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数学思维
教师挺负责任的。不错!
B. 王老师是初一二班的数学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教学,王老师发现
B 从数完1后其他各组各出一个人去人数最少的那组后写出每组的对应数,再从数完2后其他各组各出一个人去人数最少的那组后后写出每组的对应数…依此类推找出规律即可解答. A B C D E 第一次 9 6 8 7 10 第二次 8 10 7 6 9 第三次 7 9 6 10 8 第四次 6 8 10 9 7 第五次 10 7 9 8 6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五次,每组的人数和原来每一组对应的人数相同, 又∵2008=401×5+3, ∴当王老师数完2008后,A,B,C,D,E五组的人数应跟第三组人数相同, 故填7,9,6,10,8, 故选B.
C. 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中的一门课,李老师不教我们数学和英语,王老师不教我们语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李老师执教的是语文,张老师不教英语,则张老师是教数学;那么剩下的王老师教英语;
答:王老师教英语,李老师教语文,张老师教数学.
D.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他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编号分别是A
A B C D E
第一次抄96 8710
第二次81076 9
第三次796 10 8
第四次6810 9 7
第五次 10 7 9 8 6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五次,每组的人数和原来每一组对应的人数相同,
又∵2008=401×5+3,
∴当王老师数完2008后,A,B,C,D,E五组的人数应跟第三组人数相同,
故填7,9,6,10,8,
故选B.
E. 王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在全班45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33人,做对第二题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
在全部学生至少做对1道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做对2道题的人数为16人。
可以采回用列答方乘解应用题的方式,分别将只做对第一道题的、只做对第二道题的、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设为不同的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体过程如下:
解:设只做对第一道题的有X人,只做对第二道题的有Y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Z人。
X+Z=33,
Y+Z=28,
X+Y+Z=45,
求得Z=(33+28)-45=16人
答: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6人。
(5)王老师数学思维扩展阅读:
在全部学生至少做对1道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做对2道题的人数为16人。
但如果有两道题全部做错的学生,则我们无法求出答案。
设只做对第一道题的有X人,只做对第二道题的有Y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Z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A人。
X+Z=33,
Y+Z=28,
X+Y+Z+A=45,
由于A未知,无法求出Z。
F. 王老师数学教得很好,王老师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用关联词怎么写
王老师不仅数学教得很好,还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或者,不但而且也可以。
G. 王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全班42人,答对第一题的有28人,答对第二题的有32人,两题都不答的有1人。
想一说这些数学题这方面的内容,呃,我们是没有时间去帮你考虑的,希望你自己去琢磨琢磨这个呢,也许你出题出来是考我们的,我没时间去看。
H. 王老师数学×=学数师老王 王 老 师 数 学分别等于几
王老师数学×=学数师老王 式子有问题吧
I. 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趣味数学
设买了X本《抄数学字典》
58X+10.5*12=300
58X+126=300
58X=300-126
58X=174
X=174/58
X=3
图书馆王老师用300元钱买了12本《趣味数学》和3本《数学字典》
J. 王老师出了两道数字题,在全班45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3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
王老师布置的这两道数学题,第一道题45个人中呢,只有33个人做对了,第二道题,45个人中了,只有28个人做对了,那么第一题没有做对的,应该有45-33有12人,给第二道题没有做对的,有45-28=17人,把12+17=29,那么用45-29=16,那我就16个人,就是这两道题都做对的的人数,因为上面这二十九个人呢?就是只对的一个,或者是一个也没对的,通过牌照的方法得出了最后两道都作对了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