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一语文考试

初一语文考试

发布时间: 2021-08-04 16:10:40

『壹』 初一语文考试总结怎么

最佳答案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综上,我决心:
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酣畅淋漓、悲壮彻底、问心无愧的战役。

『贰』 初一语文考试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1.肯定是先把基础做完,应该在20~30分钟之内
2.花10~15分钟做文言文,课内文言文的话应该可以猜得到题目
3.花10~25分钟左右阅读,做阅读考试没那么多时间去看几遍,所以先看问题再看文章
(记叙文抓住作者要写的事和表达的感情。说明文无非是问你什么手法,什么顺序,能否删除之类的,说明文的回答套路是可以互用的)
4.剩下的时间写作文

PS:如果发现来不及了,记得要放弃阅读或者其他的,一定要写作文

『叁』 初一语文考试答案

我也想有~~~~(>_<)~~~~
··············
~~~~~~~~~~~~~~~~~~~~~~~~~~~
~~~~~~~~~~~~~~~~~~~~~~~~~
~~~~~~~~~~~~~~~~~~~~~~
~~~~~~~~~~~~~~~~~~~~
~~~~~~~~~~~~~~~~~~
不过,你好白痴,上这来问这种问题

『肆』 初一语文考试主要考课文的哪些

现在的语文试卷不像以前这么死,书上的内容只需掌握85%,试卷最重要的是阅读,要掌握阅读方法。课文一般会考第三单元的。

『伍』 初一语文考试来不及做怎么办!!

那就倒着做,先把作文写了,然后些基础(我也是语文特难户,作文分值高,基础简单,两部分优先做)然后再做阅读,简单的写掉,难得最后写,别再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我们也快考试了,我几乎都是这么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考试成功。

『陆』 初一上册语文试卷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说明: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2分
裹藏( ) 葱茏( ) 潜行( ) 猛犸( )
狩猎( ) 喧嚣( ) 喑哑( ) 静谧( )
峰峦( ) 弥漫( ) 霎时( ) 残骸( )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
二、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3、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4、四个小层介绍说明的对象分别是: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⑷ ________________
5、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7、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是本质。2分
8、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⑷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⑸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9、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0、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一句的作用是:
_______。2分
1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特点。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化石上有裂开的缝隙,可以推断那个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化石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3分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5分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无何: )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连亘: )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 )
⑸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逾时: )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题 6分
1、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文化部将出资购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儿童剧目的著作权,无偿提供给全国基层艺术院团演出。
B.我们虽然至今还不能够弄清“莫扎特效应”的奥秘是什么,但是莫扎特音乐在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C.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国产新车不断层出不穷,其中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有十多种,是历届车展中最多的。
D.自今年二月份中国十部委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以来,中国共取缔了八千六百多家黑网吧,严查了一批违法接纳未成人进入网吧。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作文部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五、作文 40分
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500以上。

『柒』 初一期中考试反思 300字 语文考试!!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

综上,我决心:
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酣畅淋漓、悲壮彻底、问心无愧的战役

再接再励,继续努力,有一句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他妈妈

(注意如果是写别的,就把文中的词语自己改写,我也写完交上去,老师还说我写的好呢!)

『捌』 初一语文考试

积累和运用(25分,附加分4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目光jiǒnɡ jiǒnɡ( ) 义愤填yīnɡ ( ) 力挽狂lán( )
炽( )痛 确凿( ) 深邃( )
2. 用横线标出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来势汹汹 抑扬顿错 害人听闻 妙趣横生
从容不迫 锋芒必露 慷慨淋漓 契而不舍
( )
3. 成语中有很多是以“人”字为首字的,例如:人声鼎沸、人心涣散、人言可畏等,请再写出4个。(2分)

4.以下是毕淑敏在散文《孝心无价》中的一段文字,请你仿照句式,补充两句。(4分)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也许是 ,也许是
……
5.背诵默写。(9分+附加4分)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2) ,云从窗里出。
(3)独坐幽篁里, 。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环境艰苦的诗句是 , 。
(5)根据要求默写你所积累的古诗句。多写一句另加2分。
A.表现思乡怀亲之情的古诗句: , 。
附加: , 。
B.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 。
