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五年级语文重点知识

五年级语文重点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8-06 20:12:51

❶ 小学五年级语文复习重点内容

在总复习中,应该着重复习的内容有: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原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4、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研究和改进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能凑效的。我们要在复习中,要运用通过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复习时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❷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

一、拼音

(一)、多音字:第6课“嚼”P27;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2“差”P119。

(二)、容易读错的字

边鼻音:勒 厘 梁 乃 妮 蓝 诺鲁郎怜尼

平翘舌:涩 伞 绍 蓑 遮 醉 锄傻痴汁诣 臣 枳 嫂 狞 呻 搀 赵 召 瑟 诸 曹 私 寨丞侄骚宗 舱 擞

前后鼻韵:吟 襟 疆 禽 疯 狞 淌瞪荆扳锦 艇

其它:蹄 剥 绽 怜 痴 禽 役

二、汉字

1、要求会认会写会用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能辨别它们的形近字并分别组词;能认识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

2、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三、词语

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的词语。

2、积累下列词语:

(1)、抄写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题”第4题P71

(2)、抄写喜欢的词语:第1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95

(3)、抄写本课新学到的词语:第19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00

(4)、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P88

(5)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外貌、神态,表情、人物行动、说话时的情态等)回顾.拓展(七)“日积月累”P147

(6)、程门立雪:回顾.拓展(四)“成语故事”P89

(7)、入木三分:回顾.拓展(七)“成语故事”P148

3、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第2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55

四、句子:

1、积累佳句:

(1)、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第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5;第3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12;第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30;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71;第1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95;第22课“课后选做题”P137;第2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52;第2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55

(2)、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P45—46

(3)、对联: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P65—66

(4)、歇后语: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P113

(5)、有关乐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名人名言: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P166—167

2、理解句子意思:

(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仔细想等。)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第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5;第15课“阅读提示”P72

(1)、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第3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12[
(2)、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71

(3)、抓重点词或短语理解句子意思:第2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52

(4)、结合课文和具体事例理解句子意思:第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38

(5)、想画面理解诗句意思:第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25

(6)、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第10课“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P49

五、阅读:

训练重点: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求朗读的:第1课P5;第3课P12;第6课P30;第8课P38;第9课P39;第10课P49;第11课 P53;第14课P71;第16课P81;第18课P95;第19课P100;第22课P137;第25课P152;第26课P155;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P117——124,P126——130;教材附的选读课文P168——186。

2、默读的:第3课P12;第4课P14;第7课P31;第8课P38;第15课P72;第17课P82;第18课P95;第19课P100;第25课P152;第26课P155;第27课P157。

3、背诵的:第1课“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P5;第3课“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P12;第5课“背诵三首古诗”P25;第6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P30;第10 课“背诵课文”P49;第14课“背诵喜欢的段落”P71;第26课“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P155。

4、阅读链接:P13; P155。

5、资料袋:P9;P30;P95;P100;P106。

6、趣味语文:P20;P167。

7、日积月累:P19;

8、课外书屋:P46;P114。

9、成语故事:P89;P148。

六、口语交际:

1、教材中的小泡泡:小泡泡⑴P66;小泡泡⑷P118;小泡泡⑺P123;小泡泡⑼⑽P124小泡泡⑿P127;小泡泡⒁P129

2、课后思考练习和选做题:第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30;第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和“选做题”P38;第1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53;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71;

第1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81;第19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00

3、每组课文后面的交际话题:

(1)、讨论怎样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P18

(2)、讨论交流怎样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的问题。P43

(3)、劝说别人改掉不良习惯。P63

(4)、把令自己感动、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P87

(5)、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演演课本剧P111

(6)、讲人物故事。P146

(7)、聊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P165

七、习作

1、小练笔:

(1)、用“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爸爸那样的建设者和保卫者。P12

(2)、从课本中选一首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P25

(3)、读了《儿童诗两首》后,可以试着写首诗。P39

(4)、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写下来。P71

(5)、把读了课文后想到的写下来。P82

(6)、写简单的研究报告。P129

(7)、用一段话把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人物的特点写出来。P155

2、习作训练:

(1)、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P18 (2)、看图习作。P44

(3)、常用应用文——发言稿P64 (4)、令人感动的一件事P87

(5)、缩写P111 (6)、学写研究报告P128——130

(7)、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P146 (8)、自由表达P165

八、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专题:走进信息世界P115——130

2、综合性学习活动:发现、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P49;看看和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象P95

3、展示台:回顾.拓展(三)P66

❸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的知识重点

1.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常用的说明方法
3.注意日积月累
4.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一、重点课文内容: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主要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走遍天下书为侣》主要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二、生字词
1.易错音
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地
踮(diǎn)起脚尖暂(zàn)时
2.易错字
饿柜惧撑忧伴侣背诵锅碗盗窃屋檐酸痛豫
3.多音字
绿乐
4.近义词
担忧——急切——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2.重点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7)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8)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课后习题
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
五、补充练习
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国庆节已后,学校要举行一次朗颂比塞。()
(2)同学们在教舍里聚精会神地作做业。()
(3)休息了一署假,同学们又从新回到了美丽的校圆。()
(4)我们园满地完成了老师教给的训练任务。()
(5)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荫。()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舍不求甚()不()而喻()()有味
滚瓜烂()毫不()豫别出心()大()身手
3.巧填量词:
一()图画一()口琴一()八音盒一()朋友
一()旅行一()书一()扑克牌一()船
4.积累词语:
急匆匆(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舒舒服服(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对句子的理解:
(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读句子进行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

