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2语文难度
A. 全国卷2和全国卷3相比哪个难度大
无法比较,从往年来看,三套试卷在难度上是相当的,并不存在等级、难度上的划分。
而且,不管学生做的是什么难度系数的题、得的分数高低,最后录取的依据是高校在学生所在地区的招生计划,以及学生在所在地区的排名。高考所谓的相对公平更多是体现在学生是和所在地区的所有考生一起竞争,竞争范围远远大于学校年级排名,基数更大,公平性相对更高。
(1)2017全国卷2语文难度扩展阅读:
全国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B. 今年的高考全国二卷难度较2017年相比如何,重本线较2017年相比会上升还是下降,
我认为难度都没多大变化,因为全国二卷都适中,题型也差不多。今年的全国二卷语文比2017年语文阅读量加大,数学则没太大变化主要以中档题为主,英语,文综,理综和2017比没多大变化。都是考虑中等学生,难度没多大改变。我认为今年的重本线应该上升,因为今年考生比2017年多,而且重本线近几年都有上升趋势。
C. 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试题难易度调查 全国卷2语文作文题难写吗
台下的掌声轰然响起,泪水顺着我的面颊奔涌而下。我赢了!我赢了!
那年夏天的事,过去很久了,但我仍记得台下如雷的掌声,它是我永远擦不掉的记忆,它教会了我很多。
“这次比赛很重要,希望大家能积极报名。”老师说话时,用眼睛扫了我一眼。我是我们班琴弹得最好的,老师大概是认为机会不错,让我参加吧!哼,小菜一碟嘛!参加!
报名表一呈上去就大事不妙了。这次比赛非同小可,连曲目都很难选,都是我从未弹过的曲子。我退缩了,我怎能完成这么难的曲子呢?但我转念一想,如果我退缩了,老师会怎么看我?同学会怎么看我?说不定我以后都没脸见人了。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困难中成长!
本着这个信念,我开始了练习。我选了一首最难的曲子《赛马》。每天我不仅要完成作业,复习功课,一个多小时的练琴也必不可少。有时为了弹好一串连音,练得手都痛了。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老师对我的技巧赞赏有加。我哭过,疼过,累过,但我一直如一匹不知疲倦的战马,奔跑着,追逐我的第一名。
终于,比赛到了。我镇定地走上台,打开琴,开始演奏《赛马》。
此刻的我仿佛融进了一片大草原之中,只见一群群赛马奋力地奔向天边,又消失在天的尽头。我忘记了一切台上、台下的喧嚣,没有麦克风,没有聚光灯;没有评委,没有观众,只有我与一台琴在舞蹈,在演绎华美的乐章……
一曲告终,台下的掌声轰然响起,泪水顺着我的面颊奔流而下。在掌声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坚强、勇敢的大姑娘。
我在掌声中长大了。
D. 网友称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二最难,专家如何解析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E. 全国一卷,二卷,三卷的难度差别在哪
一、难度系数:2016年全国卷三难度系数比全国卷一、二大。
具体的那一年出几份专不好说,2016年全国卷有属三份,2017年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还是两份,这个会在考试前几个月公布的。当然,其实这跟高考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分地区:试题方向主要看你在什么地区,如果你是在比较发达的省市,那么试题对你的知识点掌握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出题的方向是在基础上深入,主要考考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三、分教育发达程度:教育不发达地区的考题通常会考一两点比较偏的的知识点,或者平常比较少见的题型,就比如今年的全国三卷。考生平常训练的方向是前者的方向,这就导致了今年的三卷难度大于一二卷。
四、全国卷123试用地区
1、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3、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4、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
5、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6、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F. 全国卷2高考语文难吗
2017年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核心素养,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
相较往年,题型变化较大,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变化,更希求引领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自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把脉时代的症结。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少。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原文虽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较为陌生的术语,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生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覆盖看,依然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今年特别值得注意的两点变化:一是侧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这个考点,二是三道客观题,第1题是选择正确的一项。
近几年全国卷命题越来越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今年更是加强考查考生整体“读懂”的能力,尤其体现在第2题题干要求的设置、第1题D选项和第3题的所有选项的设置上。这也必将是未来命题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学类作品阅读
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成为必考题,是今年语文卷变化最大的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当代作家赵长天的小说《天嚣》,文本长度与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本长度相当。选材关注我们比较陌生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但情节、人物都不复杂,主题也很鲜明。第1题采用客观题型,改原来“五选二”的多选为“四选一”的单选。第2题第3题为主观题,题目设置体现了全国卷的灵活度和综合性,但仍然立足于小说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体来看,这次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学生的阅读经验、人文认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选择了非延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二为图表形式。这和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关于“国民阅读”的新闻材料题题型相同。第1题第2题都是客观题,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和正确的两项,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3题为主观题,需要找到问题的区间,分析归纳后有条理的概括,这道题要求考生养成条分缕析的思考和答题习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取材于《宋书·谢弘微传》,体现了全国卷一贯的选材特点:一是出自“正史”,二是传主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与2016年全国卷的《曾公亮传》586字基本持平。
