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论高中数学

论高中数学

发布时间: 2021-08-01 20:20:46

Ⅰ 论文: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

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既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是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又如,前几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 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 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 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 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 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 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数学,做数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的最好的老师。

作者简介:北京四中高级教师,现任西城区教研中心兼职数学教研员,西城区教育系统数学科学科带头人,曾任四中数学教研组长及西城数学会理事会理事。95-96年北京电台教育台“电视家庭课堂”主讲教师之一。98年和99年曾在中国教育台讲“高考辅导讲座――考前点拨”。三十多年来始终在教学第一线任数学老师,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数学工作。有丰富的数学经验。

摘自数学教育网

Ⅱ 浅谈初高中数学的异同

一、学习环境的不同
初中阶段,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智力教育非常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与自立能力的培养。有些家长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干,以为那样做可以多留些学习时间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却造成了孩子对家长、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有些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都没有。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高一新生来讲,可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的教材、新的同学、新的教师,就连课本的样式都与初中时截然不同。任何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或长或短,年轻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的"监管"成为住校生。当挫折来临时,这些学生往往又不能像初中阶段那样得到教师及时的呵护,从而导致自信心丧失,加之心理承受力又不够,所以,一进入高中就感到很不适应。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多么的难学,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了较大的心理障碍。
二、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剧增而学时却大幅度减少
初中数学内容通俗而具体,题型少而简单,多数是对常量进行研究,课时充足使得每节课容量很小、进度很慢,对重点与难点部分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种类型问题的解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范例讲解,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加强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教师俨然成了他们学习上的"保姆"。相比之下,高中数学不仅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延展。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不但内容多而且难度大,同时总的课时却减少近半。鉴于以上原因,课时容量必然增加,教学进度必然加快,教师没有时间把所有的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以落实对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对重点以及难点部分没有太多的时间反复练习。
同时,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初高中教材虽然难度都有所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轻易降低教学难度,这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提高了,这一点由高中数学的教材容易而考试题难度大便可见一斑。初中教学同样也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有些学校与教师通过挤压副科的上课时间,删减没有列入中考考试范畴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基础知识不扎实。比如,初中对函数等内容的教学明显不足,学生感到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学生到了高中碰到函数等内容时还没有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觉得会做题目就行了,重"量"轻"质"。到了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运算出错就是中途"趴窝"。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教材内容的调整还造成了初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连续性,如,初中数学中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法就要求过低,不再要求学生掌握十字相乘法,而在高中阶段三个"二次"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就要用到十字相乘法。
三、学习方法的不同
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习惯于围着教师转,学习没有计划。主要体现在课前不预习,坐等教师上课;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上去;课后没有及时复习。他们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被主体",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有序提高。而高中数学由于其自身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成为学习的主体。

Ⅲ 高中数学讨论

pq若同时为假,那p并q哪里会真?

先求出命题p和命题q所规定的m的范围,再根据p并q为真,p且q为假来求出m的范围。
p:m的平方-4>0,
m>2或m<-2,且题中有负根这一点,所以x1+x2=-b/a=-m<0,则m>0

