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抄实世界的数袭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其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一味不遗余力地教学生进行计算、推理、题型讲解和训练,恨不得让学生多学一点,可是花了很多工夫,下了很大力气,结果却收效甚微,学生还是觉得数学很难,甚至觉得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数学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㈡ 有没有趣味性的数学题
智力题,考智商.一共多少个方块?
16+9+4+5+5+1=40(个)
考考大家: 这是一道可以测出一个人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王师傅是卖鱼的,一斤鱼进价45元,现亏本大甩卖,顾客35元买了一公斤,给了王师傅100元假钱,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100元。事后邻居存钱过程中发现钱是假的,被银行没收了,王师傅又赔了邻居100元,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注意:斤与公斤的区别
一共亏了100+(45×2-35)=100+55=155元
㈢ 如何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又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培养。这就要“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据研究:7~10岁的儿童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如何使他们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呢?怎么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呢?以下是我的几个教学心得。
一、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对学生是否会数、会写11~20各数进行了摸底。我发给每人10张小正方形纸片,让他们在纸片上分别写出11~20各数。通过摸底,了解到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会写这些数。面对这种现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会11~20各数的组成上。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20根小棍和2根皮筋,让他们进行了以下操作:
1.每人把自己的直尺竖着平放在桌面的中间,直尺的右边摆出10根小棍。然后让他们把10根小棍绑成一捆,把这捆小棍放在直尺的左边,通过操作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0。
2.让学生添上一根,把这根放在直尺的右边,表示一共有11根小棍。这时让学生举起自己写的“11”的数字卡片,然后对着实物讨论“11”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1表示什么,明确“1l”的组成。接着仍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其他各数。
3.学习到“20”这个数时,出现了凑够10个l根的情况,我让学生先想想该怎么办。当每个学生又动手把10个l根捆成了一捆以后,我组织大家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①这捆小棍放在哪边?这两捆小棍表示多少?②“20”怎么写?为什么左边写2,右边写0?③右边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通过实际操作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20”这个数的认识。
这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摆实物,把他们的口、眼、手等各种器官都调动了起来,促进了脑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既轻松又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
二、形式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就会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根据巴甫洛夫发现的大脑兴奋规律,我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如在组织学生做口算练习时,除了大家常用的视算、听算和对口令外,我还设计了“打手势算”和“悄悄算”两种口算练习方法。
“打手势算”和“悄悄算”的具体做法及好处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数学》中的第(二)部分里已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评选优秀邮递员和夺红旗等。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做法上稍加改变,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如书上有这样的问题:“下面的题对的画√,错的画×。”我在黑板上贴一幅红十字图画,让学生戴上红袖章,当“数学医院”的医生。这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治病”,为被评上“好大夫”而感到自豪。
据心理学研究,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利用这一规律,做游戏时,我画一个山头,山头上贴着一面红旗,两名同学从左右两边同时进行口算比赛,优胜者得到红旗。或从左右两边画上楼梯,楼梯顶上蹲着一只老鼠,让两名学生分别戴上黑猫、白猫的头饰,进行口算比赛,看谁先捉到老鼠。在分组进行接力赛时,我在每份题上画了一个跑步姿势的男孩或女孩,以小组为单位,传这份题,一人做一道,哪组先做完并且全对获胜。一面红旗,一个动物韵头饰,—幅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加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人人争先恐后地参加做数学游戏。
为了复习巩固“10的组成”和“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为用凑十法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做准备,我上了一节打扑克游戏课(具体做法上面已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
我让大家明白了道理之后,就发给每个同桌一套数字卡片,让两人“打扑克”。大家兴致勃勃,玩得很高兴。他们回家照样做了一套卡片,和爸爸妈妈去打扑克。
一堂游戏课,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玩中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
我除了在游戏活动中搞些竞赛外,还经常搞“速算比赛”、“指得数比赛”和“抢答题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数学竞赛。如“指得数比赛”,我在黑板上写出所需要的数,请两人上来比赛,老师说题,得几,学生就指黑板上写得几,看谁指得对指得快。为了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我在指定两人到前面参加比赛的同时,把下面的同学也分为两队,人人当裁判员,用“打手势”的方法分别记先指对的次数,最后老师看左右两部分同学打的手势,就知道几比几了。这种比赛,如同进行一场紧张的排球赛,大家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而要当好裁判员,也必须算得快,这样就把两人的活动变为全班同学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当二年级学生学到“两位数减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时,我们曾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教给学生速算窍门(详见前面教“81—18”、“93—39”……那节文字叙述)。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知识的学习寓于愉快的游戏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因而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课堂上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家庭作业,使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
㈣ 谁知道一些趣味性数学题啊
1姐俩看电影
小芳、小花姐妹二人从家里出发到电影院看电影,小芳每小时走5公里,小花每小时走3公里,她们同时出发1小时后,姐姐又回家拿东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进,最后二人同时到达电影院。求从家里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
2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3来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4称珠子
有243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
5分梨
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
6如何分组
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15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6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
7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
8谁跑得快
小伟与小林百米赛跑,结果当小伟跑到终点时,小林只跑了95米。小林要求再跑一次,这次小伟的起跑线比小林退后5米,如果他们都用原来的速度跑,那么同时到达终点吗?
