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人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

发布时间: 2021-08-03 06:19:05

❶ 3-5年级上下册语文【人教版】所有古诗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6�1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
(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大成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南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报纸答案

下载收藏分享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阅读人数:81875人 页数:11页 价值:0下载券 jay_h1218
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配套练习册答案(全)
1、草原
我会读:xuàn shuāi měng shù bō yū
我会写:羞涩 勾勒 翠色欲流 礼貌 天涯 襟飘带舞
我理解:
1、(1)一碧千里;(2)渲染;(3)勾勒;(4)翠色欲流
2、(1)③;(2)①
我会找:1、草原 羊群 2、河 清澈明亮
我判断:1、√;2、√
我诊断:1、去掉“送进了”;2、把“柔软”改成“柔美”;3、把“尽管”改成“只要”;4、把“不但”改成“既”
2、丝绸之路
我会读:xiá níng róng bó mó qiān yù chù bǐ
我会补:栩 栩 计 数 富彩 崇 峻 彩纷轮 奂 丝 绸 饱 满
我会填: 1、矗立 2、屹立 3、挺立
我会改:
1、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欧亚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而且是促进欧亚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
3、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情况。
我判断:1、×2、√3、√
我概括:1、栩栩如生 2、不计其数 3、崇山峻岭
我理解:2、B
3、白杨
我会写:边疆 抚摸 陷入 清晰 介绍
我会填: 介意 中介 简介 介词 新疆 边疆 疆界
我会做:1、深思 清楚 挺拔 2、出现 脆弱 坚定
我会换:1、浑黄一体 2、分辩 3、抚摸 4、挺拔秀丽
我会选: 1、挺秀 2、挺拔 3、分辨 4、分辩 5、坚强 6、顽强
我会改:1、旅客望着卫士出神。2、爸爸的思路杯小小的争论打断了。3、把“、鸡、鹅的”去掉。4、没有这么大的伞。5、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1/11页
我阅读:1、(1)不管 不管 总是(2)3 直随处都能生长 坚强 (3)表达自己要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的愿望
2、(1)由小树联想到自己即将到边疆生活、学习的孩子,心中感到欣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我会填:分 外 继 狂 及 昂 废 食 装 裹 翼 杯以
我会读:ráo jǐ níng xiè chěng záo
我会选:1、不是……而是 2、尽管……还是 3、观测 4、观察
我会改:1、隧道贯通了。 2、一夜之间大风把刚刚搭好的 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撕扯得七零八落。3、突击队员制服了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
我阅读:1、suì záo chù 2、青藏铁路 3、青藏铁路的地位和作用 4、表现工人们高昂的斗志、澎湃的激情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 马蹄 拘束 礼貌 渲染 欢呼抚摸洒脱 新疆 迂回 低吟 清晰 勾勒
三、 美轮美奂 一碧千里 襟飘带舞 始料不及 翠色欲流 杯水车薪银装素裹
废寝忘食
四、A、jiè(xiè);B、jiè(róng);C、bì(bí);Dgé(gē)
五、1、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
2、东方传来驼铃声。
3、难道还有一场球赛比今天的这场球更精彩、激烈吗?
八、1、×2、√3、√
九、1、松树的风格2、赞颂 高尚 品格 3、解释说明 4、具有生命力强和自我牺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高尚 对松树的敬仰
5、古诗词三首
我会写:牧 遮 醉 锄 蓑
2/11页

我会填:1、草铺横野六七里 逗弄 2、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 3、白发谁家翁媪 互相逗趣,取乐 4、卧剥莲蓬 顽皮、淘气
我知道:1、唐 吕岩 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 对安然自乐的生活的一种向往 2、宋 杨万里 聪明顽皮的儿童 3、宋 辛弃疾 一家五口各具形态的 农家生活之乐的赞美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知道:增多 幼小 孤独 干脆 温暖 平静
我会品:1、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骆驼咀嚼的样子吸引了我 2、从不着急,慢慢地走 ,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会改:1、心灵充满了想法。2、把“和舞蹈”去掉。
我会用:3、(1)安静(2)寂静(3)平静
7、祖父的园子
我会找 老虎 杏树 玉米 追蜻蜓

❸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Jǔjuéfángàipēitāitiānfùjiǎojìnnǎoshī()()()()()Huòhuànchīmísuōyīcánkuìyùnzhuǎnzìrú()()()()()二: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8分)情不自尽()随心所遇()始料不急()杯水车新()禁飘带舞()严阵以侍()居高邻下()兴高彩烈()三: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8分)1、他摘下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2、骆驼真沉得住气。()3、我能让狂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4、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8分)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林海音。()3、《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4、清平乐是词牌名。()五:填空:(26分)1、第二单元是一组有关------------------的作品,读了这组课文让我们仿佛看到小英子在-----------经历的往事,看到祖父园子里的--------------、----------、------------、-----------;与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发现了--------------------的规律。真是其乐无穷,妙趣横生。2、归来饱饭黄昏后,----------------------------------。怪生无雨都张伞,----------------------------------。最喜小儿亡赖,---------------------------------------。3、“天行健,------------------------------------”。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名著“-------------------”;“------------------------------,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写的《---------------------》;“不积---------------------,-----------------------------,不积小流,---------------------------------。”从荀子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六:阅读:(25分)对视班级--------------姓名------------------有一天,萌萌望着我,突然说:“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知道。”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又做鬼脸儿”“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我。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1、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这些词语有两种意思:(A)就是视觉器官的眼睛里;(B)有“心目中”的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中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12分):①妈妈,你的眼中有我。()②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③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④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⑤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着别人()2、短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请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分段。(3分)3、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句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对作者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写出你的体会)(5分)-----------------------------------------------------------------------------------------------------------------------------------------------------------------------------------------------------4、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你明白了什么?(5分)---------------------------------------------------------------------------------------------------七:你对童年有哪些感受?请仿写句子。(15分)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童年是----------,----------------------------。童年是----------,-----------------------------。给分!打了一上午!!!!!!抄袭者死

❹ 人教版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有哪些

草原
前言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1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习作·发言稿》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景阳岗》教学设计
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❺ 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里有哪些课文

草原
前言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1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习作·发言稿》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景阳岗》教学设计
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

作品原文编辑牧童⑴草铺⑵横野⑶六七里,笛弄⑷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⑸黄昏后,不脱蓑衣⑹卧月明⑺。[1]注释译文编辑词句注释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⑵铺:铺开。⑶横野:辽阔的原野。⑷弄:逗弄,玩弄。⑸饱饭:吃饱了饭。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2]白话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创作背景编辑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3][4]作品鉴赏编辑文学赏析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5]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3][5][6]名家点评《唐诗鉴赏》:吕岩的《牧童》写尽了牧童的轻松闲适,一派无牵无绊的天然随意。[7]作者简介编辑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热点内容
晋商历史 发布:2025-07-19 00:08:49 浏览:421
安大历史考研 发布:2025-07-19 00:02:57 浏览:382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 发布:2025-07-18 20:01:06 浏览:677
运动鞋哪些好 发布:2025-07-18 18:41:48 浏览:456
师生迷情八 发布:2025-07-18 11:58:43 浏览:478
三字经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11:46:47 浏览:45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