第1题,文言断句题,全国卷连续考了三年。今年在这题选项的设置上采用了一样的做法,四项中其中两项只有一处不同,只要根据前后文准确理解划线的两句话,运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确选择。
第2题是2015年出现的题型,即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整个社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有直接关系,今年更是在考纲中有了明确规定。四个选择项分别涉及“名、字”“姻亲”“母忧”“私禄”等内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内容,且可带入原文判断正误,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识”。
第3题命题形式未变,每个选项首先用一句话作概括,并用句号与后面的句子断开;接着紧扣这一句概括语陈述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体现概括语与相关信息的同一性,即概括语是从相关信息抽取出来的,相关信息用来说明概括语。历年考试中,这道题规律性极强:四个选择项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选择传主的代表性事件或体现的思想品质逐层设题。从全国卷命题特点看,本题设错角度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品质分析不恰当、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等。
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在翻译时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取材于宋朝著名诗人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首诗的内容和考生在考场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了解了古人考试时的情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有趣又意义深远。
第1题今年改为客观题,是今年考题的另外一大变化。“五选二”,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第2题主观题为炼句题,是考生熟悉的题型,回答时需有条理。
默写题仍为理解性默写,就是将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巧妙结合。从原来的6分减至5分,高中3分,初中2分,难度不大,得分率会很高。
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题最易出现新题型。今年成语题、病句题、补写题没变,表达得体题替代了虚词选择填空题,逻辑推断题替代了流程图题。这些变化在考试说明中都有体现。
作文
作文材料给出了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十二个“中国关键词”。题目要求选择其中的两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并且找到所选关键词的有机关联,据此写成一篇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题比去年的驱动型更明显,立意面更广也更开放。审题难度大大降低,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考查却没有降低。更侧重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考生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需要平时养成多看、多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习惯。
G. 2017高考全国卷2难度如何
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难度较去年明显上升,有出考场的学生总结:物理普遍难,化学有机难,生物选择难。
物理试题难度上升,选修3-5转移到了必做题模块,难度不大,2017年物理压轴题为电磁学,难度较大。
生物部分更加侧重学生的应用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细致程度,还需要学生通过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今年理综化学部分最大的变化是选做题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删掉了选修二),其他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必做题中,综合了反应原理、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力度较大。
选做题中,有机化学推断涉及到比较陌生的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但总体思路依然与往年相似,合成路线不长,考点仍旧分布在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基础知识点上。选3结构题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出现了电子亲和能、晶胞中的单元个数等新颖的考点,整体难度增大。
H. 高考全国卷1.2.3难度有什么不一样吗
一、难度系数:2016年全国卷三难度系数比全国卷一、二大。
具体的那一年出几份不好版说,2016年全国卷有权三份,2017年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还是两份,这个会在考试前几个月公布的。当然,其实这跟高考没有直接的关系。二、分地区:试题方向主要看你在什么地区,如果你是在比较发达的省市,那么试题对你的知识点掌握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出题的方向是在基础上深入,主要考考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三、分教育发达程度:教育不发达地区的考题通常会考一两点比较偏的的知识点,或者平常比较少见的题型,就比如今年的全国三卷。考生平常训练的方向是前者的方向,这就导致了今年的三卷难度大于一二卷。
四、全国卷123试用地区
1、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3、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4、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
5、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6、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I. 高考全国2卷的难度系数是多少
全国2卷使用的省市包括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重庆等。
与使用全国1卷的省份都是教育大省不同的是,使用2卷地区的省市,主要是西部不太发达的地区,以及东北三省。
总体而言,使用2卷的地区,教育发展状况明显不及1卷地区,因而,2卷难度往往也要低于1卷。这种制度性安排,能较好地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19年高考试卷难度整体上要高于2018年,因而,即便是相对简单的全国2卷,今年的难度也会高于去年,这是直观的趋势反映。
而从今年的数学试卷来看,普遍反映,2卷的数学试卷难度高于去年,这也证明了试题难度的变化趋势是成立的。
对于全国2卷这种试卷,谈难度感受,应该是使用地区的考生的实际感受;比较其难度,应该进行纵比,与2卷的往年试卷比,这样才会比较客观靠谱。
(9)2017全国卷2语文难度扩展阅读:
高考全国一卷二卷的区别表现:1、难度系数不同:根据题型难度系数增加区分度。全国卷I难度系数高于新课标全国卷II,使用全国卷I的地区考生竞争压力都比较大;全国卷II地区考生竞争压力比较小。
2、出题内容不同:全国卷I英语是有听力的,而全国卷II没有。全国卷II有十道填写单词的题,全国卷I没有。
3、应用省份不同: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地全部使用全国卷一,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湖南使用全国卷一的理综,陕西使用全国卷一的理综、语文。全国卷二则面向宁夏、甘肃、新疆、内蒙、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