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发布时间: 2021-07-31 03:27:43

❶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下册 什么是周长 教案

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2、学科:数学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
三、教案设计理念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它存有大量数据(教学案例、课件、电子档案)、多媒体资源资料(如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软件等学习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简单而且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为广大教师提供便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致力研究如何使数学学科教学与互联网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进行《什么是周长》教案设计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相信教学效果更佳。
四、教材分析为准确地把握好教材内容,尤其要理解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上的异同,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材重组,我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查阅与本课时相关的教案、说课稿、PPT、课堂实录视频等,以便更准确地定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说出什么是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具体事物或图形开展观察、度量、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求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教学重点: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3、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以及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长方形、长方体、剪刀、直尺、软尺、)5、学具准备:直尺、彩笔、软尺、学习纸、绳子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操作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愉快教学等方法
【学法】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❷ 三年级数学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动手操作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测量和计算具体事物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理解周长的含义
学具准备:直尺、彩色笔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直尺、信封(内装有毛线和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首先运用课件演示,故事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蚂蚁家族要举行一次运动会,你看,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它在树叶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小蚂蚁练围绕树叶爬了一周的情境)。
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
师指出:在树叶周围的这些线就是它的边线。
围着树叶的边线一圈叫做树叶的一周。
小蚂蚁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哪里,我们才称为一周?
预设:从起点沿边线又回到起点。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1.指一指
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小蚂蚁有句话要告诉大家。
课件演示,小蚂蚁说:我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
(1)师:谁能指一指哪里是树叶的周长?
请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树叶的周长,下面的同学当裁判并举手指一指。
教师强调:要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点才是一周。
(2)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3)课件再演示小蚂蚁未爬过一周,和爬过一周多的过程。
小蚂蚁为了加强训练,爬了树叶四次,哪次的长度是周长,哪次不是?
有沿着边线,没有回到起点;
‚有沿着边线,但是超出了起点;超过了一周
ƒ有回到起点,但是没有沿着边线。
第4次是周长,有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
2、描一描
(1)书本44页描一描
我们已经认识了树叶的周长,如果让你来描一描树叶的周长,你会吗?请你拿出彩色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来。
学生汇报: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沿着哪里描的,又到哪里结束?
描树叶的周长,体验描树叶周长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起点可以不一样,但只要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这样一周的长度,都是树叶的周长。
(2)练一练的第1题
我们已经描过了树叶的边线,现在请用彩色笔画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强调边线指的是图形外围的线,图形里面的不能画)
3.摸一摸
(1)课桌面的边线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像树叶一样有周长,比如我们的课桌面。
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
我们摸的课桌面边线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还有我们的数学书封面。
我们摸的数学书面边线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3)你们还能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吗?摸一摸、说一说哪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动手操作,测量周长
1、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不仅物体的表面有周长,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书本45页练一练第2题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在哪里?
三角形这三条边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这四条边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引导学生理解:五边形呢?六边形呢?也就是说不管是几边形,它的周长就是所有边的总和。
这几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直的线,我们可以直接用(尺子)测量。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注意:用尺子测量后把数字标在旁边,注意要加上单位哦。
选择三角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
请看,老师这边也有一个方法:我把这条边转下来,它的什么变了?(位置),什么没变?(长度);同样的,把另一条边也转下来,这样就把三角形的周长变成了一条直直的线了。
2、测量头围和腰围
同学们,天越来越凉了,老师想做一顶帽子,想知道这顶帽子合不合适,要知道什么?(头围)
请你上台来指一指你的头围在哪里?
同学们,知道了头围在哪里,那怎么测量呢?——(线、软尺)
好,那你来用软尺绕,老师帮你。
头围本来是曲线,现在我们通过软尺绕一周,就把它变成了一条直直的线,可以用什么测量?(尺子)
以前我们要把这一条直线放在尺子上进行测量,现在有了软尺,就可以直接读数了,他的头围大约是51厘米。
知道了头围,就可以做一定合适的帽子。老师还打算买一条裤子来配这顶帽子,要知道什么才能买到一条合适的裤子。——(腰围)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沿着肚脐一周的长度,就是我们的腰围。
3、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量完了头围,现在老师还想量一量树叶的周长。树叶的周长不是直线了,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会受到上面测量头围的启发,说要用线绕。
好,你来绕一绕,老师来帮你扶住树叶。
同学们,你们看明白了吗?他是从起点开始,紧紧贴着树叶的边线,又回到起点。然后,要牢牢抓住这一处,并用彩色笔做个记号。接着,把这条绳子一拉,就变成了一条直直的线了,就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了。
同学们,在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提醒:把做记号的这一端对准0刻度线,捋直绳子,另一端对向几,就是几。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
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像我们刚才那样,一人扶树叶,一人绕绳子,记得做上记号哦。
现在,请拿出抽屉里的信封,取出树叶和细绳,开始动手。
(3)反馈小结
谁来说一说你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用上“大约”
为什么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一样呢?
树叶有大有小,测量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四、观察思考、深化理解
1、 练一练3(1)
同学们表现得很棒,老师想出道难题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图(标有数字):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继续看,把第二个正方形沿虚线剪掉一块,变成了这样。
它的周长是哪一部分呢?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谁来说明理由?
课件演示:让两个图形的边重合,可以看出,这几条边完全重合,只要比较其余两边是否分别相等就行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两条竖边相等,这两条横边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引导学生:把横的边往上移,这条边的位置变了,长度不变。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条边移上去补在上面。竖边也是一样的。
是不是真的一样呢?老师已经帮你们测量好了数据,请同学们算一算,验证一下!
2、 课后思考
这是一块长方形菜地,把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种黄瓜,一部分种西红柿,请同学们课后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

