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英语学困生

英语学困生

发布时间: 2021-08-21 10:24:46

如何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

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总是充满热情,兴趣浓厚,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句型、语法知识的增多,教学要求和目标的提高,少数同学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基础不够扎实,随着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学习兴趣的淡化,成绩不断下降,逐步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就应不断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引导他们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如何转化学困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

一、教师的爱心与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本身具有机体智慧,能够通过机体评价过程表现出来,从而对自我和经验进行价值判断,保持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以保证人性向充分发挥机能的方向发展。这表明,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学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他教的这门学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质。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二、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重点

每个初中学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语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然而不少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屡遭挫折,极大地挫伤了学习的信心,有些同学对英语甚至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他们怀疑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可能再有提高。为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分类谈话,逐一提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和进步可能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供机会让他们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体验。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面带微笑,眼里流露出热情和期待,回答对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说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类似激励的话;回答错了,也要讲一些类似于“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励的话,而不是说那些伤害他们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学困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将会大大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为最终彻底转化他们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其次,在课余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信心,对他们阶段性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必要的鼓励。对经过一阶段努力后因为看不到明显进步而产生急躁心理的学困生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目标,通过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例子来教育鼓励他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数学困生重新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塑造英语学习的自我形象,成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要想走出英语学习的低谷是相当困难的。许多学困生在知识环节上固然有许多缺陷,但他们更缺少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帮助这些学生时,除了督促检查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各门学科来讲,有些是共性的,如: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课上专心听讲、善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课后独立作业、及时复习的习惯,平时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就英语学科而言,还要培养学生“多听、敢说、善读、勤写”的习惯,英语思维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也是课内外英语教学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他们积极向上、自信进取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尊重和关爱学困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是可以达到转化和提高学困生的目的的。这也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共识与希望,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我们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踏踏实实学好英语。

Ⅱ 英语学困生

可以补充一下问题吗?

Ⅲ 浅谈怎样帮助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

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总是充满热情,兴趣浓厚,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句型、语法知识的增多,教学要求和目标的提高,少数同学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基础不够扎实,随着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学习兴趣的淡化,成绩不断下降,逐步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就应不断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引导他们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如何转化学困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

一、教师的爱心与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本身具有机体智慧,能够通过机体评价过程表现出来,从而对自我和经验进行价值判断,保持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以保证人性向充分发挥机能的方向发展。这表明,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学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他教的这门学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质。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二、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重点

每个初中学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语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然而不少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屡遭挫折,极大地挫伤了学习的信心,有些同学对英语甚至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他们怀疑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可能再有提高。为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分类谈话,逐一提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和进步可能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供机会让他们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体验。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面带微笑,眼里流露出热情和期待,回答对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说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类似激励的话;回答错了,也要讲一些类似于“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励的话,而不是说那些伤害他们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学困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将会大大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为最终彻底转化他们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其次,在课余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信心,对他们阶段性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必要的鼓励。对经过一阶段努力后因为看不到明显进步而产生急躁心理的学困生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目标,通过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例子来教育鼓励他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数学困生重新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塑造英语学习的自我形象,成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要想走出英语学习的低谷是相当困难的。许多学困生在知识环节上固然有许多缺陷,但他们更缺少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帮助这些学生时,除了督促检查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各门学科来讲,有些是共性的,如: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课上专心听讲、善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课后独立作业、及时复习的习惯,平时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就英语学科而言,还要培养学生“多听、敢说、善读、勤写”的习惯,英语思维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也是课内外英语教学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他们积极向上、自信进取的学习积极性。

Ⅳ 如何正确看待英语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学困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学习缺乏动力、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等.
2.能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学困生比例不少.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总学困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综合困难型 这类学困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在教育、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教育和引导,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1.暂时性困难的学困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听课中意志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升华.由于这类学困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入,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如采取谈心---指出不足;鼓励---学法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补课---增强自信心;作业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这也是情感沟通的有效途径。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欠帐”越来越多,会造成学习困难继续加重,到了学习后期积重难返,这类学生将由“暂时困难型”转化为“永久困难型”,实在可惜!
2.能力不足型的学困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认知水平低,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对这类学困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这类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如及时补习好学习学科知识必备的知识,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听课时注意理解重点和难点并指导他们记好课堂笔记,以备课后复习之用,使之知识结构合理,认知水平上台阶.
3.动力不足型的学困生几乎占学困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星族”多,迷恋网络的多,上网聊天、打游戏、上不健康网站等。他们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变动原因造成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或放纵、骄惯,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整体性困难的学困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初中)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很多,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课后布置与其实际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练习,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要更多地采用成功教育和赏识教育,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此,教师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关心、热爱学困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上课.为了巩固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学困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学困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优生们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对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学困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Ⅳ 如何让英语学困生走出困惑

