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
『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组
1草原 (老舍)
2*丝绸之路
3白杨 (袁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 (萧红)
8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
9*儿童诗两首
我想 (高洪波)
童年的水墨画 (张继楼)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杨氏之子 (刘义庆)
11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再见了,亲人 (魏巍)
15*金色的鱼钩 (陆定一)
16(谈歌)
17*梦想的力量 (江菲)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将相和 (司马迁)
19草船借箭 (罗贯中)
20*景阳冈 (施耐庵)
21*猴王出世 (吴承恩)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路甬祥)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路甬祥)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曹雪芹)
23*刷子李(冯骥才)
24*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
26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27*与象共舞(赵丽宏)
28*彩色的非洲(彭仁)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拉萨古城(次多)
2故事两则
加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3一件运动衫(马克·哈格)
4丰碑(李本深)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赵明)
6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7孔明智退司马懿(罗贯中)
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冯骥才)
9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1
生字表2
中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带*是略读课文
『贰』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知识点
2021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 稚(zhì) 漪(yī) 倭(wō) 逛(guàng) 篝(gōu)
旖(yǐ) 旎(nǐ) 顷(qǐng) 玷(diàn) 秉(bǐng) 眷(juàn)
(2)难写的字
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
水瓢 阴凉 冷艳 幽芳 郑重 宝贵 眷恋
圆滚滚 明晃晃 孤零零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万里长城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2)近义词
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
徘徊~踌躇 气派~气势 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 幽芳~幽香 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 郑重~慎重 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3)反义词
昼➝夜 晓➝晚 寒➝暖 新鲜➝陈腐
承认➝否认 自由➝禁锢 黑暗➝光明
阴凉➝燥热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广阔➝狭窄 夸大➝缩小 平凡➝出众
冰凉➝火热 爱惜➝糟蹋 训斥➝赞扬
清白➝污浊 秀气➝粗笨 衰老➝年轻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个大花园 一朵花 一个小毛球 一个果园
一棵樱桃树 一顶大草帽 一个黄瓜 一只大蜻蜓
一朵倭瓜花 一个绿蚂蚱 一条腿 一只白蝴蝶
一个月亮 一轮明月 一颗泪珠 一幅墨梅图
一枝画梅 一只金鸡 一块手绢 一颗心
②修饰词
圆而粗的柱子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心爱的小月亮
冰凉的泪珠 慈祥的外祖父 最宝贵的画
雪白的细亚麻布 血色的梅花 眷恋祖国的心
长长地叹一口气 早早地起了床 郑重地递给
③动词
摘黄瓜 追蜻蜓 捉蚂蚱 点起篝火 刮去污迹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孤零零 凉飕飕
类似的词语:响当当 气冲冲 乱哄哄 空荡荡
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 整整齐齐
类似的词语:忙忙碌碌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
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描写景色的词语: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顶天立地
烟波浩渺 晶莹澄澈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一碧数顷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类似的词语: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万紫千红
湖光山色 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风和日丽 春意盎然
二、佳句积累
……
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请见网络文库:202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叁』 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的将相合着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肆』 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盘点
第一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高歌 绿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丽
回味 洒脱 迂回 疾驰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辩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热乎乎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
读读记记
古朴 典雅 矗立 戎装 守候 鸵鸟 匕首 商贸
芝麻 妖娆 机械 开凿 巍峨 媒体 狰狞 逞凶
撕扯 效率 贯通 下马威 精神饱满 美轮美奂
银装素裹 严阵以待 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
废寝忘食
第二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牧童 蓑衣 鸡笼 莲蓬 毡帽 卸煤 咀嚼
交错 幼稚 沙漠 寂寞 棉袄 驼绒 袍子
傻事 胚胎 祸患 滑翔 双臂 天赋 淘气 妨碍
岂止 痴迷 厘米 羞愧 幸亏 驱逐 迫害
随心所欲 运转自如 绞尽脑汁
读读记记
蚂蚱 樱桃 蚌壳 瞎闹 倭瓜 水瓢 澄澈
困窘 花苞 柔软 柳絮
喧闹 梳妆 圆滚滚 水墨画 一动不动
第三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侮辱 威风 矮小 冷笑 为难 规矩 招待
囚犯 出息 大臣 柑橘 盗贼 取笑 笑嘻嘻
赔不是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读读记记
解释 负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了如指掌
第四单元 词语单元
读读写写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情谊 噩耗 刚强
大嫂 篮子 咆哮 狂奔 狞笑 拥戴 清瘦
沙哑 放肆 豹子 呻吟 胸膛 搀扶 祭奠
乱哄哄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读读记记
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下旬 募捐 水泵 放弃
筹齐 颠簸 节奏 簇拥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迫不及待 辛辛苦苦 一声不吭
程门立雪
第五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 能耐 诸位 妒忌 都督 推却 迟延
探听 幔子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和氏璧 军令状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读读记记
限期 吓唬 诡计 霹雳 酥软 灵通 迸裂
避暑 楷书 造化 家当 顽劣
弓弩手 踉踉跄跄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第七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破绽 咕咚 侄子 穿梭 郎中 媳妇 辉煌
苗条 风骚 打量 标致 气派 祖宗 可怜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读读记记
刷浆 屁股 师傅 包袱 透亮 清爽 衔接
搜索 威严 露馅 发怔 发傻 魔力 通融
刻薄 钞票 武断 熔岩 窘况 阔佬 撵跑
雅致 考究 半信半疑 兴致勃勃 妙不可言
十全十美
第八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 小艇 船艄 船舱
保姆 祷告 哗笑 停泊 威尼斯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读读写写
悠闲 松弛 按摩 尴尬 绅士 气氛 感染
笨重 陶醉 斑斓 炽热 湛蓝 充沛 硕大
火炬 巨蟒 渗透 聆听 木薯 强悍 粗犷
篝火 熟视无睹 彬彬有礼 冲锋陷阵 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 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 大饱眼福
目不暇接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一
浪 淘 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语文园地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 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 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骚》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语文园地三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语文园地四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语文园地五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语文园地七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语文园地八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
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
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
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晏子使楚 全部内容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已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没拉!!!!!!!
『陆』 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里有哪些课文
草原
前言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1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习作·发言稿》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景阳岗》教学设计
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柒』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书。下册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唐朝诗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诗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捌』 小学生语文5年级下册5课课文的意思是什么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2.词句解析。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舟 过 安 仁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词句解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
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
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
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说明】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