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读研
免费试听课:【https://www.acadsoc.com】点击即可领取外教一对一免费试听课大礼包!
阿卡索是真人固定欧美外教一对一授课的,而且都是欧美师资,欧美师资的发音是很标准的,外教100%持有TESOL等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均价不到20元。
希望可以帮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适英语培训机构,网络搜下“阿卡索vivi老师”即可。
网络搜下“阿卡索官网论坛”免费获取全网最齐全英语资源。
② 英语专业出国读研应该怎么选择专业
1、教育类及语言学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常申请,也是最对口的一个专业。
研究方向偏重于如何教授英语非母语的学生英语。
选择这类专业,一般需要提前考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对外英语教学)证 。
TESOL是一项国际性证书,已经被国际上80多个国家5000多个学校所认可,得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语言培训机构和学校都认可。
总体申请难度相对不是很高,比较看重学生的语言能力(托福成绩),GRE成绩无特殊要求,个别学校甚至不需要考GRE。如果有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话,更能对申请产生帮助作用。
美国开设TESOL专业的也不乏名校,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以及南加州大学都有开设此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一线英语老师,或教育行业内的其它岗位。
2、语言学或者文学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可以申请语言学或者文学专业,但这些专业的难度相对来说会很大,因为会涉及到深层次的知识及文化。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深层次理解莎翁的著作,所以大家在选择这些专业时要综合各方面要素考虑清楚。
如果你有语言方面的天赋,并且对此专业有浓厚的兴趣,选次专业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英语专业申请的劣势 :本科没有学过太多的语言学的课程。本科阶段没有相关的语言学的论文。
弥补方法 :如果你想申请语言学,那么你在本科阶段就要选修语言类的基本课程,比如:Sytax, Phonology。平时多学习一些语言学的知识,能够发表几篇论文就更好了。如果没有精力,也要对语言学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商科
商科的受欢迎程度已经不用再多强调了吧……
商科是一个大的范围,大致可以细分为:
会计、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创业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MBA、非盈利机构管理、酒店管理等等。
商科类的专业对学生的学术背景要求比较低, 大多数学校都不作要求,除了会计、金融对本科背景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外,其他专业基本都可以接受转专业申请。
但即便如此, 大家在申请时还是要看清楚,学校具体的录取要求,主要是看一些必修课程你有没有学过。
商科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会计与金融 Accounting and Finance
商业金融管理 Management with Business Finance
会计金融与管理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
国际会计与金融管理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市场营销 Marketing
4、传媒专业
大众传媒专业开设于大学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科系或传媒学院之中。这个专业的学生专门学习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 台、电视台等)传播文字、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方法与技术,也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的方法与技术。
大众传媒专业不要求申请者的背景,最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毕业后学生可以考虑进入: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媒体、文书传播领域等。
传媒方向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媒体工业 Media Instries
全球媒体与传播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数字资产与媒体管理 Digital Asset and Media Management
社交媒体与管理Social Media and Management
跨文化交流与媒体研究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数字媒体与社会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科学,媒体与传播 Scienc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媒体管理 Media Management
媒体与传播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媒体与全球化 Media and Globalization
新闻与大众传媒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这样一想,英语专业的你是不是不必紧张了。虽然会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教育也也越来越普及,但专业学英语的你外语水平其实高于大部分人,当其他人因为英语水平而走入职业瓶颈,你的英语能力恰好能让你走的更高。
毕竟,别的可以一天两天学会,语言是没办法速成的。
留学之后掌握了超流利的语言能力,再加上学会一门别的技能,你未来的职业道路简直不能更宽阔!
