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重点
Ⅰ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你好:在这我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这是我所知道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文体知识
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
(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3 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少不了议论,讲道理,发表意见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大类:事实材料(事实论据)即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理论材料(道理论据)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学原理;自然定律;马列毛泽东思想。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式:立论,驳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而从“事”到议。又必须理出并把握两者的联系点,才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这事“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谢谢,请采纳。 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的话,请追问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谢谢。你看我写了这么多,能否加点分给我啊,哈哈,谢谢啦
不懂,请追问,我随时为你解答,我也是学这一行的,武汉大学,学语言学的,还是懂一些的。哈哈
Ⅱ 初二语文都有哪些重点课文
《雪》、《藤复野先生》、制《敬畏自然》、《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再有就是诗词了。文言文要求要背的,都得背熟,因为会有诗词填空,还有看现代文的词语的拼写,一些词语的解释。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也需要浏览,考试有可能出到课外的知识。
Ⅲ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Ⅳ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
(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3 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少不了议论,讲道理,发表意见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大类:事实材料(事实论据)即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理论材料(道理论据)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学原理;自然定律;马列毛泽东思想。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式:立论,驳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而从“事”到议。又必须理出并把握两者的联系点,才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这事“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Ⅳ 初二下册的语文学习重点!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的记叙文
重点
1、能综合运用辩词析句,析段明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3、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4、分析重要段落,领会其对表达课文中心意思的作用。
难点
1、掌握记叙文特点,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材料。
第二单元情感丰富的散文
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2、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难点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散文的语言特点。
第三单元以保护生存环境为主题的说明文
重点
1、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
2、学习关于保护环境的文章,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难点
1、学会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准确、周密的语言。
第四单元以介绍民俗为主题的文章
重点
1、品读文章,学会判断文章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2、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难点
1、学会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文章。
第五单元各种主题的古诗文
重点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难点
1、掌握诵读的方法,领会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六单元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
重点
1、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3、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难点
1、整体感知诗文的大意,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提高语言和美景的欣赏能力。
Ⅵ 初中语文的知识点
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Ⅶ 初二语文重点是什么
1 上课认真听分析
不要光记答案,要记方法
2 做题的时候,要记住几个模式
比如比喻回 拟人等作用一答定是 生动形象 的写出了xxx(扣住中心回答)
不管说什么都扯到中心去
(其实大多数老师分析试卷都会讲的,多注意听)
3 多读书,其实不一定非要读什么名著
主要是培养兴趣
一开始看小说也可以
阅读量一定要大
4 做阅读题不能光看答案,要买有解析的书看
5 作文也是要在大量的阅读上才能写好
要想写好,第一结构好,然后是语言好
这方面就要多读些优秀作文(最快捷,可以参考)
但是这样不容易写的有灵气
还是看课外书为主
议论文:看新闻,消息,要思路清晰
记叙文:不能依照作文书选材,太俗,主要是靠自己
说明文:最简单了,多看点资料就好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次回答时间:2009 3 15 11:18
Ⅷ 初中语文重点有哪些
求: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作者、重点情节、相关人物、人物形象等一些中考可能考的知识点。
名著导读篇目:《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传》、《傅雷家书》、《格列佛游记》、《简·爱》、“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请不要将语文书内容传上来,我需要简洁明了的材料。
例如:
《海底两万里》:
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的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凡尔纳三部曲: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海底两万里》、第三部《神秘岛》。
三、《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四、尼摩船长是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但上述的材料还不够完全,希望各位学者多多帮忙。
共0条评论...
Ⅸ 初二语文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知识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表达效果。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
插叙及其作用
第二单元
知识点:
掌握小说的三要素。
懂得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理解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
现代诗歌的节奏和朗读技巧
诗歌中意象的表达作用
第三单元
知识点:
倒装句、省略句句式特点及翻译要点
重点实词和虚词比、已馁、固、说、使、焉、累、曳、牺牲、狱、从、故、鄙、专、遍、加、孚、虽、属、鼓、再、靡、间、服、私、美、蔽
诸子百家文学常识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单元
知识点: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
落实方法及配套练习:
1、 运用学案,使学生充分预习,比如在《枣核》的教学中,在上课之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查资料,了解作者萧乾
词语积累,查字典,给下列词语注音
蹊跷( )( ) 嫣( )红
倘若( ) 山坳( )
掀( )启 镶嵌( )
劈( )头 潜艇( )
厂甸( ) 玛瑙( )( )
国籍( ) 殷( )切
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从文中用“ ”划出友人思乡的心理活动,
用“ ”划出友人思乡的行动。
2、 在课堂教学中,更是注重阅读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3、 每节课后都有相应的思考题,练笔作业,以使学生能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动笔能力。
Ⅹ 初二语文应该掌握那些知识点
初 二 语 文(第41周)
主讲教师:丁晓梅
主审教师:姜必然
一、二、三单元
【复习重点】
1、第一单元:把握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第二单元: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第三单元:注意说明的顺序
4、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练习】
1、《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 )的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 )。
2、从《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可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
3、《蜘蛛》:蜘蛛的生态特征是(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
4、《向沙漠进军》中说明了针对沙漠( )的特点,可采用( )、( )、( )等抵御的方法,但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 )。
5、《看云识天气》第一节,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云( )的特点。下文在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6、《死海不死》中开头部分运用了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死海( )的表象特征;然后主要运用( )说明方法,说明死海( )的本质特征。
7、《食物从何处来》采用( )顺序说明了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一种是( ),一种是( )。食物的特征是( )。
8、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
D、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 )
C、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 )
D、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
9、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举例子)
B、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打比方)
C、实际上,人类正是在与这两种挑战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下定义)
D、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时代。(列数字)
10、下面关于说明文知识的说法有误的打“╳”,对的打“√”。
①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 )
②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七种。( )
③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只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 ( )
④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 )
⑤说明文中只能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不能用记叙、描写。 ( )
⑥说明文中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
第四单元——传记类文章
【复习重点】
1、体会文章取材精当的特点。
2、体会语言平实的特点。
3、了解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
