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卷语文
A. 2018高考新课标语文卷格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B.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和全国大纲卷有啥区别
全国卷也分课标卷和大纲卷两种,差别不大,形式上名字不同而已,相比较与大钢卷,课标卷增加了点东西。
首先:地理加了三个选修,分别是《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分值是10分,做的时候自己选一个;
政治相对于大纲卷增加了一本书的内容,也就是在原来的经济、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加了门文化生活(必修,政治不考选修);
历史跟大纲相比变化也有,以往的第24题考一个人文知识,课标卷不考了,换成了最后一题考史论,另外历史增加了四本选修,分别是《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战争于和平》《民主政治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选一,分值是15分。
C. 今年语文高考课标一卷有古文常识
星光灿烂,风儿轻轻。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我就这样坐在地上,享受着夏夜的清爽,倾听着一池蛙叫一片虫鸣,遥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天空并非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伸向远处,远处。我的视线很想穿透这层黑幕,很想刺探天之尽头是什么。天太广阔了,不由得令我深惭自己的渺小;宇宙无穷无尽,不由得令我感叹人生的短暂。"白驹过隙",我似乎理解了古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又望星空,夜空深邃依旧,群星明亮依旧,蛙叫虫鸣也依旧。凝望那满天大大小小、忽明忽灭的繁星,我的心一动,星星,是星星点缀了夜空,把它们的光泽洒向大地,不管是有名的星星,还是无名的星星。不错,宇宙无穷,人生有限,但这又有什么遗憾?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有谁能违反这一条客观规律?然而,为什么许多人有如天上不灭的星星,他们的精神、伟绩流传至今,甚至还会永远流传下去?星星眨了眨眼,好像在肯定我答案的正确。此起彼伏的蛙鼓虫歌,似乎在祝贺我思索的豁然开朗。祖辈父辈们正像这有名无名的星星,在艰苦中追求,在艰苦中探索,在艰苦中奋斗,有多少热,发多少光。的确,人生是有限的,个人是渺小的,但我要使我的人生。
D. 新课标卷与全国卷 语文 区别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和考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专试内容主要由阅属读和表达(其中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构成;
二是试题分必考和选考两大类,而且不简单以必考对应必修、以选考对应选修,而是将共同的内容整合为必考,将差异部分处理为选考,同时又以必考为主体;
三是试卷的布局有较大变化,顺次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以及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和语言文字运用及写作,考查内容更加明了,逻辑线索也更为清晰;
四是就各考查内容的权重作了重新分配,单纯的知识识记题的比重大大降低,而侧重于语文运用题的分量明显加大,呈现结论与呈现过程并重成为命题改革的主流
在选考内容、主观性试题和语文能力层级三个方面有更多体现。
其中选考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其分值为25分,主观性试题的分值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3分左右;语文能力层级提升到F(探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