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树图片大全
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
代数分为线性代数,二次多项式,矩阵行列式
几何分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贰』 求高中数学的知识树,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知识点总结优化记忆法······
这个真不好回答。不过一切回归课本,按照目录自己总结效果会好一些。另外还可以借助资料书。
『叁』 初一有理数的知识树图
数学等一下
『肆』 六年级数学知识树
数学的知识框架,就是你们这一年的数学书里主要分为几个模块,这是主干(根据内容决定),比如说你们的目录(有主目录,次目录)就是一种框架,可以做参考
比如:六年级有2本书,你可以先写第一本书,书里有12345678个章节(我也不知道有几个章节,那几个有联系,这是打个比方,作为模板),每个章节讲得都是不同的内容,1章一般是总论,而23章中讲得联系比较大,45章节有联系,67也有联系,你就把他们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归纳一类,而后,归纳这个章节的知识点,从主要概括到最后具体的内容解释,这样就完成了
例子:
六年级数学
/ \
/ \
上册 下册
/ ! \
分别是 -- 23 45 67章的概要
知识点-- / ! \
(这是竖着画的,因为是是知识树嘛!我们现在习惯话横着的,就是总的在左边,然后从上到下竖着分,都一样,习惯而已)
可以依次向下分,我就是举个例子,具体怎么样,你可以参考你们的课本目录,而且照我的说法你的工作量会很大,这个你也可以简略写,不用分的那么细 ,因为我们做知识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记忆,使看的容易一些,让那个繁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条理一些罢了,所以,这也是因人而异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伍』 数学知识树怎么画五年级
不知是否适合你,网上 几张
『陆』 知识树图是什么,图片
『柒』 初二数学知识树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 b)(a-b)
a2 2ab b2=(a b)2
a2-2ab 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 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 b)2=a2 2ab b2 和 (a-b)2=a2-2ab 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 2ab b2 =(a b)2
a2-2ab 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 2ab b2和a2-2ab 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 (bm bn)
=a(m n) 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 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 (bm bn)
=a(m n) b(m n)
=(m n)
『捌』 数学知识树怎么做
数学的知识树要求有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点不要求有多详细,但是重要公式、重要知识点必须标明并说明。知识树很好建立的 楼主加油 嘿嘿嘿
『玖』 如何制作数学知识树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树通常含:(1)数与代数(2)空间图形(3)统计概率(4)实践与综合运用
这四大块再具体到哪几个单元,什么专题。这就是整册教材的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