9火车过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共长6772米,一列货车长428米,每秒行驶20米,请问全车通过大桥要多少时间?
10用外观一模一样的钥匙试开10把锁,最多试多少次,就可以分辨出哪把钥匙配哪把锁的?
11这个三位数是几
有一个三位数,在四百到五百之间,个位数比百位数大3,十位数比个位数小5,请问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12算年龄
小明的爸爸今年50岁,小明今年22岁,请问再过多少年以后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倍?
13大楼有几层���
王老师最近搬进了教师宿舍大楼。一天,王老师站在阳台上,往下看,下面有3个阳台,住上看,上面有5个阳台。你说王老师住在几楼?教师宿舍大楼共有几层呢?
14有几个运动员
“砰”的一声枪响,参加1500米决赛的运动员一齐冲出起跑线,沿着环形跑道奔跑。林林也参加了这次决赛。林林前面有5个运动员在跑着,在林林的后面也有5个运动员跑着,问共有几个运动员参加1500米决赛。
15谁钓到的鱼
小明、小芳、小立一起去钓鱼。回家时,他们的车上一共有15条鱼。每人钓的鱼的条数的斤数一样多。这堆鱼有1条5斤的大鱼,5条4斤的鱼,4条3斤的鱼,3条2斤的鱼,2条1斤的鱼。一共是45斤。谁也记不清那条大鱼是谁钓到的了。小芳只记得他有一网钓到2条1斤的重的鱼。那条5斤重的大鱼是谁钓到的呢?
16找规律
请仔细观察下面每一行数都有什么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数,使它符合这个规律。
(1)1,5,9,13,( ),21,25
(2)1,3,9,27,( )243,729
(3)1,8,27,64,( )216,343
(4)1,2,4,7,( )16,22
(5)1,2,6,24,( )720,5040
(6)1,3,7,15,( )63,127
(7)1,2,5,10,( )26,37
(8)1,4,9,16,( )36,49
(9)1,1,2,3,5,8,( )21,34
(10)2,3,5,7,( )13,17
(11)312,423,534,645,( )
(12)1221,2332,3443,4554,( )
(13)12321,23432,34543,45654,( )
17大学里的数学题
现在向同学们介绍一道大学里的数学题,同学们不要一听是大学的题就害怕,其实只要动动脑筋,从另外的思路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出来的。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22位数,它的个位数是7。当你用7去乘这个22位数,它的积仍然是个22位数,只是个位数的7移到了第一位,其余21个数字的排列顺序还是原来的样子。请问这个22位数是多少?
提示:这道题如果用字母来代表数字,列成算式是:ABCDEFGHIJKLMNOPQRSTU7×7=7ABCDEFGHIJKLMNOPQRSTU
18高僧下棋
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奕。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所以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如果你赢了我,我可以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不过如果我赢了你,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可以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64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国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高崐僧说:“陛下可不要反悔。”国王说:“一言为定。”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30盘,你猜国王应该给高僧多少米?”