附加: , 。
6.请你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童年》的收获,可点评人物形象特征,可赏析精彩的语句,也可谈谈自己阅读的感受、启示。(5分)

阅读(35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4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用“/”标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余 闻 之 也 久 (2)得 为 众 人 而 已 耶
8.解释加点字词。(4分)
(1)不能称前时之闻( ) (2)仲永之通悟( )
(3)卒之为众人 ( ) (4)固众人 ( )
9.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贤于材人远矣 不能称前时之闻
A B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之通悟
得为众人而已耶 父异焉
C D
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 复到舅家问焉
10.《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篇课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两文论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请你具体说明它们的不同。(2分)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 泯然众人矣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11分)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
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
不用说,这是他一下午忙碌的结果。
我表扬了他。
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是默默的。他贴满在家里的那些小纸条,仿佛是安徒生童话中神奇的手指。他抚摸着那些东西,使得那些东西花开般地有了生命,和他对话,彼此鼓励,让枯燥而艰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色彩,有了学下去、学到底的诱惑力。
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夸奖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当着班上的同学表扬他,说:“只要小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它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很聪明,都说他总是很轻松地就把功课学好了。我应该庆幸的是,小铁一直很清醒。每当别人夸他聪明时,他从来只是笑笑,没有骄傲而忘乎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且重复,把要学的东西弄得牢靠扎实。
当别人夸奖小铁聪明时,我当然很高兴,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很清楚,孩子是以他的刻苦取得他应有的成绩的。
有一次,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同学开座谈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得学、得背。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之前,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了,而且要注意背那些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要背得仔细,才能万无一失。”
那天座谈,我坐在他的身边,听到他的话,我很高兴,比他取得好成绩还要高兴。
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大学里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
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边的24小时永和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一个通宵或半夜。
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要知道,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大三的一天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地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我忽然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大四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分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我再一次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纸条。
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继续深造。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当年他写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着吧,保留着那一份回忆和感情。
12.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的题目“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的含义。(2分)

13.文中不厌其烦地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英文小纸条,请你简要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14.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你觉得小铁在学习上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借鉴的?(3分)

15.结合上文内容,并联系学过的《伤仲永》一文,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4分)

(三) 16。阅读《昙花终于怒放》一文,写2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10分)
提示:读书笔记可以从“生字新词的摘抄”、“妙语佳句的摘录点评”、“内容主旨的归纳概括”、“感受联想”、“探究质疑”等方面入手,但不必面面俱到,以“感受联想”或“妙语佳句”的摘录点评为主。

昙花终于怒放
我爱昙花,因为她素白、洁丽、清香。
三年前的春天,坪州诗友涓涓亲自给我家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结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也许更因为内子陈娟曾做过《昙花梦》。涓涓是一位有心人。
不久,我便依照涓涓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上,天天浇水,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日月如梭,一天一天过去了,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淡然了,花开不开任她去吧。心想,她总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不敢奢求了。