③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考研英语是针对那些报考非英语专业的考生所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是教育部统一出题,主要考查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包括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写作等五部分,卷面分值为100,与政治(分值为100)和其他两门专业课(分值分别为150分)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大科目。
而英语专业考研是针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而进行的,考核科目为:政治、基础英语(分值150分)、综合英语或专业课(分值150分)以及第二外语(分值100)共四门。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一般有这个:
④ 英语专业可以考哪些研究生
如果你不想考本专业,想跨专业考研的话,建议你可以选择哲学、教育学、法学、文学、艺术、(这些都不需要考数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其中,哲学分数线较低,文学比较高,法学的就业难度比较大,艺术类的可能需要较好的基础,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报考的人数一般比较多。
以上都不符合你的要求的话,你还可以考虑学习传媒或者新闻专业。
这两个专业不要二外也不要数学,多看看专业课就可以了,你可以花时间去旁听这些专业课。这两个专业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本科英语优势,一般的跨国大企业,例如宝洁公司,联合利华,这两个专业每年都招很多人的。
我认为,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有很大的优势的,加油吧,,
剩下就多多咨询一下前辈吧。。。以下就是一位前辈的话,给你参考下(该前辈以第一人称叙述):
给你一个现实的例子,我是英语专业,06年我们专业同学参加考研的:
2个本校本专业(分数都不够)、2个北大英语(分数都不够,但其中一人第二年考上了)、1个本校人力资源管理(分数不够)、2个本校行管(都半自费上)、2个本校金融(都差在专业课上)、1个北大法学(差2分)、2个本校法硕(分数不够)、1个本校党史(公费上)、2个本校新闻(都不够,其中1个调剂他校新闻系)、1个北大新闻(公费上)、1个香港中文大学传播(自己申请通过,得考托福)。
以上只是我们班的情况,仅供参考。个人觉得兴趣和特长应该指引你考研的决定。这时不再是高中报志愿,什么专业都搞不清。大学三年下来,起码都该知道自己喜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全看哪个热门、哪个好考、哪个好找工作,更不能一窝蜂凑热闹地考研。
其实,有英语专业的本科背景,跨一下科考研将来会很有优势的,但要相当吃苦,因为专业课都是自己来;
但是继续读英语专业研究生也未必一定不好,机遇还是有很多的,而且好学校的英语研究生期间可以挣好多钱。
数学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考研来说的确是个问题,你如果要考考数学的专业,还是早早准备,甚至报个数学班。
助你考研成功。
⑤ 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出路就业前景
目前英语专业方向有以下几种:
1. 翻译理论及实践(适合于从事翻译和笔译工作);
2. 英语语言文学(从事教师工作和语言研究工作);
3. 文学方向(一般包括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
4. 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认识、比较);
5. 西方文论(理论性较强);
6. 跨文化交际(高级复合型新兴专业);
7. 口译方向(比较火,但开设这一专业方向的学校不多,上海外国语大学较热门);
8. 英语教学研究(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
⑥ 英语专业学生怎样考研该做哪些准备
英语专业考研的方式:笔试加面试,笔试英专考研特点比较明显,不用考英语一或者英语二,但是除了政治以外会考另外两门或者三门自主命题的专业课,对词汇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英语专业考研需要做的准备分为:选专业、择校和专业课复习。
1、选专业:英语专业的考研可以分成专硕和学硕两种。专硕主要为MTI翻译硕士,又分为口译和笔译。专硕这一专业相对于英语学硕来说是注重于实践,偏向就业的。学硕的大学科门类叫英语语言文学,或者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择校:每个学校初试的内容差别很大,参考书也大不相同,确定了专业之后就要赶紧确定学校,根据学校的参考教材进行复习。
3、专业课复习:由于MTI考试科目比较简单,且英语本专业学生多是选择报考学硕,因此这里主要介绍学硕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学硕初试一般考四门课:政治、二外、两门专业课,具体的每个学校考试科目不太一样,建议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上查看。
考研英语专业课及复习方法:
1、专业课一:一般来说是基础英语,题型有阅读理解、写作、翻译,部分学校还有词汇、改错、完型填空等。不同的学校的考察形式会有不同,但是不外乎这几种。
英语最重要的首先是词汇,词汇是一切专业课复习的基础,备考之初可以选择一本GRE词汇和专八词汇来背,突破词汇量的瓶颈,为后续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课二:一般是考专业知识,主要就是考查语言学、文学、翻译或者国别研究的相关知识。一般选什么专业就会考什么,大多数学校都会给参考书目,紧紧围绕参考教材来进行复习,把参考教材吃透对于考试来说就没有大的问题。
如果学校没有公布参考教材的,就需要尽力搜集到历年真题,同时需要搜集到大量有关的复习信息和相关教材,最好是找到直系的学长学姐,让他们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
⑦ 英语专业考研有哪些学校
