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双向细目表
给你个例子和解析
『贰』 初中数学月考命题双向细目表范例
双向细目表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知识领域 知识点 能力要求 题号 分数 难度系数 年级
分布
认知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数与代数 有理数概念 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 3 0.9 七年级 √
数与代数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2 3 0.8 七年级 √
统计与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3 3 0.7 七年级 √
空间与图形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会正确判断简单物体或组合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事物原型 4 3 0.8 七年级、九年级 √
统计与概率 众数 理解众数的概念 5 3 0.8 八年级 √
数与代数 勾股定理、实数及数轴 结合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6 3 0.6 八年级 √
空间与图形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 理解和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的性质 7 3 0.7 九年级 √ √
数与代数 函数的图象 能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函数的图象 8 3 0.6 七年级 √
空间与图形 图形镶嵌 理解镶嵌的含义,会判断正多边形能否作镶嵌 9 3 0.6 八年级 √
数与代数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利用函数图像解决问题 10 3 0.6 九年级 √
空间与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11 4 0.8 七年级 √
数与代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能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其图像 12 4 0.7 八年级 √ √
统计与概率 方差 能用方差判断一组数据的稳定情况 13 4 0.8 八年级 √
数与代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能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其图像 14 4 0.7 九年级 √ √
空间与图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理解和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并能通过面积的计算探索规律 15 4 0.6 八年级 √ √
数与代数 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定义及因式分解 会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和求值 16 8 0.6 八年级 √
统计与概率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并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17 ① 3 0.7 八年级 √ √
② 4 0.7 √ √
③ 3 0.7 √ √
空间与图形 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能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18 ① 5 0.7 八年级
九年级 √
② 5 0.7 √
统计与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用列表或画树状图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19 ① 4 0.7 九年级 √
② 6 0.6 √
空间与图形 解直角三角形 能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0 10 0.6 九年级 √
数与代数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能根据条件解决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 21 ① 3 0.7 九年级 √ √
② 3 0.6 √ √
③ 4 0.5 √ √
空间与图形 切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及圆的有关性质进行圆的有关计算 22 ① 4 0.7 九年级 √ √
② 6 0.5 √ √
数与代数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函数的性质 会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函数的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23 ① 4 0.7 八年级 √
② 6 0.3 √
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 会确定点的坐标,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探究,归纳猜想,发现规律。 24 ① 4 0.6 八年级
九年级 √ √
② 6 0.2 √ √
数与代数 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及二次函数的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25 ① 4 0.7 九年级 √ √
② 4 0.5 √ √
③ 4 0.2 √ √
『叁』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来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自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肆』 双向细目表数学2011至2016
由面到点 从现在开始,考生原则上不再做新的练习题,要回归课本,从头到尾将书认真阅读一至二遍,边读、边想、边推敲,将课本中的规律、概念、定义、公式、实验等,该记的必须记住,该背的必须背熟,力争基础题不失分,保证中考的得分率。 考生复习的时候,不能对自己想要复习的内容毫无计划,应当将知识点由面到点铺开,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各个击破,尤其是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要重点加强。 文理搭配 考生复习时,文科与理科不应该完全割裂开来,而应当将它们互相搭配着复习,比如数学复习完以后可以接下去复习英文。因为文科重形象思维,理科重逻辑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交叉使用,有助于相辅相成,减少考生复习疲劳。 一网打尽 考生应当回归考试说明,仔细阅读“双向细目表”,看看复习中有无遗漏,将遗漏部分和复习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补救,不留遗憾。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经常会突然想起若干遗忘的知识点,这时不应该放下手头的复习工作转而查阅相关资料,而可以先提笔将这些凌乱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待这部分的内容复习完毕后再一次性全部解决。 查漏补缺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点外,考生也可以重点看一下自己以前做过的试题,尤其是各区的一模、二模卷等,对其中没有吃透、尤其是做错过的地方更应当加强重视重新思考,真正弄懂吃透。这样可以在加强记忆的同时避免再次出错。 要做到:别人会做我不错,别人错多我错少,别人不会我会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