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总是充满热情,兴趣浓厚,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句型、语法知识的增多,教学要求和目标的提高,少数同学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基础不够扎实,随着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学习兴趣的淡化,成绩不断下降,逐步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就应不断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引导他们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如何转化学困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

一、教师的爱心与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本身具有机体智慧,能够通过机体评价过程表现出来,从而对自我和经验进行价值判断,保持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以保证人性向充分发挥机能的方向发展。这表明,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学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他教的这门学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呢?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质。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二、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重点

每个初中学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语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然而不少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屡遭挫折,极大地挫伤了学习的信心,有些同学对英语甚至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他们怀疑自己的英语成绩不可能再有提高。为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分类谈话,逐一提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和进步可能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供机会让他们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体验。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面带微笑,眼里流露出热情和期待,回答对了,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说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类似激励的话;回答错了,也要讲一些类似于“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励的话,而不是说那些伤害他们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学困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将会大大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为最终彻底转化他们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其次,在课余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信心,对他们阶段性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必要的鼓励。对经过一阶段努力后因为看不到明显进步而产生急躁心理的学困生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目标,通过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例子来教育鼓励他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数学困生重新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塑造英语学习的自我形象,成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Ⅵ 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由于英语学困生比较多,落差大,层次不齐。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记、读,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学生学英语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作为新增科目出现的英语)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怎样尽可能的缩小学生间的这种差距,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就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对学困生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有的学困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英语学习缺乏自觉性。对这样的学生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督促,必要时辅之以一定的批评。多数学困生则并非不用功,而是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等。就如三班的马昭,对这样的学生则应采取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共同讨论奋进的方法。 2、对学困生要注意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多数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困难重重,信心不足,缺乏积极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在平常的学习中过多的挫折伤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或是认为学好英语没什么用处。一班的杨立仙就是这样,所以教师要让他们懂得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教育他们自觉立志去学好。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有趣,自发地去学习。这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所以,教学过程要注意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持久地保持个人爱好的学习动机。 3、对待学困生要多鼓励,热情帮助,避免消极批评。多数学困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被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他们所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信任、关心、爱护和帮助。教师要像对待优生一样对待他们,并热情地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自卑感。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切不可作消极批评。学困生也有学好的愿望。当他们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取得一点成绩时,他们就会更加坚定能学好英语的信心。并想赶上或超过他人。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这是“成功——兴趣”原理在教学中的体现。所以当学困生学习上有所进步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勉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4、提高学困生越早越好。许多学困生都是由于缺漏的积累而导致积重难返的。给每个学生以从头开始的机会。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稳扎稳打,狠抓基础,弥补漏缺。过好单词会读关和记忆关,同时注意语音,抓好口头训练,消除“聋哑”。这是转变学困生的关键。 5、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为学困生创造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多实践,多多练习,才能学好。对学困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顾优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学困生的练习要设计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难,以确保他们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 6、要多给学困生指点方法,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英语学习有两个特点,一 是实践,一是方法。只有方法正确,多多实践,才能学好英语。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指点一些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自己走路。这样他们学起来就容易些,轻松些。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促进学困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7、对学困生加强课外辅导。卓有成效的课外辅导是提高学困生英语成绩的重要一环。对许多学困生来说,许多问题在课堂上讲一遍是不可能解决的,课后还须多加辅导。辅导学困生要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师生共同努力,逐步缩小学困生面,同时要有的放矢,先查明原因,再对症下药。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想学好英语,成绩随着提高。 8 、争取家长的配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由于任教班级比较多,学困生自然也有一定数量,而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所以要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等机会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单词等。家长的配合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总之,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反复过程。但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歧视他们,积极引导他们进步,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去热爱他们,以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卓有成效的。 文 章来源

热点内容
发育生物学大会 发布:2025-05-20 08:28:15 浏览:273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5-20 07:56:43 浏览:983
战国志历史 发布:2025-05-20 07:48:16 浏览:879
普陀山历史 发布:2025-05-20 07:39:33 浏览:606
2017高考语文试卷安徽 发布:2025-05-20 06:36:58 浏览:837
泰安一中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20 04:20:27 浏览:231
兵佣哪里 发布:2025-05-20 01:47:42 浏览:170
一年级语文拼音练习题 发布:2025-05-20 00:57:44 浏览:91
教学管理培训 发布:2025-05-20 00:56:58 浏览:889
师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20 00:37:15 浏览:824