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给本

数学给本

发布时间: 2021-08-10 07:57:26

数学本和作业本共有250本,当作文本给数学本25个后,

1.5X+25=250
1.5X=225
X=150
下层放150本书

Ⅱ 以生为本的生本数学课堂如何构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从班级里挑出5个男生,6个女生,分别组成男女生各一队进行跳绳比赛。(规则为10秒内跳了多少下,教师对所跳的数目要进行一定的权衡,使得求的平均数没有余数)然后要求全班其他学生当评委,请他们评判哪一队胜出。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尽快探索出秘密。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主建构了知识体系,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这一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促进者,教师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必要的条件,营造了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获取了新知识,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贴近生活实际,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小学生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关于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数学问题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果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实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我要求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计算篮球场的面积,计算自家卧室、客厅的面积……然后将他们所测量、计算后的结果,拿到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再如:在教学小数的过程中,有学生对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常常出错,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你和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一斤葡萄7.45元,妈妈拿了7.5元给售货员阿姨,够吗?为此学生展开了探索讨论。这样子将数学生活化,即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又能很轻松地学到了数学知识。
三、动手操作,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新课标十分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要求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在操作时,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动脑动手相结合,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将所观察的图形进行折一折,摆一摆,从而发现它们的对称轴。在遇到有多条对称轴的图形(如圆,正三角形)时,我要求各个学生先自己折一折,找出其中的对称轴。然后小组再交流、全班讨论,最后得出这个图形具有多条对称轴的实际情况。再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学生接触实物钟,进行观察后动手摸一摸,然后再与同桌的比一比,进而小组展开讨论:钟面有什么同的地方?最后学生很容易就得出这样子的结论:1、有一长一短两根针(时针与分针,其实还有一根秒针)2、都有12个数,将钟面分成了相等的12个大格。通过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系列活动,把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鼓励大胆质疑,培养主动探索创新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只有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开始的,“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有了疑问才会去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精神,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有的同学问:“为什么2+2=2×2,而3+3不等于3×3呢?”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没有马上请生回答,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思考。经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2+2与2×2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3+3与3×3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3+3表示2个3相加,3×3表示3个3相加。这样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强化了学生发现问题

Ⅲ 如果同桌给了你一个数学本但是数学本又被你用了现在他又要让你还给他怎么

你可以实话实说啊,就跟他讲你把他的本子用了,然后再给他买一本新的可不可以。

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以生为本

新课改基本教育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从其深层意义上来讲,不仅仅是指在学业上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得到发挥,进而长期保持一种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为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行为都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丰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出更加完善的学习条件。
1.以学生为本理念下课堂氛围的营造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好玩、好动的群体。如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去考虑数学课程以及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而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就容易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无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因此而分散到别的事物上,进而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无论是对学生、教师还是教学本身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在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特性出发,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努力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在紧紧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学习基本的加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以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定一些与学生贴近的题目来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公式、数字变得立体化,更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从课堂教学中被动的倾听变为主动的学习、组织、参与,在增强学生话语权的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良好体现。
2.以学生为本理念下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人为本理念下,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能力,围绕数学教材,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考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联想到旧的知识,以促使学生能够在大脑当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与习题类似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回顾,并对以往做过同样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比对与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完成该习题。这样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优化理念,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使以往学习的知识点得到良好的巩固,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3.以学生为本理念下学生教学活动参与性的提升
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反映课堂教学以学生程度为本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教师要想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一定的提升,就必须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对教学活动内容、形式等的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践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在对几何图形进行学习时,要求学生通过素材的收集,将其所熟悉的几何图形制作成模型,在课上向大家进行展示。第二,可以通过对常用数学知识的收集与整理,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知识问答赛,对比赛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得到锻炼,也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并逐渐认识到以学生为本理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态度,时刻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来使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Ⅳ 小女孩给路人发数学本是什么意思

那你要问问小女孩自己了,只有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都不清楚!

Ⅵ 数学老师把我的数学本给了另一个不是同班的同学说不要给我,然后他就没给我,今天中午,数学老师走进教室

她一个老师,那么大人了,还拿你的本子,笔?她有毛病啊,不可能的,如果发生了,你真该问问他去了,是否对你有意思呢,她肯定有话跟你说,去找他吧

Ⅶ 王老师把25本作文本和39本数学本分给第一组的同学,结果作文本多1本,数学本多3本

解:设第一组有X位同学。
25/X=Y……1 即(25-1)本正好发完
39/X=Z……3 即(39-3)本正好发完

24与36的最大公约数为12,所以第一组最多有12位
【数学之美】很高兴为你解答,不懂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O(∩_∩)O~

Ⅷ 老师有120个语文本,100个数学本,把本子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本子要同

120=2×2×2×3×5
100=2×2×5×5
120和100的最大公因数是:2×2×5=20
所以每个同学最多分得20本。

Ⅸ 小学四年级下册要买多少本练习本、作文本,小字本,英语本、数学本和画画本要交多少给本班主任老师呢

照应该,小学四年级除了需要交中餐费以外,是不需要交其他钱了,大部分本子都是免费发的,不发的也是学生自己买的。

Ⅹ 老师给班里发了82本数学本,123本语文本,班里有多少学生

123是3的倍数,所以列式为123÷3=41(人),然后123÷41=3(本),答:学生有41人,每人可以分到3本书.

热点内容
汉乐府诗有哪些 发布:2025-07-01 08:41:05 浏览:409
短篇小说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5:53:13 浏览:140
阳春教师待遇 发布:2025-07-01 04:22:37 浏览:201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发布:2025-07-01 04:21:50 浏览:167
地理高二辅导 发布:2025-07-01 03:38:34 浏览:280
阿波罗在哪里 发布:2025-07-01 03:16:36 浏览:868
高考前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2:52:57 浏览:591
如何封印 发布:2025-07-01 02:47:36 浏览:726
船长3连教学 发布:2025-07-01 02:27:57 浏览:2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表 发布:2025-07-01 01:22:3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