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日志
第一层楼,自由生长期。
天人合一。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同自然界万事万物一样,只有在经历了自由生长以后,才会走向成熟,听到花开的声音,看到花开的美丽。回想起我的从教之路,起点还是有些戏曲性。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灰色的心态,幸运的分配;学科的偏爱,无奈的上岗。
1987年,读了三年如皋师范的我毕业了。作为无权无势无钱的农家子弟,我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只想能分配到老家的中心小学工作。为此,在教育局落实分配到岗的那天,同样做教师的母亲专门请教育助理到家吃饭,并拜托他饭后到教育局把我要回老家。到了晚上,教育助理到我家说:“今天没有要到人,你儿子被实小要去了。”母亲听后,非常开心。而对于一直死读书的我,对于实小是什么概念,是何方学校,我怎么会分到那里的,全然不知。事后我才知道,在我们还在毕业实习时,海安实小的校长们就到如皋师范挑毕业生了,一个班推荐一个,然后7选三,我幸运的成为了最后拍板的三个人中的一个。而这一切,我全然不知。现在想来,我很是感激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感谢现在已经作古的老校长。这对于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直保持着激情燃烧的姿态,有着很大的关联。
第二点就是学科偏爱。虽然我20年的教学经历中都是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但是,当初读师范时,我恰恰是“语文狂”,从不研究数学。除了跟在姚烺强老师后面专攻“一点突破法”外,整个师范时期的大实习、小实习我都是上的语文课,数学课一堂课也没有上。我信心满怀: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但是,事与愿违。师范毕业的那一年,正逢南通盐城两片中师生数学基本功大赛,我在层层选拔后,代表如师参加了这项赛事并获得二等奖。这一获奖记入了我的毕业档案。到了海安实小的校长在分配课务时,一看这么好的数学基本功,无论无何也要安排教数学课啊。于是,我到海安实小报到的第一天,同时也领到了课务分工——四年级数学。
因为兴趣点全不在数学,我就找当时的校长说明自己的情况。校长说,课务分工已经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说吧。无奈之中,我开始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择尚而从之。海安实小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尤其是当时一批老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于是,吃住都在学校的我,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钻研教材、备课磨课上,借阅老教师的备课笔记,翻看着他们班上学生得作业,从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经过一段适应期后,我也开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撰写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体会。两年后,“怎样找单位1”“计算题病例剖析”等小块头文章才开始变成铅字,在《小数报》和《吉林教育》发表。那时,我对教学研究是想到什么就研究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分数的基本性质、工程问题、小数和复名数、组合图形、简便计算、分数应用题教学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发表了20多篇文章。
老师们都说我是专挑“小问题”,做成“大文章”。连续教了几届学生,都发现“数的整除”单元概念多,学不透,我就尝试“运用集合图来进行概念教学”。我把高等数学中的一些集合图都摘录下来,并且找来自学考试的《逻辑学》教材对照分解这个单元中几组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在教学中每尝试一次就记载一次使用效果。为了拓宽视角,就连其他老师在教学展示中出现的新图示,我也细致地整理到自己的教学日记本上。再如,看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结果是相同的,可思维过程却差别甚大,他开始了“展示和评价学生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学生简便计算时常常东拼西凑,没有章法,他开始了“帮助学生过好简便计算关”的探讨;发现学生的验算意识特别缺乏,他就展开大面积的调查与反思┅┅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鲜活的教学生活,也更富有了广泛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论文《集合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验算习惯和能力调查研究报告》先后在1994年、1996年的“教海探航”征文中获得一、二等奖并在《江苏教育》上刊发。
从1987年到2002,这样散点式、随意式教学研究方式可以说在我的专业成长中占据了15年。这期间,我发表了60多篇文章,参与了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也破格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被评为了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和全国科研型教师,获得了江苏省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了三本著作的编写。但是,总的说来,这段时间我的专业成长还是处在自由生长阶段,教学方面虽然小有成绩,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主题,没有体系化的研究和属己化的特色。海安县教育局的柳夕浪局长也多次和我说,到了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这样的层次,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向,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也是十分向往达到那样的境地,但我总归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企及。
第二层楼,整合发展期。
2002年,课程改革开始全面启动。在良好的氛围熏染、优秀的同伴互助(华应龙、贲友林、储冬生、仲海峰、柳晓梅等)、知名的专家引领(陈今晨、张兴华、丁锦华等)中逐步学会了思考的我,也开始思考新课程数学改革该如何实施。2002年“五一”长假期间,用闭门三天一气呵成写成了7000字的《走进生活 走近儿童——谈小学数学教学观的转变》,提出了“生活数学”“人文数学”“综合数学”的教学研究主题。在随后的几年中,自己在数学教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思考和实践,差不多都在这样一个研究框架中展开。
在“生活数学”方面,借助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课题的主持,和全校的数学老师们一起共同展开了深入研究,从“数学要与生活联系”到“数学与生活相联系里不开生活经验的关注”,再到“正效经验、反效经验、个体经验、群体经验、儿童经验、成人经验的辨析”、“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分野大讨论”、《盘活、激活、教学》教学思路的建设,可以说是口子越收越小,纵向越掘越深,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课例和总结报告、经验论文。