❹ 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重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

【卷首语】

同学们,你们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勤奋学习,我们又有了不少收获,今天就来一显身手!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书写工整,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

一、基础部分35%

(一) 根据拼音写汉字。(8%)

qiān xǐ kǒng jü wǔ rǔ xiū kuì
( ) ( ) ( ) ( )
dù ji fán zhí fù yù mù juān
( ) ( ) ( ) ( )

(二) 比一比,选择正确的一个填入横线。 (3%)

( 既 即) 然 使 立

( 竟 竞 ) 赛 然 必

(三) 补写词语,看看你掌握的词语多不多。(4%)

( )师( )友 ( )七( )八 微波( )( ) ( )( )如生

应接不( ) ( )云( )雾 虎视( )( ) ( )( )壮阔

(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4%)

例:海洋真大啊,大得一眼望不到边。

1、今年夏天真热啊,

2、早晨的雾真大呀,

(五)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一个笑一个哭。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2%

读了后笑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后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学期你一定积累了很多优秀文章,那就露一手吧!(9%)

1、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 ),也不( )。

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山阴道上,( )。

(七)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古诗,唐朝诗人 写的《牧童》是一首叙事诗,他由远到近写出了 、 、 、 等景物。诗中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 。

二、阅读部分:35%

(一)课内。

(一)草船借箭 10%

这时候,大雾漫(màn mǎn)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xǖshí( ),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tiáo diào)来6000个弓弩手,到江边zhī yuón( )水军。1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

2、在括号中填上正确词。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靠近——

4、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5、在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作者 ,请你写出一句出自该书的成语或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25%)

A蠢狼 12%

有一只狼,住在狼窝里。这狼窝从不打扫,也不整修,又肮脏又破烂,眼看就要倒塌了。

有一次,大象偶然路过这破狼窝,不小心稍微碰了一下屋顶,屋顶就马上翻倒了下来。

“朋友,请原谅!”大象说,“我是无意的,我马上把屋顶修好。”

大象是个能工巧匠,它不怕累也不怕脏,拿起榔头、钉子,一下子就修好了屋顶,修得比原来结实多了。

“哟!”狼想,“看来它怕我呢!先是向我道歉,又亲自给我把屋顶修好,我何不迫使它给我造一间新屋!既然它怕,那就会听我的!”

“等一下!”狼对大象吆喝着,“你这算什么?你以为这样就算了?把我的屋顶掀倒,马马虎虎钉一钉,就想溜之大吉了?不行!你得给我造新屋。要快,不然我要教训你一顿,叫你连自己的爹妈都认不出来!”

大象听了狼的这一番话,什么也没回答,它轻轻抓起狼肚子,一下子把狼摔进臭水坑,然后一屁股坐在狼窝上,把狼窝压了个稀巴烂。

“让你住新屋去吧!”大象说罢扬长而去。

“真是莫名其妙!”狼从臭水沟里爬出来,自言自语说,“它一会儿怕我,求我宽恕;一会儿又来这么一手,真弄不懂!”

“你啊,真蠢!”老乌鸦呀呀叫着说,原来老乌鸦是目睹这一切的,“胆子小跟修养好是两码事,你连这一点都不懂!”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目睹— 莫名其妙—

2.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6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中用“~~~~”划出反映大象修养好的语句。2分

4.文中第6节,狼吆喝大象的话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荷 叶 青 青 (13分)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大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支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xiáng jià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把括号内不合适的拼音或字词划去。 (2分)

2、照样子写词语 ( 2分)

荷叶青青( ) 探头探脑( )

3、回答 (6分)

(1)概括地叙述祖母是怎样种好荷花的。

(2)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

(3)“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4、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三、习作部分:30%

题目:那件事真让我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

❺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重点应放在哪些部分

在五年级上期时应以字、词、句为主,段、篇、章的比例少些。
在五年级下学期应在字、词、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段、篇、章的比例。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课文,赏析课文,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❻ 五年级复习语文主要要复习哪些重点

在总复习中,应该着重复习的内容有: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原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4、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研究和改进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能凑效的.我们要在复习中,要运用通过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复习时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❼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考试,应该着重复习哪些知识

考点归纳
一、拼音字词:
1,注音组词
2,音序和变调
3,写字、部首、笔顺
4、查字典
5、字形结构
6、形近字
7、形声字
8、猜字谜
9、字意的选择
10、修改错别字
11、多音字
二、语言运用:
1、关联词语填空
2、按要求写词语
3、量词的选择与运用
4、感情色彩
5、词语选择、搭配、补充、归类
6、近义、反义词
7、句式变换
8、句子排序
9、句子衔接
10、句子语气
11、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
12、标语、对联、广告的拟写
13、病句修改
14、造句
15、指代语的所指范围
三、标点及运用
四、口语和朗读
1、语言表达是否得体
2、停顿和重音
3、朗读的语气
五、文化知识
1、诗文名句
2、人名、地点排序
六、写作知识
1、分析人物
2、修辞手法
3、说明方法
4、记述顺序
5、记述要素
6、过渡和照应
七、思想内容
1、中心
2、分段、段意
3、句子含义
4、按要求摘句

热点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
安全座椅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10:10:30 浏览:335
幻想老师漫画 发布:2025-07-09 07:13:31 浏览:900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