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经验
我2010年参加的金融联考,数学就是考了140。
高等数学第一步就是先看课本啊。有人认为考得题目,都不是课本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啊,你内力高了,飞花捻叶皆能伤人,课本就是基础、就是内功。
3月份高等数学上,4月份高等下,5月份线性代数,6月份概率论。
每到例题,每道课后题都整明白的。
然后暑假中侧重点在专业课了(失误了,当年金融联考内容太多,感觉最后复习还不充分,考试前还很郁闷)
10月之前,还是把李永乐复习全书整了2遍。这个感觉很关键,内力强了,也得有点招数啊,每一个题目都抠得很清楚。
10.1过后大概用3个星期看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这个绝对强,很多之前概念不清楚的,一下子都厘清了。
再然后做了660题,几乎是一半对一半错的磕磕绊绊熬下来了,让后错题又看了一遍。
最后考研前两周,2天一套真题(从来没做过模拟题)的飘过。最后就上战场了,稀里糊涂就考完了。
每个人特点不同,别人的经验也只是参考,未必适合自己。只要自己有自己的复习思路,就好。
② 考研数学怎样准备最好
选择一位好老师,跟着学习
考研数学有网友推荐李老师的课程,这里有一份老师最新的考研数学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李林数学全程,通过近阶段大家复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冲刺阶段,目的总结所做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草稿纸,特别是实战心理素质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③ 考研数学140+经验,有几万人看过了
数学是个细致活,你得慢慢来,我建议你先把课本复习一遍,重要定理跟概念要熟练,课本复习完之后开始做数学复习全书,要把复习全书做2-3遍,这样把课本知识跟复习全书弄通透了,基本上也该看考研真题了,真题是很重要的。剩下的话如果有时间的话就买几套模拟题做做就可以了。数学最重要的是把基础打牢。
时间的安排
2月——5月:任务比较重,你要把数学课本自己仔细的看看,书上的例题和定理都要自己证明,特别复杂的定理可以了解,就像09年真题考了书上的定理证明,很多人会用定理,却不会证明,不可以的,课本书后的练习可以不做的,个人感觉没必要。在这期间你还要把复习全书仔细的看一遍(2个月时间),每天要计划好自己要看到哪里,计划是必须的,过程刚开始是痛苦的,但进入状态后就会很喜欢做数学了。在这期间,你的重点要放数学和英语上,数学保证有一半时间以上,至于专业课和政治你不用着急,现在不用看,可能开始你自习还没动力,但我告诉你,不考好点,在金融危机下找工作也不简单。而且数学是走向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数学在考研里地位是占半边天,不好好复习数学,意味着成功的几率几乎没有,除非保研。
6月——8月:报辅导班的就还有一个月自己用了,这时最好是把复习全书自己做一遍(一个月到2个月时间),这一遍针对的是计算量的提高和思路的打开,每道题目都要自己认真的做做,不会的题目要记号出来,期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把《基础过关660题》当练习做做,暑假里,想考上的同学尽量不要回家,在学校复习,回家也不要超过两周,夏天比较热,心情可能会很烦躁,这个时间是很重要的,心要在书本上。报班的同学注意了,辅导班上课时,不能把自己的计划给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要按部就班,要不会很郁闷,后期时间不够用影响心情。
9月——10月:这一个月是针对不同的同学,数学复习好的同学可以开始做《400题》,要按照考试的要求做,改要严格,可能你只会一点,考到80分甚至更少,不要灰心,题目是很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和把握考试时间。心态要摆平;数学感觉没底的同学要注意了,这个月很重要,你必须把复习全书再认真的做上一遍,这一遍是针对的方法和思路,把握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考察知识点,不用每题都做,拿到题目找思路,有思路和方法的题目可以跳过去。重点把上一轮记号的题目做好,这个时间训练的是你拿到一个题目你自己开始分析出题思路,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有什么样的陷阱,有几种方法,什么方法最简单。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方法想,后期会很舒服的,因为后期熟练后就是不用大脑思考的体力劳动,也是传说中数学的最高境界;
11月——12月:这个月要做真题,你可以一天一套试卷,也可以两天一套,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评分,可能你感觉很累了,这个时间也是大多数人瓶颈的地放,很多人在这时会很郁闷,感觉自己没希望,感觉自己很累,可以听听励志歌曲:像我喜欢的从头再来,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期间可以稍微休息一个下午,这月要把真题认真的做一遍和认真的推敲一遍。推敲过称你会发现你理解的深度又提高了。有的题目你可能很熟悉了,在复习全书里做过了,但要想想你第一次做的时候有思路吗?
