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二数学题库

初二数学题库

发布时间: 2021-07-27 19:56:29

⑴ 初二上册人教版数学练习题(50道)

几何部分
1. (湖北宜昌) 如图所示,BC=6,E、F分别是线段
AB和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EF的长是( ).
(A)6 (B)5 (C)4.5 (D)3
2(2005年苏州)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
EF的长为6,腰AD的长为5,则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A.11 B.16 C.17 D.22
3.(2004年河北)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12,BD=9,则此梯形的 中位线长是( )
A. B.
C. D.
4.(玉溪市2005)如图,已知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若AB=8,BC=6, CD=2,∠B的平分线交EF于G,
则FG的长是( )
A.1 B.1.5 C.2 D.2.5
5.(2005泰州)如图,梯形ABCD中,AD//BC,BD为对角线,
中位线EF交BD于O点,若FO-EO=3,则BC-AD等于 ( )
A.4 B.6 C.8 D.10

6.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DC的中点,EF交BD与G,交AC与H,若AD=2,BC=5,则GH=___________

7.(广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O⊥BD,OE、FG、HL
都垂直于AD,EF GH IJ都垂直于AO,
若已知S△AIJ=1,则S正方形ABCD= .
8.(上海05)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和AC上,
且DE‖BC,如果AD=2,DB=4,AE=3,那么EC= .
9.(黑龙江05)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小明的身高为1.5米,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同时一古塔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0米,则古塔高为( ).
A.60米 B.40米 C.30米 D.25米
10.(厦门2005)已知:如图,在△ABC中,∠ADE=∠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ADAB=AEAC B. AEBC=ADBD
C. DEBC=AEAB D. DEBC=ADAB
11.(连云港市2005)如果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三角形的每个角( )
(A)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 (B)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
(C)都扩大为原来的25倍 (D)都与原来相等
12.(海淀05)如图,梯形ABCD中,AB‖DC,∠B=90°,
E为BC上一点,且AE⊥ED.若BC=12,DC=7,
BE:EC=1:2,求AB的长.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C(0,1)过点C作直线 交 轴于点D,使得以点D、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这样的直线一共可以做出( )
A.一条 B.两条 C.四条 D.八条
14.如图,矩形ABCD的长AD = 9cm,宽AB = 4cm,AE = 2cm,线段MN = 3 cm,线段MN的两端在CB、CD上滑动,当⊿ADE与以M、N、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CM的长为 cm. 15(淄博市2004) 如图,∠1=∠2=∠3,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1对(B)2对(C)3对 (D)4对

16.针孔成像问题)根据右图中尺寸
( ‖ )那么物像长 ( 的长)
与物长 ( 的长)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
大致是( )

17.(2005年北京)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连结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EF=∠DEC B. FA:CD=AE:BC C. FA:AB=FE:EC D. AB=DC
18.(2005年常德)如图,DE是ΔABC的中位线,
则ΔADE与ΔABC的面积之比是( ) A.1:1 B.1:2 C.1:3 D.1:4

19.(2004年龙岩)把一块周长为20cm的三角形铁片裁成四块形状、大小完全
相同的小三角形铁片(如图示),则每块小三角形铁片的周
长为 cm.

20..已知: 如图,AO是△ABC的∠A的平分线,BD⊥AO,
交AO的延长线于D,E是BC的中点,求证:DE= (AB-AC).

21. 已知:如图,E、F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
三等分, CE,CF的延长线分别平分AB,AD.
求证: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2.求证: 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连线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互相平分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延长BA、FE交于G,延长CD、FE交于H.,求证:∠1=∠2

24.已知:如图,梯形ABCD,AB‖DC,AB+CD=8,AB:CD=7:3,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求EF的长

25.如图, △ABC中,P为AB的中点,D为AP的中点,
E、Q为AC, CD的中点,F为PQ的中点,EF交AB于G,
求证:DG=BG.

26.(2005广东省)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
是AD、BC的中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MENF是菱形;
(2)若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请探索等腰梯形ABCD
的高和底边B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7. (四川资阳) 如图5,已知点M、N分别是△ABC的边BC、
AC的中点,点P是点A关于点M的对称点,点Q是点B关于点N的对称点,
求证:P、C、Q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8.如图,四边形ABCD中,AC=6,BD=8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 .
(1)证明:四边形A1B1C1D1是矩形;
(2)写出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2B2C2D2的面积;
(3)写出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
(4)求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

29.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CA,AB=15,
AC=12, 求DE的长.

30.已知:如图,D在△ABC的BC边上,DF‖BA,
DE‖CA, DE∶DF=1∶2,AB=6,AC=4,
求DE的长.

31.已知:如图,△ABC中,AD平分∠BAC,AB=5,
AC=3,BC=5.6, 求BD和DC的长.

