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发布时间: 2021-07-30 02:29:50

Ⅰ 初中数学 二次函数

因为 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所以 b的平方-4ac小于0
所以 -2的平方-2a小于0
所以 解得a大于1
根据顶点公式(-2a/b , 4a/4ac-b的平方)
将抛物线带入后化简得到(1/a ,a-1/a)
因为 a大于1
所以 1/a大于0,a-1/a大于0
两坐标都大于0是正数,所以在第一象限。

没法拍照只能打字了,望采纳、谅解。【注:/表示分数线,如-2a/b指负2a分之b】

Ⅱ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公式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a,b,c为常数,a≠0)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1,x2=(-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0�5的图象,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Ⅲ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1)y=4x+4
当y=0时,x=-1
当x=0时,y=4
∴A(-1,0) B(0,4)
将点B向右平移5个单位,纵坐标不变,回横坐标增加答5
∴C(5,4)
(2)y=ax²+bx-3a经过点A
将A(-1,0)带入方程得:
0=a-b-3a=-2a-b
∴-2a=b
对称轴为x=-b/2a=-(-2a)/2a=1

Ⅳ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根据题意可知直线OB和X轴的夹角为60°,即OB斜率=tan60°=√3,
∴直线OB:y=√3X,与抛物线y=√3X^2交于B点,
所以√3X=√3X^2,可知X>0,
所以X=1,y=√3,B为(1,√3)。

Ⅳ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 其顶点坐标为 (-b/2a,(4ac-b^2)/4a)</CA>
交点式:y=a(x-x₁)(x-x ₂)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 ,0)和 B(x₂,0)的抛物线]
其中x1,2= -b±√b^2-4ac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______
h=-b/2a k=(4ac-b^2)/4a x₁,x₂=(-b±√b^2-4ac)/2a
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_______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 -b±√b^2-4ac 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当a>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2/4a;在{x|x<-b/2a}上是减函数,在{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x|x≥4ac-b^2/4a}相反不变
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2+c(a≠0)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 +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解析式
y=ax^2
y=a(x-h)^2
y=a(x-h)^2+k
y=ax^2+bx+c
顶点坐标
(0,0)
(h,0)
(h,k)
(-b/2a,sqrt[4ac-b^2]/4a)
对 称 轴
x=0
x=h
x=h
x=-b/2a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 +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₁,0)和B(x₂,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₂-x₁| 另外,抛物线上任何一对对称点的距离可以由|2×(-b/2a)-A |(A为其中一点)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 -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₁)(x-x₂)(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中考典例
1.(北京西城区)抛物线y=x2-2x+1的对称轴是( )
(A)直线x=1 (B)直线x=-1 (C)直线x=2 (D)直线x=-2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
评析:因为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方程是:y=-,将已知抛物线中的a=1,b=-2代入,求得x=1,故选项A正确.
另一种方法:可将抛物线配方为y=a(x-h)2+k的形式,对称轴为x=h,已知抛物线可配方为y=(x-1)2,所以对称轴x=1,应选A.
2.( 北京东城区)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学生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
甲:对称轴是直线x=4;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求法
评析:设所求解析式为y=a(x-x1)(x-x2),且设x1<x2,则其图象与x轴两交点分别是A(x1,0),B(x2,0),与y轴交点坐标是(0,ax1x2).
∵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4,
∴x2-4=4 - x1即:x1+ x2=8 ①
∵S△ABC=3,∴(x2- x1)·|a x1 x2|= 3,
即:x2- x1= ②
①②两式相加减,可得:x2=4+,x1=4-
∵x1,x2是整数,ax1x2也是整数,∴ax1x2是3的约数,共可取值为:±1,±3。
当ax1x2=±1时,x2=7,x1=1,a=±
当ax1x2=±3时,x2=5,x1=3,a=±
因此,所求解析式为:y=±(x-7)(x-1)或y=±(x-5)(x-3)
即:y=x2-x+1 或y=-x2+x-1 或y=x2-x+3 或y=-x2+x-3
说明:本题中,只要填出一个解析式即可,也可用猜测验证法。例如:猜测与x轴交点为A(5,0),B(3,0)。再由题设条件求出a,看C是否整数。若是,则猜测得以验证,填上即可。
5.( 河北省)如图13-28所示,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则△ABC的面积为( )
A、6 B、4 C、3 D、1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及性质的运用。
评析:由函数图象可知C点坐标为(0,3),再由x2-4x+3=0可得x1=1,x2=3所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那么△ABC的面积为3,故应选C。
图13-28
6.( 安徽省)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0.1x2+2.6x+43(0<x<30)。y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什么?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评析:将抛物线y=-0.1x2+2.6x+43变为顶点式为:y=-0.1(x-13)2+59.9,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可知开口向下,当x≤1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该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为:0≤x≤30,所以两个范围应为0≤x≤13;13≤x≤30。将x=10代入,求函数值即可。由顶点解析式可知在第13分钟时接受能力为最强。解题过程如下:
解:(1)y=-0.1x2+2.6x+43=-0.1(x-13)2+59.9
所以,当0≤x≤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13<x≤30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下降。
(2)当x=10时,y=-0.1(10-13)2+59.9=59。
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为59。
(3)x=13时,y取得最大值,
所以,在第13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9.( 河北省)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按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千克;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针对这种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
(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月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
(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商店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
解:(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月销售量为:500–(55–50)×10=450(千克),所以月销售利润为
:(55–40)×450=6750(元).
(2)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x元时,月销售量为:[500–(x–50)×10]千克而每千克的销售利润是:(x–40)元,所以月销售利润为:
y=(x–40)[500–(x–50)×10]=(x–40)(1000–10x)=–10x2+1400x–40000(元),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10x2+1400x–40000.
(3)要使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即y=8000,∴–10x2+1400x–40000=8000,
即:x2–140x+4800=0,
解得:x1=60,x2=80.
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60元时,月销售量为:500–(60–50)×10=400(千克),月销售成本为:
40×400=16000(元);
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80元时,月销售量为:500–(80–50)×10=200(千克),月销售单价成本为:
40×200=8000(元);
由于8000<10000<16000,而月销售成本不能超过10000元,所以销售单价应定为每千克80元.