4、汲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
【练习】
一、填空
1、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其中有 ,如《 》,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有 ,如《 》,以第三人称来介绍评价哥白尼的生平和贡献;有 ,如《 》,以第三人称来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贡献;有 ,如《 》,真实而又生动地刻画了梵高的人物形象;有 ,如《 》,以第三人称介绍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
2、人物评传在写法上(表达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 ,二者的关系是
。《哥白尼》一文中第1、2节主要是 ,第3、4节是以 为主,5、6两节是 。
3、传记类文章有很多种,如:①自传 ②人物评传 ③文学传记 ④回忆性散文,下列对以上体裁的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
B、人物评传在叙述传主经历时,还对人物的思想、成就进行评议,具有很深的学术性。
C、文学传记相当于小说,可以置真实事实于不顾,进行大量的虚构。
D、回忆性散文(回忆录)必须是叙述者讲述的是自己和传主亲历、亲见、亲密接触的事实。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单元五篇课文,除《鲁迅自传》外,其他均为他传。
B、《哥白尼》是人物评传。
c、《梵•高传》是一本传记文学作品,但也属于人物评传。
D、《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不是传记文学作品。
二、阅读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因为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他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他首先告诉人们不要停止在事物的外表,而要依靠人类的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事物的本质。譬如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就不能让直觉支配,以为太阳等恒星都在绕地球转动,而不去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太阳系内全部行星的运行。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判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因此,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统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不管这些思想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处在多么神圣的地位,哥白尼还是从事实出发,证明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按照同一规律运行,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奠定了基础。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这样评论过哥白尼的贡献:“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种创见,没有任何一种友明,可以和它相比。在哥伦布证实地是球形以后不久,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也被剥夺了。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来过。因为地球如果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诗的歌颂,宗教的故事呢?”
1.这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第二段是如何分析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的?
4第二段引用歌德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5.第一段中“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怎样认识世界”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是什么?
6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阐述的内容是围绕哪一点进行的?
7.所选两段之间的关系怎样?它们可颠倒顺序吗?
8选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选段起始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是。
9从朗读的角度上看下列句子的重音应在何处,请加点予以表示。
①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②哥白尼学说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
10.举例说明选文语言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一周一练答案】
填空:3、C 4、C 阅读:l.评论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2意义主要有两点:①告诉人们,科学研究要在实践基础上深人分析事物的本质(2)启示人们,要 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和批判不符合实际的权威学说。 3是从推翻天动说实际是粉碎了上帝造人的传统宇宙观和为唯物主义科学宇宙观奠定 了基础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4.引用歌德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 5.两句话之间是解说关系。是第二句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一所谓“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 时代”的意思,也就是说哥白尼‘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 6中心句:哥白尼的学说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 极深刻的。本段阐述的内容是围绕对人类思想‘根深刻”的影响进行的。 7.选段之间是递进关系。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哥白尼学说的影响首先是在科学界的影响,然后才对人类的思想产生影响,另外这也是从个别到一 般的关系,所以不能颠倒。 8.议论;承上启下 9.①重者应在“开辟……新时代”②重音应在“粉碎……荒谬……” 10.选文的语言平实简明而又条理性层次感很强。如第一段,阐述哥白尼学说对科学史的意义 时,首先点明它“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然后解说,进而从两方面阐述,用‘下要…… 而要”“不应该……而应该”这些句式,都文章的层次感和条理性行以增强。
第五单元见期中复习。
第六单复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辍耕之垄上
2、 苟富贵,无相忘
3、若为佣耕
4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5、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6、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7、失期,法皆斩
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0、今或闻无罪
11、楚人怜之
1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13、吴广以为然
14、此教我先威众耳
1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腹中。
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
17、尉果笞广,尉剑挺
1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21、并杀两尉
2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3、与皆来会计事
24、将军身披坚执锐
25、皆刑其长吏
26、一食或尽粟一石
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8、策之不以其道
29、执策而临之
3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1、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32、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3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5、即棹小舟入湖
36、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37、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3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9、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 翻释下列句子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5、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9、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10、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1、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2、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三、 划出下列朗读节奏
1、辍耕/之垄上 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6、6将军/身/被坚执锐
7、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8、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文学常识、默写
1 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小说家.
2 鲁迅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和_________.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__。.
3 这学期我们学习的竺可桢的两篇文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梵高是____(国籍)画家,《梵高传》的作者是____国的传记文学家__________
5.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_______下至_______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作者是_____.
___朝_____家 _____家.世家主要记______之事.
6.文中表现陈涉、吴广对起义充满信心和对封建统治者充满反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这句话相呼应的另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分析形势如是说,文章体现这个“苦”字最集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涉、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是“从民欲也。”找出陈涉分析中表现“民欲”的具体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9.“说”和“序”都是_____性文体,“说”的特点是_________.“序”的特点是_________.
10.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1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
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
___;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3.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14.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1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16.“山坡羊•潼关怀古”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别云间》表明诗人抗清到底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明诗人报国无悔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景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清幽景致的二句名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连线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袁宏道 元朝
《雁门太守行》 张养浩 元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唐朝
《西湖游记二则》 吴均 唐朝
《山坡羊•潼关怀古》 韩 愈 明朝
《与朱元思书》 李 贺 南北朝
答案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