32.已知:如图, ABCD,E是CD延长线上一点,BE
交AD于F,AB=12,DE=3,BE=30, 求BF和EF的长.

33. 已知:如图, ABCD, E为BC的中点,BF= AB,EF与
对角线BD相交于G,若BD=20, 求BG的长.

34.已知:如图,△ABC中,直线DE交AB、AC、BC于D、E、
F,AE=BF
求证:

35.已知:如图,AD为△ABC的中线,E为AD上一点,
CE延长线交AB于F,
求证:

36.已知:如图,AD为△ABC的中线,M为AD中点,
BM延长线交AC于N,
求证:AN∶CN=1∶2

37.已知:如图,M、N分别为AB、CD中点,
AD、BC分别交MN于E、F
求证:ED∶EA=FC∶FB

38.已知:如图,AD⊥BC于D,E是AC中点,连结DE交BA于F
求证:

39.已知:如图, ABCD,AC、BD交于O,OF交BC于E,
交AB延长线于F,
求证:BE(AB+2BF)=BC•BF

40.已知:如图,D,E是AB、AC边上的点,连结DE并延长交BC延长线于F, 且AD=AE,
求证:

41.(本题6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AC = 8,BC = 6,且AB2=AC2+BC2将AB
十等分,P1、P2、……、P9为等分点,连CP1、CP2、……、CP9,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
并说明它们相似的理由。

42.(2005年无锡)已知图1和图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
(1)将图1中的格点△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你在图1中画出△A1B1C1.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格点△DEF相似但相似比不等于1的格点三角形.

43.如图,在△ABC中,∠C=90°,AC=6,BC=8,M是BC的中点,P为AB上的一个动点,(可以与A、B重合),并作∠MPD=90°,PD交BC(或BC的延长线)于点D.
(1)记BP的长为x,△BP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MPD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⑵ 初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4=-8 B、(-2)3=-8
C、-(-2)2= 4 D、
2. 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边平行且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相等
3.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一天中温度的最佳写照,它反映了( )
A、平均气温 B、最低气温 C、最高气温 D、温度极差
4. 化简-{-【-(-a)-a】-a}-a( )
A、0 B、-2a C、-4a D、2a
5.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两个角分别是70°和4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有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D、一个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中,必有一个角是72°
6.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则它的图像也经过( )
A、(-a,-b) B、(a,-b) C、(-a,b) D、(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 要使分式 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 。
8. 在△ABC 中,∠C=90°,
⑴ 若BC=7,AC=24,则AB= ;
⑵ 若BC=5,AB=13,则AC= ;
⑶ 若AC=15,AB=25,则BC= 。
9.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
10. △ABC沿AC翻折成△ACD,则∠ACB= , AB= 。
11. 菱形的两邻角的比为1∶5,高为1.5cm,则它的周长是 。
12. 关于下面一组数据:7,9,6,8,10,11中,中位数为 , 平均数为 。
13. 如图1,∠ABC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如图2,∠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

图1 图2
14. 把直线y=-3x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直线 ,再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直线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每题8分,共32分)
15. 因式分解4a2b2-(a2+ b2)2 ;

16. 解分式方程:

17. △ABC中,a∶b∶c=9∶15∶12,试判定△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8. 如图,梯形ABCD,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交与G。CE⊥AG于E, CF⊥AB于F。
⑴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⑵选择⑴中一组你所写出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四、综合题(2×10=20分)
19. 如图,在△ABC中,点O是AB上的一个动点,过O点的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CE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
⑴求证:OE=OF;
⑵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0.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都经过点(3,-4),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求:⑴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⑵两个函数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答案: 一、 B A D A B A;
二、x≠3且x≠-1;25, 12, 20 ; (12+1/3)(12-1/3)=143 ; ∠ACD, AD ;12 ;8.5,8.5;∠A=2∠D,∠A=180°+2∠D ;y=-3x+2,y=-3x-6 ;
三、⑴-(a+b) (a-b) ; ⑵x=0
⑶ 设较短边为9k,12k,较长边为15k,(k≠0);
⑷GC=GD,GA=GB,CE=CF,DE=BF ;
四、①

⑶ 初二上册数学测试题

上网站上输入初二上册数学测试题 然后就可以用网络的用户下载了

⑷ 初二数学分式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分式》测验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案表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分式: x + y, , ,— 4xy , , 中,分式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面三个式子: , , ,其中正确的有( )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3.把分式 中的分子、分母的 、 同时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都扩大2倍 B、都缩小2倍 C、改变原来的 D、不改变
4、如果分式 x2-1x+1 的值为零,那么x的值为( ).
A、0 B、±1 C、 -1 D、1
5、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B、 C、 D、
6、计算 的结果为( )
A.- B.- C.- D.-n
7、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速度为m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的速度为n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A、 B、 C、 D、
8.若 ,则分式 ( )
A、 B、 C、1 D、-1
9、关于x的方程 的解为x=1, 则a=( )
A、1 B、3 C、-1 D、-3
10、某厂接到加工720件衣服的订单,预计每天做48件,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客户要求提前5天交货,设每天应多做x件,则x应满足的方程为( )
A、 — B、 C、 D、 =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当x 时,分式 2x-3 有意义;
12.要使 的值相等,则x=__________;
13. 计算: __________;
1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x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小时完成,则两人一起完成这项工程需要__________小时;
15.已知x=1是方程 的一个增根,则k=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6.计算: ; 17. 计算:

