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里的数字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 仟、万、亿
⑵ 语文数字
设CD=x,DB=20-x,
AD=√(x^2+12^2)
y=30(20-x)+回50√(x^2+12^2)
当答x=9km时,费用最省
y=30(20-9)+50√(81+144)
=330+750
=1080(万元)
⑶ 语文中的数词是什么意思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数词,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
语文中的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1.基数:一、二、百、千、万、亿等;
2.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等;
3.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等;
4.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等;
5.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等。
通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做句法成分,例如“ 十位长老”。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但是古汉语以“数·名”直接组合为常,现代也仍然保留某些古汉语说法,例如“一草一木”。
基数词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只有在数学计算时或者文言格式中可单用,例如“一加一等于二”。
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例如“第二车间”。
⑷ 语文中的一到十该怎么写
语文中的一到十的写法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以中文的形式表示数字,在开具发票、收据的时候经常用到,尤其在金融领域。但数字的中文表示和其它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如中文以每4个数字(万)为一个小的分隔。
2、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4)语文里的数字扩展阅读:
1、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重要账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2、银行、单位和个人填写的各种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3、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4、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⑸ 语文里的数字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八分十八秒钟。
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二十七年
⑹ 语文中的数字:什么年什么载
这个有个成语叫三年五载。
⑺ 语文中的数字有什么好似
可以增加准确性和精确度,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
⑻ 求语文数字大写
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专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属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⑼ 语文里的数字 比如说是 人一眨眼需要0.1秒 这样的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八分十八秒钟.
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