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数学题
⑴ 初三上学期数学题型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圆 B. 菱形 C. 矩形 D. 等边三角形
2. 以下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
A. (3,4,5) B. C. (6,8,10) D.
3. 如图-1,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
A. 7 B. 8 C. 9 D. 11
4. 若限定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在下面的正多边形中,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 如图-2,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 秋千拉绳长3米,静止时踩板离地面0.5米,某小朋友荡秋千,秋千在最高处踩板离地面2米(左右对称),则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长为( )
A. π米 B. 2π米 C. 3π米 D. 4π米
7. 如图-3,在半径为5的⊙O中,如果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一动点,则OM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3≤OM≤5 B. 4≤OM≤5 C. 3<OM<5 D. 4<OM<5
8. 如图-4,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是A,B,如果OP=4,,那么∠AOB等于(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9. 如图-5,若正△A1B1C1内接于正△ABC的内切圆,则的值为( )
A. B. C. D.
10. 如图-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5,BC=3,点P从起点D出发,沿DC,CB向终点B匀速运动,设点P所走过的路程为x,点P所经过的线段与线段AD,AP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y,y随x的变化而变化,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1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1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0,0),A(-1,1),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B的对应点A1、B1的坐标分别是A1(___,____),B1(___,____).
13. 已知一个五边形的4个内角都是108°,则第5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
14. 如图-7所示,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若△AOD的面积是2,△COD的面积是1,△COB的面积是4,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
15. 图-8(1)中的梯形符合_____条件时,可以经过旋转和翻折形成图案(2).
16. 如图-9,△ABC中,AB=AC,∠A=45°,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连结CD,如果AD=1,那么tan∠BCD=_____.
17. 相切两圆的半径分别为8cm和xcm,圆心距为3cm,则x的值是____cm.
18. 如图-10是小明制作的一个圆锥形帽子的示意图,围成这个纸帽的纸的面积为___cm2。
三、知识应用
19. 如图-11,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0. 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后能与自身重合(如图-12),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90°.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相应的括号内填上“真”或“假)
①等腰梯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 )
②矩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 ( )
(2)填空: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120°的是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六边形;④正八边形
(3)写出两个多边形,它们都是旋转对称图形,都有一个旋转角为72°,并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①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1. 空投物资用的某种降落伞(如图-13(1))的轴截面如图-13(2)所示,△ABG是等边三角形,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的两个三等分点,CG、DG分别交AB于点E、F,试判断点E、F分别位于所在线段的什么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证明一种情况即可).
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C 6. B 7. A 8. D 9. A 10. A
11. 5 12. 13. 108° 14. 15
15. 底角为60°且上底与两腰相等的等腰梯形。
16. 17. 5或11 18. 300
19. 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
△ABF≌△DEC,△ABC≌△DEF,△BCF≌△EFC,证明(略)
20. (1)①假②真
(2)①③
(3)①如正五边形,正十五边形
②如正十边形,正二十边形
21. 点E、F均为所在线段的三等分点
连结AC、BC
∵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两个三等分点,△ABG是等边三角形
∴∠CAB=60°=∠ABG,∠ACB=90°
∴点E是所在线段AB和CG的三等分点,
同理点F是所在线段AB和DG的三等分点。
⑵ 初三(上)数学题
解:因为-4k方程的判别式=
(k+1)
2
-4k=
(k-1)
2
≥0恒成立,所以此方程总有实数根,
且x=-(k+1)±∣k-1∣,所以x=-2或x=-2k。
⑶ 100道初三数学大题(绝对好的)
http://..com/question/73265248.html?si=2
http://..com/q?word=100%B5%C0%B3%F5%C8%FD%CA%FD%D1%A7%B4%F3%CC%E2&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这里自己看看有什么好版的权
⑷ 初三上册数学题。
简单: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画好图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以AD平行BC,所以DH平行BG,假设CH与AB交与I,角IFB=角DFB,然后因为AB平行CD,所以角DBA=角BDC,所以三角形IBF相似三角形DFC,所以BF/DF=BI/CD=BI/AB=BF/BE,所以三角形BFI相似三角形ABE,所以角BFI=角BEI,所以IF平行AE,所以HC平行AG,加上AG平行CH,证明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
⑸ 初三上册数学题
(x+3)(x-2)=0 x=-3或2
3(x^2-2x+1)=5 (x-1)^2=5/3 x= 1+/- 根号(5/3)
x^2=3 x= +/- 根号3
x^2-x+1/4=1 (x-1/2)^2=1 x=1/2 +/-1 x= -1/2或3/2
原式=x^2-x/4-9/4=0 (x-1/8)^2 -1/64-9/4=0 x= 1/8 +/- (根号145)/8
⑹ 初三上数学题,,
1、2(x²-3x)=5-6x,
2x^2-6x=5-6x,
2x^2-5=0,
a=2,b=0,c=-5,
△=b^2-4ac=40,
x=±√40/4=±√10/2
2.、x²-2x=8,
x^2-x-8=0,
a=1,b=-2,c=-8
△=b^2-4ac=36,
x=(2±√36)/2=(2±6)/2,
x1=4,x2=-2
3、(2x-1)(x-2)=5
2x^2-5x+2=5,
2x^2-5x-3=0,
a=2,b=-5,c=-3
△=b^2-4ac=49
x=(5±√49)/4
x1=3,x2=-1/2
4、3x²-2√3 x=1
3x^2-2√3x-1=0,
a=3,b=-2√3,c=-1,
△=b^2-4ac=12+12=24,
x=(2√3±√24)/6
x1=(√3+√6)/3,x2=(√3-√6)/3
⑺ 初三上学期数学题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圆 B. 菱形 C. 矩形 D. 等边三角形