Ⅵ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

(1)
∵△=[-(m^2+5)]^2-4(2m^2+6)=m^4+10m^2+25-8m^2-24=m^4+2m^2+1=(m^2+1)^2>0
∴y=x^2-(m^2+5)x+(2m^2+6)与x轴有个交点
∵2^2-2(m^2+5)+(2m^2+6)=0,
∴点(2,0)在y=x^2-(m^2+5)x+(2m^2+6)图像上,
即(2,0)是y=x^2-(m^2+5)x+(2m^2+6)图像与x轴的一个交点
(2)
图像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x^2-(m^2+5)x+(2m^2+6)=0的两个根
x1=[(m^2+5)-√{[-(m^2+5)]^2-4(2m^2+6)}]/2
=[(m^2+5)-√(m^2+1)^2]/2
=[(m^2+5)-(m^2+1)]/2
=2
x2=[(m^2+5)+√{[-(m^2+5)]^2-4(2m^2+6)}]/2
=[(m^2+5)+(m^2+1)]/2
=m^2+3
或x^2-(m^2+5)x+(2m^2+6)=x^2-(2+m^2+3)x+2(m^2+3)=(x-2)[x-(m^2+3)]
∴x2=m^2+3
d=x2-x1=(m^2+3)-2=m^2+1
(3)
d=m^2+1=10,则m=±3,m^2+3=12
A(2,0),B(12,0),函数为y=x^2-14x+24即y=(x-7)^2-25
∵P(a,b)在函数图像上,
∴b=(a-7)^2-25
∴△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2+|BP|^2=|AB|^2
即[(a-2)^2+b^2]+[(a-12)^2+b^2]=10^2
2a^2-28a+148+2b^2=100
a^2-14a+24+b^2=0
b^2+b=0
b=0(舍)或b=-1
【此处也可以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7)^2+b^2=5^2,更快】
b<-1时为锐角三角形
-1<b<0时为钝角三角形
先做一个,太晚了。

