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行程
⑴ 小学数学行程专题
2、相遇时甲乙两人所走路程比等同速度比,也是6:5 ,
甲走了全程的6/(6+5)=6/11
乙走了全程的5/(6+5)=5/11
甲多走了:6/11 -5/11 =1/11
从相遇点距中点5千米,甲比乙多走了:5×2=10(千米)
全程为:10÷1/11=110(千米)
甲从相遇点走到B地,走了 全程的5/11 ,此时乙走了: 5/11 × 5/6 =25/66
距离A地:6/11 - 25/66 =1/6
乙距离A地位:110 × 1/6 =55/3(千米)
3、
乙的速度:1 ÷(3+1)=1/4
甲到B地,乙走了:1/4 × 3=3/4
甲乙一共走了:1+3/4=7/4
AB两地距离为:35 ÷7/4= 20(千米)
⑵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急)
设两辆汽车的间隔距离为s,AB间隔为S
s=2*v汽*4
s=(v甲+v汽)*5
s=(v汽-v乙)*12
=>v甲=3/5*v汽,v乙=v汽/3
t=S/(v甲+v乙)=S/((3/5+1/3)*v汽)=15/14*S/v汽
=(15/14)*56=60分钟
这是老师讲的,标准答案,选我!!
⑶ 小学数学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是数学中常考的题型。行程问题主要包括追及问题、相遇问题、流水问题、火车行程、钟表问题。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例如:甲乙两列火车在不同的时间内,由距离794千米的两个车站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甲车行了416千米与乙车相遇,求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几小时?
甲车行驶了 416/52=8(小时)
乙车行驶了(794-416)/42=9(小时)
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几小时9-8=1(小时)
⑷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1300÷(50+150)=6.5(分钟)
50*6.5=325(米)
答:6.5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时,她们距离王兰家有325米.
⑸ 小学数学!行程专题
解:(1)196÷(3 5 +80%-1),
=196÷(0.6+0.8-1),
=196÷0.4,
=490(千米);
答:全程是490千米.
(2)客货速度比为:
3 5 :80%=3:4;
则货车速度为:
(490÷5)×4 3+4 ,
=98×4 7 ,
=56(千米);
货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
490÷56=83 4 (小时).
答:货车行完全程需要83 4 小时.
⑹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速度和:240÷5=48千米/时
速度差:240÷15=16千米/时
甲速度:(48+16)÷2=32千米/时
乙速度:32-16=16千米/时
⑺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追及问题:
(相向而行):追及路程/追及速度和=追及时间
(同向而行):追及路程/追及速度差=追及时间
行船问题:
V顺=V船+V水
V逆=V船-V水
(V顺+V逆)/2=V船
(V顺-V逆)/2=V水
(V=速度)
我的肯定是正确的哦!是老师说的^_^
⑻ 小学数学的行程问题
甲乙两车速度比是3:2,全程5份,相遇时甲走3份,乙走2份,甲车到达版B地时,甲还要走2份,权需要2/3时间,在这段时间乙走了:(2/3)x2=4/3份,距A地还有3-4/3=5/3份,每份:60/(5/3)=36千米,AB两地路程为:36x5=180千米
甲乙速度和:180/2=90(千米/小时)
甲乙两车速度比是3:2
每份:90/(3+2)=18(千米/小时)
甲车速度:18x3=54(千米/小时)
乙车上的:18x2=36(千米/小时)
⑼ 小学数学路程公式是怎么来的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得到物体匀速运动的规律:速度×时间=距离
其中速度是一版个因数,时间也权是一个因数,距离是积。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所以就有了
距离÷速度=时间
距离÷时间=速度
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数量关系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数量,就能算出未知的第三个数量。
⑽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第一次在距A地125千米处相遇,也就是甲乙走完一个全程时甲走了125千米.第二次相遇后,甲乙共走了三个全程,这时甲走了三个125千米,即125×
3=375千米,又因为在距B地8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也就是这是甲后退85千米正好是一个全程.即375-85=250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2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