19韩信点兵
韩信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大将,曾经统率过千军万马,他对手下士兵的数目了如指掌。他统计士兵数目有个独特的方法,后人称为“韩信点兵”。他的 方法是这样的,部队集合齐后,他让士兵1、2、3--1、2、3、4、5--1、2、3、4、5、6、7地报三次数,然后把每次的余数再报告给他,他便知道部队的实际人数和缺席人数。他的这种计算方法历史上还称为“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外国人则叫“中国剩余定理”。有人用一首诗概括了这个问题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意思就是,第一次余数乘以70,第二次余数乘以21,第三次余数乘以15,把这三次运算的结果加起来,再除以105,所得的除不尽的余数便是所求之数(即总数)。例如,如果3个3个地报数余1,5个5个地报数余2,7个7个地报数余3,则总数为52。算式如下:
1×70+2×21+3×15=157
157÷105=1……52
下边给同学们出一道题,请用“韩信点兵法”算一算。
小红暑假期间帮着张二婶放鸭子,她总也数不清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她先 是3只3只地数,结果剩3只;她又5只5只地数,结果剩4只;她又7个7个地数了一遍,结果剩6只。她算来算去还是算不清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小朋友,请你帮着小红算一下,张二婶一共喂着多少只鸭子?
20奇怪的数字
数学老师问它的学生们:“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六位数,用它分别去乘1、2、3、4、5、6,得出来的六位数积还是那个六位数,只是排列次序稍有不同?”
会有这样奇怪的数字吗?学生们都感到难以相信。“有的。有这样的六位数。现在我把它写下来。你们自己用1--6分别乘它,看看这六个有趣的乘积。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数学老师说完,在黑板上写下了那个六位数。 小朋友,你一定想知道那个六位数吧?
21有趣的自然数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50。求出这五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22买菜
小黑去菜市场回来,告诉爸爸他一共买了4样菜:4根黄瓜、3个西红柿、6个土豆、5个辣椒。“黄瓜每根6分钱,辣椒每个9分钱,”小黑对爸爸说,“一共花了1元7角钱。”“这笔帐不对,”爸爸笑着说,一定是算错了。”“您还不知道土豆每个多少钱、西红柿每个多少钱,怎么就知道错了呢?”“你再算一遍吧,肯定是错了帐。”爸爸肯定地说。小黑仔细在算了一遍,真的是算错了。怪了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呢?
23井底小虫�
一只小虫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它每天不停地往上爬。不幸的是,它每天白天能往上爬3米,可是一到夜里就要滑下2米。但是小虫还是坚持往上爬。这口井从井底到井口是20米。小虫从清晨开始从井底往上爬。它需要几天以后才能爬出井口呢?
24几个9
明明和沉沉都十分喜欢数学。一天明明问沉沉:“你最喜欢几?”“我最喜欢9。”
“那你说说从1数到100,要说几次‘9’?”“啊!……这”沉沉被难住了,“这要数一数才能知道”“一分钟时间”明明说。小朋友,请你在一分钟内说出从1到100有多少个9。
25郑板桥喝酒
清朝书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有一年春天,他提着一壶酒在街上边走边饮,又是吟诗,又是画画,正好遇上老朋友计山,计山说:“光你一崐个人喝酒,也不说请我喝呀?”郑板桥说:“请倒是想请,只是你来晚了,我的酒已经喝完了。”计山问道:“你一个人喝了多少酒呀?”郑板桥“哈哈”一笑,吟出一首诗来:“我有一壶酒,提着街上走,吟诗添一倍,画画喝一斗。三作诗和画,喝光壶中酒。你说我壶中,原有多少酒?”计山眨着眼 想了半天,说:“我算出来了,你的壶中原来一共 有7/8斗酒。”郑板桥说:“对,你很聪明。”小朋友,你知道计山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26爱因斯坦的数学游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有一次同学们在一起玩,他说:“我们做一个数学游戏怎么样?”同学们说:“怎么做法呢?爱因斯坦说:“你们随便想一个数,然后做一些运算,我就能知道你们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多少?”汤姆说:“我不信,但是我可以试一试。”爱因斯坦说:“那么好吧,现在开始。你心里随便想一个数吧。”“我想好了。”汤姆说。“在这个数上加上18。”“再加上136。”“减去27。”“减去你所想的数。”汤姆按照爱因斯坦的要求做了运算。他还没有说出答案,爱因斯坦就说:“最后得数是254。”汤姆惊呆了,爱因斯坦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是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27挂钟上的数学
星期天下午,小林在家里开始做作业。当他开始做第一道题的时候,墙上的挂钟正好敲响4点钟。当他把语文、数学作业做完的时候,小林又看了看挂钟,这时钟止的长针和短针正好重叠在一起,走成了一条直线。你能算出小林做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吗? 小林做完作业后,就到街上玩去了。玩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还有篇作文没写,便赶紧回到家里去写作文。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小林看了看表,正好是五点钟,等写完第一段,他看了看表,这时长针和短针走成了直角。他又接着写,等写完了的时候,钟睛的时针和分针又正好走成了直角。请问小林写第一段用了多少时间?写完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8分酒
张三、李四两人一人拿了一个酒瓶,里面都放着酒,两人想把酒分匀,李四先把自己酒瓶中的酒往张三瓶中倒,使张三瓶里的酒成了原来的2倍,又把张三的酒往李四瓶中倒,使李四瓶中的酒增加到3倍。这样倒了两次,还是没崐分匀,张三瓶中有酒160克,李四瓶中有酒120克。请问张三、李四瓶中原来各有多少酒?
