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幼儿园数学图形

幼儿园数学图形

发布时间: 2021-08-04 10:52:01

『壹』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认识图形怎么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贰』 幼儿园中班数学图形有多少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几种图形的组合和转换关系。 四、活动准备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捡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分类练习)2.幼儿操作--铺"石头"(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叁』 中班数学,同样的图形有几个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数形结合,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通过图形拼贴、单个或多个图形添画,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活动重点:
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贴、添画创造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宝宝;图形范画;每组各种不同的图形,纸张,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过的图形,引发幼儿对几何图形拼贴,添画的兴趣。
1、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看是谁?观察图形宝宝变出的画。请幼儿讲讲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各种不同的图形有几个?
2、半圆形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三角形能变出什么?
二、组织讨论:
这些图形还能组合拼贴成什么?单个图形变出什么?
三、出示图形,请幼儿在自己的图形中找出与老师一样的,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举得快。就是老师举什么图形,请你马上找出这种图形,并高高举起。”
四、图形拼贴或添画活动。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照相保存。
教学反思:
我结合平时孩子们对图形的认识,设计了这次活动,目的是复习简单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图形拼搭,数形结合,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踊跃,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拼搭自己想象的图案,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突破了重点、难点。不足的是我在活动中第二环节组织讨论中,让孩子们讨论的时间有点少,便急于进行下一环节了,孩子们想象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多思考,仔细研究教案,仔细研究孩子,让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正服务于孩子。

『肆』 幼儿园大班数学图形的拼组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掌握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 2、提高观察力,集中注意力。 3、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半圆形的图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图形配对"。 1)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半圆形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名称与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各有什么特点?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请幼儿将黑板上的图形与图形卡片进行配对练习,让幼儿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教师出示组合图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组合图形,幼儿观察,并找出其组成部分。 教师:卡看图中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引导幼儿学习查数套叠图形的方法,要由里向外逐步查数。 3、翻开幼儿用书,加强查数组合图形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图形,并把对应图形的数量写在幼儿用书的相应位置。 小结: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观察画面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画几何图形,利用小图形卡片拼组各种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伍』 幼儿园大班数学图形变变变的生活案例

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聂元珍 一、设计意图: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他们开始对识别重叠图形感兴趣,并能运用点数的方法,尝试找出几何图形的个数。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套大班数学学具《图形变变变》。

热点内容
西湖的英语 发布:2025-07-17 01:02:08 浏览:376
教学反思音乐 发布:2025-07-17 00:42:22 浏览:888
中班数学10的形成 发布:2025-07-17 00:29:18 浏览:517
医学英语文献 发布:2025-07-16 23:40:25 浏览:445
消防安全教育视频下载 发布:2025-07-16 22:21:59 浏览:578
o化学元素是什么 发布:2025-07-16 22:17:00 浏览:716
烙饼怎么和面 发布:2025-07-16 21:48:57 浏览:394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发布:2025-07-16 21:39:07 浏览:172
英语培训网站 发布:2025-07-16 20:30:30 浏览:184
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答案 发布:2025-07-16 18:48:24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