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中语文考题

初中语文考题

发布时间: 2021-07-27 21:03:12

1.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题

我说的是上海卷
古诗词填空 加点字解释
课外文言文阅读
2篇课外阅读
记叙文一篇 通常是和素质教育有关的

2. 初中语文测试题

1、假如,你面对一位从地震灾区被解救出来的同龄人,他(她)已失去亲人和不少朋友,一直处于伤痛和恐惧之中,如果从心理上给予他安慰,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呢?(不超过30字)
不要再害怕了,你看太阳在风雨后都会微笑地露初灿烂的阳光。虽然你没有了亲人,但我将成为你的好朋友。想亲人一样关心你。
2、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段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
一、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二、武松斗杀西门庆。三、卡洛飞雪球误伤老人。四、西西洛看护“爸爸”
(1)精彩片段:武松斗杀西门庆
(2)情节概述 武松为了给自己的哥哥报仇,愤怒地去找西门庆,并在酒楼里大开杀戒。和西门庆激烈打斗,并砍下了西门庆的人头来给自己的哥哥武大郎祭祀。
起因:西门庆勾引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
经过:潘金莲被利用杀害了丈夫武大郎
结果: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为哥哥报仇
(3)体验或感悟:要重情义,兄弟之间不分彼此。
3、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其中有两处语病,找出并改正过来。
每次听到洪战辉的故事,我都非常感动。从洪战辉身上,使我看到了人间最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关爱”。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流淌着爱的暖流,处处充满爱的阳光,人人收获着爱的果实。
(1)去掉使我看到了人间的可贵的东西中的“使”: (2):在无时无刻后面加上“不”

3. 初中语文试题(选择题)

1.B
2.D
3.C
4.B
5.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角(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
6.南为华,北为夏
7.D
王缙是王维的弟弟

4. 初中语文考试有什么答题技巧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好好掌握哦!!初中语文考试有什么答题技巧?

5. 初中语文模拟试题

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成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狼藉(jí)戏谑(xuè)伫立(zhù)鲜为人知(xiǎn)
B.塑料(suò)星宿(sù)晕车(yùn)举世瞩目(zhǔ)
C.应和(hè)炫耀(xuàn)赐教(cì)揠苗助长(yà)
D.狭隘(ài)商酌(zhuó)隔膜(mó)争妍斗艳(yá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粗犷静谧天翻地覆世外桃源
B.虬枝猝然言简意赅出其不意
C.纯粹祈祷受益匪浅心旷神怡
D.娇健惊惶再接再励滔滔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加油、世界给力”的口号络绎不绝。
B.云南省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C.在经历“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之后,楚雄老城古朴、沧桑的风格一如既往。
D.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我省盈江3•10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案例措施。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6.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有胆有识,嫉恶
如仇。
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
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
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残忍、野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8、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2分)
①三顾茅庐 ②黛玉葬花 ③武松打虎 ④大闹天宫
序号 出自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 。(不超过15字)
9、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4分)
摆出观点(1分),理由(3分)。要言之有理,表达顺畅,语言得体。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诗词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一17题。(12分)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②今天下三分 三分:
③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
15. ①段中作者警示“益州疲弊”,但也列出两个有利条件,请在原文中找出这两个有利条件:
① ②
16.作者在此文中向刘禅提出三条安邦定国的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三条建议。(3分)
① ② ③
17.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其中的忧患意识至今对我们仍有警示意义。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如埃及、利比亚和也门乱局虽有其内部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美欧列强幕后黑手推动所导致的。请结合实际谈谈此文给你的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8—21题。(10分)
中国第一福塔
①楚雄福塔立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鹿城东山之巅。由楚雄州政协倡议社会捐资,在明代古塔遗址上重建。2003年3月开工,2004年10月告竣。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外廊式建筑,高59米。是中国第一座以彩画木雕石刻铜铸艺术展示中华福文化深厚内涵的景观古塔。
②楚雄福塔广集福之内涵,一层外壁是红岩雕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案和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清宣宗手书福字。塔内每层展示福的一个主题,一层财源茂盛、二层事业兴旺、三层学绩长进、四层家庭和睦、五层子孙成才、六层平安吉祥、七层从善积德、八层健康永驻、九层延年益寿。一层大厅置放一枚由两个青铜送财童子扶托,直径3.66米,重3.6吨中国最大的铜铸古钱币“万福通宝”,墙面镶有墨玉大理石雕刻鎏金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手书福字。二至八层各立一尊不同形态铜铸乐施弥勒,九层悬挂高1.48米,重1.2吨百福铜钟。每层的斗拱、梁柱、藻井彩绘各种福吉祥图案。一层有四道刻有双园福字的铜门,二至九层均有椴木雕刻福字及图案的门窗。塔外有三层青石浮雕凭栏,凭栏是108块福雕图案。塔内塔外,各体福字和各种福图案不胜枚数。塔内每层高挂数盏木雕福字宫灯。塔外飞阁安装现代灯光,夜幕降临,流光溢彩,夺目苍穹。
③福塔正南是一块500平方米的红岩石广场,广场两层十七级青石围栏台阶下,立有塔碑,碑座高1.5米,四方为各7米长的石雕凭栏,碑座上矗立6.9米高青石福碑,正面镌刻毛泽东手书福字,背面是楚雄福塔记。塔的东面是古典四合院“福苑”。碑的南面是由青龙河拾级而上的福道,数百米福道立有三道高10余米的青石“福门”牌坊。
④上东山,行福道,进福门,览福苑,观福碑,入福塔。登塔赏景,秀美鹿城尽收眼底,入塔品福,千姿福韵尽现眼前。人在塔中,福在心中,心旷神怡,各得其所。
18.本文采用空间顺序来介绍楚雄福塔,并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安排结构。请从文中找出至少四个表明空间顺序的方位词。(2分)