再做吧,链接15
(1)
【函数解析式有两个待定系数(字母a和b,那么,有两个条件就可以确定了】
A(1,0)和C(4,3)都在抛物线上,所以
0=a*1^2+b*1+3
3=a*4^2+b*4+3
即 a+ b=-3
16a+4b=0
解得a=1,b=-4
抛物线为y=x^2-4x+3
(2)
由x^2-4x+3=0解得x1=1,x2=3,即B(3,0)
因为A、B关于对称轴x=2对称,所以BD=AD,所以BC+BD+DC=BC+AD+DC
当对称轴上点D落在AC上时,∴△BCD周长最短
直线AC为y-0=[(3-0)/(4-1)](x-1),即y=x-1
由y=x-1和x=2,得D(1,1)
(3)
与y=x-1平行的直线y=x+m与抛物线相切,有方程组
y=x^2-4x+3
y=x+m
只有一组解(重根)
x^2-4x+3=x+m
即x^2-5x+(3-m)=0
△=0即5^2-4*(3-m)=0,
m=-13/4
x^2-5x+(3+13/4)=0
x=5/2,y=5/2-13/4=-3/4,即平行于AC的抛物线的切线y=x-13/4与抛物线相切于E(5/2,-3/4),这时△ACE面积最大
连EC,则直线EC为y-3=[(-3/4-3)/(5/2-4)](x-4)
即y-3=[(-15/4)/(-3/2)](x-4)
y-3=(5/2)(x-4)
y=5x/2-7
令y=0,得x=14/5,即EC交x轴于F(14/5,0)
|AF|=9/5
S△ACE=S△AFC+S△AFE=(1/2)*(9/5)*3+(1/2)*(9/5)*|-3/4|=(9/10)*(3+3/4)=(9/10)*(15/4)=27/8
【验算】
AC:x-y-1=0,E(x,x^2-4x+3),
d=(1/√2)|x-(x^2-4x+3)-1|
=|x^2-4x+3-x+1|/(√2)
=|x^2-5x+4|/(√2)
=|(x-5/2)^2-9/4|/(√2)
因为x∈[1,4],所以当x=5/2时,d有最大值9(√2)/4,S有最大值(1/2)*(3√2)*[9(√2)/4]=27/8

Ⅶ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a、b、c的作用

o二次函数y=ax²+bx+c﹙a≠0﹚
⑴a>0,图象开口向上,y有最小值,
a<0,图象开口向下,y有最大值;
⑵对称轴x=﹣b/2a,
①若对称轴在y轴右边,则﹣b/2a>0,这时a、b异号,
②若对称轴在y轴左边,则﹣b/2a<0,这时a、b同号,
③b=0,对称轴为y轴;
⑶c为图象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
①c>0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
②c<0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
③c=0图象经过原点;
⑷当x=1时,y=a+b+c,
①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在x轴上方,则a+b+c>0,
②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在x轴下方,则a+b+c<0,
⑸当x=﹣1时,y=a-b+c,
①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在x轴上方,则a÷b+c>0,
②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在x轴上方,则a÷b+c<0,
⑹图象与x轴的交点
①当b²-4ac>0时,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
②当b²-4ac=0时,图象与x轴有1个交点,
③当b²-4ac<0时,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
供参考

Ⅷ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

1.
抛物线y=a[x-(t+1)]²+t²,得顶点A(t+1,t²)
点A代入抛物线y=x²-2x+1,有(t+1)²-2(t+1)+1=t²
该等式成立,所以点A在抛物线y=x²-2x+1上

2.1.
抛物线y=x²-2x+1=(x-1)²,得顶点B(1,0)
点B代入抛物线y=a[x-(t+1)]²+t²,有a[1-(t+1)]²+t²=0,即at²+t²=0
t≠0,则a+1=0,得a=-1

2.2.
抛物线顶点到它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相等,则该直角三角形是顶点A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易知顶点到x轴距离为x轴上两交点距离的一半。
y=-[x-(t+1)]²+t²=-{[x-(t+1)]²-t²}=-[x-(t+1)+t][x-(t+1)-t]=-(x-1)[x-(2t+1)]
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分别是(1,0)、(2t+1,0),顶点A(t+1,t²)
则两交点的距离是|1-(2t+1)|=2|t|,顶点A(t+1,|t|)
有t²=|t|,得t=±1

热点内容
男主班主任 发布:2025-08-05 00:21:52 浏览:17
很帅老师 发布:2025-08-04 22:43:17 浏览:523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发布:2025-08-04 21:25:07 浏览:603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点 发布:2025-08-04 20:05:03 浏览:155
星球大战生物 发布:2025-08-04 19:59:40 浏览:60
2015年幼儿园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4 19:22:32 浏览:813
化学品物流 发布:2025-08-04 16:15:56 浏览:409
中国国家地理订阅 发布:2025-08-04 15:05:37 浏览:185
色琪琪校园 发布:2025-08-04 14:24:16 浏览:409
老师是长辈 发布:2025-08-04 13:54:51 浏览: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