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九乘法表
⑴ 99乘法表怎么做
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一个用Excel制作九九乘法表的方法。
先上个图:
回想起来,这还是小学生学数学时的表格呢?当时背得那个用心啊,关键是不会背的话数学根本学。
这个表用Excel怎么做呢?
我们观察一下,在B3:J11区域内(下图红色框线内),从每一列来看,×号前面的数字都一样(都是所在列标签的数字),从每一行来看,×号后面的数字都一样(都是所在行标签的数字)。也就是说绝对引用列(在列号前加$符号),相对引用行(在行号前加$符号)。
=号后面的结果就是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而且如果列标签的数字大于行标签的数字的话,就显示空白。
既然有规律可循,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常用的函数if来构建出来这个规律。
看下图演示:
方法:
选中需要填充数据的区域B3:J11,在编辑栏中输入公示=IF(B$2>$A3,"",B$2&"×"&$A3&"="&B$2*$A3),然后按Ctrl+回车键,经公式批量填入所选择的单元格内。
今天你学会了吗
⑵ 古代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的发明
我国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迟于春秋鲁桓公时已有九九,成书于春秋战国间的《管子》,
书中提到“安戏作九九之数以应天道”。在战国时代,九九口诀已经相当流行,诸子著作如《荀子》
等已把乘法口诀的文句作为科学上的论证来引用了。我国古代的乘法口诀(乘法表)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顺序和后世
的口诀相反。口诀的开始两个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为乘法口诀的简称。现代的“九九”乘法口诀,是从一到九每两数相乘而成,如……
公元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2000年共计2256年的今天,四大运算的口诀全部问世,出现在《中华经算》一书中。
九九乘法口诀表起源于我国,首著《管子》一书;2256年后,填补了加减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国。《中华经算》一书的问世“以顺天意”,也提高了中国人在数学领域里的国际地位。
九九乘法口诀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诀和现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诀又称“小九九”,它的排列顺序与现在的正好相反,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乘法口诀的开头的
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简称它为“九九”。大约到了十三四世纪的时候,数学家们认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数学上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所以才改过来变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这一行,一直沿用到现在。
⑶ 数学的九九乘法表谁能发图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