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题日记

数学题日记

发布时间: 2021-07-30 03:51:43

Ⅰ 关于数学的日记

一、
今天我做了一道几何方面的题目,它是求一个圆的四分之一横画一个长方形.而在圆的四分之一以外的长方形要求它的周长,我开始是用圆形的周长除以3.14等于6厘米这是直径.然后用28.26乘以四分之一等于7.065,再用28.26减去7.065等于21.195平方厘米。
可是我发现原来要求的是周长,于是我想了想,便用16.4减去16.4乘以四分之一等于12.3厘米.其实圆形的周长跟长方形的也一样,只要用圆周长减它的四分之一就行了。
做题的时候应该先看求什么,这样它的正确率才会提高。

二、
有一道数学题目: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
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
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

接下来是630÷42=15,
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

Ⅱ 数学应用日记4篇

1、巧解“鸡蛋”问题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去看望慈祥的姥姥。大舅给我出了一道题:姥姥家现在有12个鸡蛋,还有1只鸡,每天下一个蛋的老母鸡。那你想一想,如果奶奶每天吃两个鸡蛋,可以连续吃多少天呢?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吃12÷2=6天。”这时,妈妈在我身边提示:“这只是求出12个,鸡蛋可以吃几天。可是在这6天里面,母鸡可是下了几个鸡蛋的,这些蛋又可吃多少天呢?”我迅速回答:“6÷2=3天。在这三天里母鸡又下了3个蛋,还可以吃1天,剩一个,在这1天里,母鸡又下了1个蛋,1+1=2个,2÷2=1天。因此,总共可以吃6+3+1+1=11天。对吧?”大舅向我竖起大拇指,妈妈和姥
姥在一旁露出欣慰的微笑。
解释完舅舅提出的问题后,我悟出了一个道题:凡事都要善于思考,不断求全。

2、巧算表面积
计算表面积,顾名思义,要计算物体“暴露”在外面的部份。注意不能多算或遗漏。大家不妨看看这道题:在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的上底面正中控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求所得物体的表面积。如图:你能算出来吗?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算出来了:从上面看,表面积没有变化:少了上面,增加了下面,只是新增加了里面的4个内侧面。因此:42X6+12X4=100(平方米厘米)。嘿嘿!你算出来了吗?

3、 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在生活中,事事都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果我们不能学好数学,那么你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就会受骗,如你在市场中买衣服,这件衣服刚好打七五折,可你却没有学好数学,被人家打了八五折都毫无察觉,事后你才发现那就追悔莫及了。
数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其实这些难题并不是很难,只是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一点“佐料”让它变得十分灵活。如这道题:“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30%后出售。后来因为季节原因,又打八折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卖出104元。喧种商品卖出一件是赔还是赚?赔或赚多少元?”其实这题出的比较灵活,但只要理清思路,仔细思考,就能做出来。在解答这题中,首先要弄清提高30%
出售和又打八折出售的单位“十”是否相同?它们的单位“十”各是什么?当你弄清这两个分率的单位“1”是哪个是之后,便开始用倒推的策略先算出降价之前的价格,然后再算出成本价,接着与降价后的商品做比较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是赚了,那就是104一成本价,如果是赔了就用成本价-104元就行了。这题的正确列式是这样的:
104÷80%=130元
130÷(160%)=100元
100元<104元
104-100=4元
因此,这种商品卖出一件是赚了,赚了4元。
你看,这题简单吧!其实所有的难题只要你善于思考,没什么难题是攻克不了的,这不正应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话吗?所以面对难题要尽力攻克,而不是看到难题就回避了。
4、同学们,你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是不是分不清应用题中的术语所指的意思呢?你是不是常常把题目中术语的意思理解错呢?今天,我从书中总结出术语的特点,就让我告诉你吧。
先和你说说“增加、增加了和增加到”这几个术语的区分方法。“增加”和“增加了”其实是一样的,是指和原数比较,比原数多了。而“增加到”是指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以后得到某个数,比如:《奥数之星》价格由15元增加到16元,价格提高了百分之几?这时,列式如果是“16÷15X100%”那就错了,正确列式应该是:“(16-15)÷15X100%。”那么,“减少、减少了和减少到”也是如此。
好记吧!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这两个述语的不同点。“增加几倍”是指比原数多出(增加)的部分是原数的几倍,而“扩大几倍”指的是“新数”(也就是扩大后的数量)是原数的几倍。我举个例子吧:某商场三月份的营业额是100万元,四月份的营业额比三月份增加2倍,四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这题的列式应是:100+100X2。如果将题中的“增加”二字改成“扩大”。那列式应该是:100X2。“减少几倍与缩小几倍”也是如此。
最后,我再和你讲讲“缩小”。“缩小了”、“缩小到”、“缩小几分之一”等都是缩小的意思。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缩小了”是指缩小的部分:“缩小到”是指缩小后的结果,例如:一个长方形3平方厘米,把它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缩小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厘米?正确列式是3乘三分之一。如果是“缩小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列式则是3乘(1-三分之一)。“扩大”也是如此。
讲到这儿,我送你一句话:“小小术语不简单,一但想错整题错,只要区分不同点,以后解题定不错。”