19.请从文中找出两条楚雄福塔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第一福塔”的依据:(2分)
⑴ ⑵
20.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试析其表达作用。(3分)

21.第③段中“数百米福道立有三道高10余米的青石福门牌坊”一句中的加点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四)(22~28小题,共19分)
(三) 木棉花开(11分)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②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⑥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 闽南日报》 2008年4 月28 日,有删改)
18.阅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2 分)(请用原文回答)
答:
19.请根据② 一④ 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2分,答出一点给0.5分)(答出4 个即可)
答:
20、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加以赏析。(3 分,句子1 分;赏析2 分)
答:
21、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3 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答:
四、作文(50分)
1.人说:初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初三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得到的是希望;有人说:初三是痛苦的,接连的考试,充满了竞争和厮杀;有人说:初三是快乐的,体验的是友情,得到的是喜悦与成功。
人在初三,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有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
2.题目: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要求:写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表达真情实感。2.写清楚想做的是什么事,为什么想做,想怎样做。3.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

6. 初中语文考题形式有哪些

一.单选题(2-3分)
二.填空题(一空一分)
三.阅读理解(两道大题,一个课内一个课外)
四.综合性学习(仿写、小作文)
五.大作文(一般40分)

热点内容
有关土地的历史 发布:2025-08-17 10:59:04 浏览:79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发布:2025-08-17 10:24:19 浏览:665
2017高考宁夏语文答案 发布:2025-08-17 09:31:14 浏览:588
国防教育总结 发布:2025-08-17 07:05:32 浏览:317
王珏班主任 发布:2025-08-17 06:33:46 浏览:152
语文部编教材 发布:2025-08-17 05:45:28 浏览:882
中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发布:2025-08-17 04:08:05 浏览:879
惠民县教育局官网 发布:2025-08-17 03:04:32 浏览:243
家访密事 发布:2025-08-17 03:01:40 浏览:808
老师来了叫我 发布:2025-08-17 02:02:50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