❸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 什么是周长 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课件、树叶、线、直尺、皮尺、草稿本、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你是怎样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
二、通过操作,具体感知
1、摸一摸,初次操作,形成感知。
老师:
(1)科学课上我们学过《植物的叶》讲的就是树叶,你看,这就是老师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的树叶,这些树叶漂亮吗?(课件演示、实物展示)
(2)树叶由几部分组成?树叶的周长在哪里?(请学生用手摸一摸)
(3)指名3名学生逐个演示,要求动作要缓慢、清晰;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每位同学的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A.从哪里起,最后又回到哪里,中间没有间断;
B.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摸。
(4)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沿着树叶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2、描一描,再次操作,加深感知。
(1)请同学们选一片树叶尝试着一笔画出它的周长。
老师提出要求:
首先自己要想一想怎样才能一笔画出树叶的周长,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并强调从哪开始,又到哪结束!
(2)请同学上讲台演示自己描的过程,一边描一边说:沿着树叶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3)从同学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
A.从哪里起笔,最后又回到哪里,中间没有间断;
B.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
三、回归生活,拓展新知
1、不只是树叶有周长,在我们的周围也存在很多周长,你发现了吗?请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
2、教师课件演示。(ppt课件)

四、巩固新知
1、用彩笔描出下面的图形的周长。(课本第56页)

2、判断:(课件演示)
(1)知道什么是周长了,我们来当当小法官,判断下列图形的周长对不对,为什么?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2)出示游泳池
3、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课本第56页)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说你是怎么做的)
4、课件出示课本第56页练习题第2题: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想法;
(3)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计算结果和做法。
5、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五、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❹ 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①建立周长的概念。
②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从而使达到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电脑 多媒体 水彩笔 尺子 绳子 树叶 图形卡片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了,秋姑娘带着礼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纷飞的落叶)

师:对了,片片落叶像蝴蝶展开了翅膀,纷飞在我们的身旁,这就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而且已经轻轻地飘落在你们的桌子上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就赶快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叶子举起来吧!

(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落叶高兴的举起来。)

师:说说你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呢?动手摸一摸这些树叶的轮廓。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叶子的形状描下来吗?注意,在描的时候,要沿着叶子的边描,笔画不要重复。好,开始吧!

(学生动手描叶子的轮廓。)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描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1:我用手按住叶子的中间,然后用水彩笔从页柄开始描,正好沿着叶子描了一周,就描好了。

生2:我是从叶子的顶端尖尖的部分开始描的,也是正好描了一圈。

生3:我先描了叶子的左边,又描了叶子的右边,也正好是叶子的一周。

师小结:其实,不论大家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是描出了这片叶子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这片叶子的周长。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研究什么是周长。

师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揭示周长概念

师:小蚂蚁也收到了秋姑娘的礼物,看,它在做什么?(课件播放小蚂蚁绕叶子一周的动画)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跑的呢?