18、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19. 解方程: ; 20. 解方程: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1、已知: ,求A、B的值;

22、已知1a - 1b =3,求分式2a+3ab-2ba-ab-b 的值.

23.乙两人都从A地出发到B地,已知两地相距50千米,且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5倍.现甲先出发1小时半,乙再出发,结果乙比甲先到B地1小时,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五、解答题(9分)
24、甲、乙两组学生去距学校4.5千米的敬老院打扫卫生,甲组学生步行出发半小时后,
乙组学生骑自行车开始出发,结果两组学生同时到达敬老院,如果步行的速度是骑自行
车的速度的 ,求步行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六、解答题(10分)
25、阅读材料:
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 , ;
(即 )的解是 ;
的解是 , ;
的解是 , ;……
(1)请观察上述方程与解的特征,比较关于x的方程 与它们的关系,猜想它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

(2)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方程的左边是未知数与其倒数的倍数的和,方程的右边的形式与左边完全相同,只是把其中的未知数换成了某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方程可以直接得解,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 。

⑸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

像这种问题不太好发啊。
我也在上初二,帮你找了几题:
1.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
A.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 B.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C.买同样的作业本所要的钱数和作业本的数量;D.人的体重与身高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y=4x+1 B.y=2x2 C.y=- x D.y=
3.下列说法中不成立的是( )
A.在y=3x-1中y+1与x成正比例; B.在y=- 中y与x成正比例
C.在y=2(x+1)中y与x+1成正比例; D.在y=x+3中y与x成正比例
4.若函数y=(2m+6)x2+(1-m)x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m=-3 B.m=1 C.m=3 D.m>-3
5.已知(x1,y1)和(x2,y2)是直线y=-3x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 B.y1<y2 C.y1=y2 D.以上都有可能
☆我能填
6.形如___________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7.若x、y是变量,且函数y=(k+1)xk2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____.
8.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依次经过第________象限,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_________.
9.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6,则y=9时x=________.
☆我能答
10.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是x的正比例函数?
(1)电报收费标准是每个字0.1元,电报费y(元)与字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面气温是28℃,如果每升高1km,气温下降5℃,则气温x(℃)与高度y(km)的关系;
(3)圆面积y(cm2)与半径x(cm)的关系.

探究园
11.在函数y=-3x的图象上取一点P,过P点作PA⊥x轴,已知P点的横坐标为-2,求△POA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

答案:
1.C 2.C 3.D 4.A 5.B 6.y=kx(k是常数,k≠0)
7.+1 8.三、一;增大 9.-3
10.①y=0.1x,y是x的正比例函数;
②y=28-5x,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③y= 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11.6.

⑹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⑴用恰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①x的3倍与8的和比y的2倍小: ;

老师的年龄a不小于你的年龄b: .

⑵不等式3(x+1)≥5x—3的正整数解是

⑶当a 时,不等式(a—1)x>1的解集是x< .

⑷已知x=3是方程 —2=x—1的解,那么不等式(2— )x< 的解集是

⑸已知函数y=2x—3,当x 时,y≥0;当x 时,y<5.

X+8<4x-1

⑹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x>m

x-a≥0

⑺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3-2x>-1

2x-a<1

⑻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1<x<1,那么(a—1)(b—1)的值等于

x-2b>3

⑼小明用100元钱购得笔记本和钢笔共30件,已知每本笔记本2元,每只钢笔5元.那么小明最多能买 只钢笔.

金牌
银牌
铜牌

亚洲锦标赛
10
1
0

国内重大比赛
29
21
10

⑽2001年某省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据统计,在有关大赛中获得奖牌数如右表所示(单位:枚)如果只获得1枚奖牌的选手有57人,那么荣获3枚奖牌的选手最多有 人.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⑾已知“①x+y=1;②x>y;③x+2y;④x2—y≥1;⑤x<0”属于不等式的有 个.

A.2; B. 3; C.4; D. 5.

⑿如果m<n<0,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m-9<n-9; B.—m>—n; C. > ; D. >1.

(13)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A.■、●、▲。 B.■、▲、●。

C.▲、●、■。 D.▲、■、●。

⒁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设M=a+b,N=—a+b,H=a—b,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M>N>H; B.H>M>N ;

C.H>M>N; D.M>H>N.