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数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拉许多,如小型的佛手。至农历八月十三日,花蕾开始爆口,嫩绿的花苞有紫色的花纹,前端露出白色。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必定要怒放了。我常到花架边观察,见她放大一些,再放大一些,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临风开放。那开放时的美态神韵,真令人鼓舞,使人陶醉!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原先柔软下垂的筒型萼部,竟能徐徐向上翘升,像白天鹅抬头做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既神往,又向往,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那时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此刻内子陈娟因到香港大学学医迟迟未归,不能赏到月下昙花弄清影的妙趣,感到遗憾!
这朵昙花大达28厘米,二十多片玉瓣,花冠巍峨灿烂,高雅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中秋佳节前夕,一轮清秋月已高悬,一家人在春田街的花架边,围观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一切冷嘲热讽都是无济于事的。
“昙花一现”,有人为之叹息,有人把它当做贬义词,这是不公平的。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何况昙花既能“一现”必能“再现”。花虽一时枯萎,叶还在,茎还在,根还在;她耐旱耐热,粗生多长、插枝便可繁殖,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我爱昙花!

写作(40分)
17.与 面对面
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诀窍,是看填写词语的内容与生活现实的距离的关系。一般来说,距离越小,发挥的余地也相对较小。反之,距离越远,发挥余地越大。具体地说,有四个不如:眼前的不如外面的,比如,“与爸爸面对面”就不如“与孔子面对面”、“与比尔•盖兹面对面”;人不如物,如“与老师面对面”,不如“与镜子面对面”、“与沙漠化面对面”;具体的不如抽象的,如“与东方明珠面对面”,不如“与挑战面对面”、“与忧伤面对面”;正面的不如反面的,如“与成功面对面”,不如“与是非面对面”。
当然,这仅仅只是构思方面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看怎么用笔才行,毕竟思路只是思路而已。

参考答案:
积累和运用(25分+4分)
1.(3分,每个0.5分)炯炯 膺 澜 chì záo suì
2.(2分,每个0.5分)错——挫 害——骇 必——毕 契——锲
3.(2分,每个0.5分)如:人迹罕至、人杰地灵、人定胜天、人才辈出、人面兽心、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人心所向、人云亦云、人心叵测等
4.(4分)如:也许是千言万语的感激,也许是一声平平常常的谢谢……
5.(9分+4分,每句1分))
(1)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 鸟向檐上飞
(3) 弹琴复长啸
(4)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略
阅读(35分)
(一)7.(2分)(1)余 闻 之 也 /久 (2)得 为 众 人 /而 已 耶
8.(4分)(1)相称、相当 (2)通达聪慧 (3)终于 (4)本来
9.(2分)A
10.(2分)《伤仲永》侧重强调后天教育(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孙权劝学》侧
重强调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进步。
11.(4分)(1)完全如同常人 (2)对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即使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12.(2分)聪明仅是一张没有包糖的漂亮的糖纸,有了中间的糖,聪明的外表才真正有用,这个糖就是努力刻苦的学习,就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没有真才实料,聪明就成了徒有虚名的外包装。)
13.(2分)具体表现小铁的努力和刻苦,反复提到,意在说明小铁是以他的刻苦取得他应有的成绩的。这里也表现了“我”对小铁成长的关注,对小铁的感情。
14.(3分)他的认真细致,他的刻苦努力,他的谦虚不自满,他的积极进取都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15.(4分) 光有天赋,没有后天的努力学习,聪明才智就会白白浪费掉,最终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方仲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而文中的小铁的成功,恰恰说明了,有了勤奋刻苦和努力,才能使你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的汗水,就会有多少的收成。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三)16.(10分)
摘录:
(1)至农历八月十三日,花蕾开始爆口,嫩绿的花苞有紫色的花纹,前端露出白色
(2)原先柔软下垂的筒型萼部,竟能徐徐向上翘升,像白天鹅抬头做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点评:
(1)这里,作者对即将开放的昙花的色彩做了极美妙的描绘。“嫩绿”、“紫色”、“白色”,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将昙花开放前的美丽准确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物。而一个“爆”字,将昙花将放未放、生机勃勃、蓄势待发之态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2)这是对昙花的动态的描写。花萼的“翘”与花瓣的“展”,是昙花开放的基本动态,而“徐徐”、“缓缓”则是对这一动态的进展过程中的速度、频率的描写。加上两个精彩的比喻,将昙花盛放之优美状穷形尽相的描摹出来。

感受联想:
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作者由昙花怒引发思索,受到启发,赞美“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为“昙花一现”的说法平反。由“花格”歌颂“人格”,从而表达作者的理想。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尤为可贵。

探究质疑:
文章题目是“昙花终于怒放”,但行文过程中,作者将大量笔墨用在了昙花的来源、养昙花的心情、关于昙花的思索上。这样写是否有喧宾夺主之嫌?

『玖』 初一的语文考试主要考哪些内容

1、选择题
字词(拼音、成语)、病句
2、填空
古诗词文言文默写
3、阅读
记叙文阅读(修辞方式、写作方式)
4、口语交际
5、作文。
考试具体内容不会脱离课本的,组织好语言自己发挥,考试加油吧!

热点内容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2025-07-13 23:48:29 浏览:271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7-13 23:20:30 浏览:530
给老师的101条建议 发布:2025-07-13 21:59:07 浏览:877
教师美文诵读材料 发布:2025-07-13 20:46:09 浏览:211
2017数学高考答案解析 发布:2025-07-13 20:21:13 浏览:721
黄冈小状元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13 18:50:35 浏览:24
告诉英语 发布:2025-07-13 18:39:33 浏览:202
南陵县教育信息网 发布:2025-07-13 18:21:05 浏览:63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