2. 以下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
A. (3,4,5) B. C. (6,8,10) D.
3. 如图-1,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
A. 7 B. 8 C. 9 D. 11
4. 若限定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在下面的正多边形中,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 如图-2,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 秋千拉绳长3米,静止时踩板离地面0.5米,某小朋友荡秋千,秋千在最高处踩板离地面2米(左右对称),则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长为( )
A. π米 B. 2π米 C. 3π米 D. 4π米
7. 如图-3,在半径为5的⊙O中,如果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一动点,则OM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3≤OM≤5 B. 4≤OM≤5 C. 3<OM<5 D. 4<OM<5
8. 如图-4,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是A,B,如果OP=4,,那么∠AOB等于(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9. 如图-5,若正△A1B1C1内接于正△ABC的内切圆,则的值为( )
A. B. C. D.
10. 如图-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5,BC=3,点P从起点D出发,沿DC,CB向终点B匀速运动,设点P所走过的路程为x,点P所经过的线段与线段AD,AP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y,y随x的变化而变化,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1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1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0,0),A(-1,1),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B的对应点A1、B1的坐标分别是A1(___,____),B1(___,____).
13. 已知一个五边形的4个内角都是108°,则第5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
14. 如图-7所示,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若△AOD的面积是2,△COD的面积是1,△COB的面积是4,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
15. 图-8(1)中的梯形符合_____条件时,可以经过旋转和翻折形成图案(2).
16. 如图-9,△ABC中,AB=AC,∠A=45°,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连结CD,如果AD=1,那么tan∠BCD=_____.
17. 相切两圆的半径分别为8cm和xcm,圆心距为3cm,则x的值是____cm.
18. 如图-10是小明制作的一个圆锥形帽子的示意图,围成这个纸帽的纸的面积为___cm2。
三、知识应用
19. 如图-11,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0. 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后能与自身重合(如图-12),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90°.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相应的括号内填上“真”或“假)
①等腰梯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 )
②矩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它有一个旋转角为180°. ( )
(2)填空: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120°的是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六边形;④正八边形
(3)写出两个多边形,它们都是旋转对称图形,都有一个旋转角为72°,并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①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1. 空投物资用的某种降落伞(如图-13(1))的轴截面如图-13(2)所示,△ABG是等边三角形,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的两个三等分点,CG、DG分别交AB于点E、F,试判断点E、F分别位于所在线段的什么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证明一种情况即可).
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C 6. B 7. A 8. D 9. A 10. A
11. 5 12. 13. 108° 14. 15
15. 底角为60°且上底与两腰相等的等腰梯形。
16. 17. 5或11 18. 300
19. 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
△ABF≌△DEC,△ABC≌△DEF,△BCF≌△EFC,证明(略)
20. (1)①假②真
(2)①③
(3)①如正五边形,正十五边形
②如正十边形,正二十边形
21. 点E、F均为所在线段的三等分点
连结AC、BC
∵C、D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两个三等分点,△ABG是等边三角形
∴∠CAB=60°=∠ABG,∠ACB=90°
∴点E是所在线段AB和CG的三等分点,
同理点F是所在线段AB和DG的三等分点。
⑻ 初三上的数学题
要求出DN+MN的最小距离,我们可以考虑在线段DN上延长一定距离,使其等于MN,在一条线段上求距离就是最好的.
所以,在BC上取一点K,设BK=DM=2,则CM=CK=6,由于AC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所以三角形CKN和三角形CMN是全等的,则MN=NK,
要使DN+MN最小,即是DN+NK最小,很明显,只要这三点共线就行,
所以连结KD,KD与AC的交点即为使这个和值最小的N点,
这个最小值也很好算,CK=6,CD=8,求斜边DK,
勾三股四弦五,DK=10
⑼ 初三上数学题
做一条辅助线GD
△AGF=△GBD
角BDH=角BGD=36°(圆的切线BC与弦形成的角和弦的圆内角相等)
角BDG=72°,角HDG=36°
所以△HDG,△BHD为等腰三角形,所以BD=HD=HG=GF=EF=DE
所以五边形DEFGH是正五边形
⑽ 初三数学上练习题
你好像题目抄错了,是AA'+CC'=BB'+DD'
解:
(1)证明:连接AC,BD相交于O
作OO'⊥MN于O'
∵ACC'A',BDD'B'为梯形,O又为AC,BD中点
∴OO'=½(AA'+CC')=½(BB'+DD')
即AA'+CC'=BB'+DD'
(2)│AA'-CC'│=│BB'-DD'│
证明:连接AC与BD交于O,与MN相交于E
作OO'⊥MN于O'
易得△AA'E∽△CC'E∽△OO'E,又AO=BO
∴│AA'-CC'│
=│(AE·OO'/OE)-(BE·OO'/OE)│
=│[(AO+OE)·OO'/OE]-[(AO-OE)·OO'/OE]│
=│(OO'·2OE)/OE│
=│2OO'│
同理│BB'-DD'│=│2OO'│
∴│AA'-CC'│=│BB'-DD'│
注:(两点分别在直线两侧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