29有这样的分数吗
上数学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能找出5个小于1/3而大于1/4的分数来吗?”张山同学想了半天,说:“这样的数我一个也找不到。”这时刘小娟同学举手说:“我找到了。”老师说:“刘小娟同学很聪明。”同学们,你们知道刘小娟找到的是哪些数吗?
30和尚数念珠
小明和小光去寺庙游玩,看见和尚静坐打禅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念珠一个一个地数。小明说:“一分钟能数多少数呢?”小光看了会儿,说:“我看最多能数200。”小明又说:“要是数到1兆,我看用是了几天,最多用上八天八夜。”小光说:“1兆是1万个亿吧?”小明说:“对。”小光说:“要是那样的话,我看一辈子也数不到1兆。”小明说:“不可能,你说的也太长了。”小朋友,你们认为数到一兆需要多少时间呢?
31牛吃草
这个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这是一个看着简单而实际上要动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片牧场,养着27头牛,6天把草吃完;养牛23头,则9天把草吃完;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徼场上的草吃完呢?请注意,牧场上的草是在不断生长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32史前期的算题
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处史前期壁画,上面除绘着一些人形和野兽的图形外,还绘着一些莫明其妙的算题,这些算题也是阿拉伯数字,但考古学家们看了半天,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算题。后来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算题中的数字与我们现在的数字并不是一回事,但是绝对符合四则运算的法则。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算式,想一想算式中的数字各等于现在的什么数字,然后把它翻译出来。
5+6+7=5×6×7
5+5=6
6÷5=6
7×5=7
33硬币问题
有一天,方方、明明、力力在一起玩,玩了一会儿就出了满头大汗,方方说:“我们去买冰糕吃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来,一看全是5分的。崐明明也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来,全是2分的,力力也拿出一把来,全是1分的。三人把钱凑在一起,数了数,一共是1元整。“我们每个人各带了多少钱呢?”力力问。“我也记不清了。”方方说,“我只记得我的硬币数比明明的多一倍。”“我的硬币数正好比力力的也多一倍。”明明说。“我们一块花吧。”方方说着抓起硬币去买冰糕去了。力力却在想着,我们每个人倒底各带了多少钱呢?
34卡片问题
星期天,林林到森森家串门玩,见森森正在桌上摆弄5张卡片,这5张卡片上分别写着4、5、6、+、=。林林问:“你在摆什么呢?”森森说:“我想把这5张卡片摆成一个等式。”林林说:“这还不容易吗?”他说着就摆了起来,可是摆了半天怎么也摆不成,4+5,4+6,5+6都超过了最大的数6,而6-5,6-4,又都不够最小的数4。“这不可能,这个等式永远也摆不成。”林林说。“能摆成。”森森说着在桌子上摆了一个算式,果然是个等式。小朋友,你知道森森是怎样摆的吗 ?
