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儿童学数学加法

儿童学数学加法

发布时间: 2021-08-06 21:03:36

如何教孩子20以内学数学加减法

对于孩子学运算,提醒注意两点: 其 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 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关于学习进退位运算的做法,提供家长一些参考: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4、若孩子运算有困难,就提供小物品让孩子边摆弄边运算,例如,14减5不会算,就让孩子取14颗蚕豆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 “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5、运算的进程要分步走,先练习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搞清楚了以后,再进行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进位和退位的难度是较大的,不要着急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 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最近有个别家长反映幼儿加减法学不好,怎么 教也教不会,问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家长不要太着急,幼儿学数学也是 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的,就象幼儿学走路学说话一样的 ,是有年龄特点的,大班阶段只要求幼儿掌握十以内 的加减运算。而有的家长现在就要求孩子算20、30、 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这样无 异于揠苗助长。

Ⅱ 怎样教孩子数学加减法

事实上,在幼儿数学启蒙早期,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概念。所以,在学习加减法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对数的组成的学习,避免孩子直接进行抽象的符号运算。

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数(总数),数的组成包含着分解和合成2个方面。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从5岁以后,可以尝试让孩子学习数的组成(又称数的分合),到大班以后,孩子基本可以掌握1-10以内数的分合,以及加减法。

那么,在孩子学习数的组成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呢?

1、从较小的数字入手,让孩子认识组成号,体会组成的含义。

取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同时,写出数字4分成1和3的组合式,接着,告诉孩子,分开的两条线"∧"就是"分"的意思,这是指4可以分成1和3。

然后再把桃子合并放在一个盘子里,写出1和3合成4的组合式,告诉孩子,符号"∨"就是"合"的意思,这是指1和3合起来是4。

2、 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实物
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首先可以验证已知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的操作和练习,加深对分、合意义的理解。

除了分桃子,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更容易操作的实物,比如说分扣子、分雪花片、分卡通玩具等等。

3、 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分合方法
当孩子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一个数的一种分合方式时,尝试引导孩子发现其他分合方式。比如说:将4个西瓜分到2个竹筐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4既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3和1,同时,1和3;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也可以把西瓜换成更容易操作的实物,比如积木、豆子、小棍等等,让孩子实际操作,理解不同的分法。

4、 引导孩子发现数组成中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在孩子能够完成一个数的所有分合式的时候,将各种的分合集中归纳起来。通过不同的书写方式,让孩子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数字5的分合。

通过让孩子填写或者自己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分合式,让孩子总结出分合规律。

√ 一个数可以分成2个部分,2个部分数合起来等于整数,这是分合中的等量关系。

√ 1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一边部分数是顺序排列,一边部分数是倒叙排列,同时,1个部分数多1(+1),另一个部分数少1(-1),而总数不变,这是分合中的互补关系。

√ 在数的分合式中,将2个部分数位置互换,分合式依然成立。这是分合式中的互换关系。

通过学习数的分合,让孩子理解一个整数分成两个部分以后,包含以上三种关系。

让幼儿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从实物分合再慢慢过渡到数字分合,从数的分合过程体会数的组成。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数字的组成和联系。

数的组成式加减法运算的基础,通过实物练习数的组成,给孩子具体直观的感受,也有助于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的概念,为加减法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Ⅲ 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加减法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3)儿童学数学加法扩展阅读

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低年级数学教学,使学生学好“两法”非常重要。“两法”即“凑十法”和“破十法”。凑十法是几和几合成十;破十法是从10里面拿出几还剩下几。

比如:教7+8=15有两种算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这种方法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不错,但这样加太繁,又浪费时间,多数同学都不适用。而凑十法就简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几或7和几合成十(8和2、7和3),那么从7里面拿出2,7拿出2还剩下5元,或从8里面拿出3,8拿出3还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Ⅳ 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加减法

教幼儿学习加减法,要注意方式方法,主要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用小棒来辅导孩子进行学习。

Ⅳ 如何教孩子学数学加法

按部就班就好,网上有各种天才心算少年养成秘籍,不过孩子接收这些东西并不容易上手。十以内加减法没有比数手指更容易的了,要学十以上百以内加减法时就直接教他竖式运算。

Ⅵ 教孩子学数学10加减法,有什么好方法吗

可以用如下方法,参考自网络经验。

  • 家长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双手来表示十,每个手的五个手指头表示五,双手反过来,左手表示一个数,右手表示一个加数,让孩子数出来,如下图所示。

Ⅶ 幼儿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我还是推荐这一种,因为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理解加减的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 加法,实际上就是:将两个集合和在一起,变成一个集合。 减法:将一个集合分开,分成两个。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和4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4个和2个苹果,同时,2个和4个苹果(或者4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就是6个苹果。 也就是说: 1、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 3、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Ⅷ 如何教育幼儿学习数学加减法

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比如说他喜欢糖,你可以用糖的个数来代替数字教他数学的加减法。还可以用苹果、香蕉等容易数的东西而且有时孩子喜欢的,这样可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提一点数学的加减法,比如一起玩积木游戏,比赛看谁先拿到5个积木,这样就可以在玩的同时学习数学,而且增加了乐趣。

热点内容
幻想老师漫画 发布:2025-07-09 07:13:31 浏览:900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09 03:09:33 浏览:84
高中历史岳麓 发布:2025-07-09 02:45:51 浏览:353
新开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01:27:47 浏览:276
物理实验教师 发布:2025-07-09 00:46:01 浏览:21
怎么删除朋友圈 发布:2025-07-09 00:19:21 浏览:154
包钢股份历史 发布:2025-07-08 22:01:23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