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互动课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现代教育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最有效及方便的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由老师进行引导学生提问进行讨论,老师做最后的解答。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互动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二、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荡然无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阻,怎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三、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这种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教师成为了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学生们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产生了积极作用。
情感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使现在很多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我想,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我们要正确地向学生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我们不要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⑵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英语课堂互动
一、引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的重点是开发他们交际活动的能力.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
交换过程.人本心理学家把教学看做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过程在课堂上就体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效地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
的交往,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为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体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但是根据小学生
的思维特点,教师又必须要给以适当的示范、分析.在这过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既要扮演个好演员,也要是个好导演.师生共同参与,营造一种师生互
动和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二、小学英语现状分析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小学英语也不例外,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英语课堂存在着许多问
题.学生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科,缺乏学习的兴趣,更不会去认真对待.这就意味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没办法营造和
谐互动的英语课堂.三、小学英语课堂缺乏师生互动的原因1、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教学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课前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因此课上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
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没有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所以无法得到提到,这一过程更无形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2、
大班教学,学生层次水平相差太远在大班中进行英语教学有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班上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远,教学要求难以统一;由于班大人多,就一个教学班
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那些性格内向或英语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让师生
课堂互动再次遭遇红灯.3、
教师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优生的偏爱,对差生的忽略在教学中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英语课上,教师更多的偏向提问能力较强的学
生,因为他们更容易给老师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狭隘的交流失去了大部分差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只能越来越差,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课堂上就没办
法做到全面的师生互动.四、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时应注意的问题1、
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难易程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能力相当较差的学生,而
相当较难的题目多提问优等生;在生生之间互动是也可以把简单的任务交给差生而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完成相当较难的任务.这样不仅兼顾了大多数同学的具体情
况,也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来共同交流学习,大家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班级的学习气氛.在学习新的对话时也要注重互动的方法、顺序.学习问答
句型时,可以先学习答句,老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回答,待学生掌握了简单的答句,又熟悉问句的基础上再学习问句就简单轻松多了.这样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的方法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2、
⑶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
一、创设民主的氛围,进行互动教学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式教学的基础。只有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中才会有互动的产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同时,他们也都渴望表达自己,得到同伴、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权威地位,处于一个中心位置,那么学生是无法也不敢参与互动的。只有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他们才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真正的进行学习。在这种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和判断,才会勇于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及探讨。
例如,在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重点词汇进行提炼和总结,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以重点句型、重点词汇的应用为目标,开展英语对话练习,而且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学生在对话中要使用原文的句型和词汇,但是表达的内容都是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枯燥的课文背诵和朗读也演绎成了互动式学习,英语课堂开始变得更加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中。
二、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促进互动教学
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以此作为根本,开展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教学。在此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将他们分为几个小组,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他们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一种互助合作关系,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自主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并开展互助学习。同时,英语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相互合作提供载体,这是实现互动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中接受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交际的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体会和应用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学“School life”一课时,英语教师就可以以某一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情况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热情,然后让学生边学习、边对比,还要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如“What school events do you have in a typical school year?”问题提出后,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在听课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自己有困惑的地方找出来,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这种提问法可以刺激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多听学生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习的方向进行把握。如此一来,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三、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深化互动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丰富了英语教学手段。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信息量比较少,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使英语课堂更加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画面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为初中英语课堂的互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
⑷ 英语课堂互动游戏【高年级】
1、猜人名
需要人数:至少2人,3人以上可轮流猜。
A同学想一个众所周知的名人,并悄悄告诉C同学,这个时候C同学就是裁判了。然后B同学问A同学20个“Yes/No”的问题,A同学只能用Yes或者No来回答,并且B同学要尽可能在20个问题之内猜出A想的那个名人,可轮流进行游戏。
举例:A想一位名人,告诉C,然后B开始猜测。
B: Is it a man?
A: No, he isn’t.
B: Is he a Chinese?
A: Yes, he is.
B: Is he a singer?
A: No, he isn’t.
B: Is he a teacher?
A: No, he isn’t.
B: Is he a movie star?
A: Yes, he is.
B: Is he Jackie Chan?
A: Yes, he is!