12月——1月:这时间很紧的,你要看政治什么的,但数学不可不做,要把真题仔细的做上一遍,这一遍针对是你上次不会的题目,这个月数学要保证每天4小时,注重的是思路和方法。这个时期复习好的同学应该感觉数学比较容易,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模拟题。练手感。。。
1月——考试:查漏补缺,重点是把握思路和方法,计算量也是很重要的。
④ 问一下,关于考研数学的方面。有什么经验吗
考研数学最后一个月复习的关键在于查缺补漏,模拟训练,强化记忆,保持状态。下面总结了数学复习冲刺阶段的复习要点,仅供大家参考。
【晨星成长计划,为在校大学生提供3到30万的成长资金,解决考研学费问题,可登陆官网查询】
12月——强化记忆、保持状态
主要目标: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由于长时间较为艰苦的复习,到了最后时刻的复习阶段,考生心理和生理都难免会感到疲惫,而此时恰恰是复习最关键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原来书页的空白处还有笔记本上总结的东西就有大用了。
因为是自己的总结,所以看这些东西,对我们自己而言更有针对性,让我们可以很快地恢复状态、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最好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太大的模拟题或者已经作过的真题,让自己保持手感。在一个良好的复习心态下积极备考,是最后的复习阶段中至关重要的。
▶这个阶段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首先调整作息规律。无论是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还是单独复习的考生,都要面临这个问题。这个阶段已经不是学习和复习知识的重要时期了,关键是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适应即将到来的考试,把最好的状态发挥到考场上。
调整作息时间和兴奋水平一般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问题考生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2)考试前期不再做模拟题。这个时候应该多做一些基本题型,或者是原来做过的最近两年的真题,避免手生,保持自信。考生在这个阶段心理的情绪是最容易波动的,做一些考前的模拟题可能一下子将情绪拉入谷底。
如果考生遇到了这种情况,也要迅速地走出来,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和真题并不能等同,况且回顾奋斗的经历,也应该更加坚信踏实的复习给自己带来的实力;
(3)不要再买新的辅导资料。很多商人在这个阶段会大量推出各种名目的资料,但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辅导资料的内容方面都差不太多,也渐渐地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口碑,短期内不可能有什么突破性的辅导资料出现。
因此,千万不要被花里胡哨的外表和动人心弦的口号所迷惑,新的资料大部分还是把原来的东西调整了一下位置而已,没有必要再买,更没有必要再看新的;
(4)不要再看冲刺类书籍。这样的书一般是模拟题比较多,还有就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做这些东西对考生来讲意义并不是很大。
我们前三轮一直做各种层面的训练,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原来自己整理和总结的做题思路、答题技巧、平时容易犯的错误等等拿过来看看,这样更有针对性。没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我们自己总结的东西也必然对自己更有用处;
(5)不要相信押题讲座。每到考试前期就会冒出一堆的押题讲座和押题资料,实践证明,这种现象就是利用了考生此刻容易摇摆和失衡的心理,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为,不但对考生提高成绩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浪费金钱和宝贵的复习时间。近期以来,还出现了网上出售“真题”的现象,不少学生上当受骗,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最后,晨星成长计划希望大家在考场上充分发挥,稳中求胜。解决学费问题,可以找晨星申请3到30万的成长资金,详情登陆晨星成长计划官网查询!
⑤ 考研数学的技巧
首先说的,研究生数学考试这种难度,天赋起的作用很小,实在难的题,绝大多数人都做不起。我有同学对理科悟性不是很好,他仍然考了高分,希望不要拿天赋做学不好的理由。
具体到复习,我主要谈自己的复习方法。我主要用学校发的课本和上课时的配套辅导书。课本看了n遍,除了暑假比较有计划完整看完一遍,其他时候都是决定自己忘记了就又再看的。课后题做了一半,辅导书做了1遍,看了2遍,陈文登的辅导书,顺手翻了下,几乎没看。李永乐的660题做了200道后,实在做不下去,丢了。最后做了几套模拟题,其他的就没做。
说一下这样复习的效果吧。暑假前看书,做课后习题,效果不好。暑假有一天,突然算了下,时间不多了,放下英语,只看数学,每天都是,看教课书,做课后题,看辅导书,暑假完,检测效果,04年真题没有做错一道。然后开始得意,不重视了,后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学的郁闷:10月底11月初开始做真题时,困难出现了,准确率低,经常看错题。数学真题有些年还是比较难的,不过我并不怕难。我的问题是,难的题做得起,简单的题也要做错,计算准确度极低。我懂得一个简单道理,考试做题不在于难度,而在于准确度,于是自信心被打击惨了。 如果简单的都做不对,怎么有精力有信息去做难题?