q:16(m-2)的平方-16<0
1<m<3
则1<m小于等于2或者m>=3,哎,大一了,数学题目忘记好多

Ⅳ 高中数学论文

有限集和无限集的辨证关系
数学中的有限和无限是对现实世界的有限和无限的反映。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就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无限性首先就是指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宇宙的无限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就表现为时间的无限持续和空间的无限广延。数学中的无限性就是这种物质世界无限性的反映。
有限则是说一切事物都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因此总是一段时间,有规模的、有界限的。即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事物。数学中的有限就反映了这种有限性。
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的统一,它们既是对立的,有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数学中的无限和有限也反映了这一点。例如 ,整数集是一个无限集合,人们无法得到一个完成了的整数集。但每个整数又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得到任意的整数。任意给出一个数学的对象,我们立即就能判定它是否属于整数集,这样看问题,整数集又是一个完成了的集合,是一个有限的概念。因此整数集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体。
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的、有区别的,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的性质有质的不同。例如一个有限集和它的任何一个真子集都无法建立一一对立关系,而无限集则可以与它的一个真子集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自然数集和它的一个真子集 偶自然数集就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再如,一个有限的良序数集,自然数集的一个有限数集必然有最大数和最小数。但是无限的良序数集则没有这种性质,实数集就没有最大数也没有最小数。
有限和无限又是密切相联系着的,没有有限也就没有无限,没有无限也就没有有限。无限性是不能完全被证明或者说被完全实现的。这并不是因为无限性不存在,而只是因为如果无限性一旦得到完成,得到实现,那它就不再成为无限,而变成有限。但是如果所有的无限都变成有限,无限就不存在了,因此有限也就不存在了。由于有限是存在的,所以无限是不能完全实现的。
事实上,有限的总和构成无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这种情况在数学中也得到反映,比如整数集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整数组成的,而这个集合的无限性就是通过无数个有限的整数总和表现出来的。
有限和无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比如,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个“分”的过程就是一个有限和无限互相转化的过程。《庄子·天下篇》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表达了这一过程。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这就是一个有限向无限转化的过程,就棰的长度来说,分的过程是无限的,无论分得多么小,总是可以取其长度的一半的,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但是,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达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作为一定质的棰来说,具体的分割又是可“竭”的,即分到一定的关节点时,就不能保持“棰”之为棰的质了。这个关节点就是“分”的一个极限,它标志着分的过程从无限到有限的转化。这个关节点大约在分到第三十天时达到,这时棰的长度大约是十亿分之一尺,已经小于分子的数量级,这时就不再成为其棰了。可见,“分”的过程是一个有限和无限,质和量的对立统一的过程。
在数学中,经常通过极限来实现有限和无限的转化。比如一个收敛的正项级数之和是由无限项组成的,但是它的极限值却是一个具体数值。反过来,在其定义域内正弦函数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但是它却展开为无穷项的级数。再如导数和积分也是某种特殊的极限,因此,也是有限和无限转化的有力工具,数学通过有限和无限转化这一杠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eilajing/archive/2005/10/29/519107.aspx

Ⅳ 试论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试论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摘 要:数学自诞生起就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数学在高考分数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题量;总结;高效率课堂
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学习科目,为了抓好学生的数学学习,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高中学生应怎样学好数学提出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提升数学水平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数学都是一步一步提升的过程,进入到高中,在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物理化学全面发展的紧张氛围下,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及高效率完成作业及学习是最关键的。高中不像是初中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必须让10分钟的时间开出100分的花朵,所以教师就应该印刷提纲给学生让他们提前预习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上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疑问有重点性的讲,不至于整堂课像流水账一样,学生也会手足无措。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模式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数学,融进数学的血脉之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实行“高效课堂”,即分小组讨论题目,各组派一名代表讲解该题目,最终由老师点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有不懂的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开始的盲目学习也许会有学生不适应,老师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引导,这是一次质的飞跃,随着难度的增加,教师应该让学生认清现实,努力进取,灵活转动脑细胞,活学活用,带着新知识和旧知识一起披荆斩棘,从而将能力提升到高中。
二、广泛搜集学习方法
可以说没有学习方法就不会学习,也就学不好,一个教室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三种:优秀、中等、略差。因为中考已经筛选了一遍,能进入高中的也算是精英,对于这三类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优秀的同学来说,他们做题有一定的技巧性,首先拿过题看一下大概属于哪种类型,自己会做的在题目前加上对号标记,有点困难的用方框标记,不会做的问号标记,对于一道题目应该只会出现这三种状况,这就是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凡事都要有计划性,用心做、用脑想。
对于中等的学生就是不管什么样的都从头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挨着做,没有会不会的区别都是做做做,这就是中等的学生与优秀学生的区别,成绩可以说明一切。对于略差的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及周围同学的压力下,可能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他们所做的也许只是抄别的同学的作业,上课看小说,自习玩手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这就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应付迎面而来的难题,中等的同学不用再做无用功,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没有用的地方,跟优秀生并肩作战,略差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学习方法爆炸性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前进。 三、题海战术
卷子最多的时候要数高中了,有人说周末回来时桌子已经不见了踪迹,消失在茫茫卷子中,这也许是对高中生活最形象的描述,正是这些题,让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例如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之前可能需要画出图像才会判断,当学习了导数之后,直接判断函数在某区间的单调性,再看看极值点处的值,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结论。例如求几何图形的夹角问题,可以根据定义分别找两个平面在交线处的垂线,进而确定夹角即为两条垂线的夹角,这是两个平面相交的情况;对于两个平面不相交,就得先延长两个平面相交再根据相交的情况来解答,学生要仔细观察题目的形式,采取正确的做题方法。教师应多找重点题型的
题,从不同方位切入重点,引导学生将同类型的题的解法串起来,从而在做题的时候大脑中呈现一幅提纲画面,顺着印象进入主题。
不同的老师找不同地方的历年高考卷子,一模二模考试卷子整理属于自己所讲范围的题目并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练习,提高技能。介绍学生属于所处阶段的课外辅导书,在课余时间内多做题,优秀生手里每人至少一本,针对专题有目的性的进行钻研和研究,从而掌握针对某一题型的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优秀学生可以给中等的学生讲题,因为他们针对某一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有了做题经验。有一些略差的学生看见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会买课外辅导书,这足见多做题的重要性,既然是所有同学公认的方法,那就一定错不了,坚持下来就会取得成功。
四、总结教训,错题重现
如果只是一味地做题,一直挑战新的题型,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来说过两天仍然记得,可是对于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又不整理的学生来说记住真的很困难,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为了学生多辛苦一下,上课发现不集中注意力的马上抓起来,下课多找学生跟自己互换角色进行题目的讲解,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该题目的印象,虽然过一段时间又忘了,但是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记得。
其实在这一环节,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又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做题的时候不是加了标记吗?打对号的就不用看了,那都是概念性的、最基础的,做了这么多题了基础肯定没有问题。打方框的题是有疑问的,到了最后再拿出来看看是不是跟之前做题的感觉有所不一样了呢?如果还是不太明白,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明白之后又在里面标注三角号;对于问号的题目应抱有试试看的态度了,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水平。所以有些题过了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来看一看,这跟庄稼不下雨需要浇一浇水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反复温习、反复牢记,如果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考试,像高三经常做理综文综题一样,成绩稳定在优秀行列的学生会把做过的题拿出来经常翻一翻,将做题方法铭记于心。 五、课堂高效率
每次做完一份考试卷,要求学生不懂的问题先找自己小组的同学解决,老师根据卷面出现问题比较多的题统一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防止一些同学进行错误的讲解。再分析出各组的平均分,分数高的一组获得相应的奖励,分数低的一组加以鼓励,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这也是学生上台表演,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相信这样的班级里出来的学生将来必定会是一个人才,走到哪里都毫不畏惧。
总而言之,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才发展的角度,学好数学都是必要的。

