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长春版语文

长春版语文

发布时间: 2021-08-13 10:20:42

⑴ 长春版 语文 六年级上册所有古诗

1、渔歌子(张志和) 2、池上(白居易) 3、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4、乡村四月(翁 卷)
西塞山前白鹭飞, 小娃撑小艇, 梅子金黄杏子肥, 绿遍山原白满川,
桃花流水鳜鱼肥。 偷采白莲回。 麦花雪白菜花稀。 子规声里雨如烟。
青箬笠,绿蓑衣, 不解藏踪迹, 日长篱落无人过, 乡村四月闲人少,
斜风细雨不须归。 浮萍一道开。 惟有蜻蜓蛱蝶飞。才了蚕桑又插田。
5、 所 见 6、论 诗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夜雨寄北
(袁枚) (赵 翼) (陆游) (李商隐)
牧童骑黄牛, 李杜诗篇万口传, 僵卧孤村不自哀, 君问归期未有期,
歌声振林樾。 至今已觉不新鲜。 尚思为国戍轮台。 巴山夜雨涨秋池。
意欲捕鸣蝉, 江山代有才人出, 夜阑卧听风吹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
忽然闭口立。 各领风骚数百年。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却话巴山夜雨时。
9、大风歌 (刘邦) 10、浪淘沙(刘禹锡) 1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大风起兮云飞扬, 九曲黄河万里沙, 茅檐长扫净无苔,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浪淘风簸自天涯。 花木成畦手自栽。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如今直上银河去, 一水护田将绿绕,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两山排闼送青来。

12、六月二十七日 13、秋夜将晓出篱门 14、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望湖楼醉书(苏轼) 迎凉有感(陆游) 昼出耘田夜绩麻,
黑云翻墨未遮山, 三万里河东入海,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雨跳珠乱入船。 五千仞岳上摩天。 童孙未解供耕织,
卷地风来忽吹散, 遗民泪尽胡尘里, 也傍桑阴学种瓜 。
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

15、已亥杂诗(龚自珍) 16、望岳(杜甫) 17、与善人居(汉刘向)
九州生气恃风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
万马齐喑究可哀。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我劝天公重抖擞,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不拘一格降人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18、过零丁洋(文天祥) 19、龟虽寿(曹操)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辛苦遭逢起一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干戈寥落四周星。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山河破碎风飘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身世浮沉雨打萍。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进亦忧,退亦忧。 说惶恐滩头惶恐,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零丁洋里叹零丁。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题菊花(黄 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枯藤老树昏鸦, 飒飒西风满院栽,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小桥流水人家。 蕊寒香冷蝶难来。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古道西风瘦马, 他年我若为青帝,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夕阳西下, 报与桃花一处开。
曾益其所不能。 断肠人在天涯。

4、赤 壁(杜 牧) 5、渡汉江(宋之问) 6、过故人庄(孟浩然) 7、客中行(李白)
折戟沉沙铁未销, 岭外音书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兰陵美酒郁金香,
自将磨洗认前朝。 经冬复历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玉碗盛来琥珀光。
东风不与周郎便, 近乡情更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但使主人能醉客,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敢问来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不知何处是他乡。

8、鱼我所欲也《孟子》 9、喜春来 探春 10、黄鹤楼(崔颢)
鱼,我所欲也;熊掌, (元.张养浩)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梅花已有飘零意,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舍鱼而取熊掌也。 杨柳将垂袅娜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杏桃仿佛露胭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残照底,
舍生而取义者也。 青出的草芽齐。
13、如梦令(李清照)
11、商山早行(温庭筠) 12、山居秋瞑(王维) 昨夜雨疏风骤,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浓睡不消残酒。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试问卷帘人?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却道海裳依旧。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4、饮酒(陶渊明) 15、渔家傲(范仲淹) 16、鸟鸣涧(王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人闲桂花落,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夜静春山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长烟落日孤城闭。 月出惊山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时鸣春涧中。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7、陋室铭(刘禹锡) 18、虞美人(李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则灵。 春花秋月何时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雕栏玉砌应犹在,
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只是朱颜改,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问君能有几多愁?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满江红(岳飞) 20、念奴娇.赤壁怀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⑵ 小学语文书二年级上人教版和长春版有什么区别吗