35何时相遇
小华和萌萌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谁也不搭理谁了。班长小红想把他们两崐个叫到一起谈谈心,可是谁也不去。这可急坏了小红,得想个什么办法让他们凑到一起呢?她忽然想起小华和萌萌都有早晨跑步的习惯,而且都在校园旁的那条小路上,都是早晨6点钟,只是小华隔三天去一次,而萌萌隔五天去一次。今天是10月3日,今天早晨小华和萌萌都去了,小红知道萌萌明天去,那么他们下一次几号能相遇呢?小红算了算他们相遇的时间,到那一天的早晨也去了,果然同时遇到了他们两人。她把他们叫到一起,给他们讲了要团结的道理,他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都做了自我批评,从此他们反而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能算出小华和萌萌几号在小道上相遇了吗?
36伽里略的数学题
伽里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有一次他到赛马场看赛马,相出了一道数学题。这道题是这样的。赛马场有一条跑马道,长600米。现在有A、B、C三匹马,A一分钟能跑2圈,B一分钟能跑3圈,C一分钟能跑4圈。如果这直匹马并排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向着同一个方向跑,那么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才能重新排在起跑线上?
37巧称体重
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三人的体重大约都在60公斤左右,但都不知道具体数,现在只有一个100公斤的秤砣和地磅,那么有没有办法称出他们各自的体重呢?
38巧测金字塔高度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147米。”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以明天表演给你看。”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天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时不晚。”接着,塔利斯便开始测量起来,最后,国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测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知道塔利斯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39鸡狗各多少
小鸡、小狗七十九,二百只脚在地上走,想一想,算一算,多少只鸡?多少只狗?
40大、小和尚各有几
这是一道古算题:百个和尚百个粑,大和尚每人粑四个,小和尚四人一个粑,大、小和尚各有几
㈤ 一道有的趣味性的数学题
1.过桥
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 2 分;b 3 分;c 8 分;d 10分。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 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2.巧插数字
125 × 4 × 3 = 2000, 这个式子显然不等,可是如果算式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这个等式便可以成立,你知道这两个7应该插在哪吗?
3.温馨四季
春夏 × 秋冬 = 春夏秋冬
春冬 × 秋夏 = 春夏秋冬
式中 春、夏、秋、冬 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能指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吗?
4.破车下山
一个破车要走两英哩的路,上山及下山各一英哩,上山时平均速度每小时15英哩问当它下山走第二个英哩的路时要多快才能达到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0英哩?是45英哩吗?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呦!
5.共卖多少鸡蛋
王老太上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蓝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蓝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太共卖出多少个鸡蛋?
6.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试卷上有6道选择题,每题有3个选项,结果阅卷老师发现,在所有卷子中任选3张答卷,都有一道题的选择互不相同,请问最多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考试?
答案
1 先是a和b一起过桥,然后将b留在对岸,a独自返回。a返回后将手电 筒交给c和d,让c和d一起过桥,c和d到达对岸后,将手电筒交给b,让b将手电筒带回,最后a和b再次一起过桥。则所需时间为:3+2+10+3+3=21分钟。
2 插入数字后的式子为:1725×4×3=20700
3 春=2;夏=1;秋=8;冬=7
4 无论如何破车的平均速度也不可能达到30英里/小时。因为当平均速 度为30英里/小时时,破车上、下山的总时间应为1/15小时。而破车上山就用了1/15小时。所以说破车的平均速度是达不到30英里/小时的。
5 王老太共卖了10个鸡蛋。
6 最多有13人参加
㈥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1、教学内容趣味性的选择。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 、红花配绿叶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只要开始了游戏,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个四人小组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再继续多要一张牌,又要一张牌,只见他们已咧开嘴,边笑边做出小超人胜利的动作,手舞足蹈以庆祝自己的成功。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学中,教师选择与数学课程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情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趣味性的设置。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课堂注定死水一潭,缺乏生机和活力,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如: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扮演蜗牛,让其根据内容演示蜗牛的运动状态,得出结论,同学们在笑声中轻松的获取了知识,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㈦ 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原则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数学的教学都是很枯燥乏味的。不可否认地说,这种传统的专数学教学观念影属响了很多人。包括老师、学生家长甚至学生。确实,在教师们教材进行改进之前,数学书打开就尽是些算式、公式、符号和练习题。在教师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没有去想过这数学课怎样上得有趣生动。教师们就只想着这数学就是听讲例题,然后人量地练习,成绩就会好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理念不断地进入教学领域。这为教师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教学压力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大家都知道,任何科目的学习,如果学生学习起来感兴趣,那么教学是一件十分轻松愉快的事情。应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人动力!
