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的万能公式

数学的万能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7-31 11:13:25

『壹』 数学万能公式是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贰』 数学万能公式是什么数学中万能公式是什么

中学阶段的万能公式一般是指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公式如下:

『叁』 初中数学用的所有万能公式都有哪些

万能公式包括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等。万能公式,可以把所有三角函数都化成只有tan(a/2)的多项式。将sinα、cosα、tanα代换成含有tan(α/2)的式子,这种代换称为万能置换的代换公式。

初中常用的万能公式:

1、sinα=[2tan(α/2)]/{1+[tan(α/2)]^2}

2、cosα=[1-tan(α/2)^2]/{1+[tan(α/2)]^2}

3、tanα=[2tan(α/2)]/{1-[tan(α/2)]^2}

将sinα、cosα、tanα代换成tan(α/2)的式子,这种代换称为万能置换公式。

(3)数学的万能公式扩展阅读:

万能公式,可以把所有三角函数都化成只有tan(a/2)的多项式之类的。用了万能公式之后,所有的三角函数都用tan(a/2)来表示,

为方便起见可以用字母t来代替,这样一个三角函数的式子成了一个含t的代数式,可以用代数的知识来解。万能公式,架起了三角与代数间的桥梁。

具体作用含有以下4点:

1、将角统一为α/2;

2、将函数名称统一为tan;

3、任意实数都可以表示为tan(α/2)的形式(除特殊),可以用正切函数换元;

4、在某些积分中,可以将含有三角函数的积分变为有理分式的积分。

『肆』 求数学中的万能公式!~~

给你个地址吧!人家回答过了……

『伍』 在数学中 有万能公式吗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两根X1,X2有如下关系:
X1+ X2=-b/a,X1·X2=c/a.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 (2)(AB)^2;=BD·BC , (3)(AC)^2;=CD·BC 。 等积式 (4)ABXAC=BCXAD(可用面积来证明)

『陆』 数学上有这样的万能公式吗

当然有,只要用积分公式就可以,微积分本身就是用来计算不同曲线之间的面积的.

『柒』 数学万能公式是什么

数学上有一种思想叫化归,就是把复杂的都化为简单来计算。
在平面上,对于多变形都可以化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而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最本质的面积公式是正弦定理。
其次就是圆了,圆面积的本质上是一条半径扫过一周后形成的区间大小。所以圆面积лr^2的得来可以这样理解:半径的中点绕圆心一周得到的周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用一个物理原理来解释:一个圆盘的质量是体积和密度的积。设高度和密度都是单位1,半径的质量为r,所有半径质量的和,半经的个数为半径质点(位于其中点处)绕圆心的周长数。这样就可以得到原面积为2лr*(r/2)=лr^2
根据这样的原理扇形面积可以同样得到:半径质点绕圆心转一定角度得到的和。
有了以上的概念,那么求任意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就很简单了。
表面积:母线的质心绕一周得到和。
体积:旋转面的质心绕轴得到。
数学上有个公式叫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注意:上面的是从网络知道复制来的。

『捌』 你知道数学上这样的万能公式吗

数学上有一种思想叫化归,就是把复杂的都化为简单来计算。
在平面上,对于多变形都可以化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而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最本质的面积公式是正弦定理。
其次就是圆了,圆面积的本质上是一条半径扫过一周后形成的区间大小。所以圆面积лr^2的得来可以这样理解:半径的中点绕圆心一周得到的周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用一个物理原理来解释:一个圆盘的质量是体积和密度的积。设高度和密度都是单位1,半径的质量为r,所有半径质量的和,半经的个数为半径质点(位于其中点处)绕圆心的周长数。这样就可以得到原面积为2лr*(r/2)=лr^2
根据这样的原理扇形面积可以同样得到:半径质点绕圆心转一定角度得到的和。
有了以上的概念,那么求任意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就很简单了。
表面积:母线的质心绕一周得到和。
体积:旋转面的质心绕轴得到。
搂主可以推导简单计算一下,结果和课本给定的公式是一样的。

『玖』 数学万能公式

一、乘除法定律万能公式

1、乘法交换律:a×b = b×a

2、乘法结合律:a×b×c = a×(b×c)

3、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a×c - b×c=c×(a - b)

4、除法性质:a÷b÷c = a÷(b×c)

二、解方程万能公式

1、加数 +加数 = 和 ;

2、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3、被减数–减数 = 差;

4、被减数=差+减数;

5、减数=被减数–差。

6、因数×因数 = 积;

7、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 = 商;

9、被除数=商×除数;

10、除数=被除数÷商。

三、行程问题万能公式

1、路程=速度×时间;

2、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路程÷时间。

四、工程问题万能公式

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5、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6、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7、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五、初中常用的万能公式

1、sinα=[2tan(α/2)]/{1+[tan(α/2)]^2}

推导:sinα=2sin(α/2)cos(α/2)=[2sin(α/2)cos(α/2)]/[sin(α/2)^2+cos(α/2)^2]=[2tan(α/2)]/[1+(tanα/2)^2]

2、cosα=[1-tan(α/2)^2]/{1+[tan(α/2)]^2}

推导:cosα=[cos(α/2)^2-sin(α/2)^2]=[cos(α/2)^2-sin(α/2)^2]/[sin(a/2)^2+cos(a/2)^2]=[1-tan(α/2)]/[1+(tanα/2)^2]

3、tanα=[2tan(α/2)]/{1-[tan(α/2)]^2}

推导:tanα=tan[2*(α/2)]=2tan(α/2)/[1-tan(α/2)^2]=[2tan(a/2)]/[1-(tanα/2)^2]

将sinα、cosα、tanα代换成tan(α/2)的式子,这种代换称为万能置换公式。

『拾』 高数学万能公式

一般在解方程的时候出现x/2,x,2x中任意2个或3个的余弦,正弦,正切函数时,要用万能公式把他们尽量统一.

和差化积,积化和差是在高考的范围内,不过照往年的高考题来看不会有很多,而且不是很难的那种,但是肯定是在范围内的.因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是万能公式的一个推导,并没有超纲.

热点内容
老师流泪了 发布:2025-07-31 17:01:03 浏览:928
长沙教育学院网站 发布:2025-07-31 16:50:00 浏览:718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 发布:2025-07-31 16:47:21 浏览:633
怎么招标 发布:2025-07-31 15:40:54 浏览:972
看历史订阅 发布:2025-07-31 15:13:46 浏览:214
高考自招物理 发布:2025-07-31 15:13:05 浏览:622
巫山教师公招 发布:2025-07-31 14:05:43 浏览:9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发布:2025-07-31 13:59:55 浏览:391
舞蹈老师体会 发布:2025-07-31 13:43:03 浏览:161
地理图表 发布:2025-07-31 12:50:10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