你用一个信封,里面放50元钱,拿到你小孩读的那个学校,交给教导处主任,就说麻烦老师帮忙买一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书,他会为你解决的,其它地方没有这种课本卖的

⑶ 吉林省长春版语文教材哪有卖的

吉林省长春版语文教材哪里有卖的?长春新华书店就有卖的

⑷ 长春市九台区小学语文教材版本是长春版人教版还是部编版

长春市九台区来小学语文教材自版本,
是人教版.
具体可询问九台区教育局。
九台区,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吉林省中部,西接长春市二道区、双阳区,东同吉林市昌邑区、永吉县接壤,是长春东大门,长春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哈长—长吉大十字战略主轴线节点城市,“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支撑腹地、长吉一体化都市区联带枢纽、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最主要的核心区域。

⑸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P87页的缩写!急急急!!!!!!!!!

日本人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
蒙古人餐餐都要喝茶。
美国人饮茶,讲究效率,方便。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茶便成了待客佳品。

由英国人喝茶,已成癖好,也十分隆重

⑹ 到哪里能买到长春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

教材都要到各出版社直接购买,长春出版社的读者购书部在建设街上。
教师用书在各大书店应该有售。

⑺ 长春版初中语文那几篇课文是重点

第8课《祖父》

热门资料
推荐资料
长春版七年级专上册第20课《记·铭·说·志属.
语文
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册阅读十五《犀粪.
初中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第17课:《晏.
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梦的远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狼》
七年级语文上册 《晏子使楚》.
七年级语文上册 《醉花阴》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不会叫的狗》
语文:第20课《记·铭·说·志四篇》.

⑻ 长春版的三年级语文书上下册的古诗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必背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内,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容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江雪 (柳)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⑼ 长春版语文思乡诗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汇总四年级
53. 别董大 【唐】高适---5.2课后---P53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4.出塞 【唐】王昌龄---6.2课文---P4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边塞诗。那秦汉时的月亮,依然照着秦汉时的边关,而万里出征的将士却没能生还。起句用“秦月”“汉关”互文,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浑苍凉之气充溢全篇。继而由士卒不能生还的悲剧写到对“龙城飞将”的期望,高昂中透露出苦涩,表现出诗人的反战倾向。
55. 塞下曲 【唐】卢纶---6.2课后---P46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56.凉州词 [唐] 王翰---6.3课文---P48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 “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57.凉州词 [唐] 王之涣---6.3课后---P49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
58.马诗 [唐] 李贺---8.2课文---P6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待有意味。
59.马的诗词 调笑令 胡马【唐】韦应物---8.2课后---P69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词写的是边塞,通过一匹骏马焦躁不安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迷惘、悲壮、忧虑的复杂情绪氛围。韦应物充分运用了这个词调的急促节奏和反复重叠句式,将它与词的内在情绪节奏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60.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10.1课文---P7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61.乐游原 [唐] 李商隐---10.1课后---P80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62.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10.2课文---P81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6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10.2课后---P8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李白写这首诗的四年前(即公元755年)爆发了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便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也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帝位。当时李白在庐山隐居避乱,对内情并不明白,出于报国的热情,便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了镇压,李白也受到了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而且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次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他即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在途中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诗人遇赦后无比欢快的心情
四年级下册
64.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4.1课文---P3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65.回乡偶书(二)【唐】贺知章---4.1课后---P31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一首可看作是上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6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4.2课文---P3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67.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4.2课后---P34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6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4.3课文---P3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子无亲。
唐朝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此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更显诗人深厚功力。
69.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4.3课文---P3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属送别诗。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与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7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9.1课文---P74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71.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9.1课后---P7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全诗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72.枫桥夜泊 【唐】张继---9.1课后---P7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那年他落榜了,非常适宜,晚上他呆在船中,彻夜未眠,听到了不远处古刹中传来的钟响,感极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73.望洞庭 [唐]刘禹锡---9.2课文---P7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74.敕勒歌 北朝民歌---9.2课后---P77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

热点内容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
苹果5s屏幕多少钱 发布:2025-07-14 07:42:35 浏览:425
光化学反应釜 发布:2025-07-14 04:43:59 浏览:761
鬼步舞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7-14 04:26:54 浏览: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