象感到痛心的心情,又使语言自然流畅。) (5) At present people have a tendency to choose the safety of the middle-ground reply. 现在,人们都倾向于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回答问题,因为它安全,不招风险。 (choose the safety of the middle-ground reply如机械直译成"选择不偏不倚回答问题的安全",语言晦涩难懂。将safety分译出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6) Auntie Julia vainly asked each of her neighbours in turn to tell her what Gabriel had said. 朱利亚姨妈接连向坐在旁边的人打听加布里埃尔刚才说了些什么,却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 (二) 短语分译 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句子。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有时都可以分译成句。例如: (1) These cheerful little trams, dating back to 1873, chug and sway up the towering hills with bells ringing and people hanging from every opening. 这些令人欢快的小缆车建于1873年,嘎嚓嘎嚓摇摆爬上高耸的山峦。车上铃儿叮当作响,每个窗口都是人。(介词短语分译) (2) The military is forbidden to kill the vessel, a relatively easy task. 军方被禁止击毁这艘潜艇,虽然要击毁它并不怎么费事。(名词短语分译) (3) Invitingly green Angel Island, once a military installation, contains meandering trails and picnic spots ideal for a day's excursion. 迷人的天使岛郁郁葱葱,小径蜿蜒,是一日游的理想野餐场所。但在过去它却是一个军事基地。(名词短语分译) (三) 句子分译 句子分译可以分为简单句的分译、并列复合句的分译、主从复合句的分译以及其他情况的分译。 A. 简单句的分译 (1) Daybreak comes with thick mist and drizzle. 黎明时分,大雾弥漫,细雨蒙蒙。 (2) But another round of war in the region clearly would put strain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但是,如果该地区再次发生战争,显然会使国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B. 并列复合句的分译 并列英语复合句常常在分句连接处加以切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例如: (1) I sat with his wife in their living room, looking out the glass doors to the backyards, and there was Allen's pool, still covered with black plastic that had been stretched across it for winter. 我跟他妻子一起坐在他们家的起居室里,望着玻璃门外的后院。后院里有阿伦的游泳池,上面还盖着过冬时铺上去的黑色塑料蓬。(在连词and处切分) (2) On her once familiar street, as in any unused channel, an unfamiliar queerness had silted up; a cat wove itself in and out of railings, but no human eye watched Mrs Drover's return. 走在一度熟悉的大街上,就像在一条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上一样,她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新奇。一只猫在栏杆那儿绕来绕去,但是没有人留意特罗弗太太回来。(在;处切分) (3) The entire cable-car system recently got an overhaul 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operations, so you are on firm ground even if the streets seem to be tilting beneath you. 在运行了一个世纪之后,最近对整个缆车系统进行了彻底检修。所以即使你觉得街道似乎在下面倾斜,你在缆车上仍很安全。(在连词so处切分) (4) The recruitment of Chinese labor was not universally accepted in racially conscious 19th century America and some white workers were unsettled by their appearance in large numbers. 在种族意识十分强的19世纪的美国,招募中国劳工的做法并非普遍为人接受。由于工地上大批出现中国劳工,某些白人工人感到心绪不宁。(在连词and处切分)

热点内容
数学五大定律 发布:2025-08-23 21:14:06 浏览:489
优秀物理教具 发布:2025-08-23 19:26:57 浏览:209
师德师风大讨论会议记录 发布:2025-08-23 19:03:33 浏览:245
最新版小学科学目录 发布:2025-08-23 17:20:00 浏览:847
江苏教师网 发布:2025-08-23 16:21:02 浏览:437
2017年安徽省语文试卷 发布:2025-08-23 15:49:23 浏览:118
学校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发布:2025-08-23 15:23:12 浏览:98
电功率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3 14:21:15 浏览:38
初二下册语文辅导 发布:2025-08-23 14:18:50 浏览:124
农村留守儿童家访教案 发布:2025-08-23 14:05:48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