Ⅲ 用一道数学题写一个日记

在班队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讲一件在小学五年生活中难忘的事,我略作思考,走上讲台,讲起那件难忘的事••••••
在四年级的一个星期五,我生了病上不了学,所以妈妈帮我请了假。当在下午的时候,我在家里一个人想:“他们在学校里会干什么呢?会做什么游戏呢?••••••”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我揉了揉朦胧的眼睛,发现天亮了,就穿衣服,洗漱,然后补起了我的作业。我先做数学,写着写着,一道智力大冲浪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反复计算,就是算不对,真是古人说的“百事不得其解”啊!这时,我想起了小寒,她可是数学课代表!找她!对!我一下子拿起了手机,拨通了小寒的手机号码:“小寒,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你能到我家来教教我吗?”“嗯,好的。”我一下子长舒了一口气,有救星了!轰隆隆。一阵雷声从我耳边传过,我趴在窗户上一看,天哪!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天空竟慢慢的下起了暴雨。这下小寒怎么过来?我拿起了手机有些犹豫,打吧,我这道题怎么办?不打吧,小寒怎么办?想来想去,还是拨通了那个号码:“小寒,下雨了,你就不要过来了。”我咬了咬牙。可小寒坚持要过来。当小寒来到我家时,她的鞋已经全部事了,还微微有些发抖,一行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么累的过来,就只为了教我一道题。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滴在了衣服上,滴在了心里•

Ⅳ 3篇数学日记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Ⅳ 写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一家店前围着许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店家在版进行促销活动,只要交一权元钱便可回答一个问题,要是能在30秒内答对者可获奖金30元。我看见其它人纷纷败下阵来,便想:到底什么题这么难呢?便怀着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钱。

我跟着老板走进店内,他便开始提问:“小明去书店买书,买了17本99元钱的书,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他一说完,便露出了狡诈的目光,接着开始计时。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来,这99乘17不用竖式计算怎么算得出来呢?就在这时,我灵光一闪,《口算速算天天练》里有一页不是这样写到:一个100以内的数乘99的速算方法是:用这个数先乘100,再减去这个数即可。想到这,我便脱口而出:“1683。”我刚说完,那位老板差点摔倒在地,他一看计时器,才28秒,无可奈何地给了我钱。

我拿着30元走出商店,望着别人那羡慕的目光,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我想:数学并不仅仅是1+1的计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广,除了这件事外,买东西等事都用得到数学。所以,我再次想说:“数学,真有用。”

Ⅵ 四年级数学问题日记(40字左右)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个人在家,睡醒觉来已经:30了,我立刻跳下床,这时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了我一番,接这个电话我花了五分钟,我迅速换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直奔餐桌吃早饭,我又花了十五分钟,15+5=20(分钟),8:30+20=8:50(分钟)12:00—8:50=3:50(分),还有三小时五十分钟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时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9:00+1:00=10:00,12:00—10:00=2(小时),还有两小时!这时我发现没面条了,于是带了30元去新生力商场买面条。到了商场,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我突然又想起来妈妈让我买五个羽毛球,羽毛球两元一个,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没办法,本来想剩多点的,现在只能剩这么多了。

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钟,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两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钟)才能洗完衣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

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我增强了自己的自立性,虽然是一些简单数学题,但还使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

Ⅶ 写一篇100字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日记

10月15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到糖铺店里买了24颗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讨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听了高兴万分。可是,这么多糖我们该怎么分呢?于是我们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起来。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平均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经有办法了。”弟弟和妹妹说:“真的?”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说:“你们不相信就听我的解释,我们这里不是有3个人吗?”弟弟妹妹说:“是呀?”我说:“那不是很简单,24÷3=8(颗),所以我们应该每人分到8颗糖。”弟弟和妹妹听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闪电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颗糖。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谢数学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在争吵呢!

热点内容
很帅老师 发布:2025-08-04 22:43:17 浏览:523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发布:2025-08-04 21:25:07 浏览:603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点 发布:2025-08-04 20:05:03 浏览:155
星球大战生物 发布:2025-08-04 19:59:40 浏览:60
2015年幼儿园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4 19:22:32 浏览:813
化学品物流 发布:2025-08-04 16:15:56 浏览:409
中国国家地理订阅 发布:2025-08-04 15:05:37 浏览:185
色琪琪校园 发布:2025-08-04 14:24:16 浏览:409
老师是长辈 发布:2025-08-04 13:54:51 浏览:58
乐至毒打班主任 发布:2025-08-04 13:43:38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