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数学教育
1、教具游戏化:该教具的设计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的,以丰富色彩、构形、图案引起孩子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并将数学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由易到难进行操作。
例6÷3,我们可以将它变成这样的游戏,拿出6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得多少呢?孩子数出6粒珠,在除法板上分给3个小人,最后就会得到正确的得数。
凡是8岁以前的数学题,均可以在这里以游戏的形式被孩子得出结果。因此该教具就象语言一样,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数学的环境,使孩子象对语言一样对数学感兴趣。
2、家长不过多参与:所有操作都高有错误控制,除首次家长演示方法外,家长不过多参与操作,完全由孩子独立自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动手能力,孩子容易产生成就感,满足内心的需求,享有充分的乐趣。
3、刚刚好教育:教具不以年龄为主,而是按幼儿的能力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做多做少,完全由孩子以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出发,使孩子绝对不会有自卑感和厌倦情绪,从而长久地保持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4、由工作产生结果:所有游戏内容必须通过幼儿自己的工作,而获取答案和结果,提倡工作中的自我超越和获取成果后的内心满足,每一次操作都能使幼儿获得新的成就感。
5、丰富的内容:该教具共十大系列,十五种构形,十一种颜色组成,如果配以家长和孩子的手工操作,不仅可以学习数学,还可以做多种变幻的拼图游戏。孩子既便每天操作,演变,也绝少重复,因此其丰富的内容可使孩子保持永久的兴趣。
2.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
可以使用教具。如:塞根板。
3. 何谓蒙氏感官教肓和蒙氏数学教肓
蒙氏感官教肓是让孩子培养强烈的逻辑性、让孩子学会灵活地操作、可以创造性地工作。孤立化、精确性、美观、自我控制及具有探索性的感官教具设计极具经典,它对帮助孩子整理感官的印象、扩大孩子的直觉领域、丰富感官经验、引导孩子自发性的自我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氏数学教肓是由于数的抽象性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首先应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从而依靠反复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加深理解数的概念,发现
数学的内在规律。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传授或直观演示,幼儿不能真正理解数中的相互关系,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幼儿才能真正理解并建构数的概念关系。如:认
识十进位,用金色串珠让幼儿理解10个“一”合成1个“十”;10个“十”可以合成1个“百”;10个“百”可以合成1个“千”,而揭示“个、十、百、
千”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幼儿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蒙氏数学教育与传统数学相比较更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4. 蒙氏数学的好处
好处:
1、孩子在创造性、逻辑性、秩序性、独立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版高。
2、孩权子6岁前会进行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运算,达到小学二年级的水平。
3、智力能力好的可达到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心算。
4、孩子上小学的数学成绩普遍要高于同龄人,并一直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5、更多的间接影响是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影响,无论孩子从事何种职业,从小对孩子内在秩序的培养,将使孩子未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如果这一切是在孩子心智定型前进行塑造和培养,效果会远远好于孩子心智成熟以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精确的秩序心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拓展资料:
简介:蒙氏数学是一套通过“游戏”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材。蒙氏数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过兴致勃勃地操作蒙氏数学纸面教具、完成配套的练习(涂画、剪切、粘贴)等,就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这是在传统数学学习中要经过大量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孩子进入小学后将体现出爆发性的学习效果!