生:它是从叶子的一个点作为起点,绕着叶子的边跑了一圈(一周),又回到了起点。

师:小蚂蚁绕着叶子跑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

师:看,这两片叶子,那一片画出了叶子的周长?为什么?(课件播放图片)

2、一笔画:

师:象这样的图形让你画,你会画吗?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一笔画,(体会从起点开始,画一周,又回到起点,起点和终点重合)

学生画

师: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实践活动:摸一摸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可以找到很多物体的周长,看,老师的讲桌上边有一个平平的面,沿着它的边线摸一周,就是将桌面的周长。(边说边演示)

师:你能像我这样,找到一个物体,选一个这样平平的面,然后细心的摸出它的边线吗?

学生到前面汇报。

生1:我选择了我的文具盒上面平平的面,摸出了这个面的边线。

生2:我选择的是我的橡皮的一个面,这是这个面的边线。

生3:我选择的是我的数学书的封面,这就是数学书面的边线。

生4:我选择了我课桌的面,这是课桌面的边线。

师:刚才我们摸出的这些面的边线,它的长度,就是这个面的周长。

4、封闭图形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学到这么多知识,这高兴。看,又跑来一只小蚂蚁要和刚才的小蚂蚁比赛呢。(出示课件)

提问:(1)他们俩谁跑的是树叶的一周?

(2)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封口的,一个是不封口的。

师:对,封口的叫封闭图形,有周长。不封口的图形没有周长

演示:将一根铁丝折成五角星的框架
提问:看老师手里的图形,它的周长在哪儿? (学生上台指出)
演示:把铁丝的接头放开
质疑: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小组讨论 , 并汇报讨论结果,简要说明理由(鼓励组员补充)
师:看,秋姑娘要考验一下同学们,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出示课件)

小结:向老师手里的图形一样,这条线是封闭的,长短和图形的边线一样,周长其实是一条“线”,而不是线里面的“面”。所以我们在测量周长时要使用长度单位。

5、实践活动:量一量

过渡语:短短的几分钟,同学们不但能准确的描出图形的周长,还找到了不少身边事物的周长,真是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周长,你信吗? 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头饰,我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试戴一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现象呢?

(一个同学戴上正好,但是另一个同学戴上却滑了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因为他们两个的头一个大,一个小。

师:要想让这两个同学戴上大小合适的头饰,必须要先量一量他们的头围大小,他们的头围就是他们头一周的长度。

(师演示从一个点起,绕着这个同学的头一周,最后在回到起点上来。然后把测量的线在米尺上测量一下,就是这个同学的头围。)

1、 认识测量工具

2、 讲清测量方法

3、 选择自己身体的一个部位进行测量。

4、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5、 测量图形的周长

师:我们身体上的周长你会测量了,那么封闭图形的周长又该怎样来测量、计算呢?

请大家看一组图形,要想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几条边的边长呢?

生:三角形要先测量三条边的长度,然后把这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那么一个四边形要先测量几条边呢?又该怎样计算他们的周长呢?

出示一个四边形让学生到前面来测量并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然后再出示一组图形:测量好每一个边长的图形,有五边形、六边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计算它们的周长,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热点内容
师德考核考评制度 发布:2025-08-02 19:39:38 浏览:125
肚子胀气放屁怎么办 发布:2025-08-02 17:43:02 浏览:1000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总结 发布:2025-08-02 16:12:31 浏览:702
商务英语广州 发布:2025-08-02 15:40:49 浏览:449
本年度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8-02 14:37:10 浏览:998
ff14怎么转职 发布:2025-08-02 14:25:14 浏览:509
老师勉励学生的话 发布:2025-08-02 13:15:42 浏览:788
教师必看电影 发布:2025-08-02 12:47:57 浏览:323
小学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2025-08-02 12:08:56 浏览:666
南京生物医药谷 发布:2025-08-02 12:07:22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