在“人文数学”方面,最初的构想中,只是提出了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理解、接受、获得过程,要充分体现数学知识背后人文力量,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在随后的研究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品质、内在素养,尤其是保持着一颗童心和学生对话、交流,将会使教学进入一种互动发展的境界。于是,着意改变自己的教学姿态,《生动的课堂 开放的资源》便是这方面的尝试。但,这还不是教学的佳境,教学应该是知情合一、师生共融的境界,教学的魅力不应该仅仅来自于老师的表现力,数学教学更应用数学本身的内在魅力去吸引学生的眼球,在深层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数学的激情。如果没有数学本身的魅力渗透其中,无论教师有怎样的情感投入或者有多么高超的表演技能,教学总难逃肤浅和庸俗。
在“综合数学”方面,原初也只是看到了数学知识板块的整合必然带来数学综合,看到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衔接和运用。比如,美术中的数学、音乐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要尽量在数学课堂中接轨。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对此,我们也逐步加深了认识,“学科之间的综合”不仅仅是知识的嫁接,在更深的层面上还应该打通学科思维、借鉴学科技术,并以此来改变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熏染。《数学教学用“修辞”》便是这方面的探索之作。
综合起来这几年的实践,应该说,是一个对数学教学在理解和实践上都逐渐丰满、逐渐丰富、逐渐深入的过程。也使得我的教学研究初步显现出一种系统化和整体感,那种散点式、随意化的状态逐步改变。
第三层楼,破茧成熟期。
2006年,在经过了一个丰满、拓展、体系化的研究过程后,我隐约感觉到,超越于传统的诸多新课程理念,如目标多元、尊重差异、重视过程、讲求合作、关注体验等,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也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繁华背后,我们看到不少数学课特别是公开课追求内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异,却因教学时间有限,饱满、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加之教学调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灵动,缺乏艺术,结果教者教得辛苦,学者学得疲惫。因此,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应该成为我们当下对课堂教学反思调整的积极举措。于是,2006年5月,我提出了追寻简约化的数学教学研究主题。一年多来,我带着全校的数学老师在简约化的数学教学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前后形成了20多节代表简约教学理念的课,在全国讲学十多场,引起很大的反响,有关沙龙、课例、论文相继发表。特别是利用南通市教育局为我们开通的个人博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很多老师开始关注该项研究并参与共同建设。老师们普遍感到,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与丰富于简单之中。它要求教师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
目前,简约化教学已经成为我的专业发展的重点研究主题,它综合了我在生活化、综合化、人文化研究的思考,又在此基础上实现统整、协调、提升,成为我专业发展的新的主流方向。
郑杰校长在《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中还说到,人生幸福的三层楼还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教师是应付教学工作,第二类教师是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第三类教师是在不断探索、不停追问中生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学风格,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国。以此来对照我的专业成长,我该是在从二层楼努力地向着三层楼前行。
幸福三层楼,人生三重天,教学三境界。我知道,穷尽一生之追求,我也许还是不能登顶。但是它让我更加明晰了教育路上的追寻目标。是否登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了,我收获了,我无憾了。
2.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日志怎么写 写什么
做了什么,都写上。
3. 小学数学教学日志
不知到,我可以给你说方法: 记录每天的教学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可以细化专到进度情况。教学中,属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天的教学任务发表自己的见解,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发表自己的看法。
谢谢!
4. 画图高手,数学老师 日记200字
青春是一双白鞋,曾在塑胶跑道上飞扬;青春是一双白鞋,象征着我们敢作敢当。如今,我们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
6月15日离小考还有15天
下
课了,可语文老师还在“三尺讲台”上发扬他那重伤不下火线的精神,眼看又要上课了,可语文老师那嘴没完没了的动着,叽叽喳喳,“烦死了,还有完没完……”
某同学终于受不了了,站起来大叫一声。语文老师手里的粉笔顿时被捏得粉碎,还用说我们那可敬的“反马克思主义英雄”被语文老师拖重打五十大板出去。
6月20日离小考还有10天
当时间不够用时,时间总是走得飞快。翌日,“老妈,快来帮帮我,有几道题实在不会。”“来啦”“不许去,”老爸站了出来“你要去做饭”“难道你为了吃饭,就可以践踏祖国的花朵吗?乖乖洗洗睡吧。今天不吃饭了。”之后我和老妈一起复习到十点多,总算搞懂了。
6月21日离小考还有9天
今
天晚上又要通宵复习了,老妈早已为我准备好了通宵必备之用品--咖啡。“呜哇,好苦”大晚上,甜食星人在哀嚎。还是睡会儿吧。“咦?数学老师。”数学老师
看见了我,叫我过去。她说,她在为一个难题困扰,问我是否愿意帮她。我点头。“农场里有一个五十个头的怪物,猜它有多少支脚……”“数学大侠,饶命呀,我
真不知道它有多少支脚。”原来是一场梦。呀,该上学了!通宵计划完败。
七月,决定生死的时候到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笑着面对明天。
5. 高中数学教学日志范文
教案?学案?导学案?
6. 求 数学教师实习日记10篇
月日 周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月日 周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月日 周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日记2
月日 星期 天气:晴 心情:
今天,我们全校去秋游,我买了非常多的零食,我这次带去的零食被我和XXX还有几个同学吃了很多。
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条益达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们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被我们吃了4颗糖。
今天可真开心啊!
数学日记
月日 天气:阴 星期 心情:开心
明天,我们全校就要去秋游了,我在晚上去胜佳超市买了很多零食,我买了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2元)、一瓶600ml的雪碧(2.6元)、一条益达口香糖13.5g(2.2元)、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13.5元)、一包旺旺小馒头50g(2.3元)和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120g(3.2元)。我一共用了2+2.6+2.2+13.5+2.3+3.2=28.6(元)。
7. 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日志范文30篇
就那么写看别人的
补充:
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