5. 蒙氏数学教育的特点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数呈现方式的整体性:在向幼儿介绍新的教育内容时一般是以一组或以10为单位直接介绍给幼儿。这种学习使幼儿能更清楚地了解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序列间的规律,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2、教学方法的渗透性:注重数学与日常活动的联系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重视感官教育。
3、幼儿的直接操作性:注重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获得经验,相信孩子的自学能力,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创设环境。同时蒙特梭利的数学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幼儿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感官教育中建构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利用多种形式训练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如各种游戏。
4、刚刚好教育:教具不以年龄为主,而是按幼儿的能力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做多做少,完全由孩子以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出发,使孩子绝对不会有自卑感和厌倦情绪,从而长久地保持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5、丰富的内容:蒙氏数学教具共十大系列,十五种构形,十一种颜色组成,如果配以家长和孩子的手工操作,不仅可以学习数学,还可以做多种变幻的拼图游戏。孩子既便每天操作,演变,也绝少重复,因此其丰富的内容可使孩子保持永久的兴趣。
蒙氏教育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蒙氏教育
6. 简述蒙台梭利对儿童数学发展理论的贡献
幼儿数学学习,主要分六大模块:
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专逐属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
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
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7. 蒙台梭利教育的具体内容都有什么呢
在这一点我也特别想跟多少网友们说一说,如果你带你的孩子就一定要抓住你家里一切生活的材料,成为教育的信息给予孩子,这点不做特别多的解释,如果家长还想了解,我们还有专门介绍蒙台梭利的解释。 第二个领域把它叫感官教育领域,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小孩子成长离不开各个感官的发展,蒙台梭利把感官教育领域作为一个独特教育领域,要训练发展宝宝的各个感官,他才能更好地吸收更多的内容,更好的走入社会,比如说视觉教育就很注重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培养,所以蒙台梭利有几个比较典型的学句是非常有名的,比如说插座言住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色板等等,这些学具都是由十个不同的物体所组成,让孩子去观察里面大小的变化,长短的变化,高矮的变化,孩子透过动手玩儿来感受到这些,又透过观察给他们进行排练,所以他就很好地发展了孩子视觉,在这里面很多内容,比如让孩子进行分类活动,对应活动,排序活动,都是促进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视觉的训练。还有听觉活动,就有非常好的听觉筒,让孩子分辨各个各样的声音,促进听的能力,以前比较多在音乐方面让孩子进行听觉的发展,蒙台梭利专门把这个作为一个独特的内容,各种各样听觉筒里面声音大小不一样,材料放里面听觉声音不一样,让孩子找相同的声音,按声音大小去排序,让儿童得到更好的、敏锐的听力,促进孩子敏锐听力的发展。不仅仅我们去享受大自然的声音,还让孩子自己能够判断。还有嗅觉、味觉,还有很重要的是触觉,还有有一个触觉板,让孩子感觉粗糙的、柔软、硬的、软的,有不同的材料,因为我们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材料都不一样,让孩子透过触觉去认识它,去了解它,我们觉得这是特别好的玩中学,孩子所能接触的东西其实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在感官教育领域,我们原有的教育没有独特提出来,我们把促进感官发展我们放在各领域当中。 第三个教育领域,是数学教育领域,我们常常称蒙台梭利数学教育领域是经典之经典,它的数学教育最大的特点,把抽象的、逻辑的思维变成了可操作的动手的具体的物质材料,这是我们的数学教育非常欠缺的。我有时候常常说,家长常常让孩子去学数学,你常常怎么样去学,你来数数这是几,这是几,比如这是3,3加8等于几,让孩子完全去说,还有的让孩子去背,我们幼儿园教孩子十制合成的时候,都让孩子背,孩子动手不够,往往是5可以分成几和几,儿童像背儿歌一样,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是5,总是这样背下来。蒙台梭利不是这样的,它有一个很典型的学习,叫红蓝竖棒,比如拿一个1和一个4合起来是5,让儿童感受它们合成的状态,以及加减的状态,不是一种空洞的学习。包括蒙台梭利学习,比如有一个金色珠,1是一粒珠子,还有一个是一串珠子,一串珠子有10粒,还有一片珠子,这一片珠子里面有多少粒,有100粒,我们今天没有拿实物,这100粒里面有10串,还有一块珠子,这一块珠子是1000粒,里面有10片珠子,有100串珠子,透过这样很具体的材料,让孩子懂得量的多和少。如果家长对具体数字比较感兴趣,我们出了一套光盘,就是《蒙台梭利教育全程讲座VCD》,因为蒙台梭利青年时代就非常酷爱数学,所以他对儿童研究的时候,他就把他对数学理解转化成儿童可以玩儿的玩具了,让孩子在玩中学,蒙台梭利非常好地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就是语言教育领域。语言教育领域是我们所有的父母恐怕都很关注,比如让孩子学儿歌,读书,讲故事,大家都会做得很好。