Ⅵ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论文

1、 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学习上占第一,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到。之所以你占不了第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不正确,第二、没有坚强的毅力。在这里面毅力是第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第二重要的。

Ⅶ 谈一谈你对高中数学的看法

呵呵~~~我今年才从数学的痛苦中解放出来
不管怎样,每个人的爱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数学,有的人他就是不喜欢~~我以前就特别讨厌这个啊,但是数学其实对一个人的思维、做事的缜密性和逻辑性方面都大有帮助……
如果实在没法对他燃起热情,就把他当成敲门砖吧,我的老师是这样跟我们说的,可见他已经很无奈了~~
以后还会不会分文理科我真的不知道,但我受够了有些人对文科生的一些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文科生是不够聪明才选了文科,的确有很多人是因为理科实在是没前途才选择了文科……这个现实的确使文科生的整体印象受到了些影响,但是,当你没有进入某个领域系统学习的时候,凭什么妄加评论!所以后来我突然的“改邪归正”狂补数学,の……其实就是因为怒了……
讲句实话,不仅是数学,任何一门学科,你问我有什么具体的学习经验没,我都只能告诉你,当你下定决心要学好他的时候,方法自然就来了,这个就是我的看法
其实真的学进去了,数学自身的魅力,会吸引着一步步的前进的,呵呵……

Ⅷ 急求高中数学论文6篇

http://www.xj-zx.com/Article/shuxuelunwenG/

http://www.xues.net/

热点内容
校长师德事迹 发布:2025-07-24 11:46:14 浏览:694
2017高考卷1数学 发布:2025-07-24 10:12:01 浏览:924
南京教师信息 发布:2025-07-24 10:10:27 浏览:77
钡化学名 发布:2025-07-24 08:12:22 浏览:97
山东有哪些县 发布:2025-07-24 07:17:07 浏览:877
dell历史 发布:2025-07-24 06:45:33 浏览:817
高考题库数学 发布:2025-07-24 05:12:45 浏览:985
普莱柯生物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821
初二物理光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289
2017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7-24 04:13:08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