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找规律题技巧

数学找规律题技巧

发布时间: 2021-08-07 03:14:06

1. 小学数学找规律题技巧

小学只学过加减乘除,小学生理解力不强
一般只考虑一种运算
相邻的规律
间隔的规律
最多两层次,每个层次只有一种运算
间隔排列规律,最好画图

2. 初中数学找规律的题怎么做````具体方法!~~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n2-1=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4,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三)看例题:
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参考:
http://wenku..com/view/4d0dcdd284254b35eefd3403.html

3. 初中数学找规律题型的思路(诀窍)

初中数学找规律的题目现在出现得比较多,所以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内我以为一般分容为四步去考虑:1、弄清题意,千万要仔细读懂。2、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步找出对应数据3、分析数据关系,有时可借用图形4、根据第三步的分析,依次验证每组对应数据间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如果说有,就可写出通式来了。

4. 做初三数学找规律的题有什么技巧

技巧就是多做。做多了就有种感觉。。。应该说是悟性,看到题目就能知道方法

5. 找规律题的方法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100 ,第n个数是 n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
-1,第100项是 —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81),(121),的第n项为(
),
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3-1的平方,以此类推。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是n的3次幂,即:
n +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n=2时,2*2-1得3,3*3-1=8,以此类推,得到第n个数为
。再看原数列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则在
的基础上加2,得到原数列第n项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项即n
,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4
n ,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4*100 =40000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6.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题有没什么窍门点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例如,
(1) 1,2,3,4,5,6,⋯
(2) 1,2,4,8,16,32;
(3) 1,0,0,1,0,0,1,⋯
(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 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如,数列(1)的第3 项是3,数列(2)的第3 项是4。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 项记作an。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 项an=n。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a3=1+1=2,a4=1+2=3,a5=2+3=5,a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 来作一些说明。
例1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4,7,10,13,( );(2)84,72,60,( ),( );
(3)2,6,18,( ),( ),(4)625,125,25,( ),( );
(5)1,4,9,16,( ),(6)2,6,12,20,( ),( ),
解:通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察、分析,可发现
(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16。
(2)的规律是:前项-12=后项。所以应填48,36。
(3)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54,162。
(4)的规律是:前项÷5=后项。所以应填5,1。
(5)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1=1×1,4=2×2,9=3×3,16=4×4,
所以应填5×5=25。
(6)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2=1×2,6=2×3,12=3×4,20=4×5,
所以,应填5×6=30,6×7=42。
例2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2,3,3,4,( ),( );
(2)( ),( ),10,5,12,6,14,7;
(3) 3,7,10,17,27,( );
(4) 1,2,2,4,8,32,( )。
解:通过对各数列已知的几个数的观察分析可得其规律。
(1)把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1,2,2,3,3,4,不难发现其规律是:前一组每个数加1 得到后一组数,所以应填4,5。
(2)把后面已知的六个数分成三组:10,5,12,6,14,7,每组中两数的商都是2,且由5,6,7 的次序知,应填8,4。
(3) 这个数列的规律是: 前面两项的和等于后面一项, 故应填(17+27=)44。
(4)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乘积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8×32=)256。
例3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解:(1)因20-18=2,24-20=4,30-24=6,说明(后项-前项)组成一新数列2,4,6,⋯其规律是“依次加2”,因为6 后面是8,所以,a5-a4=a5-30=8,故a5=8+30=38。
(2)12-11=1,14-12=2,18-14=4,26-18=8,组成一新数列1,2,4,8,⋯按此规律,8 后面为16。因此,a6-a5=a6-26=16,故a6=16+26=42。
(3)观察数列前、后项的关系,后项=前项×2+1,所以a6=2a5+1=2×47+1=95,
a7=2a6+1=2×95+1=191。
例4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15,17,30,22,45,( ),( );
(2) 2,8,5,6,8,4,( ),( )。
解:(1)数列的第1,3,5,⋯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2,17,22,⋯其规律是“依次加5”,22 后面的项就是27;数列的第2,4,6,⋯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5,30,45,⋯其规律是“依次加15”,45 后面的项就是60。故应填27,60。
(2)如(1)分析,由奇数项组成的新数列2,5,8,⋯中,8 后面的数应为11;由偶数项组成的新数列8,6,4,⋯ 中,4 后面的数应为2。故应填11,2。
练习5
按其规律在下列各数列的( )内填数。
1.56,49,42,35,( )。
2.11,15,19,23,( ),⋯
3.3,6,12,24,( )。
4.2,3,5,9,17,( ),⋯
5.1,3,4,7,11,( )。
6.1,3,7,13,21,( )。
7.3,5,3,10,3,15,( ),( )。
8.8,3,9,4,10,5,( ),( )。
9.2,5,10,17,26,( )。
10.15,21,18,19,21,17,( ),( )。
11.数列1,3,5,7,11,13,15,17。
(1)如果其中缺少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应补在何处?
(2)如果其中多了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为什么?

7. 怎样学好数学中的找规律的题,有什么技巧

多见识,多练习,仔细把握前后两者的关系。如果是数字题,可以通过各数间的乘除计算,去找到规律,如果是几何题,可以通过面积周长,去发现规律。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真踏实地去做,就一定会把它做好。相信你。

8.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答题技巧

比如具体题型呢

一般找规律的,就是先看看题目中给出的例子,分别有什么规律,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还是成倍增加或减小,然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将该结论进行应用

9. 初一找规律的数学题及解题方法技巧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10. 数学找规律题有什么技巧

找规律题目,一般是从特殊到一般,或是观察已有的式子或等式,看有什么规律。这需要平时积累经验,离中考还有三个月,希望你能通过多做此类题目,找到这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加油呦!

热点内容
包钢股份历史 发布:2025-07-08 22:01:23 浏览:878
囚禁教师电影 发布:2025-07-08 20:48:26 浏览:962
化学键复习 发布:2025-07-08 20:42:29 浏览:831
北京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8 19:38:24 浏览:58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 发布:2025-07-08 19:00:24 浏览:284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 发布:2025-07-08 18:59:48 浏览:141
阳西教育 发布:2025-07-08 18:31:56 浏览:479
王瑞娜老师 发布:2025-07-08 18:31:53 浏览:456
莘县教师考试 发布:2025-07-08 17:50:59 浏览:944
赤峰教师资格证报名 发布:2025-07-08 17:50:19 浏览: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