㈧ 有趣味性的数学创新题 快啊
年底老板突然想了一个新法子给4个员工发奖金,由于突然员工之间无任何信息传递,要求每位员工自己提出1-10000的整数金额,老板将最大数减半发,最小数加倍发(全相等时减半加倍相当于不变!),如果你是员工应该要求发你多少奖金?为什么?问题补充:(每个员工都是绝顶聪明,而且是绝对没有题外默契!)
有3个相同水晶球,最少需要多少次保证能测出120层中哪层掉下来刚好碎?
㈨ 怎样让数学课堂趣味性
如何使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
(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1.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声音能够吸引人。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听歌,因为一些歌手的声音非常的好听,另一部分的歌手的声音非常的有特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教师的声音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老师的声音非常的好听或者是非常的有特点,那么他在无形中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讲课时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讲课会很容易让学生打盹,或者是走神。激情是可以感染的,当一个教师有激情的讲课时,他就很容易的感染他的学生。
再次,教师讲课要有幽默感。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我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一个良好的商讨学习氛围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教师在这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用教师无私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爱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工作,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上课教师一进教室,由于有点热,一转身把自己的外衣脱掉,哄亮地说“上课”------,很显然学生一看到老师这样精神饱满,大家自然也精神振奋,当然注意力在集中在课堂上了。只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投入于课堂教学中。
激活课堂气氛,其实就是教师要能“忽悠”,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就是因为他能忽悠,所以大家都对他感兴趣,并且小品中的经典话语被传唱。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不是教师不管不问,把一切交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商量讨论,求得心灵上的沟通,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平等,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而不能把学生“物化”为一个容器或“应试工具。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任意批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扼制。
3.把握学生的思维,有使每一堂课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各科教学情境,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
例如,由“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从而引出几何体表面的最短线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二)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自主探究,放手质疑。
(2)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2.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你教的内容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听的进去你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对课堂感兴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让我们的学生对数学感性趣,使他们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才能提高我们数学的课堂效率,是数学真正走到学生身边。
㈩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
(一)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策略
1、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走进和谐。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均衡发展的基础。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学生能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系是平等合作关系,没有任何歧视、批评。教师要把微笑、鼓励的掌声、带进课堂,教师要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贯彻于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交流、探究等多种能力。
2、依托教材走近和谐。在课改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从一组数据,一幅美丽的图画等,都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如在进行空间图形领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研究中,设计以下教学环节:l、师生谈话。出示粉笔盒、红砖等物体,学生指出他们是什么形体。2、师生问答。学生举出一些属于长方体物体的例子。3、师生共同操作演示。教师和学生用刀削萝卜,认识面、棱、顶点。4、小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有文本呈现、直观演示、实验操作、触摸感受、媒体展示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3、在预设生成中走进和谐。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如今的课堂正呈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的体验,关注过程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的过程中涌现新思想、新创意。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前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彻底研究,预设其中的教学价值,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起点,学习状况进行提前预设更需要教师一双敏锐的眼睛,并随时进行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让所有学生去探索,相信他们。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开放广阔的探索空间,仔细体会各种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评判、点拨,决不可做过多的限制或超前点拨,更不要对其发现作任何预置的“圈套”,以学生的自主发现、探究为主,激发全班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这样,达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注重了教学过程的全方位和谐。
4、在环境与气氛的渲染中走进和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远不如语文等学科富有情感的学科那么有吸引力。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小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交往互动型课堂。
(1)平等对话。化解师生间、生生间森严的壁垒。一方面做到师生平等。在交往互动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做到生生平等。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互动的“贵族”,另一部分学生沦落为交往互动的“奴隶”。要实现师生平等,老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要实现生生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消除自己对学生的偏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相互尊重。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认知关系上,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在情感受关系上,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在社会关系上,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二是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3)彼此评判。相互评判不是抵毁,而是为了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观念等,也是为了使自己获得他人的思想,与他人达成共识,从而发展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内交流、班上交流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袱耿递际郛宦店为锭力不同评判意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