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六上语文阅读

六上语文阅读

发布时间: 2021-08-04 17:32:09

1. 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出来?
5、按要求回答。
(1)联系全文回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á(2)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
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地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自告奋勇:
(2)突发奇想:
2、短文已经用“||”分为三段,请概括段落大意。
3、从短文中你体会到什么道理?
望采纳~~~~~

2.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

一、养育、决定、召集、享、番、焦急。
二、医疗、况且(何况)、就怕(可是)、然而。
三、:“ ,, 。 , !”
四、回报 、谨慎 。
五、这是我回报母亲养育之恩最好的时候,只要今天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做什么我都愿意。
六、“我一定要救自己的妈妈,反正我是从我妈身体里出来的,给我妈捐一个,就当是又回去了,物归原主……”
七、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什么叫儿女情深,明白了做为儿女将来应该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那就要时时记住没有父母也就没有了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尽自己的一切所能孝敬他们。
八、“亲有教、儿恭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六上语文阅读快车答案

六上阅读快车答案
(1)祖国之爱
1、为家乡、为祖国献出一点力量 看一看祖国月星日益的建设 尝尝家乡的井水,再包一点家乡的泥土带在身边 离开祖国 还是生在中国好 民主独立 抗战的胜利 2、蔑视 恐吓 坚决 折磨 3、一个对于祖国没有感情、没有爱心的人,说他能够爱世界人民,爱人类的正义事业,还是一句空话。 4、首尾呼应
(2)想念的是中国
1、翻看有关祖国的报纸新闻 盼望去唐人街 在去唐人街的路上梦回祖国 2、“我”盼望的是回到祖国,狂喜的是重新回到到祖国了,悲痛的是这只是一场梦。 3、你有许多缺点 想念 羡慕 4、不仅 而且 甚至 因为 所以

4. 六年级语文阅读题

1、杨堤飞复瀑、鲤鱼壁、卓壁峰、制出二郎峡、“画山”、黄布滩、古镇兴坪、舟泊阳朔、

2、“画山”江畔的峭壁、黄布滩的山峰、古镇兴坪对面的螺蛳山、舟泊阳朔的碧莲峰、

3、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亲,如果还好的话请采纳,O(∩_∩)O谢谢

5. 语文六年级上册书阅读

一、《山中访友》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2.“悠”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__部,这个“悠悠”在字典里的义项有:1忧愁2长久3荒谬4闲适……“岁月悠悠”中的“悠悠”应选第__________种解释,“白云悠悠”中“悠悠”应选第__________种解释。

3.将文中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第__________人称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5.作者还有可能跟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模仿课文写法,续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 )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 )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给文中画线字注音:

漾( ) 携( ) 唱和()

津津乐道( ) 叽叽( ) 喳喳()

2、给文中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3、这段文字除整段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 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中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5、文章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从本段中找出两句来加以体会。

(4)这是一个 句,从中我体会到了 。

二、《草虫的村落》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 )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 )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 )野灌丛( ),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在括号内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写出几个和“全神贯注”意思或用法相似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递进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声音延续

4.给这段文字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这段文字,你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筑( ) 轻蔑()

出世( ) 轻易()

2.用“‖”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由画“——”的句子展开合理的想象。

(1)当时人们的表现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当时人们都可能说些什么话?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国人的轰动和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如果你是詹天佑,当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①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②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③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比较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 隧道名 隧道特点 采用方法 取得效果 八达岭 居庸关 3.从画线的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别感受到詹天佑怎样的思想品质?请分别用四字词语一一指出,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2.文中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指 D.表示否定

3.在下面试着画出“人”字形线路火车爬坡的示意图。 4.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对詹天佑说一句什么样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 )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 ),只①在母亲身边待( )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①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 )十年如一日。

1.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

(2)我痛哭了几天。 ()

(3)抱终天之恨。 ()

4.文中两个“只”字强调的意思不同,表达的情意也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只①强调了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之情。

只②强调了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之情。

5.文中“我的愿望”指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随母亲于地下 B.能够最后见上母亲一面

C.多一点时间陪陪母亲 D.大学毕业后供养母亲

6.写出你对画“——”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文中几次出现“善”,想一想下面两个“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钟子期曰:善哉

2、文中“若”的意思是 。这个意思一直到现在,仍然在一些词语中使用,例如:旁若无人。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 把具体说明“伯牙绝弦“的意思的句子写下来

(2) 哪句话说明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4、解释文言字词:

绝: 鼓: 峨峨: 洋洋:

必得之: 乃: 复: 哉: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6、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 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

《 》和《 》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明代小说家

( ),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高山流水比喻(

)。

六、《只有一个地球》(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3、划“ ”的句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划“ ”的句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

,“本来”强调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2、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⑴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⑵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七、《穷人》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 上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请在 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

在文中应取( )。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自食其果( ) 心神不宁( )

4、你认为这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并用这词造句。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①话没说完。 ②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③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7、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

8、“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的“这样做”指的是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的原因是:

从中你体会到

9、“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 ,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10、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八、《唯一的听众》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

2、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3、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4、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5、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6、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

7、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8、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9、如果你是作者,听了妹妹的话后你会怎么样做呢?

热点内容
黄冈小状元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13 18:50:35 浏览:24
告诉英语 发布:2025-07-13 18:39:33 浏览:202
南陵县教育信息网 发布:2025-07-13 18:21:05 浏览:63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
绿色的金鱼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12:15:47 浏览:779
宫颈多久查一次 发布:2025-07-13 09:36:59 浏览:682
逆羽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09:16:35 浏览:476
幼儿英语口语培训 发布:2025-07-13 08:37:47 浏览:292
2017全国数学文科二卷 发布:2025-07-13 07:49:17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