那么,蒙台梭利在语言教育当中也很独特,它有一个叫语言盒,也就是我们不仅教他一种固定的语言,还要让孩子去创造语言,就是拿各种物品来说,所以还是让孩子动手,用实物去说,比方说我们手里这块手表,你给他手表他就会说手表,你看到手表看到里面有分针,还有秒钟在动,有数字,还可以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我们还要促进孩子书面语言发展,你在宝宝读书、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你看书,宝宝只是听,你最好和你的宝宝坐在一起让他一边看,你一边给他讲,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他的阅读的习惯和喜欢读书的兴趣。 再有一个领域就是科学文化教育领域,蒙台梭利的科学文化教育领域,我也是非常的敬佩他,他把历史、天文、地理、人文,还有自然,都放在科学文化领域当中。我们以前刚接触蒙台梭利教育的时候,我们都会吓一跳,他怎么给孩子讲历史,在过去教育里面没有讲历史,我们觉得这个离孩子很远。但是我们一接触蒙台梭利教育的时候,我们就深深被他感动,他让孩子学历史,是从时间开始,因为时间就是组成历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历史是由时间组成的,所以他用这样一种方式让孩子学历史。那么,在学历史的时候,先去学自己,我今天一天的活动就是我今天的历史,我成长的过程就是我的一个成长史,他是从这样去感受,从自我到我的家庭,到我的周围所有的事物去感受一个成长的状态,一个事物的变化,这样去记历史。同时也很好地扩展了孩子的生活,扩展了他广泛的生活知识。拿他周围的内容来说,灯有没有发展史,他了解自我成长过程,也可以了解别人有没有成长过程,人、动物、植物都有成长过程,都有历史,我们各种物体也有成长历史,很自然就扩展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蒙台梭利有一个独特的活动叫“过生日”,就是把历史和地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比如宝宝来到幼儿园是三岁,到这儿如果三岁,我们就给他过三岁生日,他如果来幼儿园是四岁,我们就给他过四岁的生日,比如今天是你宝宝过生日,在这之前需要跟爸爸妈妈交流,需要拿他出生时的照片,还有一岁、两岁、三岁的照片,一岁的时候拿起他的照片,这时他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出生时候的样子,然后他手里拿一个地球仪,在我们小朋友站一圈,他拿着地球仪去围着小朋友转,这时候老师给他交流,一岁的时候你会什么,或者一岁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听的故事,一般宝宝都会说我一岁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再接着给他唱生日歌,两岁了,再给他讲两岁的故事,让他在活动当中感受自己的成长的历史,自己发展的过程,也感觉地球围绕太阳一圈是一年,过几就走几圈,每一圈都讲一个故事,他的教育就是很生动,很直接,很具体,同时在这样活动当中又很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去谈自己成长过程,去介绍自己很快乐的故事,同时他也在群体当中,在小朋友当中感受到一个集体的温暖,接下来他们会互相赠送生日,或者赠送生日的祝福语,一起分享蛋糕。我想透过这个例子使我们的家长们能够了解到孩子在蒙氏教育是怎样学习的,这是语言教育领域和科学教育领域。 还有一个是体能教育领域,就是我们说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尽情到户外去。我在这里特别想跟父母说一下,孩子的学习是在户外的。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本动物性,动物是不是要在户外的,所以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更多到户外接受大自然,同时我要告诉家长们,到户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的视力的帮助,如果把孩子比较长时关在屋里,长时间看近距离的东西,对眼睛的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幼儿园测量孩子的眼睛,发现很多孩子很多都是近视、斜视,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把孩子更多的时间放到户外去学习和锻炼。也希望家长们将来可以买到这样的书和盘多了解一些。
8. 蒙台梭利教育是否包含蒙氏数学教育
整体数学学习法(whole math)
整体数学学习法(whole math)整合了我们用规律和关系理解世界的所有方法。每观察到一种关系或者规律,就是在理解世界。这种理解可以出现在各个年龄段:爬楼梯、按电梯按钮、卷衣服袖子等,这些活动都是在理解世界。对于小孩子,最好先接触具体的、感官上能体会的东西,进而把它们写下来或者画下来。整体数学教学法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厨房、浴室、汽车、菜市场、商场或者地铁。它不提倡灌输式的教育,它能随时开展、全家参与。理解过程,想让孩子理解数学,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做的事情的过程。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最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接触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行数数、归类、排序、描述和计算,然后再帮他学会借助图标、数字和语言,把创建的规律和看到的关系表达出来。从分发筷子到数筷子,从搭积木到按示意图搭乐高汽车,从分门别类地放衣服到旅游前先列出准备衣服,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解数的真实含义,把数和数字符号对应起来,需要不断地探索、积累和试错。对此、家长要给与孩子支持和肯定。
技能与概念
技能是一项可以习得的行为,而且能在练习中提高。骑车、写字这些都是技能。概念则不能被直接教授,要靠个人的理解。如何实现活动的最大收益,家长需要做到不要催促、不要比较、不要过度测验、承认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用行动促进理解
数学有很多难懂的概念,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碰上了都很头疼。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东西、一起玩游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涉及跟孩子的活动,家长要摆出师傅和徒弟的合作态度。注意,你的角色不是老板,而是向导。
总之,家长要努力营造一种氛围,接受所有答案,为新思路、新实验、新答案留出空间。这样一来,孩子一高兴,就能自信的走上探索数学的道路,而且永远不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