开始我用无格作业本,一道道规范的做,后来和同学交流这种情况,他建议我用有格子的本子认真写,接下来12月、1月,我都按照这么做。准确度也慢慢提高了。不过还达不到高三时的那种状态,做了题根本不用检查,现在是检查几遍都不放心,都要错。这种问题也反映在06年的真题当中,算错,看错题都出现。
经验与建议:
我觉得数学主要是概念问题,做题也是为了更深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家可以参考去年,某兄问概率中一般概率、条件概率方面那个问题,对照下,自己对这些概念理解到哪个程度)。这就是我选择以上复习方法的理论依据,还有一个原因上面已经提到过,我很懒,这样比较省事。重视基础,不要追求难题,举个例子,微积分中的一个总复习(积分证明方面)中有几道题,我一看,自己没有能力做出来,直接跳过,一直到最后考试前,我都没有看过它们。关于数学教材,我觉得最好选自己以前用过的,那样可减少难度,数学复习辅导用书,自己视情况选择,实际上我觉得哪本书,只要弄透了,求精不求多,就能考一个好的分数。数学课本后的习题,如果能全部做对(不是凭记忆做出),考分上120,一点问题都没有。
⑥ 考研数学如何达到140:来自学长的经验之谈
我是去年考的一个211,数学1东西比较多,建议你不要看视频了,因为那样浪费的时间比较多,然后现代和概率如果可以的话多看看,这个是公认比较好拿分的,高数相对难一点,东西比较多,还有就是学习数学重中之重就是学会总结:我的方法是把重要的知识点和错题写在小本子上,随身带。吃饭排队的时候等饭的时候都看一看,所有的知识都逃不过一个绝招就是反复反复在反复。然后数学真题是关键:做三遍,去年有比较多相似的题型。。。还是那句话多总结,不然做再多的题都是枉然。。最后就是考试的时候细心一点,把握好时间,去年自认为后面模拟的时候都是130左右,后面考试的时候紧张,粗心没考好。所以你要注意这一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把握好着两个月,70分妥妥的
⑦ 考研数学经验谈:如何拿到数学高分
考研和高考的难易程度很难界定。如果非要区分难易程度,可从一下几点来分析:高考时千军版万马过独木桥,是一权种参与人数多的公平竞技。而考研时相对报考的专业人数较少。高考大家的志愿可多选,也就是说目的性不明确。而考研时专业目的明确,志愿唯一。高考是文化分定乾坤;而考研不单单要笔试还要面试。后者,导师的喜好决定了取舍
⑧ 考研数学该如何准备
应该这样准备:
一、明确考试范围和用书
明确自己是考数学几。考研数学按照专业的要求不同,一共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这三种。种类不同,大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
对于数学复习来讲如果没有明确的范围去复习,只能是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所以请考生针对性的按照自己专业的要求去复习。例如同济大学工程硕士今年考的是数学二。
二、以考试大纲为纲领
以往年的《数学考试大纲》为纲领,每年数学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变化不大,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可以参照去年的大纲和试题进行复习。
三、教材选择
考研数学辅导教材可以大致分为:教材、辅导讲义、复习全书、练习题集、真题、模拟题等几类。
(8)考研数学经验扩展阅读:
备考建议:
1、制定复习计划。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分阶段复习,掌握分阶段的复习重点。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结合考试大纲,地毯式复习,记住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练习,强化基础知识。
2、多做题。
不仅看的懂题,还要自己会解题,锻炼好自己的运算能力。平时一定要注重试题的训练,做到看懂会做。
3、整理归纳。
不管是在复习课本,还是试题练习,考生都要总结知识规律。对同一类型试题总结考试重点、解题规律;对整套试卷,总结答题方法、难易分布,调节时间分配。
4、问题交流。
遇到不懂得问题多交流,多探讨解题方法,在交流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和坏习惯。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找老师交流,不断总结,提高自己。
⑨ 求考研数学复习经验
我觉得,数学复习不像政治,是可以靠突击一两个月就可以考个好分数的,数学,考的是知识底蕴,是基本功,没有长期扎实的复习,是不可能考出高分的!鉴于数学复习的长期性,建议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即可。不过不用太过着急,大三下学期学的都是专业课,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落下。下学期可以慢慢复习下来,不用急于复习几遍。第一遍基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初步阶段打好基础。选择的书籍呢,建议在复习完高数上下册,线代和概率的课本后(记住一定要先复习至少一遍的课本),选择李永乐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来进行总体复习和构建考研数学知识体系。说实话,光这本书,就够你复习一大阵子了。呵呵
暑假阶段呢,就要多做一些数学习题了。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梳理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过我没发现多好的书籍,到时候你跟同学商量着买吧~毕竟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至于再往后的打算,说了你也记不住,如果有心,其实到时候自己就会做好短期规划和长远计划了,我说了也不一定适合你 嘻嘻
(PS:网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