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对游戏要求进行更改,可以限定某类词语让学生猜,便于复习所学知识。
2、单词接龙
可以全班分小组进行,教师给出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以单词末尾的字母作他/她要说出的单词的首字母。每一轮单词不得有重复。哪一组同学说得又快又准哪一组获胜。
举例:banana-apple-egg-girl-lion-noodle-…
3、故事接龙
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选取故事背景,由教师说故事的第一句,然后学生进行接龙,每名学生根据上一位同学的内容编加故事,同时教师关注学生对时态和语法的使用。可以根据参与的学生人数规定时间,最后没有接下去的学生需要把整个故事复述一遍。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4、全身动作反应(TPR)训练
通过听指令做动作,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学生听祈使句并迅速反应的能力。
教师可快速说出一些指令,如:Touchyournose(eye, ear, head…). Putupyour hands . Closeyoureyes.等,学生听到后做出相应动作,谁做得最快最准谁就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的词句,如:Touchyourbook(yourpen,the desk……).Stand up. Sitdown等。
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再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进行。
5、看口型猜单词
教师或学生只做读单词或句子的口型,不能出声。学生根据口型猜出单词或句子,猜对的同学记1分。最后看谁的得分最高。
(4)英语互动课堂扩展阅读: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组织者、解释者,然后是指导者、观察者,再后是评判者、纠正者。课堂游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英语游戏也是发展口语,巩固词汇、语法、训练发音的有效手段。老师们不妨灵活地运用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实现交际教学的目的。
⑸ 如何加强英语课堂的互动性
随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念越来越彰显出它的科学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因此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现教学互动性,必须要认真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吃透,以它为理论指导,去实践它,最终落实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去。 现在首先让我们搞清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即教学要体现人性化,这种教学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生,认为环境和教育不要试图控制学生的发展方式,而只能提供给他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做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内容列为英语教学的目标,并十分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倡导“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心中清楚了这些思想路线和理论指导,紧接着我们应该制定课堂切实的管理办法,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性,从战术上和方针方法上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说到管理一般只考虑到有形的管理办法,往往忘记无形的管理方法的影响,实际上融洽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好的管理办法,这种人脉的力量最容易左右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因此加强课堂管理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性,首先要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信任学生的潜能,并且相信他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发展;应以真诚、坦率的态度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不能轻易轻易给予学生有压抑性的批评;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反应,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第二个重要的无形的管理方法就是教师要创造有安全感的教学气氛和并且使学生的自我观念有成就感:教学气氛主要取决于班集体的”人格”, 安全感的气氛是轻松、合作、温暖的气氛,这种集体人格是集体成员互动的结果,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求集体人格中的威胁应降到最低点,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仁慈善良、和蔼可亲的心,并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关于所教学科的知识,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尽量赞美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相反,班级人格中任何使学生感到羞辱、苛刻、责难、轻视、贬低个人价值的,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学生自我观念的成就感主要特征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并有成功的体验,并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是肯定的,这就要求教师所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客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种多样,而标准过高、要求过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挫伤学说的成就感。 说到有形管理,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是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合学生自身发展(以人为本)的课堂纪律和制度,这些课堂纪律和制度必须让学生乐于接受即有利于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明白课堂主要精力和时间是用于学习交流知识和增强技能上,而不是浪费在批评和惩罚学生上,这些纪律和制度是为学习做保障的,因此在课堂上有学生违反纪律时,老师应该及时给与提醒和警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了管纪律和约束学生上,教师可以在课下着手完成这些琐事,也可以让一部分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学生帮老师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当然,这需要老师非常善于把握分寸和善于坚持原则,在建立这些纪律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和切合实际.在实施的时候也要以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为宗旨,以更好的形成教学的互动性为目的,亦有利于教学的计划系统、监督管理系统和反馈系统优化和不停地运转,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另一个非常有效的有形的课堂管理办法是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这种课堂评价机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最容易操作的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的课堂学习积分表格,整理学习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及时与组长和组员沟通,反馈学习情况,总结学习经验 和学习的得失,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实效性;如果不嫌烦琐,也可以建立学生的个人学习形成性评价表格,对学生的各项课堂表现和成就作出详细的记录,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并且及时作出反馈,提高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实效性。 总之,加强课堂管理,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性,不是一件层次单一的只做好表面文章就可以的事情,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责任,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能够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有效的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的做到加强课堂管理,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⑹ 有没有适合英语学科的课堂互动形式
1.语言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语言知识)单项选择题(阅读理解) 2..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简答题(中文作答) 3.教学设计:(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语言素材进行教学设计,中文作答) 4.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学情境分析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教学分析,中文作答。考试目标 1.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能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外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等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 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英语学科教学实施能力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5.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⑺ 论文:谈如何实现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第一,过于重视英语知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小学英语老师乐于将自己头脑中的英语知识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从没有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主体,而学生也习惯了教师的单向传授,并在英语学习中依赖于教师。过于重视英语知识讲解,抵制了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⑻ 如何互动英语课堂
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唐山中学 孙翠萍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说在英语课堂中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如何提高互动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前提
1、转变角色,双向互动
互动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互动的课堂,乐于平等对话。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师生间互教互学。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分享快乐,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教学过程要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常常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greeting,free talk,say a chant,play a game,sing a song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相信尊重学生
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互动课堂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互动的课堂要做到“三尊重”,“三鼓励”。即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3、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功
我们的互动课堂,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英语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鲜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学习
在互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practice in pairs,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you can ask your friend等等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极为重要,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真实情景法
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言教学,使之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Food and drinks 这一Mole中的单词时,课前我预先准备了食物及相关图片。先通过看图片学习单词,接下来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式,让学生猜单词、记单词。
2、实验观察法
-ing分词与-ed分词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难以分辨两者的差异。我采用实验演示方法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我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当水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ed water,并作喝水状。在这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
3、多媒体演示法
同样,在学习两种分词的区别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图中上方一位老人正在看窗外树上徐徐飘落的树叶(The old man is looking at the falling leaves.);下方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打扫落在地上的叶子(The man is collecting the fallen leaves.)。多媒体课件中优美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巧妙的构思,为学生发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条件,使知识渗透更为形象、直观。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关键
1、在认真倾听中善于发现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的英语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感悟和建构,再也不能“死水一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原先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变成了互问互答。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组织好动态的课堂教学。
2、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我们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理解内容、感受事物,只是他们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如学习单词时,让孩子们自己读准音,想办法了解词义。学句型、对话时让学生自由对话并给自己的朗读打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总之,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这样的互动课堂才会有高效率。
3、及时把持适度的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后进生,我总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good”,“great”,“clever boy\girl”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有时侯,哪怕是我的一个表扬手势都会在孩子的心中荡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