⒂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⒃已知(x+3)2+ =0中,y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9 B.m〈9 C.m〉-9 D.m〈-9

⒄观察下列图像,可以得出不等式组

3x+1〉0

的解集是

-0.5x+1〉0

A.x〈 B.- 〈x〈0

C.0〈x〈2 D.- 〈x〈2

⒅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的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那么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的最大值是

千米.

A.11 B.8 C.7 D.5

⒆某种肥皂原零售价每块2元,凡购买2块以上(包括2块),商场推出两种优惠销售办法.第一种:一块肥皂按原价,其余按原价的七折销售;第二种:全部按原价的八折销售.你在购买相同数量肥皂的情况下,要使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得到的优惠多,最少需要买 块肥皂.

A.5 B.4 C.3 D.2

⒇韩日“世界杯” 期间,重庆球迷一行若干人从旅馆乘车到球场为中国队加油,现有某个车队,若全部安排乘该车队的车,每辆坐4人则多16人无车坐,若每辆坐6人,则坐最后一辆车的人数不足一半.这个车队有 辆车

A.11 B.10 C.9 D.12

三、解答题

(21)解下列不等式(组):(每题8分,共计24分)

(1) 5(x+2)≥1―2(x―1) (2)

(3)解不等式组:

(22)若方程组 的解x、y都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6分)

(23)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6分)

(1)在轮船快艇中,哪一个的速度较大?

(2)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快艇在轮船的后面?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时,快艇在轮船的前面?

(3)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

四、实际应用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24)某校长暑假将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的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票价的六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根据“三好学生”的人数你认为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才比较合算?

(25)某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接受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0.5元,一般车的保管费是每辆0.3元.

(1)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为y元,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⑺ 初二数学函数练习题

初二数学函数练习题帮忙找下有没有题目。
原答案:一.
1.已知函数y=mx+2x-2,要使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2 B.m-2 C.m≤-2 D.m-2
2.下列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y=(a+1)x(a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a≠—1
B.若y=-xa-2是正比例函数,则a=3
C.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D.正比例函数y=k2x(k为常数,k≠0)中,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3.正比例函数y=kx(k0),当x1=-3、x2=0、x3=2时,对应的y1、y2、y3之间的关系是( )
A y3y2,yly2 B y1y2y3 C. y1y2y3 D. 无法确定
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1)、(-1,m),其中m1,则k、b ( )
A.k0且b0 B.k0且b0 C.k0且b0 D.k0且b0
5.已知函数y=-x+m与y=mx-4的图象交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那么m的值为( )
A. ±2 B. ±4 C.2 D. -2
6.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
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7.直线y=-43x+4和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两点到直线a的距离均为2,则满足条件的直线a的条数为( )
A.1 B.2 C. 3 D.4
18.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x千米,那么x的最大值是 ( )
A.11 B.8 C. 7 D.5
二、
1.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点(m,8),则m=_______.
2.若一次函数y=(2-m)x+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若直线y=-x+a和直线y=x+b的交点坐标为(m,8),则a+b=_______.
4.若正比例函数y=(m-1)x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是_______.
5.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1,-1),且与直线y=5-2x平行,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其图象经过_______象限.
6.如果正比例函数y=3x和一次函数y=2x+k的图象交点在第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7.对于函数y=mx+1(m0),当m=_______时,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等于1.
8.已知一次函数y=-3x+2,当— 13≤x≤2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9.已知A、B的坐标分别为(-2,0)、(4,0),点P在直线y=12x+2上,如果△ABP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P点共有_______个。
10.已知m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_______
三:
1.已知直线y=-2x+3与直线y=x-6交于点A,且两直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B、C,求△ABC的面积.
2.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1的交点横坐标为2,与直线y=-x-8的交点的纵坐标为-7,求直线l的解析式
3.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t和乙种货物880t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这列货车有A、B两种不同的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为6000元,使用B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
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t和乙种货物15t,每节B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t和乙种货物35t,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节数,问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
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热点内容
杭州育才教育集团 发布:2025-08-17 12:17:12 浏览:202
教育初中生的视频 发布:2025-08-17 11:47:50 浏览:62
有关土地的历史 发布:2025-08-17 10:59:04 浏览:79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发布:2025-08-17 10:24:19 浏览:665
2017高考宁夏语文答案 发布:2025-08-17 09:31:14 浏览:588
国防教育总结 发布:2025-08-17 07:05:32 浏览:317
王珏班主任 发布:2025-08-17 06:33:46 浏览:152
语文部编教材 发布:2025-08-17 05:45:28 浏览:882
中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发布:2025-08-17 04:08:05 浏览:879
惠民县教育局官网 发布:2025-08-17 03:04:32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