据综合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院校及其专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1、研究类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这一类学校的研招考试有一定难度,比较适合那些准备读博或有志于理论研究的人报考。
2、外语院校类,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这类院校重视基本功,着重于语言研究。其报考火爆,竞争相对激烈,考生的水平都很强,适合那些既有理论头脑、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报考。
3、理工科类英语专业,如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这类高校将语言同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重视词汇量、基本功以及英语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这些院校题目出得整齐,准备起来也比较容易,但不一定好考,因为近年来报考的人数逐年递增。
4、将英语和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联系的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从事外交、外贸工作的考生报考。
5、关注度少的较为冷门的地方院校。这类学校报的人不多,比较好考,试卷水平相当英语专业八级或略低于专业八级的水平,比较适合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没有充分把握的考生报考。
⑧ 英语专业考研好考吗
不知道楼主你对英语研究生了解多少?英语研究生除了口语听力,二外也要很好的,大部分学校开的二外有俄语,法语,日语,不知道你比较擅长哪种语言呢?如果你对这几种语言有一定基础,可以考虑考英语研究生。而且复试时二外是要考听力和口语的(二外的要求相当于考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人要考的公共课英语那样的难度)。再有,英研基本是要达到英语专业8级的水平的。我建议你做做历年英语专业8级的真题,看看自己做的怎么样,如果及格了,你自然可以考虑考英语研究生,否则英研是你万万不可碰的东西。应该说在所有专业里,英研是最不能轻易尝试的。希望楼主能客观考虑我的话,三思而后行。其实如果你觉得自己英语有优势,你考除了英研以外的其他专业也比别人有优势啊,英语全国统考的卷子就不简单啊,你能答好了,也会拉别人很多分的!但是你要是跟英语专业的学生竞争,恕我直言,你的竞争力未必够大。 不管怎样,我希望楼主慎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附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1.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 )历史 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管理类方面(企业管理 金融管理 工商管理要考数学;行政管理看情况而定)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看学校而定)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艺术类(声乐、美术、体育)医学类(看学校而定)心理学(由学校而定 在应用心理学中 需要考统计学,不过有高中数学基础就能应付)社会学法律生物科学(由学校而定)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民族学宗教学公共管理政治地质 2.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中的所有科目都要考数学三,它包括的二级学科中目前最好找工作的是会计学。其他不用考数学的专业中,法硕和英语专业目前比较好找工作,但英语要靠第二外语。如果你以后想当高校老师的话专业就无所谓,不过现在进高校当老师也不容易,你应该还要读博!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更多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更多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参考资料:当代中国出版社 )希望能帮到你!
⑨ 英语专业研究生是什么水平 知乎
楼主你说你想考英语研究生,不知道你对英语研究生了解多少。英语研究生口语听力不说,二外也要很好的,大部分学校开的二外有俄语,法语,日语,不知道你比较擅长哪种语言呢?如果你对这几种语言有一定基础,可以考虑考英语研究生。而且复试时二外是要考听力和口语的(二外的要求相当于考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人要考公共科英语那样的难度,具体得到达怎样的水平我也说不清楚)。再有英研考试的内容和雅思,六级可是有很大区别的啊。英研基本是要达到英语专业8级的水平的。我建议你做做历年英语专业8级的真题,看看自己做的怎么样,如果及格了,你自然可以考虑考英语研究生,否则英研是你万万不可碰的东西。应该说在所有专业里,英研是最不能轻易尝试的。 你也要客观考虑我的话哦,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其实如果你觉得自己英语有优势,你考除了英研以外的其他专业也比别人有优势啊,英语全国统考的卷子就不简单啊,你能答好了,也会拉别人很多分的!但是你要是跟英语专业的学生竞争,恕我直言,你的竞争力未必够大,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英语专业的学生天天是怎么上课的,学的是什么,光是英语文学和语言学这两门课程你要自学就够你呛了(我现在班上有三个同学英语都过了专八,都是感觉学英语太苦了而且学英语很难有很大的成就,所以研究生阶段才想换个专业)! 如果你目前还在大一大二,那么还是有可能还来的及,不过你得跟着你们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上课。不过真的挺不容易的,那样你真的得学两个专业的东西了。 跨专业考英语研究生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一、搞清跨专业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目的
同学们在选择英研方向之前,一定要搞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考英研?二是选择这个专业你具备哪些优势?
当然,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应考虑到你相对于那些英语专业本科生或者你原专业本科生来讲是否具备相对的优势?比如在文学方面?在行业的发展方面,在未来就业的取向方面等等,是否已经考虑周到?是否对你的专业有所提升和促进?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你未来几个月的复习质量,还关系到你的就业,乃至一生的事业方向。毕竟考研除了兴趣以外,更多的是毅力的较量。
有很多跨专业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他们之中有读文学的、工商管理的、财务金融的、法律的、旅游的,还有学计算机的,其中有很多人拿到了英研“准入证”,就其成功因素不外乎三点:强烈的兴趣,明确的目的和全面的准备。
二、搞清英语专业考研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有很多跨专业考英研的学生不清楚英研的考试特点(其实,有很多英语专业的考生也不是很清楚),有的同学甚至报一些公共课考研英语的辅导班,其实这远远不够,甚至会南辕北辙。英语专业考研不同于其他专业只涉及1-2门专业课,剩下的如政治、英语、数学等都是公共课,全国统一。英语专业考研,只有一门公共课——政治,剩下的三门都是由各学校自主命题,他们是第二外语、基础英语、专业英语。
第二外语,满分100分。考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纲从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任选一门。近几年法语和日语考的院校比较多,俄语,除了东北的几个学校以外已经很少考了。
基础英语,满分150分,有的学校如北大、山东大学也叫“英语水平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语法修辞、翻译、阅读、写作等。有的学校只考其中某些题型,如北外只考阅读和翻译,上外只考英汉互译,但是往往这些看似简单的考题检测的正是你运用英语、驾驭英语的真正水平和能力。有的同学急功近利,认为只学学阅读和翻译即可,或者只做做该校的真题就行了,其实这些都还远不够,要指导和你竞争考生都年来的积累远不止这些。
专业英语,满分150分。主要测试内容为英美文学、语言学、英语国家文化等。这要结合报考院校的大纲来准备。有的学校只考其中之一,如北师大、北外、上外、北航、上海交大等等;有的学校三个内容都要考,叫做综合英语,如北二外、北交大、天津外国语、大连外国语等等。
三、跨专业考英研如何有效分配复习时间
对于跨专业考英研的考生来说,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英语专业课,所以建议在暑假最好将参考书通读一遍,看不懂没关系,有很多英语专业本科生即使学了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所以只要你硬着头皮看完了就好,然后将问题留下来,可以去请教专业老师,这样你复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且会少走很多弯路。
从时间上考虑,你可以在10月份之前将所有指定的参考书(包括二外)过2-3遍,然后从10月中旬进入真题复习阶段,在真题演练时加深参考书概念及重点的复习。另外,10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应该可以来得及。
四、关于各校英语专业考研的真题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更加重视各校英研的真题,有的同学近乎迷信。然而,从近两年的考试我们了解到,很多院校都在不断地调整命题方式,在题型和内容方面有所创新和改变。在这种条件下,真题的局限性就有所显现。
五、跨专业考英研要重视复试口语面试
考研复试的比重越来越大,像北外高翻学院等复试权重占到50%,在往年的培训中也不乏有人在最后的关头败走麦城,原因就在于复试口语面试不过关。所以,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英研的考生,在准备初试的同时也要抽一些时间增加口语面试的训练,强化语音语调的训练,加大阅读量,如果等到初试通过后再准备复试就来不及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